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府为什么把陪都设在重庆,而不是西安或成都?

抗战时期国府为什么把陪都设在重庆,而不是西安或成都?

中国设置陪都的历史十分悠久,甚至早在炎黄时期就已有之,炎帝都陈,而别营曲阜,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别置逐鹿。此后历代都设有陪都,从周朝到唐朝一千多年里如果首都在长安,陪都多是洛阳,反过来也是如此,明朝就变成了北京和南京的互换。有时候陪都设置有好几个,如曹魏时就有4个陪都,宋朝东京为首都,西京南京北京为陪都。

抗战时期国府为什么把陪都设在重庆,而不是西安或成都?

其实民国一开始陪都并不是重庆,而是西安,全面抗战爆发后重庆才成为陪都。日本投降后,南京成为首都,陪都有2个,它们是北京和重庆。甚至国府转进台湾后国民政府的地图上首都位置还是南京,所以说台北某种意义上就是陪都。问题是,抗战时期陪都为什么设置在重庆而不是长安和成都?

抗战时期国府为什么把陪都设在重庆,而不是西安或成都?

和古代陪都与首都的互补性质不同,民国时期的陪都西安和重庆都是因为日军侵略而设置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第二年日军进攻上海,南京和上海近在咫尺,日军在上海的存在无时不刻不威胁着首都的安全,何况南京在长江边上,日军军舰又强大得多,中国根本无法保护南京的安全。

抗战时期国府为什么把陪都设在重庆,而不是西安或成都?

于是迁都就变成了必然,有资格成为首都的有重庆、成都、洛阳、西安、北京、广州、武汉六个城市。广州和南京一样沿海不安全,日军占领东北后时刻威胁着华北呢所以北京也不行,武汉在长江边上又是平原也不可以,四川的军阀当时正打得激烈呢所以重庆和成都也不能。结果只剩下了西安和洛阳了,1932年1月30日国民政府迁往行都洛阳,西安为陪都。不过淞沪抗战只打了几个月,1932年5月5号中日双方签署停战协定,战争结束危险解除。国府又观望了几个月后确定日军没有全面侵华的打算后于当年12月1号又从洛阳回到南京,历时10个月。

抗战时期国府为什么把陪都设在重庆,而不是西安或成都?

但洛阳和西安当时都算不上安全,定都洛阳和西安是仓促之下迫不得已的行为。淞沪抗战的第二年又发生了热河抗战和长城抗战,处于华北平原上的洛阳也随时会沦陷于日军铁蹄下。绥远抗战虽然获胜,但日军鲸吞内蒙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了,在华北和内蒙两线威胁下,西安也变得没有那么保险。纵观全国,深处内陆西南大山之间的四川无疑是最为安全的,但是为什么国府没有选择成都呢?要知道数千年历史中成都一直都是四川首府,经济最繁荣,有成都平原在也不缺粮食。

抗战时期国府为什么把陪都设在重庆,而不是西安或成都?

我想原因有这几个,①成都平原虽然经济好但不利于防空,要知道抗战爆发后重庆可是被日军轰炸了6年,如果不是重庆的大雾和立体的地形根本无法承受这种程度的轰炸。②当时的成都虽然是平原但交通反而不如重庆,成渝铁路没有修成,东部大量的物资只能沿江运输到重庆,各种工厂也只能迁徙到重庆。③抗战爆发时四川王刘湘还在,将国府首都放在四川腹心的成都容易引起矛盾。④为了显示国府抗战决心,靠近前线的重庆肯定好点。⑤古代建都成都的政权都很短命,而历次外敌入侵重庆都是四川最后沦陷的,如蒙古入侵四川和满清打四川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