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功高震主的大臣结局都很惨,为什么此人却能安然无事三十年?

在古代,功高震主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令大臣们忌讳的话题。历史上有太多的名臣猛将,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辅佐君王的抱负,最后却因为所立的功劳太大,最后不得善终。因为他们的声望已经超过了皇帝,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最后不得不把他们除之而后快。

古代功高震主的大臣结局都很惨,为什么此人却能安然无事三十年?

例如把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打造成铁血帝国的商鞅,一辈子为了秦国日夜操劳,结果新帝继位后,一点也不念他的贡献,找个借口就把他给车裂了。当年他进入秦国的时候,怀着满腔抱负,最后也确实完成了自己的理想,但是这个结果恐怕他肯定是没有想到吧?就是因为他在秦国施行的一系列改革,使得他的声望远远超过了新继位的嬴驷,嬴驷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只好找个人来诬陷他谋反,以此作为借口来除掉他。

古代功高震主的大臣结局都很惨,为什么此人却能安然无事三十年?

相对于文臣来说,武将更容易功高震主,这是因为武将手中掌握着军权,更容易威胁到皇帝的江山。例如清朝的年羹尧,他本身跟雍正是铁哥们,他的妹妹也嫁给了雍正,按理说他们都算的上是亲戚。可是最后却被雍正所杀,下场非常的凄凉。

特别是跟随那些开国之君打江山的武将,天下安定以后,基本上都是被皇帝以各种借口处死。历史上像李世民、赵匡胤这种厚道的皇帝,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皇帝都是像刘邦、朱元璋一样心狠手黑,对待昔日的有功之臣一点也不手软。对于这些因为功高震主被杀的武将来说,跟了这样的皇帝也是挺倒霉的。

古代功高震主的大臣结局都很惨,为什么此人却能安然无事三十年?

其实这也不能怪当皇帝的心狠手辣,纵观历史,凡是那些功高震主的人,要么是自己夺了皇帝江山,要么就是被皇帝处死。例如刘裕、萧衍、李嗣源等人,都是篡位做了皇帝。而檀道济、张居正这样的,最后的下场都比较凄惨。其实,不管是篡位登基,还是被皇帝处死,这都是他们自己所作出的选择。

那么很多人可能就会问,难道功高震主就只有谋反或者被杀这两个选择吗?其实不是的,历史上也有人功高震主,最后安享晚年的。例如唐朝的郭子仪,他同样是功高震主,但是最后却成为七朝元老,成为唐朝资历最老的官员,安然无事三十年。

古代功高震主的大臣结局都很惨,为什么此人却能安然无事三十年?

为什么郭子仪功高震主却不会遭皇帝猜忌呢?这跟他的性格和心态有很大的关系,他虽然功劳很高,但是做人非常的随和低调,从来不恃宠而骄。而且他虽然是武将,但是却比许多文官都要精明,深谙韬晦之道。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心态,才使得他成为历史上少有的功高震主却功成身退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