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眼中明

梨園裡,驕陽似火,脈脈的流水搖動著金色。她放下了鐵鍬,捲起褲管,掏出詩稿,高一聲低一聲地讀著。此刻,水聲潺潺,詩聲朗朗,蟲聲呢喃。

萬里眼中明

集鎮上,人來車往,氤氳的果香環繞著她的小詩。她若有所思,邊讀邊推開了檯秤,不再招攬生意。此時於他,彷彿行人不語、車流不前、喧譁不在。

她小學文化,喜歡寫詩,在家侍弄百十棵梨樹,逢集出攤賣水果。

萬里眼中明

一次,趕集路上摔倒了,右腿粉碎性骨折。打好石膏後,忽然想到自家地裡的草還沒有鋤淨,便忍著疼痛來到梨園。只見她努力前傾了上身,掄起鋤頭,先鋤去四周的草,再拖起病腿繼續向前畫圓,一下一下。

夜深了,卸了一天梨的人們,漸漸入了夢鄉。只有她,在一片燈影下,在蟋蟀們熱烈的琴聲裡,寫詩,翻書,讀著,改著。

萬里眼中明

我疑惑:“你都快六十歲了,有天倫之樂不去享,成天守著梨園,又是寫又是讀的,忙個團團轉,圖個啥?”她看著我,未置可否,“反正俺家地裡活兒哪兒也不能比別人差,寫詩的大事俺也不能丟。”

萬里眼中明

憑著這份執著,她在紙媒,網絡平臺上發表了五百多首梨園詩歌,漸漸收穫了人們的認可,讚許。她的名字隨著詩文飄過梨園,飄進千家萬戶。

當我跟隨記者來到她家採訪時,她剛澆地回來,褲管卷著,滿手泥巴。看到鏡頭,忽然朗聲笑了:“我沒啥可報道的,就是愛寫,算是圓小時候的夢想吧!”

萬里眼中明

她網名湯圓奶奶,是我唯一的一位農民文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