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說研究中國古建築要去日本 偏有人不服他們這樣回應

本文作者黃強

民國時期,日本人曾經聲稱中國人研究唐代建築,必須到日本來,因為日本奈良保存了鑑真和尚東渡日本修建的古建築。這讓研究古建築的梁思成非常心痛,中國古建築是中國的,日本不過是把中國的建築技術移植到了日本,技術還是中國的,中國古建築自然也應該在中國。但是他苦於沒有發現至今尚存的唐代古建築,因為戰亂兵燹,很多古建築都毀掉了。

不甘寂寞,不甘心被日本人譏諷,梁思成林徽因夫婦,與中國營造社的同仁,去河北、山西等地考察,下決心一定要找到唐代的古建築實物。當時考察條件十分艱苦。

日本人說研究中國古建築要去日本 偏有人不服他們這樣回應

【圖1,梁思成林徽因夫婦考察古建築】

當時河北薊縣距離北平只有90裡,按現代的行情計算,也就一個小時的車程,但是那個時候,北平通往薊縣的道路只有鋪著碎石子的土公路,沒有像樣的橋樑,旱河遍佈鵝卵石和細沙,行車困難。道路泥濘,往往行進了一段路,顧客就要下來推車前行。

日本人說研究中國古建築要去日本 偏有人不服他們這樣回應

【圖2,中國營造社考察隊騎馬行進】

林徽因當時肺病沒好,又懷有身孕,仍然趕到薊縣,與梁思成一起考察。在薊縣他們發現了建於遼代統和二年(984)的獨樂寺,這是當時我國發現的最古老的一座木構建築。

日本人說研究中國古建築要去日本 偏有人不服他們這樣回應

【圖3,薊縣獨樂寺】

1933年9月,梁思成林徽因與同事又前往大同考察古建築。乘坐破舊的公共汽車,一路顛簸,住宿的條件極為簡陋,找不到一間乾淨的旅店,吃飯也非常困難,在向大同市當局求援的情況下,一日三餐才勉強在一家酒樓吃上一碗麵湯。

日本人說研究中國古建築要去日本 偏有人不服他們這樣回應

【圖4,梁思成在考察現場】

1936年6月對山西五臺山的考察,是所有考察中最為艱辛,收穫最大的一次。他們發現了唐代建築佛光寺,這是梁思成、林徽因研究中國建築史最大的成就。為了測量大殿,他們爬進大殿的“閣樓”,閣樓裡住著幾千只蝙蝠,就像厚厚的一層魚子醬。

日本人說研究中國古建築要去日本 偏有人不服他們這樣回應

【圖5,五臺山佛光寺】

木材裡有千千萬萬吃蝙蝠血的臭蟲。“我們戴著厚厚的口罩掩蓋口鼻,在完全黑暗和難耐的穢氣中好幾個小時地測量、畫圖和閃光燈照相。當我們終於從屋簷下鑽出來呼吸新鮮空氣的時候,發現在揹包裡爬滿了千百隻臭蟲,我們自己也被咬得厲害。”(梁思成《尋找古建築》)

日本人說研究中國古建築要去日本 偏有人不服他們這樣回應

【圖6,林徽因在丈量古建築】

抗日戰爭期間,梁思成、林徽因一家生活貧困,又身染重病。流亡到昆明時,梁思成脊椎病復發,背部肌肉痙攣,痛得晝夜不能安眠。因扁桃體發炎,切掉了扁桃體;因為牙周炎發作,又拔掉了滿口牙齒。在四川李莊時,林徽因肺病復發,連續幾個星期高燒40°C。因為沒有治療肺結核的特效藥,林徽因病情愈來愈嚴重,經常臥床不起。更為頭痛的是經濟的貧困,缺衣少食。他們購買的是最便宜的粗糧,就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梁思成、林徽因還堅持科研,寫作《中國建築史》。

日本人說研究中國古建築要去日本 偏有人不服他們這樣回應

【圖7,林徽因在考察地留影】

當美國漢學家費正清在李莊見到梁思成夫婦在貧病交加,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仍然致力於學術研究時,他為他們的精神所感染,費正清說:“他們都成了半殘的病人,卻仍不顧一切,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致力於學術研究。在我們的心目中,他們是不怕困難,獻身科學的崇高典範。不論是疾病還是艱難的生活都絲毫沒有影響他們對自己開創性研究工作的熱情。他們不僅具有極高的學術水平,而且還有崇高的品德修養,而正是後者是他們能夠始終不渝地堅持自我犧牲,堅定地為中國的現代化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

當我們今天翻看資料翔實,研究嚴謹,圖文並茂的《中國建築史》時,我們有沒有想到這本書的誕生的背景?作者是在何等艱苦的條件下完成的?他們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黃強,字不息。服飾史學家、金學家,多年來致力於金瓶梅文化、中國服飾史等研究,已出版《趣民國》《文人置業那些事》《服飾禮儀》《消失的南京舊景》等著作15本。

《金瓶梅風物誌》已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噹噹網等有售。另製作了收藏版簽名鈐印毛邊書,孔夫子網有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