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圓環病毒,可防可治不可怕!

圓環病毒病已經從一個經濟病、一個免疫抑制病,變成了一個可以獨立發病的一線傳染病,從後臺走到了前臺。

圓環病毒的代表性疾病有:豬斷奶後多系統衰竭綜合症、母豬繁殖障礙、斷奶豬和育肥豬呼吸道疾病、豬皮炎腎病綜合症、豬腹瀉綜合徵以及仔豬的中樞系統疾病。

特別是發病期從斷奶仔豬、保育豬,提前到產房仔豬,並直接誘發其他系統性免疫抑制與繼發感染。

一、PIDS(豬免疫缺陷綜合症)

1、豬機體抵抗力降低,更易繼發感染其他病原,這也是圓環病毒與豬的許多疾病混合感染有關的原因。

2、降低疫苗免疫效果或低致病性微生物引起豬群發病。

3、接種疫苗後不產生免疫應答。

二、母豬繁殖障礙

感染母豬表現為流產、死產、木乃伊胎增多、斷奶前死亡率上升等。迄今為止,圓環病毒2型所引起的疾病日益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豬斷奶後多系統衰竭綜合症主要發生在斷奶後2-3周內的仔豬,一般是斷奶後2-3天和一週發病較多,發病率為20%-60%,病死率為5%-35%。

豬皮炎腎病綜合症通常發生於12-14周齡的豬,發病率為12%-20%,病死率5%-35%。

仔豬先天性振顫多見於出生後一週以內的小豬。

三、PMWS(豬多系統衰竭綜合症)

最常見的是豬隻漸進性消瘦或生長遲緩,這也是診斷PMWS所必需的臨床依據,其他症狀有厭食、精神沉鬱、行動遲緩、皮膚蒼白、被毛蓬亂、呼吸困難、咳嗽為特徵。較少發現的症狀為腹瀉和中樞神經系統紊亂。發病率一般很低而病死率都很高。


最新:圓環病毒,可防可治不可怕!


四季均可發生,主要危害斷奶後2~3周的仔豬(40~70日齡)。實行早期隔離斷奶的豬場,仔豬也有該病的發生。病毒可隨糞便和鼻腔分泌物排出體外,經消化道傳播或者可能經胎盤垂直傳染仔豬,發病率和死亡率不定;呈地方性流行時,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低,但急性爆發時,發病率可達50%,病死率高達20%~30%。如果該病與豬細小病毒或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病毒、鏈球菌、多殺性巴氏桿菌和副豬嗜血桿菌等混合感染時,仔豬的死亡率會更高。

四、PRDC(豬呼吸道疾病綜合症)

指育肥豬的頑固性肺炎,難以根治,極易反覆,最後因肺衰竭繼發其他感染而死。一般情況下是以圓環病毒為主,肺炎支原體、豬流感、繁殖與呼吸綜合症、巴氏桿菌、副豬嗜血桿菌、胸膜肺炎放線桿菌等繼發感染的呼吸道嚴重疾病。死亡率可達20%以上。


最新:圓環病毒,可防可治不可怕!


五、PDNS (豬皮炎和腎病綜合症)

在英格蘭的一次PDNS暴發,發病率達14%,而死亡率可至30%。最近在上海郊區該病的發病率達11%,而死亡率達40%,該病多發生於12-14周齡。病豬表現為厭食、呆滯、蒼白、發熱、結膜炎,呼吸困難、腹瀉,消瘦。皮膚上出現圓形或不規則壞死灶。


最新:圓環病毒,可防可治不可怕!


主要危害生長育肥豬,死亡率15%~20%。耐過豬發育不良,生產緩慢,成年豬一般為隱性感染,不表現任何症狀和病變,但生長速度明顯下降。

六、PDS(豬腹瀉綜合症)

飼養的育肥豬在很多情況下出現久治不愈的不明原因腹瀉。其臨床表現為腹瀉與正常排便交替出現,用藥效果不明顯,反覆遷延。病因則是圓環病毒損害腸道組織,腸道組織功能衰竭,腸壁萎縮,引起的慢性腸炎,這種腸炎治療非常困難。


最新:圓環病毒,可防可治不可怕!


七、PCNS(豬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1:仔豬先天性震顫。仔豬出生後震顫不止,常因為吃不到奶而餓死,如果加強護理並保證仔豬能吃到初乳、不冷、不餓,一般過幾周後都能存活。

2:育肥豬不明原因癱瘓。育肥豬突然後腿不靈活及癱瘓等。

防控辦法

1、疫苗:沒有高效的疫苗能完全控制豬圓環病毒疾病的發生。很多豬場反映豬圓環病毒疫苗免疫後斷奶豬的整齊度提高了,似乎對斷奶後多系統衰竭綜合徵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但對皮炎腎病綜合徵沒有什麼效果。

2、藥物:以淨化病原體、提高豬群非特異性免疫力為原則,圓藍靜對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徵和皮炎腎病綜合徵有預防和治療作用。抗生素對圓環病毒沒有什麼效果,但對繼發感染有很好的作用,豬圓環病毒病若沒有副豬嗜血桿菌等繼發感染死亡率不是很高,

3、生物安全:全進全出,做好飼料的防黴脫黴,保證飼料的營養和充足的飲水,加強管理,注意好溫度、溼度、密度和通風。一週2次用高效的碘酸溶液消毒(一般消毒劑很難殺滅圓環病毒)。

最新:圓環病毒,可防可治不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