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众筹行业大转行

国内众筹行业大转行

众筹这一模式起源于国外,发展于美国,尤其是在2012年奥巴马签署《创业企业扶助法》以后,众筹在美国的发展飞速,并最终风靡全球。众筹的魅力在于,可以为任何产品募集资金。如果你的产品能引起市场共鸣,众筹将成为快速引入现金流的有效途径。几年内,众筹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纷纷涌现,以其较低的投资门槛、廉价的融资成本和广泛的市场参与度很快在中国市场扎根,希望新兴的力量能为自己所用。国内先后涌现出点名时间、众筹网、京东众筹,阿里众筹,蓝海众筹等等综合类和垂直类众筹网站,“众筹”成为了国内当下十分流行的一个词。

众筹的热门让很多想要步入这一行业的人热血沸腾,各路资本涌入众筹市场,众筹行业进入大转型时期。众筹市场虽然火爆,然而对于许多平台来说,建立容易发展难,盈利更是难上加难。国内众筹网站大都是借鉴海外Kickstarter、Indiegogo等公司的模式,点名时间也是按照Kickstarter的众筹模式引入国内,但Kickstarter抽取佣金的盈利模式在国内却很难行得通。对于创业者来说,他们都希望快速融资,尤其是在同类产品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融资的快慢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发展前景。但是,项目众筹的时间一般需要30天到45天。因为投资人需要对项目进行背景调查、风险掌控等,而且中国人对投资的态度还是比较谨慎的,在没有见到产品前,投资人很少出于纯支持的动机,能够不求回报地给予支持。因此国内愿意支持众筹的用户少,能够募得的钱非常有限。项目筹资少,发起者不愿意再给平台分成,导致众筹平台很难获得可观收入,这让很多众筹平台负责人甚为烦恼,于是一些平台开始纷纷转型。

成立于2012年的淘梦网为了避开与点名时间的正面竞争,已经转型进入了电影领域,也增加了微电影和新媒体电影的发行、拍摄计划服务。“在做微电影众筹的同时,我们发现了新媒体电影这种更具盈利模式的形式,公司的盈利点也从抽取众筹佣金,开始向经营、发行新媒体电影,收取营销、发行收入转变。”淘梦网创始人之一阴超表示。

而如今点名时间作为曾经最大的奖励式众筹平台,却直接撕掉了众筹的标签,转型进入智能硬件领域,放弃了用三年时间获得的行业地位。2013年8月,点名时间开始实行零佣金制度,在2014年4月19日举行的点名时间“第三届10×10智能产品趋势大会”上,创始人张佑宣布:作为中国最大的众筹平台的点名时间将放弃众筹模式,而成为智能硬件的首发平台,并严禁创业者在项目首发前向其他媒体曝光。张佑说其年内目标是找到2500到3000种智能设备项目,其所扮演的角色为用户、智能硬件创业者、智能硬件渠道、投资者、互联网公司中间的纽带。

“点名时间”负责人表示,“点名时间”不仅仅是一个能为创业者展示产品机会的平台,更是一个相关信息搜集的平台。创业者可以在产品大规模生产之间,初步预计市场情况,并根据大众的意见做出一些适时调整。这样来说,转型之后的点名时间更能吸引创业者的眼球。但点名时间并不会把众筹的模式剔除掉,只把它当作公司众多链条上的一个环节。

那么,“点名时间”到底靠什么生存和盈利?会否影响其后续发展目标?张佑表示:“盈利模式不是公司目前关注的重点,不论是哪种互联网公司,在形成规模之前都不能谈盈利模式。当前,公司要做的是把平台搭建起来,扩大影响力,真正专注到智能硬件领域,为项目开发团队提供最贴心的服务。同时,也在一步步探索最适合公司的盈利模式,盈利的事在未来才会考虑,现阶段不会影响公司的战略目标。”

而众筹网在继续推行科技、出版、设计等传统众筹项目时,走向了“众筹即服务”的模式。一方面众筹网主张为项目众筹资金,为创业者提供从人力招聘到销售渠道再到资金筹集等一系列服务;另一方面众筹网又成立另一个子品牌原始会,开始进入股权众筹这个敏感地带,让创业项目从无到有,从1万到10万甚至更远的路上都能得到资金支持。众筹网科技类负责人王炜炜表示,众筹网将为创业者提供更多服务,他们与30多家猎头机构合作,与ODM、OEM、媒体、销售渠道等“资源”合作,帮助创业者对接。

最早的一批众筹网站纷纷转型,有人质疑众筹这种模式在中国行不通,但是专家表示转型只是借众筹的壳,走另一条路,在大环境下转型是顺势而为。众筹行业随着京东、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快速跑马圈地,或将迎来一轮全新洗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