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医院,一项领先手术背后的故事

胡金岭

在医疗界,有一种凶险的病叫主动脉夹层(大血管破裂),死亡率之高难以想象;在天中大地,有一个敢于挑战这一风险的医院叫仁安医院。今年6月份,他们成功完成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植入术,填补了县内技术空白,领先于全市水平。一个技术的奇迹把仁安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演绎出一个精彩的故事。

敢在血管上排除“炸弹”的人

6月13日一个让仁安人难以忘记的日子。这天中午12点,一辆急救车将一名遭遇车祸的李姓男子紧急送到仁安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立马对伤者实施全力抢救。他们在对伤者胸腹CT检查中发现李姓男子主动脉损伤、内膜撕裂、出血、多发肋骨骨折。此时,正在现场指挥抢救的外科主任李富国,出于职业的敏感,他意识到主动脉破裂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外伤,是一个谈虎色变的手术,它随时可能导致患者死亡。而这项风险手术也只有大医院专家敢做。仁安外科团队能否承担起这个重任?已经在外科医学领域摸爬滚打几十年的李富国有一种使命感驱使他不能有任何犹豫。时间就是生命,李富国立即组织外一科、放射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麻醉科的专家和医生联合紧急会诊。为了使这台手术顺利成功,李富国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腔内血管外科专家进行了远程诊断,为了保障手术万无一失,李富国又邀请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知名血管专家孟庆江主任驰援。李富国说:“不管结果如何,绝不留遗憾!”6月14日凌晨3点多,在以李富国为首的仁安技术团队精心准备下,于凌晨4点开始手术,他们密切配合,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手术大戏。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他们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成功完成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植入术。有惊无险,在“爆炸”前惊险“拆弹”。这对于在手术战场上的仁安人来说是何等的喜悦。当晨光照亮仁安天空,李富国及手术团队从手术室大门走了出来,呼吸着新鲜空气时,他们虽然感到疲惫,但心中有一种亢奋,他们知道,这项手术不仅使一个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在他们手下转危为安,他们也创造了仁安的奇迹!

这是一个被逼出来的手术

“这是一个被逼出来的手术,这是一个背水一战的手术”。河南大河医疗集团总经理张五成这样告诉我们。2015年,时任仁安医院院长的张五成清晰的记得,那年的夏天,一个因车祸胸部损伤的男子被120急救车送到仁安医院抢救,由于主动脉破裂送到医院时已经死亡,然而,死者家属认为医院抢救不及时而被诉讼到法院,仁安医院百口难辩,忍辱负重,只有给患者家属赔偿5万元。“那不是一个钱的问题,那是仁安医院的耻辱啊!”张五成现在想起来还耿耿于怀。后来,张五成在一次仁安医院全体人员会议上发誓,铭记羞耻,不惜一切代价,攻下这一技术难关,给仁安人一个证明!给天中的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

突破这一关键技术,往往离不开化茧成碟的磨练。从此,仁安医院里有这样一个技术公关的队伍名叫排除血管“炸弹”的团队,他们的领班人叫李富国。这个毕业于河南大学临床医学的高材生从县人民医院到仁安医院,一路走来,他凭着钻劲和韧性在天中大地成为外科医学领域的翘楚。近年来,他攻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填补了一项项县内技术空白。他独创的腔镜下大隐静脉深浅交通支结扎术以及饱含自己独到技术见解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腔镜下行腹沟疝修补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等二十多项技术,使他声名远播。然而,这个承载着仁安人梦想的主动脉夹层技术却让他彻夜未眠,他要带领技术团队咬定青山,百折不挠,立根破岩,去攀爬技术之颠。 从事医疗的人知道,主动脉夹层是一个危急的病,一旦发现,如不能及时准确诊治,48小时内死亡率高达50%以上;而一旦夹层破裂,2分钟之内就会丢命,即使当时身处医院,成功率也比较低。对于一个有胆识,有担当的仁安团队来说,越是有风险的手术他们越有兴趣去学习和拼搏,这就是仁安的精神。

在仁安医院,人们知道,李富国出外学习的次数要比别人多。一个从医30多年的他,经历多次抢救外伤危重患者的他仍然对血管外科心存敬畏。他只要看到全国有关外科学术交流的会议,他都要去参加学习。北京、广州、武汉、郑州、开封等地医院及高等院校是他常去的地方。他在与大医院、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探讨交流外科学术中,也分享到最新的技术成果,尤其是血管外科的前沿技术,他不错过一次学习的机会。他要去追逐,他要去赶超。面对主动脉夹层,他带领仁安团队一次次发起冲锋,去占领这一技术的高地。这次成功的实施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植入术就是他们披星戴月,卧薪尝胆,日积月累的结果。在这次手术中,经常与李富国合作的心内科主任孙金坡也在潜心研究这一技术,在每次为心脏患者治疗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外科副主任,主治医师刘中成业余时间在家里就埋头研究与中动脉夹层有关的技术知识,练习模拟这一技术的操作方法。十年磨一“技”,面对这个心脏外科急症中最凶险、死亡率最高的疾病,通过仁安团队在片领域里跋涉、开垦,这项技术已经在仁安绽放出绚丽的光芒。目前,主动脉夹层技术成为仁安的中流砥柱和“定海神针”。它见证了仁安人中流击水的创新激情,映照着仁安人矢志不渝的不变初心。

让重器在仁安发光

“这次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成功,医院的DSA血管造影系统功不可没”。外科主任李富国说。谈起x射线血管造影系统(DSA),李富国有一种感慨,没有一个前瞻的眼光,没有视野和格局,投资一千多万元的设备在仁安是不可想象的。

2014年,当时一些大医院还没拥有的血管造影系统(DSA)已经被时任仁安医院院长的张五成开始关注这个重器了。当投资巨大的设备提交到医院管理层时,还是有不少的争议。在一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小县,又近距离医疗资源雄厚的市人口中心,对于刚刚发展的仁安是要有一个宏大的雄心。一时人们困惑。张五成认为,要站在未来看投资,要有一种宽广的视野去投资。他说,只要有利于医院长远发展的技术和装备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干。形成共识后,一个大型的血管造影系统(DSA)落户仁安。这次成功完成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植入术就是在血管造影系统(DSA)引导下完成的。当时,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知名血管专家孟庆江来到仁安后就为仁安有这样的重器而惊奇,他看到了病人的希望。

“只有一流的设备和技术才能造就一流的医院”。仁安医院院长刘剑告诉我们。“我们瞄准国际、国内最前沿的技术和设备服务患者,让仁安品牌叫响中原”。刘剑话语中流淌地是自信与骄傲。

一台重器,彰显了仁安人的远见,也让仁安走上了天中大地医疗舞台的中心。

奏响了一曲团队精神之歌

“在一根根血管上与“死神”展开较量,这不是一个人完成的,它展示的是团队精神”。仁安医院外科主任李富国说。

6月14日凌晨,心内科主任孙金坡在完成20多台介入手术后接到参与配合完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植入术的消息后,他那疲惫的身体又来了劲。他知道,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手术,是仁安人洗刷耻辱的手术,是展现仁安人风采的手术,这样的机会难得。于是,他精神振奋,在配合手术做桡动脉穿刺时,他把每一个技术动作都做得天衣无缝,完美无缺。麻醉科的麻醉师丰闯得到李富国主任的指令后迅速来到重症监护室一起会诊,手术时,他每时每刻观察着患者的血压、心率是否正常,保障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放射科主任周志云是最早与主动脉夹层患者接触的医生,患者的病因有了他这个“神眼”的诊断,使专家们迅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打开了与时间赛跑的通道。

外一科、放射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麻醉科,科科配合;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监护医生、监护护士个个密切协助。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让手术顺利实施,让生命出现奇迹!

那天,医护人员在各自严密的分工下进行着手术。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没有鼓角齐鸣,激烈厮杀,但是他们用手势和眼神,沉着和冷静,严密和精致,毅力和耐心打了一场漂亮的战役。当仁安的团队成功完成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植入术后,他们才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是一个精诚合作的技术,这是一个团队精神的彰显!

仁安手术奇迹的背后是仁安精神在闪光,也使仁安的故事更加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