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如何一次次的「以身作則」教孩子「失信」

導讀:“你再這樣,我就生氣了”,然後你真的生氣了嗎?看似威嚴的指責,其實不過是當著孩子的面公然的上演了一出“失信表演”……

看你如何一次次的“以身作則”教孩子“失信”

故事一:看你如何一次次的“以身作則”教孩子“失信”。

如花的兒子提莫昨天剛過了五歲生日,提莫非常討厭吃西紅柿,就在今天,提莫和媽媽如花又上演了一出“勸吃記”。

“提莫,你再這樣我就生氣了!”如花怒目圓睜看著提莫正打算將盤裡的西紅柿挑出來。

“媽媽,我不喜歡吃西紅柿”,提莫一邊撅著小嘴說道,一邊將西紅柿挑出來扔到了桌子上,仿若沒有看到媽媽生氣一般,扔完西紅柿後自顧的吃著飯。

如花看著提莫這行如流水般的動作,沒個幾年的練習是不會做的如此坦然。看著孩子自顧的吃著飯,這股氣也突然消失無蹤,從三歲起提莫可以拿筷子吃飯起,兩年時間依然無法改變“不吃西紅柿”的壞習慣。如花知道,這兩年時間上演了無數次如今天一般的場景,不僅僅在吃飯上,比如孩子做了壞事如花都會拿出一股“生氣”狀,期望以此能夠唬住孩子並及時遏制“壞習慣”的發生,結果往往不盡人意。

看你如何一次次的“以身作則”教孩子“失信”

我相信,類似的場景在無數個家庭上演,家長們期望充當一個“惡人”,以此“嚇住”孩子,來達成自己的目的。但是,這股“惡勁”往往在看到孩子委屈的淚水、不知所措的表情時消散無蹤,“惡人”由此向善了。我相信,第一次孩子是害怕的,或者他們已經開始有了“懸崖勒馬”的動搖,但是隨之就被父母的一個擁抱一次妥協而拋之雲外。長而久往,孩子們知道父母不過是一隻“紙老虎”而已,“紙老虎”如何的兇惡也抵不過自己的一次“哇哇大哭”。

“你再這樣我就生氣了”,然後並沒有生氣,父母一次次的在孩子面前上演著“失信”。

故事二:憤怒吧,媽媽!

翠花剛回到家,就看著兒子一邊用手拽著奶奶的頭髮一邊“哈哈哈”的開心大笑,而奶奶呢,也非常配合的“哈哈”大笑,對於奶奶而言,孫子的笑“值千金”,所以,奶奶的愛才是最偉大的!

看你如何一次次的“以身作則”教孩子“失信”

翠花可不這樣,頓時一股怒氣蹭蹭蹭的往上冒,但是她依然儘量的控制住了情緒。

“亦凡,不可以拽奶奶的頭髮,這樣做是不對的!”翠花盡量控制著自己的情緒說道。

“媽媽,你看這樣多好玩啊,我可以轉圈圈。”亦凡並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

“我告訴你亦凡,我們要尊敬奶奶,不可以這樣做,你以後再這樣對奶奶,我可真生氣了”,翠花發現無法與孩子正常溝通時,也只好生氣的說道。

“我就沒做錯!”亦凡朝著媽媽吼道,然後躲在了奶奶說身後,因為他知道奶奶會保護他的。

“就是,這不怪孩子,都是我讓他做的”,奶奶心疼的護著了孫子,對著兒媳不滿的說道。

“媽,你不能這樣護著他,你這是害他啊”,翠花知道此時如果不能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後會更加的難以管教,她狠下了心將亦凡拉倒身邊,然後只聽到一陣“哇哇”的哭聲。

故事三:當斷不斷必受其害!

如果我們把“生氣”當做一個玩笑,那麼孩子長大後必定會給你開一個天大的“玩笑”。有很多專家不建議“打孩子”,但是有時候不打反而是“害了”孩子,當斷不斷必受其害!原創聲明“光頭俠”-非專業資深野路子教育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