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超細無痛內鏡簡介

日本超細無痛內鏡簡介

內鏡的發明是消化內科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事件,讓消化科醫生從經驗性治療進展為可視化治療,在內鏡的探視下,胃腸道疾病一目瞭然,既可以用來作為診斷,也可以作為治療後的複查評估。而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各種治療技術,比如內鏡下息肉切除術,內鏡下曲張靜脈治療技術,內鏡下止血術,內鏡下隧道技術和內鏡下膽胰技術等,解決了很多臨床危急重症,使患者獲益。但是由於內鏡檢查需要通過咽喉部進境,患者不適感較明顯,因此很多人談鏡色怕,望而生畏,以至於對病痛苦苦忍耐,常常使疾病延誤診斷,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令人扼腕嘆息。尤其是消化道腫瘤,在沿海地區高發,而消化道腫瘤的早期發現,絕大部分患者可以做到治癒,但是因為檢查的痛苦,導致很多患者錯失良機。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應運而生了兩種內鏡的檢查方法,一種是鼻胃鏡,一種是無痛內鏡。鼻胃鏡管徑極細,可以通過鼻腔進境,檢查過程中患者可以隨時與醫生溝通,甚至可以端坐位檢查,但僅限於上消化道的檢查。無痛內鏡則是內鏡技術與麻醉技術的結合,是在普通內鏡檢查的基礎上,先通過靜脈給予一定劑量的短效麻醉劑,幫助患者迅速進入鎮靜、睡眠狀態,在毫無知覺中完成內鏡檢查,並在檢查完畢後迅速甦醒。由於患者在無痛內鏡檢查過程中毫無疼痛,可以避免患者在痛苦狀態下不自覺躁動引起的機械損傷,並可以充分觀察黏膜情況,特別適合心理緊張、膽怯的患者。根據醫學界老牌人士經驗體會,無痛內鏡與傳統內鏡檢查對比觀察,無痛胃腸鏡的優點是:高清晰度、高分辨率、檢查無死角、無損傷、高診斷率。

日本是一個島國,也是胃癌的高發地區,因此日本的內鏡技術全球領先,尤其是胃鏡、腸鏡,早就列入了常規體檢項目,因此其早癌發現率也遙遙領先其他國家。為了更好的患者體驗,日本在內鏡設備以及技術上的研發是精益求精,目前日本使用的內鏡較之前的內鏡更細,其先端部分只有5mm,鏡體直鏡0.59cm (而常規胃鏡外徑9.8-11.0mm),錐形前端設計確保順暢地通過鼻腔、咽喉等各個狹窄部位,具有非比尋常的插入性能,且柔軟、光滑的鏡體更是避免了傳統胃鏡"硬"性檢查和麻醉止痛的弊端,大大減少了病人的恐懼,增強了進行檢查的信心,而放鬆的心態更容易配合醫生的操作,再結合了無痛技術,更是可以做到零痛苦。

傳統的鼻胃鏡也很細,但是在檢查過程中難免會碰到病灶觀察不清等困擾,而日本的超細無痛胃鏡,具有超強的病灶放大功能,可以使醫生通過超大的屏幕,清晰看到患者身體隱匿部位的普通胃鏡難以發現的病變情況,可以近距離觀察消化道腔內的各類病變,可極其鮮明的反應毛細血管粘膜和微小出血點,可隨意調節景深部位或較暗部位的亮度,並配合vip電腦工作站進行各種信息的錄像、彩色打印、光碟記錄等。不僅有利於早期發現較細微的病變,且可進行全程錄像,隨時採集病變圖,是現今國際胃病檢查的主流,被譽為深入人體內的"高倍望遠鏡"。

它不僅適用於各種胃腸的檢查和診斷,更可超早期發現胃癌,還可用於胃內取異物、胃底靜脈曲張治療、胃息肉切除、胃潰瘍鏡下治療、鏡下碎取胃石、鏡下止血、鏡下血管套扎、鏡下活檢等鏡下胃腸病治療。另外,其"細而柔"的特點,對於一些食道狹窄的病人更為適合,普通電子胃鏡根本無法插入,而"超細無痛胃鏡"卻可以高質量的完成檢查和治療,達到止痛更治痛的目的,全面解決各種胃腸疾病的困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