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的冷战演说,丘吉尔惊恐,杜鲁门恐惧,两大阵营格局初显!

尽管冷战是以意识形态敌视作为显著特征而发生的,但其产生的结果却是美国和苏联关于战后国际秩序安排,或者说是在对待苏联的战争利益问题上出现的分歧导致的战略决裂的必然。

对战后国际秩序安排的角力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时就已在美国、英国和苏联等主要大国之间展开了。焦点主要集中在对待德国和中东欧问题上。

斯大林的冷战演说,丘吉尔惊恐,杜鲁门恐惧,两大阵营格局初显!

1941年12月16日,斯大林在与英国外相艾登举行第一次会谈时,就对上述问题表明了自己的利益关切。斯大林认为,削弱德国是绝对必需的,首先是把莱茵州连同它的工业区与落后的普鲁士分隔开来。至于莱茵州的未来命运,是作为独立国家,还是托管,以后还可以讨论。重要的是分割。

斯大林坚持主张,必须恢复1941年德国入侵之前的边界,包括1940年苏联和芬兰和平条约所规定的苏、芬边界,还包括波罗的海国家、比萨拉比亚和布科维纳。

斯大林的冷战演说,丘吉尔惊恐,杜鲁门恐惧,两大阵营格局初显!

斯大林认为,上述方案应该作为战后问题条约附件的秘密议定书的基础。在17日与艾登的第二次会谈时,斯大林明确告诉艾登:“结果无疑是有意思的,但是他更感兴趣的是未来苏联的边界。”他解释说:“苏联边界问题(与中欧和东欧总的边界无关)对我们特别重要。苏联政府之所以特别关注此问题,具体地说,还因为波罗的海国家和芬兰的问题。”

然而,斯大林对苏联安全问题的担忧并没有得到西方国家的最终保证。况且,即使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政治保证,斯大林也不会对这种保证给予过分的信任。

斯大林的冷战演说,丘吉尔惊恐,杜鲁门恐惧,两大阵营格局初显!

十月革命以来苏维埃政权遭受西方帝国主义干涉的历史记忆、西方国家挑动希特勒德国“祸水东引”的企图以及对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信念的坚持,特别是美国使用原子弹轰炸日本的行动及其对苏联的现实胁迫,使斯大林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心理,并促使苏联的外交政策不断走向强硬。

斯大林告诉莫洛托夫,在与美国和英国打交道时,“要是我们开始向这样的胁迫低头或是露出不稳定的迹象,我们就什么都办不成了。要想从这样的对手身上捞到好处,我们就必须用坚忍不拔的方针来武装自己”。

斯大林的冷战演说,丘吉尔惊恐,杜鲁门恐惧,两大阵营格局初显!

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大剧院对莫斯科选区的选民大会上发表演说时,表达了他对战后世界的看法。斯大林以布尔什维克意识形态的正统观点,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各种经济矛盾。

斯大林说:“如果以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偶然发生的,或者是由于某些国家领导人犯了错误而发生的,那就不正确了,虽然错误确实是有过的。其实,这次战争是世界各种经济和政治势力在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者不止一次地说过,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包含着总危机和军事冲突的因素,因此现代世界资本主义并不是平衡地均衡地向前发展,而是经历着危机和战祸的。问题在于,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通常经过相当时期就要剧烈破坏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内部的均势,那些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的资本主义国家,通常就要用武力来改变这种状况,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以求有利于自己。因而,资本主义世界就分裂为两个敌对的营垒而进行战争。”

斯大林的冷战演说,丘吉尔惊恐,杜鲁门恐惧,两大阵营格局初显!

在斯大林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表明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获得胜利的是我们的苏维埃社会制度,苏维埃社会制度在战火中胜利地经住了考验,并证明它具有充分的生命力。”战争表明:“苏维埃社会制度是从人民中间生长起来并受到人民极力拥护的真正的人民的制度,苏维埃社会制度是有充分生命力的和稳固的社会组织形式。”

斯大林肯定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政策为战胜纳粹德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要求全体苏维埃人民在新的五年计划中更加努力生产,以使苏联工业每年生产生铁五千万吨、钢六千万吨、煤炭五亿吨、石油六千万吨。斯大林强调:“只有这样才可以认为,我们祖国有了足了应付各种意外事件的保障。”

斯大林的冷战演说,丘吉尔惊恐,杜鲁门恐惧,两大阵营格局初显!

斯大林和的选举演说让西方世界深感震惊。美国自由派领袖之一、最高法院大法官威廉道格拉斯断定斯大林的演讲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宣言”。《纽约时报》在头版对斯大林的演说予以报道,一上来就宣布斯大林认为战争“序幕已经拉开”。

如果说美国人的反应是“震惊”的话,那么对奉行现实主义理念、“彻头彻尾的帝国主义主义者”的丘吉尔来说,斯大林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其政治本性和帝国本色的表露而已。

斯大林的冷战演说,丘吉尔惊恐,杜鲁门恐惧,两大阵营格局初显!

在纳粹德国覆灭之即,丘吉尔即表现出了他对斯大林和苏联扩张野心的不安和警惕:“这个显然是广大无涯的胜利达到顶峰的时刻,对我说来,却是一个极不愉快的时候。我往来于欢呼的人群之中,或坐在摆着从大同盟各地区来的祝贺和祝福电文的桌子旁边,而心中却感到沉痛,脑子里充满着不祥的预兆。德国军事力量的毁灭已经给共产党俄国和西方民主国家的关系带来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双方已经失去了共同敌人,那个共同敌人差不多是他们之间的唯一的维系。从此以后,俄罗斯帝国主义和共产主义信条都无需对他们的进展和最后的版图加以限制。”

斯大林的冷战演说,丘吉尔惊恐,杜鲁门恐惧,两大阵营格局初显!

特别是1945年4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突然去世使“伟大的同盟”失去了核心支柱,在与苏联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捷克斯洛伐克的前途以及如何理解苏联寻求安全等等问题上的分歧与矛盾,让丘吉尔认识到,“苏联威胁已经取代了纳粹德国的威胁”。

斯大林的冷战演说,丘吉尔惊恐,杜鲁门恐惧,两大阵营格局初显!

在丘吉尔看来,建立一条新阵线以阻止苏俄对自由世界扩张的步伐已经势在必行。丘吉尔的主张得到了美国总统杜鲁门的赞同。1946年3月5日,在美国总统杜鲁门的邀请下,丘吉尔在密苏里州富尔顿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名为《和平的肌腱》演说。这就是著名的“铁幕”演说。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格局开始显现雏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