日軍在我國東北修建的防線,全長3800公里,部分地堡至今沒被發現

二戰時期各國都喜歡修建要塞和防線,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認為錢花的越多要塞和防線就越固若金湯,其實大多是買個心理安慰,法國人的馬其諾防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日軍在我國東北修建的防線,全長3800公里,部分地堡至今沒被發現

法國馬奇諾防線

拿破崙之後,法國淪為防禦性國家,一戰中付出傷亡600萬人代價。留下“心理陰影”的法國人在東北邊境修建了馬奇諾防線,斥資50億法郎耗時12年,長度達390公里。法國人如此花費心思,目的就是抵禦來自德國的威脅。

馬奇諾建成後,法國人有些沾沾自喜,他們認為德軍再強大也無法飛越“馬奇諾”這條鴻溝,甚至覺得德軍根本不敢攻打法國。可事實是德軍穿越阿登森林,短時間內打的法國亡國,馬奇諾防線沒有發揮作用

日軍在我國東北修建的防線,全長3800公里,部分地堡至今沒被發現

德軍進攻法國剪影

無獨有偶,日本在佔領東北期間也修建了一條防線,自稱是“東方馬奇諾”,但要比法國的馬奇諾防線規模龐大。日本關東軍最忌憚的就是北面的蘇聯,為了穩固自己在東北的陣腳,於1934年至1945年的十年間,建立了一條東起吉林琿春,經黑龍江中蘇邊境,西至內蒙古阿爾山的防線,全長3800公里,寬110公里,縱深50公里。

日軍在我國東北修建的防線,全長3800公里,部分地堡至今沒被發現

東方馬奇諾防線內部

東方馬奇諾防線共有17處大型要塞,要塞群相加長度達1700公里,8萬個永備工事,成千上萬個永久性的地下倉庫、發電站、通信中心等配套設施。此外,日軍為了鞏固這條防線還建立了眾多的軍用機場和鐵路。

有人問,法國建造馬奇諾防線就花了50億法郎,那日本山寨這條馬奇諾防線要多少錢?答案是幾乎不要錢,首先日本不需要支付人工費,為了修建這條防線日本強徵中國勞工320萬人之多,其中一百多萬的中國勞工死在這條防線上。

日軍在我國東北修建的防線,全長3800公里,部分地堡至今沒被發現

圖為二戰中的中國勞工

中國勞工每天天不亮就被趕去工作,直到天黑才收工,稍微有一點偷懶就被拳打腳踢,生病就意味著要被處死,防線周圍漫山遍野都是勞工的屍體。有些工事完工後,日軍會為勞工開“慶功宴”,饅頭鹹菜加一碗油湯,許多勞工以為吃完這頓飯就自由了,但等來卻是日本的屠刀,因為這些工事被日軍列為絕密,日軍是不會讓他們活著出去的。

日軍在我國東北修建的防線,全長3800公里,部分地堡至今沒被發現

東方馬奇諾防線內部

除去人工費後,日軍所需的其他資源也不用自己花錢,基本都是從各個佔領地掠奪過來,二戰時期日本“以戰養戰”策略可以說是很成功的。

二戰尾聲的日本已是強弩之末,但關東軍仍躲在“東方馬奇諾防線”裡做著垂死掙扎。位於防線最前端的東寧要塞就有十餘萬關東軍,而且還摻雜著了不少開拓團的流民。從諾門罕戰役中就可以看出關東軍並不是蘇軍的對手,但是為了應對日本的“東方馬奇諾防線”,蘇軍調集了交通部所有的交通工具,利用四個月時間往遠東地區運輸了158萬兵力。

日軍在我國東北修建的防線,全長3800公里,部分地堡至今沒被發現

東寧要塞

1945年8月9日,蘇聯各集團軍正式對日本關東軍展開進攻,首當其衝的就是東寧要塞。蘇軍3500門大口徑火炮,400門喀秋莎火箭炮對東寧要塞來回轟炸,要塞上工事被大部分炸燬,蘇軍也在此時發動了“人海戰術”,東寧要塞裡的關東軍自知大難臨頭,紛紛向吉林地區後撤,剩下小股兵力留守。

日軍在我國東北修建的防線,全長3800公里,部分地堡至今沒被發現

關東軍向蘇軍投降

8月26日,日本第三軍後勤參謀河野貞夫中佐乘坐飛機趕到東寧,次日宣讀日本天皇投降詔書,但要塞中的守軍並沒有立刻放下武器。直到8月30日,901名關東軍才舉雙手走出東寧要塞,這也意味著二戰最後一場戰役落下帷幕。

日軍在我國東北修建的防線,全長3800公里,部分地堡至今沒被發現

二戰終結地

東寧戰役,除去少部分日本還在防線內負隅頑抗外,已經成了擺設。後來這條用中國人血淚修建的“東方馬奇諾”也沒有被重新利用,成為了景區和愛國教育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日本的保密工作,防線上的許多碉堡和地下工事至今還未被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