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三百年——閒話南北朝之天下歸一(引子)

還是再次感謝各位大胸弟;打今兒起,開始更南北朝。

其實更完兩晉之後,挺糾結;還要不要把南北朝繼續更上來;這主要是兩點——

一是每次發文要想30個字的標題。

不論是之前的閒話兩晉,還是後邊兒的南北朝;不是單篇的文章;文章好起標題;可是一本書裡的一段兒,單獨起個標題,所以很燒腦(標題黨看來也不是誰想幹就能幹的了的。)。

二是文中的配圖。

閒話兩晉大概寫了50多萬字,每天更的時候,很頭疼的一件事兒就是要找跟文中意思接近的圖片。現在常用的搜索工具只有某度;我幾乎把能找到的都用了。

跟這兒多說一句,某度現在真真兒叫很黃很暴力;就在昨天,我本來是想找一個二戰時期日軍55師團師團長的照片,結果輸入名字之後,某度跳出來的一水兒是島國愛情動作片裡女星的照片。也是沒誰了...

寫南北朝的時候,一時手滑,寫了90多萬字;當時沒覺得怎麼樣兒;可現在要配圖的話,實在撓頭;所以在此先謝過,請各位大胸弟幫忙留意,如果發現有類似的圖片,您高抬貴手,存一下發我;郵箱:[email protected]。再次謝過~~

最後,還是謝謝吧~~

在下不是專業搞歷史研究的,也不是專業作家;所以不管是兩晉,還是南北朝;就是寫著玩兒;水平有限,能力一般;所以,文中有些地方難免會掛一漏萬;各位大胸弟如果發現,請多做自我批評!(哈哈哈,開玩笑的~~)


亂世三百年——閒話南北朝之天下歸一(引子)

比之五胡亂華,南北朝從開篇就不那麼好寫。

這主要體現在兩點——

其一是在時間節點上有些糾結;按照正統歷史觀,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的分野是公元439年,這一年北魏拓拔燾滅北涼。從這一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發兵渡江滅陳,這150年,史家稱之為南北朝。

不過從東晉十六國過渡到南北朝,中間有19年的時間差,公元420年劉裕稱帝,建立宋;南北朝南邊兒的四朝上聽兒。此時北方的北魏還在打來打去,間或還要跟南方的宋打的熱火朝天。到公元439年北方統一,北魏這邊兒在位的是拓跋燾,南宋這邊兒在位的是劉義隆,這兩位算是一腳門裡一腳門外,跨越了兩個歷史階段。

事兒還是那些事兒,人還是那些人,但叫法兒上,搖身一變,已然成了南北朝了。

其二,不論是北邊兒的北魏、北齊、北周、隋(東魏、西魏是打醬油的。),以及更北崛起的突厥;還是南邊兒的宋齊梁陳,說起來哪個都不是善茬子;單拎出來都夠寫一本書了;要把這些強梁摁在一個舞臺上飆戲,難免會有掛一漏萬之感。而且即便是一幫“影帝”,也得有個誰主誰次之分,從哪兒開始,誰的戲份多,誰的戲份少,因此也頗費躊躇。

想來想去,還是先寫南方的劉宋吧,誰讓劉裕太生猛了呢。

亂世三百年——閒話南北朝之天下歸一(引子)

劉裕起家的經歷,咱們在前面《閒話兩晉》部分已經交代了;登基之後,劉宋這邊兒的事兒就沒怎麼交代了。

因此,關於劉裕登基之後的事兒,咱還得補充幾句——

公元420年6月14日,劉裕廢黜東晉最後一任皇帝司馬德文,正式登上了皇帝寶座,開創了劉宋王朝,史稱宋武帝,這一年也由晉恭帝司馬德文的元熙二年,改為宋武帝的永初元年。

不過這會兒你要是問劉裕,嗨,老劉,當皇帝了,你幸福嗎?劉裕會狠狠的瞪你一眼,然後咬牙切齒的回答,幸福你妹!

別笑,這是真事兒;當了皇帝的老劉不幸福。

為什麼?

答:出身。

眾所周知,劉裕的出身很低;看過拙文《亂世三百年——閒話兩晉之五胡亂華》的大胸弟應該有印象,劉裕是賣草鞋的出身;後投軍,於平定孫恩邪教的戰爭中嶄露頭角。再往後,於推翻桓玄的大楚政權中真正崛起;此後十餘年間,老劉同志馬不停蹄削平群雄,一次西征,兩次北伐,滅掉了南燕、後蜀、後秦三國,威震四海。直至最後登基坐殿,唯我獨尊。

但是,這裡邊兒有個問題,那就是劉裕在無意間打破一個記錄——從劉邦至今的六百年間,從來沒有哪個平頭百姓能通過自身努力最終一躍而成為一國之君的。

有大胸弟可能會說,這是問題嗎?屌絲逆襲,這多勵志啊!

這話放在現在沒錯兒,但您要知道,在兩晉時期,你是什麼出身,那可太重要了。

兩晉時代,士族庶族涇渭分明,二者猶如今天的阿拉伯人和猶太人,老死不相往來;高門大族對小士族和庶人是深入骨髓的鄙視,這一鄙視,就鄙視了100多年。而且別看那些大士族們之間會爭權奪利相互傾軋,並且隨時會反目成仇,但他們對於小士族和庶人的態度卻是出奇的一致。

現在劉裕以白丁兒之身一躍而加九五之尊,那些曾經的高門大族基於生存的考慮(畢竟刀把子在人家手裡攥著),紛紛投在劉裕旗下,但骨子裡完全瞧不起這個賣過草鞋、當過老千兒的皇上。

在這些自詡出身高貴的士族眼中,劉裕從頭到腳無一處不體現出濃濃的屌絲味道——劉裕除了打仗之外,啥也不好(hao,四聲);既不貪財,也不好色;更沒有生活情趣。

有兩個事兒很能說明問題:曾經有人送給劉裕一個琥珀枕頭,做工精良,造型優美;劉裕把玩兒了一會兒就問身邊人,琥珀能幹嘛使;旁邊兒那位說琥珀可是好東西,是治療外傷的良藥。劉裕二話不說就讓人把這塊兒稀世珍寶砸碎,送到軍醫處,準備拿來給士兵療傷。

劉裕二次北伐滅了後秦之後,部下從俘虜堆兒裡劃拉出了姚興的一個侄女兒,據說該女子長的那叫一個靚,部下便將此女送到劉裕下處;久居軍中的劉裕一見之下十分喜愛,乾柴烈火的便攪在一起;幾天下來耽誤了不少正事兒,旁邊兒有人就勸,說您這可不行,咱現在強敵環伺,溫柔鄉就是英雄冢啊;老劉當即便派人把他的歡樂女神送走了,然後該幹嘛幹嘛。

類似的事兒還發生過很多,這些事兒在劉裕看來,很正常;這就是他的本色。但是同樣的事兒,在那些講究生活品質的大士族們看來,劉裕簡直是腦子‘瓦特了’,崗都。跟劉裕艱苦樸素的作風相比,那些大士族們過的什麼日子,四個字兒:天上人間。翻翻《晉書》,這樣的記載比比皆是,像《晉書·紀瞻傳》記載:“瞻厚自奉養,立宅於烏衣巷,館宇崇麗,園池竹木,有足賞玩焉。”;再如《晉書·謝安傳》中所載:“安於土山營墅,樓觀林竹甚盛。每攜中外子侄往來遊集,餚饌亦屢費百金。”

一句話,劉裕和他手下的這幫僕從成群、美姬如雲、風度翩翩的大士族們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

被人鄙視的感覺很不好,可是老劉同志又不能把人都殺光,別的不說,把大士族都殺了,誰幫他統治老百姓去?總不能讓劉裕同志什麼事兒都事必躬親吧;因此劉裕只能咬著牙搞統戰,偶爾附庸風雅一下,以便拉近跟朝中大士族之間的距離。

然而,老劉雖說能打,能靠武力奪權,讓所有人(宋國境內)拜倒在他的腳下,可是觀念這玩意兒卻需要年深日久之後才能改變;因此大士族們該鄙視他,依舊鄙視他;該打暗拳,依舊打暗拳;該使絆子,依舊使絆子。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老劉同志對自己一手創建的帝國,感到非常擔憂。

介是為什麼?

因為老劉同志的家是典型的虎父犬子型兒的。

劉裕即位是公元420年,這一年劉裕已經58歲了。這位爺一輩子一共生了7個兒子,分別是劉義符、劉義真、劉義隆、劉義康、劉義恭、劉義宣和劉義季。

別看兒子不算少,但是有個很重要的問題,老劉的兒子都很小;劉裕登基那年,他家老大劉義苻才14歲,最小的娃劉義季才6歲。

這年紀擱在現在,最大的上初二,最小的幼兒園大班兒;想靠初中生挑起帝國的擔子,難度可想而知;所以劉裕很撓頭。

怎麼辦呢?

一輩子摸爬滾打的老劉做了一些措施——

第一條就是把“禪讓”的恭帝給幹掉了,免除後患。劉裕在取代東晉之後的第二年的九月,便派人把晉恭帝給殺了;這個事兒咱在前面說過。不過,老劉同志沒估計到,他這麼幹開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先河,且不說他的後代也基本上在改朝換代時被後繼之君給殺了不少,就說他剛死不久,大量的前東晉宗室便開始發難,或投靠北魏,當了帶路黨;或揭竿而起,成立偽政權;把他一手創立的劉宋折騰的不淺。

老劉同志的第二條措施,是諸子鎮四方。劉裕上位之前,他已經將自己的二兒子劉義真任命為揚州刺史(後來又讓這熊孩子鎮守剛打下來的關中,結果這熊孩子不爭氣,把老劉辛辛苦苦搶回來的地盤兒敗個精光);三兒子劉義隆任命為荊州刺史;繼位之後,劉裕又任命自己的第四子劉義康為豫州刺史。目的不言而喻,加強皇室的力量。

第三,老劉同志大量提拔寒門或者庶人出身的讀書人進入朝廷。不過這條兒,老劉同志失望了,他本想用皇室+庶族和寒門子弟的模式來制衡高門大戶,但效果一般。

為啥這麼說?

有本書名叫《宋將相大臣年表》,在這本書裡,針對老劉同志在位的兩年中,執政大臣的出身,作者做了一個挺有意思的分析——

永初元年,太尉長沙王劉道憐,鎮南徐州(治所京口,江蘇省鎮江市);尚書僕射徐羨之,兼丹陽尹;中書令傅亮,兼侍中、太子詹事;侍中為謝晦兼中領軍、謝方明、褚淡之、臨川王劉義慶;護軍將軍檀道濟;揚州刺史廬陵王劉義真。這九個人裡,3個宗室,3個大士族,另外3個是寒門出身。

到了永初二年,太尉劉道憐、司徒劉義真、尚書令徐羨之兼揚州刺史、尚書僕射兼中書令傅亮、侍中劉義慶、謝方明、阮萬齡、王敬弘,護軍將軍檀道濟兼丹陽尹,中領軍謝晦。這十個人裡,3個宗室,3個大族,3個寒門,還有一個是小士族出身。

到永初三年劉裕去世前後,太尉依舊是劉道憐;司徒劉義真,後改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鎮南豫州(治所歷陽,現安徽省和縣);司空徐羨之兼錄尚書事、揚州刺史;衛將軍王弘,開府儀同三司,仍鎮江州;尚書令傅亮兼中書監、護軍將軍;吏部尚書先是王裕(即王敬弘)、後是王惠;中書令謝晦兼領軍將軍;侍中劉義慶、謝方明兼丹陽尹、王韶之、程道慧;原護軍將軍檀道濟外鎮南兗州(治所廣陵,現江蘇省揚州)。

這裡邊兒,劉道憐在劉裕死後一個月也跟著去世了,隨後劉義真離開中央出鎮南豫州,檀道濟隨之外鎮南兗州;此時的8位執政大臣中,宗室僅剩下劉義慶一人,寒門出身3人,大士族,4人。

數字說明一切,老劉處心積慮,不過最後等他兩腿一蹬,大士族立刻鹹魚翻身。

第四,鞏固中央,弱化地方。劉裕軍旅起家,對‘槍桿子裡邊出政權’理解的相當透徹;繼位之初,他便大規模的擴編了禁軍編制,不僅增加人數,而且設置了諸多官吏;同時也給太子增加了扈從規模,為太子設置了太子冗從僕射七人、太子旅賁中郎將十人、太子左積弩將軍十人、太子右積弩將軍二人等等。與此同時,劉裕對地方可是下了刀子,他規定其他各州,裁撤冗員,削減兵力;這裡邊兒只有一個地方編制上沒被裁汰,這就是荊州,鑑於荊州位置舉足輕重,劉裕對這兒沒削的太厲害。

最後一條,實施仁政。翻翻《宋書·武帝本紀》、《南史·宋本紀》,別看老劉同志執政時間不長,還是幹了挺多好事兒的,寫出來太長了,不過歸納起來,有兩條很有亮點:一是廢除了很多惡法;二是減免稅收,輕徭薄賦。有興趣的大胸弟,可以翻翻《宋書》看看,於此不再贅述。

忙活完這些事兒,說話兒時間可就到了公元422年,這一年三月,時年60歲的老劉同志病了,而且病勢日漸沉重。

臥榻之上,劉裕憂心忡忡,不為別的,接班人問題沒想出個眉目呢。

劉裕此時的太子,是他家老大叫劉義符。劉裕一生戰無不勝,縱橫南北,最後榮登大寶,但有一件事兒,耽誤了。

亂世三百年——閒話南北朝之天下歸一(引子)

什麼呢?

家庭教育。

劉裕生劉義符的時候,他已經44了,這年紀,放到今天,那也是晚育了;因此劉裕把包括劉義符在內的幾個孩子慣的沒樣兒。

史書記載,劉義符被立為太子之後,一天到晚也沒個正事兒,整日裡就和一幫小廝混在一塊兒,走雞鬥狗,狎妓酗酒。

有心腹大臣謝晦就勸裕說,陛下,您歲數大了,可不能把江山託付給無用之人吶。

劉裕嘬著牙花子,劉義符無用?那你說誰有用?

謝晦心說,這事兒我哪兒敢摻和啊;嘴裡應付了一句,您還是自己看著辦吧。

老劉同志思來想去,也琢磨不出哪個孩子能強點兒,最後說這樣吧,這麼辦吧,你去看看劉義真怎麼樣。

在這兒插句八卦,老劉的兒子們不著調,他的女兒也很彪悍;《南史·王誕傳》裡寫了這麼件事兒,王導有個曾孫喚作王嘏,這個孫子有個兒子名叫王偃,小夥子人長的精神,用現在話說,那就是小鮮肉了,劉裕當初為了拉攏王家,把自己的二女兒吳興長公主劉榮男嫁給了王偃,兩家算是結了親家。剛結婚沒多久,出事兒了,這天不知道怎麼了,小兩口兒拌了幾句嘴,這位劉二小姐竟然命人把自己老公扒了精光,然後捆在院子裡的大樹上;當時正值雪夜,王偃好懸沒給凍死。

由此您就能看出老劉傢什麼家教和家風了。

扯遠了,再說謝晦,奉旨前去考察劉義真;前文咱說過,這熊孩子把他爹辛辛苦苦搶回來的關中地盤兒丟了個底兒掉,毛兒都沒剩下;回來之後,熊孩子當沒事兒人一樣,該玩玩兒該鬧鬧,看見謝晦來,一個勁兒的問我爹怎麼樣。

您別誤會,這孩子還真不是問劉裕病情如何,而是問謝晦,你看我爹什麼時候掛啊?

一聽這話,謝晦掉屁股就回宮了,一邊抹汗一邊兒跟劉裕說,此子為人輕佻,不可為主。

劉裕一聽,老大你說不行,老二也說不行,誰行?老頭子沒多言語,心裡猶豫,這事兒就這麼撂下了。他本想考察一段時間再做定奪,可還沒等實施,病情加重。

公元422年5月,鞍馬一生的劉裕臥床不起,時至今日,想換太子也來不及了,老爺子叫來劉義符,說檀道濟、謝晦等人都是幹臣,你要好好用啊。如果有事不決,寧可請教宰相,也不要問你媽!後宮不得干政,母后不得臨朝!

看來劉裕讀書雖少,卻也知新莽舊事。

隨後,招來四個顧命大臣,護軍將軍檀道濟、領軍將軍謝晦、司空徐羨之、尚書僕射傅亮,說你們四個,國之重臣,務必要好好輔佐我兒。四人伏地叩首,涕淚橫流。交代完以後,沒過幾日,劉裕駕鶴西歸。

之後,劉義符登基,是為宋少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