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研學,端午話鄉愁,最憶是徽州

在這個特別的父親節時分,一起去看望我父輩的家鄉。在一個特別的端午節之際,一起到父老鄉親的祖宅。在一個留下父輩記憶的地方,去品一品家鄉的味道(績溪包子、績溪粽子與績溪撻粿)。在一個演繹過父輩光榮歲月的古村莊,一起模擬一場《伏嶺的徽劇唱腔》。

徽州研學,端午話鄉愁,最憶是徽州

徽州研學,端午話鄉愁,最憶是徽州

徽州研學,端午話鄉愁,最憶是徽州

徽州研學,端午話鄉愁,最憶是徽州

然後,在績溪胡開文墨廠去見證黑土的藝術,見證徽墨的誕生。行攝在生活、山水、歷史、醫學、徽菜、徽戲以及藝術的時空。

徽州研學,端午話鄉愁,最憶是徽州

徽州研學,端午話鄉愁,最憶是徽州

徽州研學,端午話鄉愁,最憶是徽州

端午話鄉愁,最憶是徽州,戴上廚師帽,親自動手做一道徽菜。小心翼翼的包著粽子,包著餃子,濃濃的徽州傳統節日氛圍就這樣被這群美國學生演繹著。

徽州研學,端午話鄉愁,最憶是徽州

徽州研學,端午話鄉愁,最憶是徽州

徽州研學,端午話鄉愁,最憶是徽州

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民間過端午的形式在不斷髮生變化,以致豐富的傳統民俗幾乎僅剩粽子、綠豆糕美食存在,並漸漸成為“舌尖”上的節日。其實,很多傳統節日也都漸漸的成了美食節日。

端午這一天,徽州人吃得也很特別。午餐是正餐,要吃端午粽、發酵麵餅、茶葉蛋、醃鴨蛋、綠豆糕、端午豆、熟蒜頭等。

徽州研學,端午話鄉愁,最憶是徽州

徽州研學,端午話鄉愁,最憶是徽州

這是在黃山(古徽州)的第六天。我們在胡適故鄉徽州績溪研習中華文化。中午溫度達35度。今日想家。一切無關乎問答。今日有戲看,有曲聽。有包子吃,有澆頭面吃。有故事聽,有墨室香傳香。一切遙想,都是歡暢。值端午節正在眼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