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美元与高油价正困扰着亚洲……

强势美元与高油价正困扰着亚洲……

强势美元与高油价正困扰着亚洲。美联储加息与美元走强不可避免地要削弱新兴市场的货币。与此同时,以美元计价的能源价格对于出口国来说变得更加昂贵。 报价的增长只会进一步加剧这种情况。行情的增长只会使形势更加恶化。

无论美国总统特朗普怎样指责中国为了消除关税对出口商的负面影响而操纵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如同其他发展中国家货币一样下跌,在很大程度上恰恰与美国自身的行为有关。美国经济稳步增长,而且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税收改革,其结果释放出额外资金。监管部门为了避免出现负面影响而加息,完全合情合理。为了避免汇率纠正,其他国家应该相应提高利率。但这并不总是可能。中国不能加息,因为在中美贸易战的条件下,其经济本来就有可能放缓,而收紧货币政策甚至可能会扼杀商业活动和经济增长,就像土耳其所发生的那样。土耳其多年来一直依靠低利率维持经济增长。不能说,印度尼西亚经济做好了收缩货币供应量的准备。俄罗斯央行9月中旬被迫将关键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以阻止卢布下跌。这可以起一时的作用。然而从长远看,可能回旋的余地并不大。最终发生本国货币贬值这个非常自然的过程。

美国建制派指责许多国家人为降低本币汇率看上去很奇怪,还因为货币贬值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根本不利。例如,中国仍是最大能源进口国。能源以美元计价。因此人民币汇率下跌将导致能源价格上涨。在经济增速本来就在放缓的条件下,这显然不利于中国。或者以印度为例,农村人口居多,印度农场主已经在抱怨,美元走强导致柴油价格上涨。俄罗斯也有同感。鉴于目前的油价,卢布对美元汇率过低。

问题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加息以及让本国货币贬值具有同样风险。两者都会严重阻碍经济增长。因此现在越来越经常听到"去美元化 "这个词。的确很奇怪,为什么所有最重要的世界资源一定要用美元计价。就连欧盟也不满。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说:"荒唐的是,每年欧盟只有2%的商品进口来源于美国,但欧盟每年支付的80%能源进口费用(价值大约3000亿欧元)都是用美元计价。荒唐的是,欧洲公司以美元而非欧元计价购买欧洲飞机。"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执行研究员张宁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中国对美元甚至进入了本国国内的经济法规也认为很荒唐 。

张宁说:"中国外管局规定,境内个人每年凭身份证购汇上限是5万美元,显然,这一额度是以外币美元计价的。包括中国的对外贸易统计和对外投资统计也都是人民币和美元双重计价。如果想要淡化美元的影响,提升本国货币的地位,为什么不能将个人的换汇额度规定为35万元人民币,而不是5万美元?类似的规定会让人们默认以美元作锚,反倒强化了美元的地位。"

强势美元与高油价正困扰着亚洲……

上海何时能成为亚洲的纽约?

中国当然努力在国际结算中放弃美元。中国已经启动了自己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不错,暂时还不清楚人民币原油期货的规模是否足以让它与现存在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和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完全平起平坐。不过,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让投资者对自己的产品感兴趣。例如,中国对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境内人民币原油期货的所得,三年内暂免征收所得税。而且外国经纪人也不必对新的期货合约交易所获得的佣金收入纳税。

俄罗斯也支持中国为去美元化所做的努力。还在2014年双方就已签署了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1.5万亿卢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后来又被延续。两国因此可获得对方国货币的流动性而无需再通过货币市场。然而这种模式只适用于具有显著,最重要的是,平衡的贸易额的国家之间。否则某一方将剩有较多的另一国货币,而又不知以后把这些盈余放到哪儿。如果其中一个交易方强加另一种特定的结算货币,那么它自然就应承担汇率波动引起的全部风险,这种波动将增加交易成本。因此,正如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执行研究员张宁指出的那样,不可能很快在结算中放弃美元,虽然从长远看有必要往这方面逐渐过渡。

张宁说:"我认为,这样的方案非常合理。例如,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就一直也在推以本国货币人民币计价的石油产品,去年也推出了原油期货产品。但是,大宗商品以美元作为国际货币计价的现状,不是短期内能够改变的,还需要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需要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影响力、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的提升,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然而,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人民币被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之后,人民币在不同国家储备中的占比逐渐增长。目前,各国央行中人民币持有量达1.39%。而在2016年年底,这一指数仅为1.08%。中国A股的国外持有人占比在最近一年半时间里从3%增加到3.5%,达1740亿。中国近一半的银行都已加入SWIFT,而同时中国又在发展自己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结果,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交易中已占到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