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琳琅滿目磁州枕,文化遺存

瓷枕的流行主要是因為中國古代玉枕的流行。崇尚玉器是中華民族自新石器時代以來持續不斷的傳統文化風俗習慣,不僅如此,還把玉對人的醫用健康功效都寫入了《神農本草經》(漢代)、《唐本草》(唐代)、《本草綱目》(明代)等醫學鉅著中。中國古代皇帝用玉做枕頭的文字記載已超過千年,幾位高壽皇帝如武則天、康熙、乾隆以及近代的慈禧太后等,均終生以玉為枕,死後也以玉枕陪葬。受此文化傳統影響,在玉料供應不足年代或平民百姓階層,用便宜得多的瓷枕代替玉枕並在全社會形成流行風尚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北宋 磁州窯黑地白剔花“清淨道生”文字葉形枕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有人也許會感覺奇怪,這麼硬的枕頭枕著會舒服嗎?我們現代人覺得肯定會很累很不舒服,那麼古人為何還對其情有獨鍾?其實這就是傳統文化的力量!我們可以從儒家文化禮教(睡姿儒雅)、提神勵志(古人認為枕頭硬才能骨頭硬)、康健身體(治病驅邪)、身份象徵(平民百姓用不起玉枕也得用瓷枕)、文化品味(瓷枕上的詩書警句、歷史故事、遊戲雜耍、風景名勝等均能代表使用者的品味和追求)、消費潮流(你家怎麼能夠連一個像樣的瓷枕都沒有!)等方面去理解。作為一個賦予如此之多內涵的瓷枕,即使有些不舒服,老百姓也是樂意為之的,更何況,古代人都是滿頭長髮,頭與瓷枕之間,還隔著厚厚的一大堆頭髮呢。所以,不適感應該很少甚至沒有。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北宋 磁州窯黑地白剔花折枝牡丹紋葉形枕 高19.5、面寬29.5、面長27cm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瓷枕既是人們日常生活用具,也是人死後常見的陪葬明器。迄今為止,我國從墓葬出土大量瓷枕,其中許多都帶有日常生活使用痕跡,如有的帶有銘文“長命鎖”、“崇寧二年新婚之慶”等。這說明,一般情況下,瓷枕多是生前使用的,使用者死後瓷枕就會隨葬。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北宋末期 磁州窯白地黑剔花捲草紋折枝高臺牡丹葉形枕

北宋末期 磁州窯白地黑剔花捲草紋折枝高臺牡丹葉形枕 高19、面寬30.4、面長29.2cm 日本東京出光美術館藏

從考古資料看,瓷枕始見於隋代,在唐代有較大的發展,宋、金是鼎盛時期。我在《中國白瓷的拐點——定窯》一文中講到,陶瓷枕在北方的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浙江等地都有大量出土,自唐代開始較多出現,到宋朝已經發展到數量驚人,質地有陶質、半陶半瓷、瓷質,種類有唐三彩、唐綠彩、唐青釉、唐褐釉、宋三彩、宋白釉、宋青釉、宋綠釉、宋白地黑花、宋褐釉、宋黃黑釉等十四種。其中流行最早、做工精湛、美術價值高的,當然要算定窯系列瓷枕、特別是定窯白瓷孩兒枕,而數量最多、種類最豐富、民間覆蓋面最廣的,卻是以白地黑花系列為主流的磁州窯瓷枕。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北宋末期 磁州窯白地黑剔花折枝高臺牡丹紋葉形枕 高19.4、面寬30、面長26.5、臺徑16.2X15.3cm 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

磁州窯在宋、金時期大量燒製瓷枕,還設有專門燒製瓷枕的窯場,這些窯場常常在瓷枕底部印上帶有窯場名稱的戳記。到元代後,窯場和產品的數量都在銳減,明清以後瓷枕幾乎停產了。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北宋明道元年 磁州窯虎紋瓷枕 蘭州市出土 甘肅省博物館藏

磁州窯瓷枕帶有明確年款的並不多。目前發現帶紀年款最早的瓷枕,是1999年在蘭州市出土的北宋明道元年虎紋枕。該枕枕面上方題寫“明道元年巧月造,青山道人醉筆於沙陽”十六字,枕底有“張家造”印戳。北宋宋仁宗(趙禎)明道元年即公元1032年,巧月就是農曆七月。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宋末金初 磁州窯白底黑花《馬戲雜技圖》八角枕

宋末金初 磁州窯白底黑花《馬戲雜技圖》八角枕 高11.2、面寬21.3、面長29cm 北京故宮博物館藏

瓷枕在宋、金時期,被廣大民間百姓普遍使用,社會需求巨大,因而燒造瓷枕的窯場越來越多。僅磁州窯燒製瓷枕的窯場就非常多,據不完全考古統計,僅傳世枕、墓葬出土枕、瓷枕殘片上的印戳,就有“張家”“王家”“李家”“趙家”“劉家”“陳家”“常家”等。其中“張家”窯燒製瓷枕最早,規模最大,時間最長,聲譽最好,品質普遍較高,是磁州窯的名牌產品。“張家”造瓷枕出土很多,國內外很多博物館均有收藏。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金代 磁州窯白地黑花人物紋枕 高14.1、面橫39.1、面縱17.2、底橫37.7、底縱11.8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然而,燒製“張家”瓷枕的窯場到底有多少個,也是個未解之謎。但從目前考古資料看,絕不是由一家燒造,而是好幾個張姓窯場競相燒造。從“張家”瓷枕底部印戳的種類看,有“張家造”“張家枕”“張家記”“張家窯”“張大家造”“張大家枕”“古相張家造”等等。這些印戳規格大小不一,橫豎有別,有陽文、陰文豎式雙欄配蓮葉荷花的,有陽文豎式單欄配蓮葉荷花的,有豎式無欄陽文、反文的,有橫式無欄陽文、墨書的,有橫式、豎式兩戳並用的,也有在瓷枕背面左右兩端墨書款式的。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元代 磁州窯白地黑花《岸邊觀魚圖》長方形枕 高14、面寬15.4、面長31.8cm 底部印“張家造”窯戳 北京故宮博物館藏

瓷枕的發展經歷過一個有小到大、由窄到寬、由短到長的發展過程。唐代瓷枕尺寸較小,以至於被專家、學者叫做“脈枕”,似乎只能擱得下手腕以供醫生把脈之用。宋、金時期瓷枕一般在20釐米以上,元代瓷枕的體積較之宋金個頭更大一些。因此瓷枕尺寸的大小便成為瓷枕斷代的重要依據。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宋末金初 磁州窯白地黑花八方枕 高12、枕面長32、寬23、底長31、寬21.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金代 磁州窯白地黑花《鷺鷥飛翔圖》八角枕 高8.3、面寬13.5、面長21.1cm 底部印“張家造”窯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金代 磁州窯白地黑花《公雞啄蟲圖》八角枕 高7.4、面寬12.4、面長26.6cm 底部窯戳不清 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藏

在外形方面,北宋時期葉形枕、方形枕居多,宋金時期八角枕、豆形枕、如意枕佔有很大比例,而元代主要以長形枕為主,其他形狀已經很少了。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金代 磁州窯白地黑花《獅子滾繡球圖》豆形枕 高10、面寬18、面長23.8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金代 磁州窯白地黑花《雙鵝戲水》如意頭形枕 高12.8、面寬23、面長30.8cm 河北省文化保護中心藏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金末元初 磁州窯白底黑花《童子伏鼓圖》豆形枕 高9.6、面寬22.8、面長17.1cm 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藏

磁州窯瓷枕枕面圖案裝飾內容豐富,題材廣泛,生動活潑,線條簡練,多以生活題材為主,具有濃郁的民間文化生活氣息。常見有人物山水、歷史典故、詩詞畫作、吉語警句以及嬰戲、花卉、飛鳥魚蟲、猛虎禽獸等,記載的是當時民間百姓的生活場景或文化崇尚,是非常珍貴的古代民間文化遺存,更是我們瞭解古代民間生活、體育、遊戲和審美的珍稀資料。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金代 磁州窯白地黑花雙童戲雀圖豆形枕 高11.2、面寬28.9、長22.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宋末金初 磁州窯白底黑花《童子蹴鞠圖》 前: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後:河北省博物館藏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金代 磁州窯詩文書法枕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金代 磁州窯白地黑花“泰和元年”款《雙鴨戲水圖》豆形枕 高12.5、面寬17.6、面長24.4cm 日本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

這件《雙鴨戲水圖》豆形枕的底部印有“張家造”窯戳,並墨書:“枕兒裡水兒,胡大哥兒胡大嫂,價錢四十省謹記。泰和元年六月十九日置並亞。奴兒沒道好枕兒嬌兒也沒,胡鉦餅家記亞。鴛鴦戲水鴨兒。”金章宗泰和元年即公元1201年。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元代 磁州窯白地黑花楷書《小桃紅》元曲長方形枕 高14.2、面寬15.8、面長30cm 北京故宮博物館藏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金末元初 磁州窯白地黑花篆書《月中仙》詞長方形枕 高15.2、面寬18、面長44.2cm 底部印“張家造”窯戳 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藏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元代 磁州窯白地黑花楷書《枕賦》長方形枕 高14.4、面寬15.7、面長42cm 底部印“王氏壽明”窯戳 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藏

(未完待續)


聲明:以上觀點不代表本賬號觀點與立場,轉發僅此分享供大家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聯繫,立即刪除!

品瓷中國,致力於傳播國內外傳統文化和陶瓷文化,全方位報道傳統文化和陶瓷行業最新資訊和動態。關注頭條號“品瓷中國”,學不一樣的陶瓷文化知識,瞭解最新陶瓷行業資訊!私信聯繫投稿事宜! ~點贊收藏 轉發評論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雲上瓷都,是一個工具,是窯廠與用戶的直通車,小程序"雲上瓷都"專注陶瓷團購與定製,是中國陶瓷互聯網垂直領域的綜合性服務和交易平臺。有定製需求的用戶可發佈"需求信息",訂單匹配3000家窯廠,解決用戶與廠家信息不對稱問題,為用戶匹配精準窯廠。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九)古人為何對瓷枕情有獨鍾?

小程序"雲上瓷都"專注陶瓷團購與定製,解決用戶與廠家信息不對稱問題,為用戶匹配精準窯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