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外祖父门下学艺为瓷器复原,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2018年4月19日,很少有人知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句俗语来自锔瓷。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一件瓷器破碎后,向来惜物的百姓人家觉得弃之可惜,于是,古代匠人们发明了“金刚钻”与“锔钉”,将破碎的瓷器复原,锔瓷这门手艺便产生了。

在南昌市新建区,就有这样一位艺人,用祖上传下来的锔瓷技艺重塑残缺的美。在熊昊阳的家中,摆满了自己淘来的明清时期的残缺陶瓷,其中也有不少经过他的手,已经完全缝合,甚至比之前更美了的瓷器。

一件瓷器如果坏了,对于普通人而言就成了一件废品,而在家住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的熊昊阳眼里,一些破损了的瓷器却是“掌上宝贝”——找碴对缝、定位点记、打孔、锔钉、补漏……经过熊昊阳锔瓷技艺的十多道工序后,破损的瓷器以残缺美的气质“完美”得呈现在人们眼前,令人惊叹不已。


“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的技术。其中蕴含的,是历经六个朝代,一千多年历程的文化积淀。是一种民间绝活,更是民间静态文化传统的体现。

熊昊阳的锔瓷技艺是从外祖父那一辈传下来的,他少年时期就对锔瓷这项传统技艺十分好奇,常常帮着外祖父打下手,听老人讲些锔瓷背后的奇闻趣事,渐渐对锔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由于求学、参加工作忙,一度顾不上钻研锔瓷。十多年前,出于"内心的召唤",他一头扎进锔瓷的研究当中。图为一件破损的瓷器,经过修复后重返光彩。

目前,熊昊阳掌握的锔瓷技艺已经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也是非遗传承人,如何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成为熊昊阳关注的话题。

熊昊阳正在指导徒弟锔瓷。他说,他想开办一间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传统技艺,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瓷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