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時,美國應該立刻進攻蘇聯嗎?

我也很絕望351


當然不應該立刻進攻蘇聯。

二戰之前,西歐各國對蘇聯的恐懼不輸於對納粹德國的恐懼,所以他們一直寄希望於德國和蘇聯進行一場大戰,最好兩敗俱傷,而自己坐收漁利。二戰結束後,西歐各國對蘇聯的恐懼就更厲害了!

因為,二戰剛剛結束的時候是這樣的:美國人有最強大的海空軍實力,而蘇聯人在陸軍方面無人可比,可以輕易佔領歐洲!

早在1944年,美國人就發現蘇聯的陸軍簡直是變態一般的存在。白俄羅斯戰役後,蘇軍殲滅了45萬德軍,其中俘虜了近10萬德軍。斯大林將這件事兒告訴美國人的時候,他們都不相信,認為是在吹牛,要知道當時英美盟軍還在諾曼底一帶與德軍死磕,數百萬美英聯軍每天艱難的向前推進,難以成建制消滅德軍。

所以呢,斯大林特地在紅場舉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戰俘遊行儀式。1944年7月17日,經過挑選的5.7萬德國戰俘分成90個方隊在紅場走過,聲勢之浩大讓美英等國目瞪口呆!

緊接著,1944年底,希特勒的阿登反擊戰又打得美國灰頭土臉,如果不是因為德國在那個時候已經拿不出太多軍隊和軍用物資來進行這次反擊戰,美國人很可能會被懟到法國境內,甚至被懟到敦刻爾克。可惜的是阿登反擊戰正打的火熱時,德國軍隊的油料和彈藥就宣告不足,後來德國人只能就地防守,然後眼睜睜的看著美國人一步步再反擊回來。

這種對比讓歐美各國深知自己的陸軍與蘇軍相差甚遠,在冷戰時期歐洲各國認為蘇聯人可以在1個月之內佔領歐洲就源自於此。

地面軍隊的差距實在過於巨大,而當時美國海軍對蘇聯的封鎖又幾乎沒有任何意義。蘇聯完全可以依靠自己龐大的國土,豐富的資源完成戰爭準備,根本就不需要海外進口。

而美國的空軍雖然強大,但也不敢保證能夠遏制住當時的蘇聯空軍,畢竟蘇聯空軍的戰機數量也是非常多的。

做一個簡單的計算吧。整個二戰期間蘇聯一共生產了16萬架飛機,又接受了美軍援助的1.4萬架,自身的損失大約為6萬架。二戰期間美國共生產了30萬架飛機,援助盟友6萬架,對德轟炸期間損失了4萬架,太平洋上損失2.7萬架,訓練和事故損失4萬架,再加上其他戰區的損失數,所以到二戰結束對蘇軍並沒有壓倒性優勢。

美軍唯一能夠制衡蘇聯的就是原子彈,可惜,僅有的兩枚已經送給了日本,而新的原子彈生產出來需要很長週期。況且,對於蘇聯這麼大的國家來說,區區幾枚原子彈是不會傷筋動骨的,更不要說攜帶原子彈的戰機要突破蘇軍的重重陸空防線才能投擲,這在當時看幾乎是不可能辦到的。

當然,蘇聯對美軍的原子彈還是投鼠忌器的,比如1946年初,美國督促蘇聯在1946年5月1日之前撤出伊朗,否則刀兵相見。談判期間,一些美國報紙叫囂戰爭,甚至宣稱用300枚原子彈摧毀蘇聯。

蘇聯迫於壓力只能遵循美國意見從伊朗撤軍。當然,美國當時也只是對蘇聯虛張聲勢,他哪有那麼多原子彈攻擊蘇聯,但確實起到了威懾作用,也就僅限於此了。

(蘇軍從伊朗撤走)

所以,二戰結束後的局勢是這樣的:

美蘇兩國互相忌憚,由於美國掌握了原子彈這種大殺器,佔據了主動權,但真要爆發大規模戰爭誰都不敢保證能贏,所以大家都很剋制。

到1949年,蘇聯也有了原子彈,這個時候兩國更不可能打仗了,然後冷戰正式到來!


歷史風暴


二戰還未結束,甚至歐洲方向美軍剛剛踏入德國境內,由於蘇聯軍隊已經從北、東、南三個方向大舉向狼穴柏林攻擊前進,美軍著名勇將第三集團軍司令巴頓就力主全力向柏林方向攻擊,與蘇軍爭奪攻取柏林,甚至不惜引發衝突。


然而如果不是艾森豪爾的阻止,巴頓搶先打到柏林城下,以他的第三集團軍即使加入布萊德雷的第一集團軍就能拿下柏林嗎?以這兩個集團軍區區50餘萬兵力,火力尚且不如蘇軍,當然無法拿下尚有上百萬德軍拚死防禦的柏林城,只會鎩羽而歸,要是巴頓不死於車禍,聽到蘇軍為拿下柏林投入了三個方面軍三百多萬部隊,僅傷亡兵員就達他巴頓的1個集團軍的這種戰報的話,他也得後怕到後脊樑冒涼氣兒。

說到二戰結束後,可能有人認為東線戰場美國擁有100多般航母的強大海軍和麥克阿瑟麾下艱難啃下太平洋各島的幾十萬陸軍及十幾萬海軍陸戰隊大量戰機或直接進攻蘇聯遠東地區,或調往歐洲方向編入艾森豪威爾序列,集中兵力從西面進攻蘇聯,即使把當時英加兩軍全部加上一共只有不足4百萬部隊,美國那支強大的海軍就別算了,這是歐洲大陸戰場,海軍航空兵憑它的小短腿只配看熱鬧。

為了不傷和氣,雙方就別真打了,咱坐下來一邊喝著優特加/威士忌,一邊互相比比殲滅德軍的戰績也能比出輸贏來,請記住德軍中普遍流傳的一句話——向東死死頂住!向西直到美軍踢我們的屁股;由此可見德軍東西兩線抵抗烈度的不同。關於這一點,德在東西兩線戰場的投降率也足以證明兩個方向抵抗烈度的不同。西線盟軍面對德軍的防禦兵力一共也就100多萬部隊,而在東線除去反攻作戰開始前殲滅的德軍不算,蘇軍對面的防禦兵力也達500多萬,僅柏林一城的守軍就接近西線的總兵力。就這種情況下,蘇軍的進攻進度也遠超西線了,還用再比嗎?



出現如此巨大的戰力差距,有人說雙方兵力差距造成的,這確實是一個重大因素,蘇軍此時總兵力達到近千萬,西線盟軍才300多萬。但更重要的是蘇聯本身就是個大陸軍國家,與德國相同,海軍卻遠比美、英、日、法、意中任何一個國家都弱得多。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軍隊的整體戰鬥意志,這以蘇軍攻守作戰中的傷亡率從另一個側面得到充份印證——戰鬥意志越強的軍隊傷亡率就越大,反之就是投降率越大了。


鐵嶺鋒


這樣的問題只能說是站著說話腰不疼,二戰結束時可謂滿地瘡痍,哀鴻遍野。同盟國費勁千難萬苦好不容易把軸心國法西斯們給擊敗了,所有人期盼的和平來到了,這時候同盟國之間在大打出手一決雌雄,這不又回到了希特勒爭霸世界的老路上來了麼。

可以負責任的說在當時那種情況下,除了個別一些神經病又繼續再戰的想法,絕大多數人,不論是上層還是底層都希望休養生息,發展經濟改善生活。即便後來發生了美蘇之間的冷戰,那也只是在一些堅定的意識形態分子的攛掇下進行的。冷戰也就是某些人不斷妖魔化

宣傳對手才造成的,這主要是出於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恐懼所造成的。

在此多說幾句,蘇聯的無產階級政權消滅了資本家,西方從內心對無產階級的強大也還是非常顧忌的,為此西方的資本家走上了不斷改善無產階級待遇的道路。其中工人階級的組織工會在這當中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早年資本家的血汗工廠,工人如同奴隸一般,唯有看到了工人階級組建了自己的國家,有頭腦的西方資本家才開始不斷的改善與本國工人階級的關係。

對經歷過二戰的人來說,他們看待戰爭更加的理智。因此即使知道蘇聯在國家體制上與自身有著巨大的差異,但是在大戰後在通過一場大戰來解決這些問題,顯然更多的人覺得是不現實的,既然沒有人支持使用戰爭手段來進攻蘇聯,那麼發生互相對峙的冷戰也就順理成章了。


異域邊緣


1945年的美國士兵和其他國家一樣,對戰爭已經極度厭倦。相比在戰爭結束時立刻發起對蘇聯的進攻,美國軍人也許更想回家喝一杯可樂,去看去看一場電影,然後過上和平的生活。而不是繼續向拿破崙和希特勒一樣,發起對蘇聯的漫長戰爭。入侵蘇聯從來不是一個好主意,起碼拿破崙和希特勒的失敗證明了這一點。

圖為二戰美國核武器

美國在二戰結束時是各國中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在當時還並不具備大批量生產核武器的能力。事實上,一直到1950年,美國後期的庫存也不超過17枚。而在二戰結束想依靠出其不意發起對蘇聯的全面進攻,沒有核武器的支撐,戰局的結果是非常難以想象的。

圖為米格-15戰鬥機

而且,二戰結束之時的美國和蘇聯仍然是徹底的盟友。在1946年,美國和英國還在幫助蘇聯重新組建工業,併為其提供大量在當時對於蘇聯來說非常關鍵的技術。米格走廊上空的雄鷹米格-15戰鬥機就是英國轉讓飛機設計技術和發動機製造技術的成果。毫不誇張地說,二戰結束時美國對蘇聯發動攻擊的可能性比向英國發動攻擊的可能性還要小,畢竟對於美國來說,未完全開發的蘇聯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對象。

圖為美國總統杜魯門

最重要的一點,假如美國無端的對盟友發動突然襲擊,資本主義就會在道德立場上被共產主義壓上一頭。在一個當時如此民主的國家,任何一屆美國總統發動如此規模的戰爭都是政治自殺。所以說,考慮到何種因素,美國都不應該在二戰結束時立刻進攻蘇聯。


軍事新觀察


無論何時,美國都不應該,也不會進攻蘇聯,即使雙方要發動戰爭,也絕對不會選擇二戰剛剛結束的時候。二戰剛剛結束的時候進攻蘇聯,第一個反對的就是廣大的美軍將士。

從參加二戰的動機上來看,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的士兵都是一致的:反對侵略,維護世界和平。


會師易北河

蘇聯士兵參加軍隊是因為國家遭到侵略,雖然在德軍入侵的前半段,烏克蘭等國的居民把德軍當成拯救者熱烈歡迎,但是當他們見過德軍的殘暴之後,開始拿起武器奮起反抗。歷時四年多的戰爭,雖然蘇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是因為戰場長期處在蘇聯境內,蘇聯付出了將近3000萬人的巨大傷亡代價。


戰後的斯大林格勒

戰後的蘇聯人口急劇下降,成百上千的城市化為灰燼,生活水平嚴重下降,支撐蘇軍的是對於德軍的仇恨和報復情緒,當德國戰敗以後,對於蘇聯士兵來說,和平的生活才是最為期盼的。

美國士兵的情況基本類似,二戰前期,美國人採取光榮孤立政策,遲遲不願意投入戰場,作為個體,誰願意上戰場?

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後,美國人的復仇情緒被點燃,青年踴躍參軍,甚至有人因為體檢不合格,不能參軍而自殺。


二戰結束後,士兵最大的願望是回國去過富足的生活,而不是去戰場賣命,進攻前幾天還稱兄道弟的盟友蘇聯。

二戰剛剛結束時,蘇聯的陸軍實力極為強悍,否則也不會擊敗縱橫歐洲的德國陸軍,這種情況下,進攻蘇聯絕對不是明智之舉。

美國的生存空間足夠大,沒有必要因為意識形態問題進攻一個在戰爭中崛起的超級大國。


視野新觀


說美國進攻蘇聯的肯定是嫌自己死得不夠快!在當時來說,進攻蘇聯肯定是死路一條。以當時美軍的軍隊戰鬥力來說並沒有超越巔峰德國,美國陸軍一直都不是強項,與蘇軍作戰的話,美國海軍就只能在一旁乾瞪眼;而同期的蘇聯軍隊經過淬火後也並沒有同德國開戰時那麼渣,這是人員的素質問題。

其次,蘇軍佔據了主場優勢!美國想要進攻蘇聯必須借道西歐,美國的物資必須跨越大西洋,再運入西歐,這期間阻隔重重。而蘇聯本身也是工業強國,在1944年,蘇聯的本土已經完全光復,他們的工業也是開足馬力在生產。蘇聯本身又是資源大國,在後勤物資上面遠比美歐方面來得便利。這是國的問題。

二戰結束前蘇聯已經攻入德國國會,取得了德國的所有工業生產圖紙,他們的生產技術還會在原本就很強的基礎上得到了質的飛躍。假如美國進攻蘇聯,美軍會被蘇軍按到糞坑裡嗆死。


優己


一、美國為什麼要進攻蘇聯?

二戰結束之時的美國和蘇聯仍然是徹底的盟友,美蘇兩國正在蜜月期,蘇聯能打敗納粹德國,美國功不可莫。在1946年,美國和英國還在幫助蘇聯重新組建工業,併為其提供大量在當時對於蘇聯來說非常關鍵的技術,米格走廊上空的雄鷹米格-15戰鬥機就是英國轉讓飛機設計技術和發動機製造技術的成果。

1945年的美國士兵和其他國家一樣,對戰爭已經極度厭倦,各盟國不論是上層還是底層都希望休養生息,發展經濟改善生活,反戰、厭戰的情緒要比華約盟國大得多,北約各國對蘇聯強大的軍事力量所震懾,不可能同意美國發動對蘇聯的攻勢。

二、美國有進攻蘇聯的能力嗎?

雙方沒有爆發直接軍事衝突條件,現在來說美國軍事實力天下老大,但在二戰結束時――勢均力敵才是對二者軍事力量的真實寫照,美國現在攻打敘利亞都不敢直接出兵,要是是時他直接進攻世界的另一極――超級大國蘇聯那簡直嫌死的太慢,原因如下:

1、二戰後期以蘇聯為首的華約組織中蘇聯紅軍、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東德等華約盟國,總兵力在1800萬~2000萬左右;北約盟國的軍事力量只有美國還比較完整,英、法、西德、意大利等都被打的殘破不堪,北約成員國的軍事力量不及華約的30%。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跟華約組織不可同日而語。

2、蘇軍佔據了主場優勢!美國想要進攻蘇聯必須借道西歐,美國的物資必須跨越大西洋,再運入西歐,這期間阻隔重重。

1944年蘇聯的本土已經完全光復,二戰結束前蘇聯佔領德國時取得了德國的所有工業生產圖紙,生產技術得到質的飛躍並且開足馬力加大生產。蘇聯本身又是資源大國,在後勤物資上面遠比美歐方面來得便利。

3、二戰結束時北約武器製造能力與先進程度不及華約,並且納粹德國的大部分軍事裝備都被華約盟國繳獲;雖美國的製造能力超過蘇聯,但距離遙遠運到歐洲戰場需要時間,並北約各盟國還需一段時間熟悉用法才能把投入戰場。

4、美國在二戰結束時是各國中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但是當時還並不具備大批量生產核武器的能力。事實上直到1950年,美國後期的庫存也不超過17枚,而美國當時也就只生產了兩枚全都親情奉送日本,除了核武北約盟國什麼都不及華約盟國,怎麼打?

綜上所述,二戰結束後,兩個盟國組織同時停戰,是最好的選擇。


美麗青春您真痘


題主使用“應該”這兩個字,是有問題的。1945年,美蘇兩國還是盟國,如果美國進攻蘇聯,就相當於撕毀盟約,去發動一場侵略戰爭,必然是非正義的。那麼既然是侵略戰爭,是非正義戰爭,就從來沒有“應該”兩個字,只能回答“不應該”。因此,如果使用“應該”這兩個字,則這個題目也就失去了意義。應該換一種問法,叫作“二戰結束時,美國敢不敢立刻進攻蘇聯?”,如果這樣提問,就是純粹的假設,也有了討論的必要。

那麼問題來了,美國究竟敢不敢入侵蘇聯呢?

回到真實的歷史中,我們不妨進行一下推理,在1945年“二戰”結束時,美國敢不敢進攻蘇聯?或者說美國有沒有能力進攻蘇聯?答案也是否定的,美國既不敢進攻蘇聯,也沒有能力進攻蘇聯。更為準確的說法,在這個階段,美國並不想得罪蘇聯,只是想維持“雅爾塔體系”,美蘇兩國各自劃分勢力範圍,各回各家,各自過自己的安穩日子。在此時,蘇聯人也是類似的想法,只想確保自己的邊界安全,把能到手的拿到,也不願意和美國挑起衝突。那麼為何美蘇兩國能在此時保持克制呢?因為“二戰”的破壞性實在太大了,美國人也很慘,此時最要緊的,是處理善後問題,尤其是要安撫國內的民心,如果此時美國政府再次發動戰爭,美國人民也不會同意,國內必然會出現動盪。對於蘇聯來說,也需要處理戰後問題,這才是最要緊的,假使和美國發生衝突,對蘇聯也很不划算。

有人說,美國有原子彈,而蘇聯沒有,為何美國不敢打蘇聯?

這主要是因為,原子彈在當時屬於新生事物,如何大規模量產原子彈,如何有效使用原子彈,這是美國人還沒搞明白的。1945年,美國人只有兩顆原子彈可以投入戰場,而且都扔到了日本,把日本徹底炸服。可問題在於,美國對日本進行核打擊,是使用戰略轟炸機,而且日本國土面積狹小,震懾力很強,此時的日本也早已是強弩之末,只需要稍微碰一碰,就可以令其徹底崩盤。可蘇聯兵威正盛,把德國和日本都給收拾了,既佔領了東歐,也在遠東稱霸,實力不容小覷。

美國人若想對蘇聯進行核打擊,唯一的辦法,依然是使用戰略轟炸機,可美國政府能不能拿得出原子彈,都成為了未知數。即使美國政府有幾顆原子彈,那麼要去炸哪裡呢?去轟炸莫斯科嗎?美軍沒有這個條件呀!去轟炸蘇聯的軍事基地?可炸了又有什麼用呢?蘇聯有千萬大軍,坦克萬輛,飛機萬架,一旦美國搞事,蘇聯可以趁勢進軍,直接推平整個歐洲,到時候英國都不一定保得住。試想一下,在1945年,洲際彈道核導彈還沒有發展出來,美國一旦在歐洲失去了前進基地,也就失去了對蘇聯進行核威懾的條件。因此,美國人將再次投入常規戰場,和蘇聯打一場硬碰硬的戰爭,可美國勝算實在太小。

這裡又有人感到奇怪了,為何美國勝算小?美國在此時不是世界第一了嗎?

美國的綜合國力超過蘇聯,這不假,可軍隊戰鬥力,尤其是陸軍,蘇聯則遠勝於美國。在“二戰”中,真正的抗德主力,原本就是蘇聯人,最後也是蘇聯人親手打下了柏林,將納粹德國徹底埋葬。蘇德戰爭,是鋼鐵洪流的對抗,是陸軍的大決戰,美國的空軍(航空兵)和海軍實力較強,可一旦放到歐洲戰場上,就一定要和蘇聯的陸軍進行對抗。因此,蘇聯在這一局,是佔盡優勢的,因為蘇聯人沒有必要在海上和美國爭霸,只需要拿下歐洲即可,而美國人單靠海軍和空軍(航空兵),不可能保得住歐洲。

即使從戰略層面講,對蘇聯也是有利的,如果發生了戰爭,蘇聯人只需要保護自己的邊界安全,充其量就是出兵歐洲和中東,根本不需要進攻美國本土。然而,美國人要想徹底打贏蘇聯人,就必須要入侵蘇聯本土,拿下莫斯科等核心地帶,可這樣一來,豈不是又重蹈了納粹德國的覆轍,那麼“二戰”豈不是白打了?


圖維坦


二戰結束就是美國進攻蘇聯的開始?這個念頭可能羅斯福和丘吉爾私下裡也想過,但是估計也就是想想罷了,因為在那個時候的美國如果突然進攻蘇聯,勝負與否姑且不論,僅僅從人心和道義上,美國就要承受不小的負擔。而且從當時的美國資本的利益角度上來講,也是一筆鉅虧的買賣。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整個歐洲來說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戰爭結束之後的歐洲人心思定,不會有人跟著美國去打蘇聯的。

今天的我們去看二戰歷史時,即使沒有身臨其境,單單從史學資料等客觀角度來了解中,都可以知道二戰對於整個世界來說,就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而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整個歐洲個主要參戰國都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其中:蘇聯軍民傷亡約6000萬、德國2800萬、美國190萬、英國160萬、法國50萬、波蘭750萬、南斯拉夫470萬、意大利70萬。

此外二戰期間整個歐洲的工業經濟發展徹底陷入倒退,幾乎所有的工業地區都因為戰爭而損毀,可以說當時的歐洲已經流乾了最後一滴血,花掉了最後一個硬幣,再也沒有一絲力氣拿起槍去戰鬥了。要不然美國也不會在二戰之後立即提出“馬歇爾計劃”來拯救歐洲經濟。

在這樣慘烈的犧牲下,如果還有那個國家的首腦提出要再接再厲去攻打社會主義蘇聯,那麼他就會立刻遭到本國國民的強烈抵制,因為戰爭結束之後的主題是恢復和重建,而不是再接再厲的去發動另一場戰爭。

蘇聯在二戰期間是美國的重要盟友,如果在戰後立刻發動對蘇聯的軍事進攻,會使得國民在意識上產生嚴重錯亂,讓美國背上沉重的道義包袱。

在二戰期間,蘇德戰場是歐洲戰區的主要戰場,而美國為了讓蘇聯能夠在戰爭中堅持下去,不得不向蘇聯提供海量的軍事裝備和工業物資的援助。

戰爭期間,美英向蘇聯提供了1196部雷達和329部聲吶、42萬多輛卡車和吉普車、8700多輛拖拉機、8218門防空炮、5800多門反坦克炮、4.7億多發(枚)子彈(炮彈)、32萬多噸炸藥、1981輛機車和35萬多臺機床等。另外還又海量的工業原材料,其中鋼材2589766噸、鋁26110噸、石油2622357噸、化學品631017噸。

正是依靠這些設備和原材料,蘇聯才能夠在蘇聯中部地區迅速建起一個個後勤軍工設施,憑藉強大的工業實力造出來的成千上萬的坦克、飛機大炮,這才扭轉了敗局。

所以如果戰後美國對蘇聯發動軍事進攻,那麼美國總統杜魯門首先就要面對美國國民的嚴厲質詢,因為杜魯門必須要向民眾解釋,他為什麼他要把這些工業物資和軍事裝備無償的贈送給自己國家的敵人,但是這種問題杜魯門是沒辦法說清楚的。

雖然政治家們知道這只是一種政治行為,但是對於民眾來說,是難以接受今天是朋友,明天卻變成仇敵這種事情的,所以杜魯門這麼做的話,必然會遭到彈劾並因此下臺。

蘇聯佔領的地區都曾是蘇德主要戰場,那裡殘破窮困,美國如果去佔領那裡,就需要花錢去重建那裡,這對於美國的財團大佬們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戰爭結束了,就需要重建國家,而美國最終參加二戰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在戰後的重建中分一杯羹。在整個二戰期間的歐洲,像法國、英國、意大利、聯邦德國等地區因為戰爭規模相對較小,而且又是傳統的資本主義強國,所以在這些國家進行戰爭重建需要花費的金錢也相對來說少一點。

而像波蘭、蘇聯、烏克蘭等傳統歐洲落後地區,由於是二戰期間的蘇德戰場,這些國家遭受的戰爭破壞是非常嚴重的,不僅僅人口大量喪失,更重要的是工農業經濟遭到嚴重破壞,需要大量的精力和金錢去進行重建,這是一種得不償失的行為,所以對於這些窮困地區,美國也樂得讓蘇聯佔領。

因為不管是哪個國家,只要佔領了這些窮困地區,就必須要擔負起那裡的國計民生,這對於蘇聯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而美國也樂於用這些地區去消耗蘇聯的實力,這比發動戰爭要划算多了。

強大的蘇聯不容侵犯。

而整個二戰期間,經過十幾年發展的社會主義蘇聯,在戰爭中爆發出了強大的戰爭意志,雖然在整個戰爭期間,蘇聯軍民傷亡超過6000萬,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蘇聯軍隊被徹底打垮了,相反的是蘇聯軍隊在戰爭中越大越強,軍隊規模越打越大。

二戰爆發後,蘇聯總共動員了約3440萬人參戰,到二戰結束時,蘇軍總兵力為1280萬,這些部隊軍事素質強悍,

從最高統帥到下層官兵大都已是作戰經驗豐富的行家,軍事素質超過了此前號稱世界陸戰頭強的德軍

在整個戰爭期間,蘇聯共生產飛機13.41萬架、坦克10.28萬輛、火炮和迫擊炮82.52萬門,雖然在戰爭中也有大量的武器裝備損失,但是在戰後加上繳獲,蘇聯軍隊的軍事實力在歐洲首屈一指,盟國其他軍隊根本就無法與之抗衡。

美國如果在那個時候打算進攻蘇聯,那麼他就要面對超過1000萬的蘇聯軍隊組成的鋼鐵洪流。到時候別說能不能打得過蘇聯,搞不好整個歐洲會在蘇聯的鐵錘之下化為齏粉。

戰爭是一個政治活動,是為了達到自身戰略目的的一種國家行為,國家的首腦們不可能為了一個因素而輕易的發動一場戰爭,更多的時候需要權衡利弊,有利才會去實施,無利自然就會停止。


落下m


這怎麼可能呢?第一,兩國的矛盾還沒有完全暴露,第二,美國老百姓強烈要求讓美國孩子回家,繼續打仗是不得人心的,尤其是還不存在能擺上桌面的理由。

先說美蘇矛盾。二戰結束時,美蘇還是盟友,兩國的矛盾到1947年才進入不可逆狀態,這期間經歷了德國問題,希臘問題,波蘭問題,伊朗問題……這一個又一個問題暴露了兩國深層次的分歧和矛盾的不可調和性。1947年3月杜魯門主義的提出可以看作是冷戰開始的信號,隨後馬歇爾計劃出臺,情報局問世,捷克斯洛伐克非共產黨政府倒臺,北約成立……美蘇關係徹底由盟友轉為敵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性也漸漸浮出水面。但是在1945年,美國沒有理由打蘇聯。說實話,從太平洋到歐洲,戰爭已經打了四年,儘管美國本土沒有捲入戰爭,但各種管制限制還是存在的,沒有人願意在大戰結束後立即開始新的戰爭,這與抗戰勝利後人民反對打內戰是一個心理,就是想過和平日子。

更重要的是,二戰一結束,美國就進行了雪崩式的軍隊復員,從1200萬迅速裁至200多萬,其中陸軍由89個師下降到10個師,以至於有人說美國簡直就是在解散軍隊。美國為什麼如此快速復員?因為對外大規模的軍事捲入在美國曆史上總是罕見的事,戰爭既然結束了,就得讓美國孩子馬上回家。另外,美國社會也高度重視個人自由,對於保持龐大的軍隊從骨子裡是反感的,認為這與美國的價值觀不符。在冷戰時期蘇聯集團的軍隊一直超過北約,北約在人力方面始終處於劣勢,這是它們依賴核武器的原因。但是,西方的人口真的比東方少嗎?完全不是這樣。按50年代的統計,包括美國在內的北約適齡男性8540萬,而蘇東國家只有5840萬。因為軍隊大幅縮減,美國也不具備在二戰結束後立即進攻蘇聯的能力。

當然,你可以說美國有原子彈,這個難道不管用嗎?還真的不管用。第一,原子彈十分稀缺,第二,其威力遠不及後來的氫彈,所以,原子壟斷也不能賦予美國對蘇聯的軍事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