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僅存的一處失誤,武松病逝六和寺是騙局?真相解密令人心痛

水滸傳魯智深圓寂六和寺,宋江被奸臣毒死,武松最後是什麼下場?

眾所周知,《水滸傳》講述的是108位好漢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故事,雖然這108個人是各有千秋,各有特技。但是,能夠留給廣大讀者深刻印象的英雄並不多,似乎很多人只對林沖、魯智深以及宋江等人記憶比較深刻,而對於其他人則就不甚了了。

水滸傳僅存的一處失誤,武松病逝六和寺是騙局?真相解密令人心痛

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水滸傳》是一部悲情主義故事,英雄們俠義肝膽、快意恩仇的時候固然讓無數人熱血沸騰。可是當我們讀到《水滸傳》末卷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難以抑制的淒涼,《水滸傳》中魯智深圓寂六和寺,宋江被奸臣用御酒毒死,最講義氣的武松結局怎麼樣了?

武松堪稱是整部《水滸傳》中命運最多舛的英雄,從小就因為殺人而流落異鄉,先後又歷經了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等等變故。可是,武松並沒有選擇屈服,而是以一種積極地心態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同魯智深、楊志一起落草二龍山,過上了大碗吃酒、大塊吃肉的生活。

水滸傳僅存的一處失誤,武松病逝六和寺是騙局?真相解密令人心痛

後來,二龍山全體歸順了梁山,因為武松的武力值太過驚人,就名正言順的坐上了梁山第十四把交易,任職步軍十大頭領之一。此時的武松雖然也是落草為寇,但生活過的也算是十分愜意,原本希望利用此時能夠和宋江等梁山眾兄弟在亂世之中成就一番功業。

奈何中途宋江卻一心招安,宋江招安之後,宋徽宗利用“以寇制寇”的原則,利用宋江等人的梁山人馬前往浙江杭州等地,負責剿滅盤踞當地的方臘政權。

水滸傳僅存的一處失誤,武松病逝六和寺是騙局?真相解密令人心痛

這場混戰導致宋江等梁山兵馬和方臘大軍兩敗俱傷,108位好漢僅僅剩下了27個人,武松 也在征討方臘的過程中被砍斷了手臂。武松在跟隨大軍返回京師的時候,路過杭州六和寺,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出家,最終病逝六和寺,享年80歲。

然而據《臨安縣誌》記載,武松原本就是一個浪跡江湖的賣藝之人,當時的杭州知府高權見到武松武藝如此高強,就將武松高薪聘請為都頭。不久之後,武松就因為功勞被提升為提轄,成為了高權的心腹,後來高權因為得罪了權貴,遭人誣陷而罷官。

水滸傳僅存的一處失誤,武松病逝六和寺是騙局?真相解密令人心痛

武松也因此受到了牽連,被高權的繼任者趕出了衙門,這位高權的繼任者就是宋朝當時的太師蔡京的兒子蔡薿,是個有名的大奸臣。蔡薿依仗自己父親的權勢,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導致杭州的老百姓怨聲載道,當地的老百姓都稱他為“蔡虎”。

以武松疾惡如仇的性格來說,是絕對不會容忍這個貪官汙吏的存在,因此,一日武松趁蔡薿外出巡視之際,懷揣利刃,一個箭步衝到了蔡薿身邊,猛刺數刀,蔡薿當場斃命。不過,武松也被接踵而至的官兵團團圍住,面對越來越多的官兵,武松雙拳難敵四手,最終被官兵擒獲,在獄中被折磨致死。

水滸傳僅存的一處失誤,武松病逝六和寺是騙局?真相解密令人心痛

武松死後,當地人為了紀念其恩德,將他葬在了杭州西泠湖畔,後人還為其立碑“宋義士武松之墓”,這是歷史上真實的記載,並非小編杜撰。

由此可見,相對於魯智深的六和寺圓寂,以及宋江被奸臣毒死的結局,武松的結局都不能算是最好的。當然,影視劇《水滸傳》中病逝六和寺的結局,只是為了顧及廣大《水滸傳》的百萬粉絲感受而已,並不是真實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