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加速推进 医药行业有望维持稳定增长

8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工作任务提出,大力推进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

2015年以来医药行业深度政策频出,无论内资药企、外资药企、投资界人士,都试图在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剧变中看清未来的走向,用以指导企业发展或投资决策。

根据之前的规划,“十三五”期间,将实施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破除以药补医,建设符合国情的国家药物政策体系,理顺药品价格,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保障药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供应充分。

对于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的建设,不仅仅是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还要在供给领域,推动企业提高创新和研发能力,建立健全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机制;还要在流通进行体制改革;以及完善药品和耗材的集中采购制度。

另外,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过去三年的药审改革使得药品供给端的质量问题得到初步解决,需求端的承接则需要医保“价值导向的战略性购买”,因此医保改革进度将决定未来五年中国药品的产业格局。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8 年1-4月,医药制造业营收累计值达8268亿元,同比增长14.9%,相比去年同期增速提升3.7pp;利润总额累计值达988 亿元,同比增长16.4%,相比去年同期增速提升1.9pp。但从边际来看,医药制造业营收和利润增速有所下滑,从单月来看更明显。

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数据统计

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加速推进 医药行业有望维持稳定增长

医药制度改革也将影响A股市场的投资。在目前的大背景下,首先聚焦专科是药企进化的必然选择,在此基础上自有销售优于代理。普通仿制药收缩产品线、新仿制药聚焦专科分线、走向专科头部的企业努力创新。继续看好医药行业前景。

长期来看,我国社会老龄化加快,医药刚需特性明显,长期有望维持稳定增长。在我国医药国际化进程中,质量水平提升将会是长期发展趋势。目前已经有四批次仿制药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随着各地招标政策的逐步落实,同等质量和疗效的国产仿制药依靠价格优势,有望迅速抢占原研药的市场份额,一致性评价逐步进入业绩兑现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