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見證世界第一大港的崛起

他们,见证世界第一大港的崛起

當吳永明放棄航海夢想時,他最大的遺憾是,未能帶上妻子一起馳騁藍色大海。

1997年,這名幾乎已經跑遍世界各大港口的海員,工資已經過萬,不過,他還是回到了家鄉——寧波,做一名學徒。在吳永明面臨抉擇時,彭敏傑同樣離開了城市,選擇了去北侖的荒灘裡闖一闖,他們開闢了一個新的碼頭。三年後,中國加入WTO。滿眼的集裝箱入港,當他一次次站在77米的高空修理機器時,鐵皮箱子堆滿港口,看得他目眩。四十年,風雲際會,一代代人,懷著夢想和青春,如同朵朵浪花,匯聚在這裡——寧波舟山港。

個體的命運在時代的洪流裡,交織碰撞,如同蔚藍大海上空星羅棋佈。港口的命運就是人的命運,港口的榮耀成就人的榮耀。從無到有,從衰到興,四十年後的今天,這個港口已經是一個世界級的巨港,一個世界貿易的中樞。那些奔騰的江水,還將在未來的日子裡見證這些偉大傳奇。

沒什麼花頭的小港口最後超過了上海港

馳騁大海,曾是吳永明的年輕夢想。但他面臨著一次抉擇。要不要告別大海回到家鄉寧波?要不要放棄高薪去做一名學徒?他的父輩都是港口工人,這似乎註定了他的命運,同樣是要與海洋為伴。1990年,吳永明從航海專業畢業,開始在一家外籍郵輪公司跑船,一跑就是7年。他記得,最長的一次,是在大西洋裡跑了18個月。

1995年,他第一次回到家鄉的碼頭,彼時,寧波還只有一所碼頭。不過,方興未艾。一座座新的碼頭正在規劃。

在吳永明眼前,寧波港大片的優質岸線全都荒蕪著,這個大港的潛力當時還沒有開發。他遇到了引航站的老站長。一聽說他是寧波老鄉,老站長顯得興奮,熱情邀請吳永明回來。

“當時的家鄉正在發展,我們的港口確實需要人。他跟我說,還是回來吧,家鄉需要你這樣的人。”吳永明答應了,回來做一名引航員的學徒。只是,這麼多年,他的一個遺憾是,未能實現妻子的一個願望——一起馳騁大海。

他的很多上海同學勸他不要回去,留在上海發展前途更好。“你們寧波只是個小港口,沒什麼花頭。”誰也不會想到,後來,寧波舟山港竟超越了上海港。1997年的這次抉擇,對於吳永明這個家庭來說,最明顯的變化是收入少了。“但我無怨無悔,因為能回家鄉,加上做引航員幾乎是每個船員的理想。”

吳永明的職業是一名引航員,在外人看來,顯得有些神秘。通俗來說,就是把船從海上安全接回碼頭,卸貨以後,再把船送出去。聽起來簡單,但是這是一門技術活,也是一個很牛的職業。“給你打個比方,就像兩艘船之間夾個雞蛋,但是你要掌握的力道不能讓雞蛋破,這樣才能安全進入。”

幾十年過去了,迎來送往,吳永明不知接送了多少巨輪,他們帶著貨物從世界各地來,往大洋彼岸去。

當年的年輕海員,現在成為了全國有名的引航員。

引航站裡的同事越來越多,從20多人發展到了現在的168名,而全國只有2000多名引航員。

隨著港口的迅猛發展,這些年船舶大型化,原來主流的船型兩三萬噸,後來變成五萬噸了,之後,就變成十萬噸級。

前兩天,吳永明剛坐的船,有四百多米長。打個比方,把船上的集裝箱卸載到地上,裝到集卡車上,集卡車排隊可能要排個數十公里長。“我雖然還是很懷念我的航海生涯,但我並不後悔,到這裡來做引航員。”

50歲的吳永明見證了這個世界第一吞吐量港口的崛起,也為此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我很自豪。”

對象都找不到的小漁村成了國際大港

北侖,這個小漁村,能建碼頭嗎?望著荒蕪的灘塗,對於自己的未來,彭敏傑同樣充滿了迷茫。

和吳永明相比,彭敏傑的命運改變要來得更早一些。

1987年1月,彭敏傑從浙江省交通學校(今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分配到寧波港務局工作。這是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這個時候,寧波提出了口號:以港興市,以市促港。市裡成立了“港口辦”。

彭敏傑學的是水務管理專業,彼時,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提出大力發展航海事業。彭所在的班級,就是這個專業的“鼻祖”。1989年底,他聽說了一個消息,北侖要建一個集裝箱碼頭。

當時,寧波港還沒有一個專業的集裝箱裝卸碼頭,這制約著寧波港的開放步伐和做大夢想。為改變這一落後局面,寧波港於1989年著手建設浙江省首個超巴拿馬型集裝箱船舶專用碼頭。彭敏傑被選中了。但他並不想去——北侖還只是一個小漁村。他還沒結婚,到了鄉下能找到對象嗎?

彭的領導紀才偉這樣告訴他:“年輕人要去闖一闖。”至今,彭敏傑還記得近三十年前發生在逼仄辦公室裡的這段對話。就這樣,彭敏傑加入了建設北侖集裝箱碼頭的大軍。

1990年底,彭敏傑和三十多位同事,一起前往上海,學習集裝箱業務,如今,這批人已經成為寧波舟山港的中堅力量。

1991年9月29日,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

經過兩年多的建設,新建的北侖港區大型國際集裝箱船專用碼頭上,迎來首艘集裝箱遠洋貨船“益河”輪,標誌著我國當時最大的國際集裝箱碼頭開始投產運轉,從此結束了我國大陸沿海港口不能接卸第四代國際集裝箱船的歷史。

世界貿易史,是一部集裝箱發展史。1976年,集裝箱進入中國。1984年,寧波鎮海有集裝箱業務,但是量非常小。1998年1月,寧波港成立了專門的集裝箱處,專門促進集裝箱業務的發展,彭敏傑負責這個工作。

二十多年裡,他親歷了港口集裝箱貿易的飛速發展。

“我們的發展,剛好是得益於改革開放,浙江經濟,特別是浙江民營經濟的發展。我們港口也是抓住機遇,為他們服務好,同時我們也獲得了巨大發展。”

現在,彭敏傑是一家物流公司的總經理,公司的辦公樓下,一個個集裝箱堆成小山。

“很有幸,我跟集裝箱打交道25年。”他指著那些箱子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