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家和小豬,會是共享住宿領域的摩拜和ofo嗎?


途家和小豬,會是共享住宿領域的摩拜和ofo嗎?


這世上,總會有些讓人驚奇的巧合。

同樣是在10月10日,同樣是融資3億美金。途家和小豬,分別在2017年和2018年的這一天,完成了自己的E輪和F輪融資。

事實上,同為國內在線短租市場的“獨角獸”,已經站在行業頭牌陣營的途家和小豬,難免被拿來進行比較。一個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非標住宿平臺,一個是勢頭正旺的分享短租平臺,任何一方的細小動作,似乎都可以被解讀出影響行業的深遠意義。很顯然,成為獨角獸並不輕鬆,其使命則是要重新定義一個行業。

但這似乎遠不止如此。從過往融資背景來看,途家背靠攜程和騰訊,而小豬則與阿里巴巴集團多平臺展開戰略合作,這樣的局面難免讓人浮想聯翩。作為繼網約車、共享單車之後,又一個誕生獨角獸的分享經濟領域,BAT級別的資本顯然並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然而,這樣的場景似曾相識。共享單車領域,ofo和摩拜曾一度站隊騰訊和阿里,只是如今二者似乎都已是黃粱一夢。途家和小豬會重蹈其覆轍嗎?在共享經濟整體步入低谷的情勢下,以途家和小豬為代表的本土短租玩家,是否還能繼續逆勢而上呢?

途家和小豬,會是共享住宿領域的摩拜和ofo嗎?

慢熱的賽道

在成為獨角獸的道路上,途家用了45個月,小豬用了64個月。

相比谷歌用時8年、Fackbook用時6年,這樣的成績似乎並不遜色。但放在國內共享經濟的大賽道上來看,這樣的速度算不上快——滴滴、摩拜用了2年的時間,ofo則是用了1年的時間。

從共享單車和共享住宿發展狀況的極端對比來看,讓國人接受共享住宿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方面,其出租人和共享者的需求匹配門檻較高,共享物貴重且歸屬於出租人,雙方需要承擔使用風險和責任風險,擴展市場較為困難;另一方面,國內共享經濟的頑疾在於信用基礎不甚牢固,一旦出現信息不對稱情況,或者共享物極其貴重,平臺審核和處理將成為主要準則,從而進一步對市場供需匹配及規範化的效率造成阻礙。

這從根本上決定了在線短租的發展緩慢。2011年前後,國內短租玩家開始入局,直到2015年,整個市場才被培育起來。

但時至今日,在線短租平臺仍舊沒能迎來如同滴滴般的爆發性增長。此外,由於市場本質和社會氛圍的不同,Airbnb在中國也未能實現其在國外的旺盛之勢,本土玩家更是在師從Airbnb的基礎上,從零開始摸索著符合自身的道路,這自然需要更久的時間。

另外,滴滴及摩拜、ofo本質上並非純粹的共享經濟,而是更傾向於變相的租賃經濟。

在強烈的市場需求催生下,其共享物由平臺提供、供給側可保證穩定,幾乎沒有出租人及共享者供需匹配的門檻。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似乎缺乏實現純粹共享經濟的真實土壤,在線短租玩家的成長勢必伴隨著市場環境的改善和演進;而如今資本對短租玩家多有青睞,途家和小豬的成長,反而凸顯出這種“慢熱”的價值。

尤其是對比共享單車盈利模式已經崩潰,途家和小豬做重運營、提升平臺干預比例的模式,也隨著短租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顯示出後發的競爭力優勢。

途家選擇了最重的模式,其前期並非從C端切入,而是直接跟房地產商拿房源,並採取類酒店式的統一管理和集中式物業,建立線下管家與房屋託管服務,更傾向於HomeAway的模式。此外,途家還成立斯維登酒店管理公司,提供標準化的服務流程,搭建起“自營+平臺”的雙重運營模式。

在完成D輪融資後,途家也開始進軍C2C房源共享領域,引入房東自主經營的房源,從而在房源爭奪上再下一城,意圖拓展其生態邊界。而其與小豬的正式競爭,也由此開始。如今,途家是B2C+C2C模式的混合體,又重又全的運營體系下,似乎更容易受到資本的青睞;反過來看,巨大的房源及運營業務體量,也自然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

小豬採取的是最像Airbnb的C2C模式,向房東收取10%的佣金;同時平臺主動承擔了第三方增信工作,例如平臺實地考核房源質量,提供保潔、拍照、智能門鎖等基礎服務,構建交易點評系統、為用戶購買保險等。

同時,其整體運營所涉及的範圍更加精細和下沉:從前期的房屋設計裝潢、中期的服務提供及物品保障、後端的平臺運營等各個環節發力,以此爭奪更多優質房東及房源。

但在房源供給端的標準化探索上,相比途家在各城市設立服務站點、搭建服務團隊的模式,小豬採取的是更“輕”的眾包模式,並推出了相關品牌“攬租公社”。

房東可以發佈相應需求,相應服務人員以搶單的方式去完成。

同樣是利用龐大的服務生態作為基礎設施,途家和小豬採用了不同路徑的服務鏈條來支撐平臺發展。但值得注意的是,輕視運營難度的共享單車,盯準的是高頻場景;而短租消費頻次低且客單價高,卻採取了更重的運營模式,這無疑也將延長短租業務的跑通時間。

還有一點不同,網約車、共享單車所要改造的是較為落後、市場化程度較低的屬地,而短租 所要面對的是市場化程度較高的酒店業,這樣的差異也決定了前兩者曾採用的燒錢補貼,在短租領域很難行得通。

在共享經濟領域,雖然高頻場景是眼下激烈交戰的發生地,但變現效率更高的中低頻場景項目正在逐漸接近戰場中心。即便慢,但總歸也是跑出來了。

誰能活得更長?

在近7年的時間裡,途家的戰略性融資及其數次併購,正在使國內在線短租市場有多家對峙,變為途家一家獨大的局面。

2016年6月,途家宣佈通過股權置換資產的方式,用自己的一部分股份現58同城換取螞蟻短租100%的控股權。同年10月,途家併購攜程、去哪兒網旗下的公寓民宿業務,由此成為途家重要的流量入口。

這或許與途家CEO羅軍看待併購的態度有關。“途家的併購還會繼續,接下來途家的併購目標一方面要與其在產業鏈和業務上有互補,另一方面是雙方企業文化是否契合,併購的範圍‘包括國內和國外’。”

在2018年1月31日,途家宣佈收購海外民宿預訂平臺大魚自助遊,並在合併後成立新的海外事業部,發力國際業務。至此,途家整合螞蟻短租、攜程民宿、去哪兒民宿、藝龍民宿、58趕集、微信酒店、芝麻信用、大魚自助遊及途家自身,共9個平臺的房屋庫存。

在併購攜程、去哪兒網民宿業務之時,途家旋即跟進了組織拆分和架構調整——線上線下業務拆分。在投資人公孫策(化名)看來,途家比較擅長通過資本結盟來拉攏各種資源,收購是其中的典型手段之一;但併購只是途家調整發展戰略的第一步,途家內部還需要通過不斷的分拆和調整,來適應規模持續擴大的步伐。

在途家之外,小豬佔據第二位置。與途家不同,小豬走的是一條通過解決信息不對稱和信任問題,拼命細化差異服務來培育租住雙方的道路。


途家和小豬,會是共享住宿領域的摩拜和ofo嗎?


與途家一開始就充滿侵略性的進擊軌跡不同,

小豬的成長呈現出一種更為自然的增長狀態。在投資人方鳴(化名)看來,從一開始的線下獲取房源、純Airbnb模式運營,到後來的以個人房源為主、加重運營的模式,從移植創新到躍遷創新,更加帶有典型的創業企業的影子。

而從攝影服務,到特色住宿計劃,再到“無憂入住”計劃、商旅服務、海外業務、攬租公社及其與飛豬合作的“先付後住”服務,小豬一路“小步快跑”。雖然速度不算快,但方鳴認為,小豬在短租供應鏈端和需求端的持續深耕,為其贏得了自由生長的原動力。作為目前國內短租市場的一支獨立力量,小豬似乎更像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觀察樣本。

而在2017年11月跨入獨角獸行列後,小豬的佈局節奏明顯加快。

2018年3月,小豬短租與Agoda達成全球戰略合作伙伴關係;4月,小豬第二總部落戶成都,並推出全新業務品牌“攬租公社”;5月,小豬與雲掌櫃宣佈合作開發民宿專用PMS;6月,飛豬與小豬合作打通流量入口;7月,小豬與海南旅發委達成戰略協議;8月,小豬向閒魚全量輸出其國內房源。

另據騰訊深網報道,小豬曾是途家企圖併購的目標之一,但該提議被小豬CEO陳馳否決。按照此前羅軍的併購邏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次夭折的併購似乎也說明途家和小豬,越來越像了。

這與當初摩拜與ofo的競爭態勢多有相似。雖然在市場份額上,小豬和途家仍有懸殊,但作為國內在線短租領域仍舊存活下來的老兵,終成獨角獸的二者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發展模式。

在公孫策看來,途家擅長利用資本驅動,企圖搶佔絕對的市場份額,在一家獨大之後,再來探索內部的精細化管理,這與ofo代表的新型互聯網思維模式下的成長路徑相似;而小豬通過對新業務模式的持續探索和深耕細作,親自下場培育用戶和市場,利用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來建立自己的護城河,則更類似於摩拜的創業路徑。

實際上,國內在線短租玩家有一個不成文的共識:酒店業才是其真正的競爭對手。在這樣的前提下,當合並不可行,共享住宿領域的真正競爭,不在於誰的市場份額有多大,而是誰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活得長久,並對行業標準產生更大的影響。

此外,公孫策推斷,共享住宿領域或許也正在上演著巨頭生態佈局的爭奪。BAT想要補足生態,最常見的做法之一,就是投資某個領域的頭部平臺。很顯然,途家和小豬符合這樣的條件;未來一段時間內,兩家平臺或許都不會缺錢。

至於途家和小豬會不會上演摩拜和ofo的合併之爭,公孫策的態度則較為樂觀。在其看來,短租的跑道雖然火熱,但還沒有完全跑通,巨頭尚且不會展開廝殺。同時,與共享單車領域不同,途家背後的騰訊和小豬背後的阿里,目前並沒有顯露出強勢的控制意願。但最終二者會否藉資本角色施壓,尚且不好判斷。

下一場競爭

在共享單車遊戲的下半場,摩拜有騰訊支持,最後委身美團;曾投資ofo的阿里轉而支持哈羅單車,ofo則陷入話語權爭奪的內耗。

雖然共享單車的熱潮逐漸褪去,但這並不代表共享經濟也失去了其原有光環。關於共享單車如今的窘境,公孫策和方鳴認為,來自資本的壓力助長了該領域的焦慮。

在盈利模式有巨大偏差的情況下,資本的盲目進入,導致後期無法順利變現,從而給企業本身帶來巨大的壓力。但目前來看,共享住宿這條賽道中,玩家們的融資情況則更為良性。


途家和小豬,會是共享住宿領域的摩拜和ofo嗎?


途家和小豬,會是共享住宿領域的摩拜和ofo嗎?


一方面,在途家和小豬的投資方中,均出現多名老股東持續跟投的情況,這也間接表明了在線短租行業的成長有著穩步的提升。另一方面,除了資本的投資,途家在每輪融資中也會引入資本以外的匹配資源,更為精準的資本引入,或將為在線短租的發展提供更加多樣化的支持。

而在資本之外,途家和小豬還將面臨更加複雜的競爭局面。

比如,榛果民宿正在藉助美團的流量快速吸引小B、鋪開市場,Airbnb也於今年7月投資國內民宿託管平臺城宿,正式加入線下運營的比拼;有家民宿也在攜程的戰略支持下橫空出世,利用資本槓桿補足優質供給。

但這未必是件壞事。在線短租行業相對複雜,是一個多樣化供給對應多樣化需求的閉環交易平臺,涉及到互動管理、平臺運維、線上顯現資源整合等多維度運作,還未有一家平臺達到“全能”。

另外,不同於摩拜和ofo各佔45%左右市場份額,難免正面交戰的情況,

在線短租玩家的競爭格局還沒有最終形成,以房源為核心的新一輪跑馬圈地仍在進行中,留給玩家自身的成長空間還有很大。

換句話說,在線短租行業還未步入成熟階段。一個行業成熟的標誌之一,則在於行業標準的建立。顯然,仍處在法律灰色地帶、面臨監管不確定風險的國內短租玩家們,仍有後顧之憂。對此,公孫策表示,或許這也是國內短租市場還未形成激戰之勢的原因,因為每個玩家都是戰戰兢兢。而途家和小豬也許還要做出新的選擇。持續追加多輪投資後,體量越來越大的兩個獨角獸,是否要正式走入資本市場?這也是身為獨角獸的又一個苦惱。

而這還不是全部。近期,途家、愛彼迎、小豬等平臺紛紛表態,嚴禁“刷單”等濫用平臺評價機制的行為。而在小豬2018年中數據報告,及途家《2018十一出遊民宿預測報告》顯示,80後90後仍為在線短租的消費主力。如此情況下,在線短租玩家自身成長的速度,能否跟得上消費者對行業認知的提升速度,已經成為一個現實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