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死前留下一计,一直无人能解,千年以后却被一农民撞破,你怎么看?

L60


司马懿是三国时魏国的大将军,是掌握兵权的最高指挥官。179年出生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孝敬里。他最初被曹操强辟为幕僚(文学掾)。司马懿虽然聪明睿智,但是忠诚度很低,曹操对照相书发现,他有“鹰视狼顾”之像,这种人一般有狼子野心,阴险狡猾。以后曹操是既用又防他,总体是压制他的野心。



曹操是在公元220年3月15日去世的。虽然曹操背负着一生的骂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可到死时他都没称帝,这让司马懿佩服的五体投地。

司马懿其实对曹操很崇拜,比如他对曹操处理身后事就很拜服。这对他以后影响很大。

曹操起家是盗了汉朝梁王刘武夫妇的墓葬,据说得银百万两,够他军队吃十年的口粮。曹操吸取厚葬没好处的教训,交代儿子自己死后不坟不树,实行薄葬。意思是说,不要起那么大坟丘,不要在坟丘上栽树。

他还为儿子遗计——72疑冢。锦囊妙计告诉曹丕,下葬时四门出殡,然后四门出,在不同地方埋葬72个坟丘,让盗墓贼不知道哪个埋有真身。



曹操这招真管用,2000年来世人都没被找到他的真坟。直到2009年12月27日,经考古队才发现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就是曹操。

曹操处理身后事给了司马懿很大的启发,其实对曹操墓葬关注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蜀国丞相诸葛亮。诸葛亮和司马懿是一对相杀到底的对手,讲真在魏国能够阻挡诸葛亮北伐的脚步非司马懿莫属。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智慧不相上下,但是司马懿命硬,他在五丈原熬死了诸葛亮。诸葛亮是在公元234年10月8日病死在陕西宝鸡岐山境内的——五丈原。享年54岁。

司马懿再次听闻了一位“伟人”诸葛亮的葬礼。据说诸葛亮也听说了曹操办的葬礼不错,没听说有人知道曹操真身埋在哪里。诸葛亮除了采取薄葬办法外,还想了一个更绝的办法。



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后,他遗计刘禅,让四名壮汉抬棺材一直往南走,绳断就是落葬地,然后掩埋,不许起坟丘,做到和四周景物没区别。刘禅不敢怠慢,于是找了四名壮汉抬棺南走。

话说四个壮汉心急领赏钱,到第三天发现绳子没有断掉的迹象,四人一合计,干脆咱们割断绳子埋葬尸体回宫领钱走人算了。这四人依言而行,埋葬了诸葛亮,然后打道回宫复命。

等见到皇帝刘禅,说了事情经过,刘禅看似傻不拉叽,其实一点不傻,心想,三天大绳怎么能断掉呢?这里有猫腻,他命刑部拷打审问,结果四人都招了,原来是欺骗了皇帝,“欺君之罪,罪该当斩”,刘禅大怒之下,命士兵把四个壮汉推出去斩了。

当做完这些后,刘禅心想坏了,广顾生气了,忘了问“相父”埋哪里了?刘禅后悔的只想扇自己嘴巴子,可是死人不会复活的,诸葛亮埋在哪里只有这四个壮汉知道,可是……。



刘禅没有办法,在景耀六年春,下诏为相父诸葛亮立庙于勉县。这就是现在位于汉中勉县定军山下的武侯墓。据说武侯墓只是诸葛亮的衣冠冢。

为何立在此地呢?因为这地方是诸葛亮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诸葛亮曾被封为武乡侯。

诸葛亮死前就考虑到了,四个壮汉肯定不会按照刘禅吩咐去做,也就是说不会等到绳子自然断掉,料定四人要说谎,料定刘禅做事莽撞,所以料定自己真身埋在哪里没人知道。诸葛亮确实做到了。到现在人们不知道诸葛亮的真身葬在哪里!

那么,司马懿见证和听闻了两位“牛人”的墓葬仪式,二位都是自己崇拜的人,他吸取了哪些教训呢?他又是怎样安排自己身后事呢?

话说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兔死狐悲落了几滴眼泪,没有对手也是空虚寂寞冷。不过此时司马懿位高权重,是魏国头号权臣,他以曹操为榜样,虽有篡魏之心,但始终压制住了野心,他如意算盘是留给儿子来做皇帝。



在发动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诛杀了政敌曹爽,基本为儿子篡魏铲除了障碍。司马懿了无牵挂了。

嘉平三年九月(257年9月),司马懿一病不起,掐指一算自己大限一到,临死之前,把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招到床前交代后事:“儿啊,我活了74岁,也算寿终正寝。我死后就葬在首阳山上。”

那么首阳山到底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呢? 首阳山是洛阳邙山山脉其中的一座山峰。

《晋书·宣帝本纪》载:“先是,预作终制,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

司马懿临终遗言是:死后丧事从简,不起坟头,不立碑记,不设随葬品,不栽树木,不许殉葬,遗孀不要和他葬在一起。这其实就是曹操曾经的遗言,可见曹操对其影响多么巨大啊!

历史记载只是大体笼统的地方,史书不会告诉你司马懿具体埋在哪里。司马懿的后人也不傻,不可能为盗贼提供说明书,芒砀山的余脉山峰太多了,那座才是埋葬司马懿的地方呢?

司马懿熬死了曹操和诸葛亮,他的陵墓1700年来都没有被发现,司马懿坚持一下有可能完胜曹操。可是命中注定司马懿斗不过曹操,不管是活着时候还是死去的时候。司马懿遗计千年的秘密居然被一位张姓老农撞破了。



话说1700年之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洛阳蔡庄一个农民(老张)开了一片荒地,他在平整土地时,一撅头下去刨出了许多石块,他很好奇,于是就叫儿子来帮忙,父子二人越挖越深,逐渐出现了一个大墓,父子俩不敢再挖了,这是国家财宝,真要是再挖成盗墓贼了,于是急忙上报了有关单位,结果考古学家一勘测,原来是司马懿的陵墓。哈哈,司马懿千算万算,居然让一个老老农撞破了,不知道是不是天意?司马懿再次拜服曹操,还是你牛叉!我服了。


秉烛读春秋


三国时期诸侯争霸,涌现了很多的英雄人物,然而最终笑到最后的却是司马懿。而他留下的这一计谋也是通过深刻学习了曹操和诸葛亮的计谋之后,总结过来的经验。



司马懿的一生可以用一个“忍”字来形容。曹操时代便进入了朝廷效命,但是却因为曹操生性多疑,又发现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所以对其处处提防。司马懿也很识趣,本着低调的原则处处隐忍,但却暗中学习着曹操所有的智慧和谋略。

公元218年曹操深感自己时日无多,所以下了一道《终令》,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



这道命令中说到自己死后要埋在贫瘠的土地上,不要破坏原有的地貌,同时也不要种植高大的树木。

公元220年曹操死后,已经建造了72座陵墓,这些陵墓大小、形制不一,出殡的当日72具棺材从邺城的东西南北四门而出,一时间全部全部下葬。从此之后曹操的葬身之所也成为千古谜团。



曹操死后,司马懿渐渐得到了重用,在曹睿时期掌控了整个雍梁地区,因此遇上了让其一生难忘的对手诸葛亮,而司马懿也从诸葛亮身上学到了太多的东西。

诸葛亮死前,同样下令选择薄葬,《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死后遗命安葬于定军山,因山建造坟茔,墓葬容下棺椁即可,棺椁内只需要陪葬时常穿的衣服,并不需要陪葬任何器皿。



而诸葛亮出殡之时,按照其遗命需四人抬棺向南,等到绳子自动断裂之后,便就地安葬。可是抬棺的四人眼看好几天绳子也无法断裂,于是就找了一个地方随意埋葬了诸葛亮回到了阿斗处复命。结果阿斗看出了四人抗命不遵,当即下令把四人斩杀。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任何人知道诸葛亮的葬身之地。



到了公元251年,为司马家扫平了大多数障碍的司马懿病入膏肓,在临终之时司马懿想到了曹操和诸葛亮的做法,于是下了几条自己死后的命令;不起坟茔,不立碑记,不设任何随葬品,不栽种任何树木,也不与遗孀合葬,后人更不许前来祭拜。在《晋书·宣帝纪》中也提到了司马懿安葬在了首阳山之上。

他们三人这么做的原因在于三国时期盗墓现象猖獗,甚至曹操还成立过专业的盗墓团队,所以实际上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葬之地。而选择山区安葬是因为当时山上土地贫瘠,没有人去耕种,所以人迹罕至。加上没有任何随葬品,也没有任何标记,自然也就没人去盗掘其墓葬。也因此将近1800年来无人发现其墓葬。



时间转眼到了今天,上世纪几个农民翻地的时候挖掘到了一块石碑,大家也非常清楚的这是文物,于是通知了县里的文物单位。文物单位赶到后,经过查验,确定了是司马懿的陵墓,不过专家疑惑的是石碑上面却刻着一个威风凛凛的武将。


我是越关


看来,智者非智,英民,尚且流芳百世,死后尸骨何需躲躲藏藏,入朝拜相又怎样?山野草民又怎样,三尺黄土,与草山为伴,天下那有不透风的墙?你知我知,那知,还有天知地知,人算不如天算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