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丨民间为什么在清明节日门上要插柳呢

民间故事丨民间为什么在清明节日门上要插柳呢

过去,每到清明节前的一天,人们都要到河岸,湖边的柳树上折下柳树枝,在下午或者第二天的清明节的早上把柳树枝插进门上槛或者低矮的门上屋檐里。年年与此。这是为什么呢?

据说,这个习俗还和大秦王朝里哭倒长城,找到修长城的丈夫喜良尸体的孟姜女有关系呢。自从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强大的大秦封建帝国后,清王朝北边的游牧民族匈奴经常南下侵入秦国抢夺粮食牲畜和人口。对秦王造成严重的威胁。匈奴人抢夺到财物后就退回自己的领地,秦国的士兵来到后,匈奴人早已不见踪影了。秦国为了保护边疆的土地和财产人畜的安全,就在北边的国境线上修起了长城,阻挡匈奴的侵犯。修长城需要大量的财物和人力,是个巨大的工程。在修长城时饿死累死冻死的人不计其数。孟姜女的丈夫喜良也被征调去修长城。冬天到了,孟姜女去给丈夫喜良送寒衣。她走了无数个日夜打听丈夫喜良在哪儿修长城。孟姜女又冷又饿又累,更心疼丈夫天寒地冻还在修长城。她不停的奔跑打听丈夫的消息。冬天已经过去,天气转暖了,要到清明节了,她还没找到丈夫。就在长城跟前伤心的哭了起来。这凄惨的哭声,惊天地,泣鬼神。面前的长城哗哗的倒塌起来,在倒塌的城墙里现出了丈夫喜良的尸体来。孟姜女见到丈夫的尸体,就抱着尸体哭的更伤心了。监督修长城的官员听说有个女子哭倒了长城,就派士兵来抓孟姜女治罪。

民间故事丨民间为什么在清明节日门上要插柳呢

孟姜女见有士兵来抓她,也不知哪里来神力,就背起丈夫的尸体跑了起来,她在前边跑,士兵在后边追赶。当孟姜女跑到一棵老柳树下时,已经累的跑不动了。就放下背上的丈夫尸体,趴在尸体上痛哭起来,直哭的天昏地暗,柳枝摇摆,面前的泪水流成河。这棵老柳树,已有千年,成了精。柳树精被孟姜女的坚贞爱情与其不幸的命运所感动,抱不平。顿时柳树枝暴长起来,无数的柳树枝密密麻麻的垂了下来。把孟姜女和丈夫喜良的尸体遮藏在柳树枝里面。

民间故事丨民间为什么在清明节日门上要插柳呢

再说后面的士兵,,追赶到老柳树下,孟姜女不见了。就钻进柳树枝里面找,那柳树枝就飞舞起来,像无数的鞭子抽打起来,士兵被打的头破血流,遍体是伤。最后连滚带爬的逃了回去。

追赶的士兵逃跑了,孟姜女就把丈夫的尸体埋在老柳树下。自己化成了一只知了爬上老柳树,在树上看护着丈夫喜良的坟墓。

民间故事丨民间为什么在清明节日门上要插柳呢

当地的人们,听说了孟姜女和喜良的爱情故事后,被深深的感动了。为了纪念这对恩爱的夫妻,在每年的这日,人们都折些柳树枝插在门上槛,或者门上的屋檐里,以祝愿这对夫妻在那个世界永远恩爱美满,也祈求这对夫妻保佑人们平安,五谷丰登。这日,正是清明节。后来就成了习俗,每年的清明节都要插柳树枝在门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