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元市朝天區文化扶貧「夏季攻堅」掠影

文化扶貧,讓朝天群眾在家門口收穫“詩和遠方”

——四川廣元市朝天區文化扶貧“夏季攻堅”掠影

(張敏 張玉偉 記者李全民)“胖子跳瘦了,瘦子跳健康了;‘三高’正常了,心情舒暢了;鄰里和諧了,生活幸福了!”6月6日黃昏,天邊瑰麗的霞,映紅了朝天區臨溪鄉黨家村文化廣場上歡快起舞的群眾的笑臉。

脫貧摘帽“夏季攻堅”以來,朝天區以更加嚴格的作風,對標任務清單,下足繡花功夫,紮實推進文化扶貧各項工作,讓廣大群眾在享受文化、參與文化、創造文化中切實增強生活的幸福感,在家門口就擁有了真正的“詩和遠方”。

“軟硬兼施” 公共文化設施處處開花

統籌推進農村公共文化軟件服務和硬件設施建設、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繁榮農村精神文化生活、促進農村文化幸福發展,是朝天區一直以來致力推進的頭等民生大事。

“按照貧困村圖書室建設標準,我們不但要配齊1800冊以上的圖書以及書架、閱覽桌椅等,還將完成對所有圖書的分類、編目、上架工作,並對村級圖書的借閱管理進行專業培訓。”5月24日,東溪河鄉解放村圖書室,該區圖書館六名工作人員正忙碌地對圖書進行分類整理。

同日,羊木鎮金頂村文化室改造升級正有序推進。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文化室嚴格按照前期規劃施工,預計本月底就可進行設施設備的安裝調試和文化氛圍的打造。

脫貧摘帽“夏季攻堅”中,朝天區進一步夯實區、鄉、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基礎,提升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能力水平,初步形成了具有朝天區域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截至目前,該區已建成城區“十分鐘文化圈”,全區25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全面建成並實現免費開放,214個行政村文化室全面實現達標升級,建成農村文化院壩73個、留守兒童文化之家7個、農民工文化驛站7個;體育健身設施實現鄉鎮全覆蓋、村絕大部分覆蓋。

“白天在圖書室看看書、在老人活動室下下棋,傍晚在文體廣場上溜溜彎、用用運動健身器材,日子輕鬆又愜意。”中子鋪社區70多歲的郭大爺說,自從社區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成後,他們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啦。

“基層點單” 文化惠民活動深入人心

“節目演的好,很多小品演的就是我們自己身邊的事情。特別是《不能爭當貧困戶》演得最好,很有教育意義。”4月27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惠民”活動,在蒲家鄉羅圈巖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贏得了上千名群眾的紛紛點贊。

“每場活動我們都是事先做好群眾意見調查和收集,然後有針對性的進行精心地組織和策劃,力爭將老百姓喜歡的文化活動送下去。”為把文化惠民落到實處,“夏季攻堅”中,朝天區創新啟動“七進村社”活動,進一步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按需點單、精準配菜,‘上級配送一部分,地方組織一部分、群眾參演一部分’,確保服務供給與群眾需求有效對接。”該區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把“七進村社”打造成公共文化服務的“金字招牌”,該區以文藝巡演、圖書流動、流動培訓為主要內容,通過集中性示範服務、小分隊志願服務、“文化走親”服務等渠道,推動文化流動服務成常態。

同時,該區出臺了《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實施辦法》,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務政府採購制度,扶持社會資源參與公共文化建設,打造了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動品牌。

“送文化,更要種文化。”該區還強力推動資源和力量向基層傾斜,通過資金、項目、場所、技能等多種形式,助力農村建好文化陣地、開展文化活動、提升文化技能、保護文化遺產,讓文化的“種子”深植人心,文化惠民由此真正匯入了文化民生的時代交響。

堅定傳承 “土”文化彰顯大自信

“扶貧政策是個寶,大家一定要聽好。兩不愁,四保障,美化環境不能忘……”近日,朝天鎮貧困村朱家村文化小廣場上人群湧動,伴隨著一場精彩的舞龍燈,吉祥先生巧嘴直把脫貧攻堅惠民政策來宣講。

“從來沒想過我們山旮旯裡一度斷檔的‘土’文化,也能幫助大家脫貧致富!”58歲的龍燈隊隊長陳登全介紹說,龍燈隊優先吸納有意願的貧困戶,對他們進行舞龍燈技能培訓,幫助他們實現脫貧致富。目前,龍燈隊共28人,其中,貧困戶17人。僅2018年春節期間,龍燈隊就實現收入36780元,隊員人均增收1500元。

據瞭解,龍燈隊由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領辦,公司負責道具、組織宣傳,龍燈隊隊員負責演出,每年收入按照公司20%、隊員80%的比例分紅,預計全年收入近10萬元。同時,通過“文化部門指導,老藝人幫帶”模式,藉助農民夜校教育平臺,已培訓貧困群眾300餘人次。

麻柳刺繡產品進景區銷售,平溪儺戲、李家鑼鼓等走進旅遊景區展示、陳列……近年來,朝天區堅持保護為主、合理利用的原則,加大對“麻柳刺繡”“李家鑼鼓”“平溪儺戲”“曾家嗩吶”“小安山歌”“朝天龍燈”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開發力度,助推山區貧困群眾脫貧摘帽。

“只要有一技之長,就不愁致不了富。”國家級非遺麻柳刺繡傳承人張菊花,每年都要為該區常態化開展的繡女培訓班進行輪訓。據瞭解,該區優先將貧困村有一定技能的人納入麻柳刺繡傳承培訓計劃,通過傳授技藝,支持其自主創業脫貧致富。目前,已培訓學員總數1500餘人,其中熟練工人已達300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