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紂王到底是怎樣的,姬發真的是愛國愛民嗎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歷史永遠是被勝利者所書寫。朝代的滅亡一定有它本身的侷限性,但究竟一個朝代的滅亡,到底有沒有像後世史書說的那麼不堪,這些都是我們後來人所不清楚的,知道事情真相的人都已經死去了。成王敗寇,紂王難道真的沒有那麼壞?反而是周人比他更殘暴。

歷史上的紂王到底是怎樣的,姬發真的是愛國愛民嗎

可能在人們不知道的真相之中,商紂王遠沒有那麼殘暴。而後來接替他位置的姬發,建立周王朝的姬發,恐怕要比他狂暴得多,只是這樣的說法,大部分都是猜想周人在書上瘋狂的寫著商紂王的罪惡,試圖讓後人知道周人是正義的,商紂王是邪惡的。

帝乙有一個小兒子叫做帝辛,當時很多外族人總想著把商朝的人搶過去,讓他們當奴隸,而帝乙一直都在反抗這樣的行動,不過成效甚微。一直等到帝辛登基之時,他親自帶領人馬去把搶商朝人做奴隸的東夷部落給揍老實了,將老百姓保護起來。

歷史上的紂王到底是怎樣的,姬發真的是愛國愛民嗎

而當時商朝的領土就包括了福建領域,屬於商朝的文化也進行了悠久的傳播,正是因為這一次的出征東夷部落,商朝的國力損耗也很大。而帝辛的王位也牽動著箕子和比干這兩位皇叔的心,他們雖然說更有實力,不過他們卻要去輔佐自己的小侄子,心裡面自然是不甘心。

正是因為這份不甘心,他們才會選擇幫助周朝來傾覆商朝,最開始周人只不過是一個西部的小部落,部落也很落後,而且他們來到周地之後,就開始不斷的吸收商朝的先進文化,國力逐漸強大。那個時候,商朝的祭祀都是用活人祭祀,而為了討好商朝,他們經常會抓外族的人,貢獻給商朝,讓他們祭祀。

歷史上的紂王到底是怎樣的,姬發真的是愛國愛民嗎

這一件事情也能夠體現周人到底有多殘暴,而在商朝朝廷之中,有兩位是皇帝的後人,他們分別叫做惡來和飛廉。他們戰鬥時抓來的俘虜都被祭祀了,後來和周人戰爭時,惡來也死了,飛廉看到兒子死去,自己也死了。

歷史上的紂王到底是怎樣的,姬發真的是愛國愛民嗎

秦非子就是惡來的後人,家族世代都在給周王室養馬,周王室給了他秦地,後來秦國也就出現了。而飛廉還有一個兒子,他的後代建立了趙國。秦國和趙國原來都是黃帝之後,那麼多人說了這麼多商紂王的暴行,是不是想要掩飾自己的殘暴呢?如今很多人也都在為紂王平反,因為這麼多暴行,很多都是別人杜撰的。歷史到底如何,只有歷史自己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