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和「指數增強基金」,多了兩個字,有何區別?

說起指數基金,相信不少人都不陌生,它已經成了不少人投資理財的首選基金種類之一。但是,多了兩個字的"指數增強基金",你知道嗎?

據滬深300指數基金去年半年數據顯示,市面上18只滬深300指數基金平均淨值增長6.17%,對應的12只指數增強基金平均收益率則為6.80%。也就是說,大部分指數增強基金比對應的指數基金收益高,大盤表現較好。且從近兩年整體數據來看,指數增強基金整體跌幅較小,擁有更好的整體風控能力。

指數基金和“指數增強基金”,多了兩個字,有何區別?

上圖是指數基金表現,下圖是指數增強基金表現

指數基金和“指數增強基金”,多了兩個字,有何區別?

這不由得讓人疑惑,這兩種基金到底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增強型的收益和風控比較好?

首先,指數基金是指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等為標的指數,然後追蹤這些指數的成份股,並通過購買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成的基金產品。指數基金表現與指數成正比,成分股跌了,導致指數跌了,這個基金就跌,反之亦然。

從本質上看,指數基金和指數增強基金是一樣的。不同的是,指數基金屬於被動型,指數增強基金屬於主動型。什麼意思呢?

指數基金在投資時是比較機械化的,基金經理只要看好一隻基金的長期表現,不論當時的漲跌情況如何,都是要入手的,基本都按這個路子來。但是指數增強基金不同,它會有一定的人為干預,比如這隻基金跌到某種程度了,我就不買了,這隻基金漲到某種程度,我就拋了。

指數基金和“指數增強基金”,多了兩個字,有何區別?

所以,如果一隻指數增強基金背後的管理團隊非常好,能力也非常強,我們進行投資所獲得的收益確實會比對應的指數基金高。

當然,也因為加入了人為干預的成分,管理基金的團隊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我們在指數增強基金的挑選上需要多加註意,儘量挑選老牌基金公司和驗證過能力的管理團隊的指數增強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投資者難以瞭解團隊實力,感到挑選難度較大時,也可以選擇所投資的理財平臺上的智能優選工具,一般來說,理財平臺上都會增加這一項功能。

指數基金和“指數增強基金”,多了兩個字,有何區別?

以鳳凰金融APP為例,在基金投資裡有一個名為"魔鏡智投"的工具,點開后里面有"三產業輪動策略、二八輪動策略和金股輪動策略"三個策略,每個策略裡包含幾隻基金,有指數型、股票型等,按照一定規則智能調整持倉,即表現差的基金及時踢出去,表現好的及時換進來,以此提高收益,這和指數增強基金有異曲同工之妙。

綜上所述,就長期的大盤表現而言,指數增強基金整體比對應的指數基金要好。話雖如此,投資者在投資時,依然需要重點關注基金管理團隊的實力,避免挑到表現糟糕的指數增強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