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南有景德,北有彭城”

磁州窯是宋元時期北方著名的民間瓷窯,因其古代地屬磁州,故名磁州窯。彭城作為磁州窯的中心,也隨之而成為北方瓷都窯場多,窯型大,品種多,產量增大,日用瓷已基本覆蓋民間市場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自古老的磁山文化陶器源起,磁州窯己有七千餘年的歷史,是宋北方民窯的代表,當時州以“磁”名, 乃窯場之興盛而著名於世,並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說。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彭城以北20公里的磁山新石器時期的遺址,曾出土過大量的夾砂褐陶和紅陶器中國社會科學院將其命名為磁山文化”,從而確定其歷史地位古老陶器發祥地的。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磁州窯自隋即已開始生產青瓷,到宋時,磁州窯的制瓷工藝達到了高峰,此時的產品最負盛名,至今仍然一直在生產著。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磁州窯不僅品種多,產量大,而且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形成了獨具一格的磁州窯系,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磁州窯的制瓷技藝得到

廣泛的傳播,遍及黃河流域和南方各地,並傳到國外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磁州窯現存古窯址數十處,有多處保存完好的“饅頭窯”,彭城磁州窯鹽店遺址中有一座元代古窯址,保存得相當完好,在窯址旁的作坊裡可以看到瓷器的製作過程。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觀臺窯址曾進行過大面積發掘,除發現數以萬計的瓷器和瓷片外,還發現了保存較好的窯爐、加工原料的碾槽等。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磁州窯品種諸多,以白地黑花(鐵鏽花)、刻劃花、窯變黑釉最為著名。它的裝飾技法突破了當時流行的五大名(官)窯(汝、官、鈞、哥、定)的單色釉侷限,運用了數十種豐富多彩的裝飾技法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磁州窯的器型和紋飾為民間所喜聞樂見,影響範圍較廣,發展迅速。磁州窯系龐大黃河南北均有此類風格製品,清末民初,此窯大量生產青花製品,代表民間青花的盛世。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表現出尤以白地黑花(鐵鏽花)、刻劃花、窯變黑釉最為著名。其產品多是日常生活必須的盤、碗、罐、瓶、盆、盒之類的用具,線條流利、自由奔放,

民間藝術所共有的豪放樸實的風格,汲取題材廣泛,形成多樣,寓意豐富。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胎色呈灰白或磁州窯的胎體使用的是當地一種比較特殊的高嶺土,結構較疏鬆,淘煉不細,顆粒粗,常有未燒透的孔隙和鐵質斑點,含鋁量較高,另外原料中含量鐵、鈦等著色

雜質高,灰褐色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磁州窯瓷器的胎質有兩種,一是胎質堅細,呈灰白色。另一種是胎質粗松,呈紅褐色。器物拿在手裡感覺不是很重,而民國及近代仿品普遍是堅硬偏厚重。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磁州窯的製坯技藝也豐富多樣,往往使用化妝土施加在胎的表面,化妝土最早為白色優質瓷土製成的泥漿,是為了適應粗瓷細作,掩飾胎體表面的凹凸不平,從而提高瓷器的外觀質量和釉的白度及雕塑光亮度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宋代磁州窯瓷器的產量很大,造型也十分豐富,主要生產民間日常用瓷,

還有少量的文具、玩具、娛樂用品及各種瓷塑等,各式的盤、碗、碟、瓶、壺、罐、缽、洗、盆、缸、爐、香薰、燈、蓋盒,仿古銅器等,尤以多種多樣的瓷枕最具代表性。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瓷枕始見於隋代,最初只是用於陪葬,唐代多為醫用脈枕,式樣上體輕形小

入宋以後大量生產,形體變大。人們逐漸認識到瓷枕具有清涼去熱的物理特性,從而開始把它作為驅火明目、延年益壽的理想夏令寢具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磁州窯的裝飾手法主要是釉下彩繪,即用毛筆醮釉料在胎體上繪製花紋。其紋飾題材不拘一格,具有特殊的美感和鮮明的時代性,大部分是來源於民間生活,取材於自然界中的植物、動物和人物故事,生動親切,情趣濃郁而富有幽默感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花卉紋行筆舒暢流利,花形描繪普遍肥大飽滿,活潑多姿,具有典型的民間藝術風格。動物紋、人物紋及常見的嬰戲圖紋畫意格調清新,平易近人,突出神情描繪,生動傳神,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磁州窯鑑別

鑑別一:化妝土

宋金時期磁州窯瓷器的瓷胎練泥還不夠精細,較為粗糙,加之當地土質不像高嶺土那樣純白,因此,比較講究的作品一般要在瓷胎外加上一層稍加提純細練的化妝土,然後在化妝土上進行作畫或書法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由於加了一層化妝土,其在燒製過程中因膨脹係數不同會導致化妝土外的釉層的表面產生裂隙。經過近千年的潮溼、乾燥的變化或者運輸使用過程中的碰撞,很多瓷器會出現脫釉的現象。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因此,通過脫釉以及脫釉後裸露的化妝土層的新舊來判斷一件磁州窯瓷器的新舊應該是比較準確。

應該說,真正宋金時期的磁州窯瓷器(尤指那些經過精心燒製的精品),脫釉是很正常的,不脫釉反倒奇怪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鑑別二:畫工

磁州窯是中國老窯口中民窯的代表,其產品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市井風情。其繪畫或書法風格往往粗獷豪放,灑脫不羈。但灑脫不等於隨意、孱弱。

一件瓷器從練泥、做胎到施釉、繪畫及至最後燒成,是相當複雜的一個過程。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即便是民窯產品,為了使做出來的東西像樣、有市場,在繪畫的時候,工匠還是相當用心的,而且他畫或者寫的都是日復一日練得純熟的內容,都有著一定的功力。而新仿的磁州窯瓷器往往為了追求民窯特點,過於隨意,常常故意畫的散亂,人為誇張,而書法也常常孱弱無力,章法鬆散,露了破綻。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鑑別三:存世量

相對於宋五大官窯,磁州窯瓷器因為大多是為百姓日常生活而作的器皿,肯定產量很大,且流傳到今天的數量也要多得多。但另一方面來講,畢竟也經過了近千年的世事變遷,尤其是十年動盪,極易破碎的瓷器能保留到今天也是很不容易的,也不至於多到到處都有磁州窯老器。

因此,發現一件品相很好、器形完整且不脫釉的宋金磁州窯瓷器時要特別注意。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歷史價值

2006年5月20日,磁州窯燒製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磁州窯宋成突出的民窯,在陶瓷發展史上的獨特貢獻

,其一是白地黑褐彩繪,把傳統的書畫藝術與制瓷工藝結合在一起,創造了具有水墨畫風的白地黑繪裝飾藝術,開啟了中國瓷器彩繪裝飾的先河其二是把詩詞、諺語、警句和文學作品作為紋飾,這是很有歷史價值的文化遺產

PS:拍賣鑑賞

元代 磁州窯黑釉龍紋梅瓶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 2018春 RMB 6,398,700

宋 磁州窯瓔珞梅瓶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 2018春 RMB 9,152,550
  • 磁州窯白地黑花梅瓶
”十里彭城,日進斗金 “走進彭城故里-磁州窯


  • 2018春 RMB 36,576,540
  • 此瓶唇口,短頸,溜肩,上部豐滿,腹下漸斂,寬圈足。瓶身以白地黑花為飾。肩上繪圖案形蓮瓣紋一週,腹部繪纏枝花卉紋,腹下飾卷枝紋一週,每組紋飾間及瓶身下部均隔以粗細線紋數道,
    素底無釉,瓶紋飾構圖簡練,寥寥數筆,神采飛揚,體現了磁州窯簡練而生動的裝飾風格

-----------------

番外: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是中國華北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首在河北省邯鄲市武安磁山發現而得名。 將中華文明上溯到8000年前,是東方文明發祥地之一。 磁山被確認為是世界上糧食粟、家雞和中原核桃最早發現地。粟、家雞和核桃三大發現是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的發源地。

-----------------

品古今,博見識

論收藏,共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