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万强军兵临城下,纨绔将军仅四万兵马,却打的敌军慌忙撤退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就有“洪都之战”,元末朱元璋和陈友谅争夺天下的关键战役,最后以老朱军队胜利为结果。不过,打赢这场战的,并不是老朱,而是他的侄子——朱文正。

朱文正的父亲,也就是老朱的哥哥朱兴隆,在他起兵时已经逝世。所以朱文正小时候就被老朱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养。据说朱文正长大后,带兵打仗很厉害,曾攻打下元朝的集庆路。老朱很高兴,问他想要什么赏赐,想做什么官职,朱文正就说,等叔父你夺得天下之后,我就能大富大贵了,现在你就给亲人封官拜爵的,难以服众啊!老朱听后更加喜欢这个侄儿了。

六十万强军兵临城下,纨绔将军仅四万兵马,却打的敌军慌忙撤退

1361年,朱文正升任大都督一职,掌管各大军事。虽然朱文正对军事有着卓越的见解,但是他更多时候却喜欢花天酒地,纵情声色,不过因为他是老朱的侄子,大家都不敢说他。

洪都就是今天的江西南昌,在赣江与翻阳湖交界处,在古时候就有极高的战略意义,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老朱占领江西一带之后,叫朱文正守卫洪都,此时陈友谅势力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一带。陈友谅之前曾经与老朱数次交锋,意图吞并老朱势力,但都没有结果。

六十万强军兵临城下,纨绔将军仅四万兵马,却打的敌军慌忙撤退

在公元1363年这一天,陈友谅出兵洪都,亲自带兵六十万,势要拿下洪都,不占城不撤军!而洪都的兵力却只有四万!刚好这个时候老朱正与张士诚打仗,无暇顾及洪都的战事,于是他下了命令,要求朱文正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要誓死守住洪都,等待他的大军救援。

朱文正得令后,一改平日纨绔的性子,迅速集合洪都各个将领,召开紧急军事会议,点齐兵马,随后马上结合各个城门的重要程度分配不同的兵力去防守。等这些工作做完后,陈友谅军队已经到了城楼下了,于是,四万军队对上六十万士兵,一场艰辛的拉锯战开始了。

六十万强军兵临城下,纨绔将军仅四万兵马,却打的敌军慌忙撤退

由于人数差距太大,守卫洪都的明军都是不要命的打,生怕退后一步洪都就失守了。朱文正为了鼓舞士兵,也亲自上场杀敌作战。当时明军的将领里有个叫邓愈的,他擅长使用火器,也就是火统。火统原叫火枪,经过宋元两朝的改进,已经可以大规模投入军中使用了,只是因为操作麻烦,很多人包括陈友谅的军队都懒得装备,偶尔才使用一下。

所以在元末的军队混战里,真正将火枪的作用发挥出来的,只有明军。在这次战役里,明军用火枪不断扫射已经攻入敌军,给敌军以极大的威慑。但是敌军数量实在太多,明军就算有火枪也力不从心了。这时候朱文正正确分析战况局势,一边命令明军奋死作战,一边叫人去把被破坏的城墙修补好。

六十万强军兵临城下,纨绔将军仅四万兵马,却打的敌军慌忙撤退

如此死守85天后,陈友谅大军见攻城无望,慌忙撤退。另一边老朱打败张士诚,率20万大军,在翻阳湖与陈友谅决战,陈友谅兵败,全军覆没。洪都之战,这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改变了天下局势,从此再也没有人是老朱的对手!而造就这一切的,正是朱文正!

可是,因为战后老朱没有及时封赏朱文正,朱文正心有不甘,整日无法无天的,老朱就派人责骂他。朱文正后来打算投靠张士诚,中途被老朱发现了,老朱本想处死他,最后是在马皇后劝说下,改为囚禁,没多久就去世了。

这个原本还可以在战场上发出耀眼光芒的将军,就这么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他的军事才能不能否认,但他性格却过于乖张,品行不佳,不懂做人,这些性格导致了他的人生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