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登基时,面对父皇留下的众多妃子,怎么处理?

Gavinmini

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做法。先秦时期,不说帝王,就是大夫级别的贵族,也有权力让老爸的小老婆陪葬。有一个成语,叫“结草衔环”,其中“结草”两个字,就蕴含着一段和殉葬有关的故事。说是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位爱妾,没有生子。魏武子生病时,嘱咐儿子魏颗:“我死之后,你要选个好男人,把她嫁出去。”后来魏武子病得快死,又改变了主意:“我死之后,记得把她给我殉葬。”但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让那爱妾为父亲殉葬,而是将她外嫁。其弟责问:“为什么不尊从父亲遗愿?”魏颗说:“人病得快死的时候,神智是昏乱不清的,我们应该遵守父亲清醒时的命令。”后来晋国和秦国打仗,魏颗是贵族,必须服役,在战场和秦将杜回相遇,正打着,魏颗突然见一老头用草绳把那秦国力士绊倒,魏颗得以轻松将杜回俘虏。当天晚上魏颗梦见那老头,老头告诉他:“我是你父亲那爱妾的父亲,你没有让我女儿殉葬,所以我结草来报答。”可见先秦时的女性有多悲惨。目前发掘的先秦各国墓葬,都存在大量女性殉葬的情况,而且都很年轻,最老的也很少超过25岁,其中不少有可能就是墓主的小妾或者性伙伴。

战国时代,各国从制度上废除了殉葬,但由于文化习惯,事实上殉葬的情况还很多。秦汉以后,因为皇权的至高无上,皇帝指定要那个姬妾殉葬,也不是办不到的,就看他愿意与否。比如秦始皇死了,虽然秦国早废除了殉葬,但秦二世下诏书:“先帝后宫凡是没有生孩子的姬妾,全部杀死殉葬。”

汉朝好多了,文帝遗诏说,凡是后宫没有孩子的姬妾,都放出去嫁人;后来的皇帝没有文帝这么好,但也一般是把后宫姬妾放置到死去皇帝的园陵守墓,不会杀死。曹操的遗令中,也是这么安排的。不过到了明朝,朱元璋这个家伙很坏,下令恢复姬妾殉葬,还假装表彰说这些姬妾是不忍舍弃君主,自愿殉葬的。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才又废除殉葬。

总之,古代皇帝对死去老爸的姬妾,或者拿去殉葬,或者让她们守陵,或者放出去嫁人,还有一种情况则是,把老爸的姬妾收为己有。当然,这种情况在那姬妾特别漂亮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毕竟古代美女资源稀缺啊。一般情况下,新皇帝还不至于做得这么难看。


梁惠王

新帝登基时怎样面对先皇留下来的妃子,不同历史时期是会有不同的,例如在秦汉时期,虽然废除了人殉,但是对于这些妃子,尤其是没有子嗣的妃子,一般还是会采取殉葬的方式来对待。这时虽然法律上是禁止的,但是新帝会介意于礼制等方面,将那些没有子嗣的妃子殉葬。而那些有子嗣的自然就可以跟着自己的儿子到封地去安度晚年,也存在一些比较年轻的无子嗣的妃子被逐出宫中,这算是比较人道的,但是新帝娶先帝妃子的事却是万万没有发生的。


而经历五代十国这种民族大融合,不少胡人的来到中原大地,这些胡人建立的政权没有礼制的约束。往往是先帝一死,后宫就是新帝的了,一点也不觉得有违人伦。但是这也只是历史上的一次动荡时期,到了宋朝之后,礼制稍微恢复,并且宋朝是开始完全没有使用妃子殉葬的朝代。宋朝由于内外矛盾重重,新帝即位时期为了稳定朝局,往往都是宋朝最紧急的时候,稍有不慎便会造到内外势力的扑杀。所以对于先帝葬礼,往往都是简单处理,不过度的将精力花费在此。


不过在中国两个特殊的朝代,唐和明。虽然唐开放,但是还是存在一条比殉葬还痛苦的处理方式,那就是打入冷宫。让这群妃子一生待在那个监狱一般的地方度过这一生,这是非常不人道的,虽然唐朝时期也出现过新帝娶先帝妃子的事情,但是毕竟是少数,多数妃子就这样白白的在深宫之中度过一生,何等悲催。而明朝作为礼仪之邦,居然依旧启用了殉葬方式。朱元璋死后就有46名嫔妃殉葬,《明史后宫传》载:“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伺寝宫人尽数殉葬。”

而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则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废除人殉。不过冷宫制度也是保留了的,而且清朝皇子一生下来就要离开母亲,除了皇后嫡子除外,这种制度就是为了避免外戚和大臣结党营私。但是也造就了清朝虽然不兴人殉,但冷宫制度最为严苛,基本上有子嗣都难以逃脱。


小司马迁论史

先看下汉朝吧。

号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的,就是王昭君。

昭君于汉元帝建昭元年时入宫,当时元帝已四十多岁了。放到现在四十多岁的人还算年轻,什么事都能干。

可是那个年代,生活条件差,营养不丰富。昭君入宫时,元帝由于长期纵欲身体已衰弱不堪,不再爱好那一口了。

公元前33年,匈奴一个部落的单于呼韩邪单于来到长安,这次他提出了和亲的要求。汉元帝决定挑一个宫女给他,就公开在后宫宫女中发榜,自愿报名。

“昭君出塞”是汉匈交往上的大事,《汉书。匈奴传》和《后汉书。南匈奴传》都记载了这件事,尤以《后汉书》中的记载绘声绘色:“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文中昭君自动求行和元帝为昭君的美丽所动“意欲留之”等故事性情节非常传神,昭君之美跃然纸上。

经由上文可以看出,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后生了一个男孩,封为右日逐王。在呼韩邪死后,又嫁给了他的接班人大阏氏的长子雕陶莫皋,接连生下两个女儿,长女叫云,次女叫当,后来分别嫁给匈奴贵族。

雕陶莫皋是呼韩邪的长子,但不是昭君的亲生儿子。按照匈奴规矩,大阏氏死后,他的小老婆可以被接班人收入后宫,充当妻妾。这就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曹操在五十六的时候写了《述志令》,说道:“孤常以语妻妾,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

曹操死后,曹丕遵照父亲的遗言,要求庶母们想改嫁的都改嫁,并公开表示全力支持。至于改嫁给谁嘛,嘿嘿,学了匈奴规矩,肥水不流外人田,我曹丕照单全收。当然了,那个时候的人对寡妇改嫁宽容,但是汉人中间绝对不能容忍嫡子娶庶母,所以曹丕接收庶母的事情只能学习小日本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

有一回,曹丕他妈卞太后来看曹丕,急匆匆赶去没有提前告知。卞太后来的太急了,曹丕来不及让他霸占的庶母们回避。等卞太后进入曹丕寝宫一看,发现曹丕身边服侍的美女都是曹操小妾。这下子卞太后可就发火了,她骂儿子曹丕说:“狗鼠不 食汝余,死故应尔!”

这件事情被记载在《世说新语.贤媛篇》,从那以后,就多了一个六字成语“狗鼠不食汝余”。这个成语翻译一下就是“狗和老鼠都不吃的,你却吃得下,你饥不择食,猪狗不如。”

其实到了唐朝还有更加离谱的事。

除了李世民死后,他的小老婆武媚娘,被表现上看上去老实的接班人李治收编外,后边还有更高级的故事。

杨玉环,身材丰满,肤如凝脂,乃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羞花。

话说唐玄宗听说,杨玉环是个美女,忙让人招来,自己在幕后偷看。果然是绝色女子。

于是玄宗效仿李治的做法,,让杨玉环先入籍女道士,赐号太真,然后再迎后宫。最后独享专房,令六宫粉黛失去颜色。

寿王见媳妇被父皇抢去,半句话也不敢说,只好忍气吞声。玄宗为了补偿,便聘韦诏训的女儿为寿王妃。

红楼梦中焦大说“……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人家公公扒灰的扒灰,是偷偷进行的,这唐玄宗却是公开抢劫。

不过唐朝皇帝不是汉人,是鲜卑族人,北方民族就是这么豪放,你又能如何。


新知传习阁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一生所必须经历的,哪怕是古代的帝王,站在了权利的巅峰,在其年迈之后,也难免会有一死,古往今来,历史上每个皇帝都有一个长生梦,可惜谁也无法实现,有趣的是,明朝的每个皇帝都大量服用丹药,只为长生。

中国古代民间总是说,皇帝后宫有佳丽三千,当然这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实际没有这么多,但也不少了。那么新帝登基之后,面对父皇留下的妃子们应该怎么处理呢?以历史记载来看,新皇帝们都是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题目说有很多妃子没见过皇帝,也没有侍寝过,这种女子一般情况下,新皇帝都会格外开恩,给她们一笔钱,让她们出宫去在寻找一个男子嫁了。一般来说,这种的还是比较幸福,出宫之后有人就会抢着去娶,毕竟以前人家名义上是皇帝的妻子。

侍寝过的则不同了,她们有很多下场。第一种,新皇帝会让她们去庙里做尼姑,因为她们已经被皇帝临幸,如果再嫁了他人,有损皇家颜面。第二种,为老皇帝陪葬,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人殉制度,朱元璋曾让大批妃子为自己陪葬。

第三种则是有子嗣的女子,这种的如果自己的孩子是王爷,那么这些女子也要跟着自己的孩子前去封地,一生无忧。如果自己的孩子就是新皇帝,那她自然还是继续留在皇宫中,享受荣华富贵。最后一种较为可耻,那就是新皇帝将其娶了,违背伦理道德,但在真实的历史中,这样的事情其实没少发生。除了上述这些,历史中肯定还有其他办法,因为每个皇帝的脾性都是不同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问题:怎样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点击文章右上角"关注"即可。



个别皇帝会对个别妃子占为己有,有类似的先例,唐朝就出现过,除此以外有被陪葬的可能,在清军入关前,多尔衮的母亲就被逼死陪葬了,外加安排进入尼姑庵等场所,历朝历代几乎都出现过,正所谓:一入宫门深似海,自古无情帝王家!


身心驿站

人和人的差别是巨大的。比如后宫里的女人,同样为皇帝服务,有人封后,有人封嫔,也有人被打入冷宫,甚至送命。老皇帝死后,差别更大,有人更进一步,有人堕入地狱,具体来说,先皇的妃嫔们的结局有以下几种:

一是变成皇太后。这是最好的结局,一般是皇帝的生母的待遇。咱们普通老百姓家里的婆婆地位都很高,更何况是皇家。做了皇太后,厉害的会专权,比如像吕后、武后、慈禧这类,即使没有权力欲望,也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二是殉葬,去地下继续给先皇服务。在春秋战国、两汉,甚至宋金等朝代都有以后宫活人殉葬的例子。成为牺牲品的,一般都是没有生育过子女的妃子、宫女。当然,也有强势的女主要男宠殉葬的,比如秦宣太后芈月,死前非要让情夫魏丑夫殉葬,后来,在别人劝说下才罢休。

三是做了太妃。虽然还住在宫里,但基本

退居二线,从此世事繁华已与己无关,变成白头宫女,无聊的度过余生。凄惨的,生活都会非常拮据,晚年凄凉。如果皇帝宽大,会放太妃到她所生皇子的封地去,母子团聚,得以共享天伦之乐。如果没有生育,有的也会放回原籍,哪儿来的回哪儿去,也算格外开恩了。

四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老子死了,儿子笑纳。这个一般都是少数民族王朝,或者有少数民族血统的王朝,比如唐朝。唐太宗死后,高

宗李治就把武才人欢天喜地接到宫里,封妃封后,还取了个“天后”的名号。最后,武则天直接把儿皇帝拨拉开,登上大宝。这也算空前绝后的手笔了。


饮水君

新帝登基时,面对父皇留下的众多妃子,怎么处理?

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帝王、不同等级的妃嫔做法都不同,主要有四类下场。

第一种:给先帝殉葬

这无疑是下场最惨的一种,会这样做的帝王很多,像比较著名的秦始皇、汉武帝、朱元璋死后都有大量宫女妃嫔殉葬,死法也有多种,例如上吊的、赐毒酒的、活埋等等,老皇帝到地下了还要人继续服侍嘛,生是皇家人,死做皇家鬼。


第二种:守寡一生,皇家负责养老

会这么做的朝代更多,已经算不错的待遇了,至少比殉葬强,例如到指定寺庙出家为尼,武媚娘不就有这样的遭遇,还有更多继续圈养在皇宫内的,例如看护皇陵等,皇后贵妃等可能还能继续享受高品级待遇有专门的寝殿,下等嫔妃生活就比较困难了,也需要自食其力,特别是晚年可能还不如一个年轻宫女。


第三种:放其自由

也有一些朝代允许先帝妃嫔改嫁,总而言之就是把她们放出宫去,今后再嫁也好独身也罢自由选择,说到底就是现任皇帝不管你了!许多朝代普通低等级的妃嫔、大量宫女可能就是这个下场,能留在皇宫养老的也不是一般人!


第四种:新皇帝纳为己用!

这种有违伦理的事不少皇帝都做过,而且有些朝代蔚然成风!武媚娘是最出名的一位!


心安理得君

自古以来,天子坐拥天下与美人。天子驾崩后,江山要传给子嗣,那留下来的后宫佳丽如何处理呢?

新皇帝生母自是不必说,荣升皇太后,成为最尊贵的女人。

而其他女子就命运难测,基本会有几种可能:

育有子嗣者可随儿子去封地,做一方太后,多了些自由,还能与儿子朝夕相对,算是个不错的去处;清朝时期,皇子王爷都留京,他们的母亲会被封为太妃,奉养在皇宫里直至终老,每个月子嗣可入宫觐见母亲一次,除了无聊,起码衣食无忧。

清朝有许多无所出的先帝嫔妃也会继续留在宫里,不过是被打入冷宫,在皇宫一隅独孤终老。

在未汉化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先皇的嫔妃是可以像家业那样留给子孙的,在元朝和女真统治之初,新皇帝是可以继承所有庶母的;唐朝这样民风开放的时期,也出现过这种情况,最出名的就是李治娶了父亲的才人武则天,甚至立为皇后。

当然了遇到荒淫的皇帝,先皇年轻漂亮小老婆照单全收的也大有人在,像南北朝的南宋刘子业就是如此。北齐皇帝高湛连自己亲皇嫂也没放过,还生下了孩子。

先帝驾崩后,为表孝心新皇帝得派人伺候着。遇到贤明的君主,会派嫔妃出家祈福或者去皇陵守陵。青灯古佛或是幽寂皇陵,了此残生,再无重见天日之时。

而遇到暴戾的君主,就会极其残忍的命嫔妃殉葬。首先会拟定的殉葬人员名单,到了殉葬之日,由太监们送上七尺白绫或是鸩酒一杯,逼嫔妃们自杀,而后扔进皇陵,生生世世的伺候着先皇。

有的皇帝迷信殉葬嫔妃的怨气能扼杀盗墓贼,更好的守候先皇,便选择将嫔妃们活埋,让她们在绝望与愤恨中慢慢窒息而亡。

更有变态者,为了保持殉葬嫔妃的年轻容貌,将殉葬嫔妃迷晕,切开头顶一块皮,向其中浇灌水银,水银灼伤内脏,嫔妃们在巨大的痛苦中死去,死后尸体不腐不烂,一直陪在陵墓中。

可怜封建社会的女子没有任何地位,命如蝼蚁,只能任人宰割!


史论纵横

中国古代的历史,是一个从野蛮到文明的社会进化史,这种进化,使得中国人在较早的时候脱离了野蛮,成为一个文明人。

而继任帝王处理先皇的众多妃子,就是这种文明转换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关于先帝留下来的妃子,如何处理,在中国历史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1、继承先首领妻妾的风俗。

在远古蒙昧时期的部落里,由于当时的生产力严重落后,人民非常的蒙昧。因此部落里的首领也存在着前任首领去世后,继任首领继承前任首领所有妻妾的风俗。

这种风俗并不仅仅是因为首领都很好色,而是由于在当时的环境中,女人只不过是众多财富之一,占有先首领的妻妾意味着获得了先首领的全部权利。所以那个时候,继任首领这样做也是一种习俗上的需要。

同时由于首领的妻妾一般都是部落里有势力人家的女儿,因此继承了先首领的妻妾,也意味着继任首领与部落势力之间的相互接纳,这对于一个部落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等中华民族脱离蒙昧,到了夏商周以后,由于中华民族对于人伦的认识不断加深,这种继承妻妾的风俗也就逐渐消失了,但是在中国周边落后的游牧中,仍然盛行这种风俗习惯。

2、给先帝殉葬

在中华民族进入奴隶社会之后,由于社会生产力开始逐渐发达,以及奴隶制度的兴盛,导致中国王室拥有比较多的财富来进行相关的葬礼活动。

而由于此时的中华民族“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不断的兴盛,为了能让先王在死后过上和活人一样的生活,继任的国王往往会大量的屠杀俘虏来给先王殉葬。

同样也会将先王比较喜爱的或者一些地位不高的妃子拿来给先王殉葬。

有的时候也会有妃子因为先王死后过于悲痛,便自尽殉葬,这种情况在历朝历代,都会出现,比如大禹死后,他的两位妃子,女英、娥皇便投水而死(传说是这么说,具体怎么死的,估计没人清楚,姑且这么写吧)。

这种殉葬制度从远古就开始有,一直到明朝还有残余,《明朝小史》卷3记载,朱元璋死后“伺寝宫人尽数殉葬”,为他伺寝的40余名妃嫔全部陪葬于孝陵(目前基本探明陪葬方位)。

其后,成祖的长陵也有从殉妃嫔30余人,仁宗的献陵有7名妃嫔陪葬,宣宗的景陵则由10名宫人“殉节从葬”。

妃嫔殉葬时,其状甚惨。明成祖死后,宫人殉葬者30余人,全部逼其上吊自杀。为明宣宗生殉的10位宫妃中,有一人名郭爱,进宫不到一月,就被迫作了殉葬人。直到明英宗临死前才废除了宫殉之制。

3、陪子女知国

古代大多数有子女的妃子,除非皇帝指定,一般都是不用去殉葬的。这主要是皇帝考虑其子女需要母亲的抚养。

所以大多数朝代,有了子女的嫔妃一般都会在皇子、女成年之后选择跟随皇子、女到他(她)们的封地去生活,在子女的侍奉下度过余生。历史上有子女的皇帝嫔妃基本上都是以这种方式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4、出家做尼姑给先帝守陵

在汉朝以及汉朝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殉葬制度过于残暴,被国家宣布废除,因此有一段时间,皇帝的妻妾因为不能杀掉,所以这些没有子女的嫔妃,会被国家集中在一个地方居住,由国家出资给予抚养。

这些女人往往都是很凄惨孤独的度过余生。当然了这其中也有从尼姑华丽转身的。

比如唐代的武则天,进宫时是李世民的才人,在李世民死后,被圈禁在感业寺做尼姑。但是由于高宗李治很喜欢她,就想办法把她从感业寺里弄出来,收为自己的妃子,武则天也由此华丽转身,并最终夺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所以,从皇帝对嫔妃处理的方式就可以看出来,中华文明正在渐渐的从落后走向先进,从野蛮走向文明。


有书博物馆

朝代不同,皇帝不同,处理方式也就不尽相同。有比较残暴的,比如秦朝。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提到:“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重。”也就是说没有子嗣的妃子都要殉葬。


还有正常一点的被派陵地去守陵,汉书中提到汉成帝死后,班婕妤去守陵,孤独终老。至成帝崩,婕妤充奉园陵,薨,因葬园中。东汉皇帝也遵循西汉的旧制,被发配到陵地去守陵。在《汉书·安帝纪》记载:“宫中无子者,守陵园者也。”


有正常那就有不正常的,曹丕就属于不正常的。《魏书》中记载:“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

及帝病困,太后看疾。太后入户,见只侍者是夕日说爱幸者。太后问:“何时来邪?”,云:“正伏魄时过。”因不复前而叹曰:“狗不食汝余,死故应尔。”曹操死后,曹丕把曹操的后宫都自己收了,卞太后问他什么时候把这些人招来的,曹丕说曹操刚死就招来了。卞太后气的骂道:“活该你病死,死了连狗都不愿意吃你。”

据说曹丕这样是报复曹操曾对甄宓动过心思。《世说新语》中有载:“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曰:‘五官中郎将(指曹丕)已将去。’曹操攻下邺城后,就急命人招甄宓,但是已经被曹丕抢先了。

隋炀帝也是和曹丕差不多,不过隋文帝妃子少,也就宣华夫人和容华夫人成了杨广的妃子。

再有就是出家为尼了,唐朝惯例就是嫔御都要出家为尼。《唐会要》中有记载:“太宗崩,随嫔御之例出家,为尼感业寺。”这是指的武则天,唐太宗死的时候,武则天随着惯例出家为尼。当然,李治又把她拉回后宫,这是后话了。

当然也有一些运气好的被遣散回家,在《资治通鉴》中有记载:“

秋,八月,戊申,魏用高祖遗诏,三夫人以下皆遣还家。”北魏高祖遗诏命三夫人以下的嫔妃各自遣散回家。

所以综上,有子嗣的会有一个封号,可能留在宫中也可能随子去封地。没有子嗣的有殉葬,被新皇继承,守陵,出家或者遣返这几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