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波,讓我想起20年前王菲的一首歌

01

看到我們後臺不少讀者在搜素“吳秀波”,還是和你們聊一聊。


其實這個事件爆出來的時候,我並沒有很吃驚,不是因為我對吳秀波很瞭解,而是基於對人性基本規律的理解。

想起王菲在20年前的一首歌,《開到荼蘼》:

一個一個偶像都不外如此,沉迷過的偶像一個個消失,

誰曾傷天害理誰又是上帝,我們在等待什麼奇蹟?

人性既複雜又相似。

“貪嗔痴”三個字,每個人的表現形式各異,但最內核的部分並無太大不同。

吳秀波,讓我想起20年前王菲的一首歌

當人們在明星身上投射太多情感和慾望的時候,他們靠著“人設”賺到了巨大的利益;

卻也被“人設”綁架到一個高處,被公眾隔離到人群之外,一旦虛假和幻覺被戳破,他們也必將被“人設”反噬。

吳秀波是誰?

40歲之後才走紅,憑藉熒幕角色塑造了一個儒雅大叔的形象。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和湯唯合作的《北京遇上西雅圖》——

吳秀波飾演的木訥老實又落魄的司機Frank,被老婆拋棄了,獨自帶著孩子生活。

吳秀波,讓我想起20年前王菲的一首歌

他常常沉默,卻對女主無微不至的照顧,然而這一點還不是最迷人的,厲害的是,他本來在國內是個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名醫!後來又努力考到了資格,在美國當上了醫生。

吳秀波的這個角色很討巧,他本人也是在這部電影之後爆紅,可能也是從此之後,儒雅格調大叔的形象深入人心的。

一個溫柔克制,又有格調和內涵的男人,簡直老少通吃啊。

你看,其實女人喜歡男人聽話,卻又需要他能讓女人保持一個仰望的視角,不然的話,只聽話卻沒本事的男人,只會令女人覺得又慫又懦弱。

02

明星在本質上是一種“產品”,吳秀波做了“儒雅大叔”這個產品的代言人,因為現實中太罕見,所以人們在明星身上投射了自己難以企及的願望。

可是我們常常忽略了,公眾形象是一回事,真實的人品性情又是另一回事。

吳秀波在高曉松的節目上坦言過,自己年輕的時候,倒追的姑娘大把。

而他的態度是“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

吳秀波,讓我想起20年前王菲的一首歌

我在《人物》雜誌上也看過一篇他的專訪,家世良好,早年是個浪蕩公子,在夜場唱歌,身邊圍繞著一群聲色犬馬的朋友。

收入不菲,但是很快就揮霍一空,一群人唱歌,喝酒,打架,賭球……

波叔年輕的時候,本就是個縱情肆意的江湖少年啊,和後來的公眾形象反差很大。

“事件”過去了好幾天,在一片“渣男”的罵聲中,吳秀波也沒有正面回應,“人設”無疑是崩了,但我覺得這對演藝圈和觀眾未嘗不是好事——

越能清醒地認知到人設是怎麼回事,卻會將視線收回到作品和角色本身。

吳秀波,讓我想起20年前王菲的一首歌

想對演藝人員說,好好打磨自己的實力,用優秀的作品說話吧,別再靠賣人設圈粉了,互聯網時代,弄虛作假的成本只會越來越高。

也想對觀眾說,別再去追星了,欣賞一部電影,聽一首歌,看一篇文章,在別人的故事裡感受到共鳴與感動,這就已經足夠。

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來好好經營自己的人生吧,這個世界沒有完美,別再將美好的願望,寄情於那些片面化標籤化的“人設”,人性最核心和基本的規律,差不了太多的,誰也逃不脫。

03

其實這幾年,明星和公眾人物“人設”接二連三地崩盤,已經屢見不鮮了。

薛之謙被李雨桐痛斥“騙財騙色”,我在文章裡寫過,“沒那麼清白,沒那麼偉大,但也沒那麼卑劣,沒那麼齷齪,這就是人性。”

薛之謙曾經愛扮演“深情”,其實又何嘗不是我們被他的那些歌蠱惑?

吳秀波,讓我想起20年前王菲的一首歌

我們一廂情願地,把對於“情深義重”的美好願望,投射到一個歌手的身上,我們願意相信,現實人生中缺失的,可以通過想象來彌補。

劉強東的醜聞被爆出來之後,至今沒有定論,眾說紛紜,估計也沒那麼清白。

他和章澤天也是把自己活成了娛樂明星,賣恩愛夫妻人設為京東代言,創一代富豪和白富美網紅的組合,是大眾喜聞樂見的故事。

吳秀波,讓我想起20年前王菲的一首歌

章澤天的團圓照回應不知真假,我最近卻又重新讀了一遍《創京東》,還是很欣賞並敬重劉強東作為一個企業家,強悍精明有魄力的一面,我也依然會在京東商城購物;

但是如果他如果真的性侵了女生,我也希望法律不要放過他。

人是複雜的,立體的,多面的,並且會隨著財富和境遇的變遷,人的思維和行為也會發生變化。用片面標籤化的,以及包裝出來的“人設”去看待一個人,本來就是很淺薄的。

很多女性朋友會因為明星人設崩塌,說“再不也不相信愛情”這種話,我覺得也大可不必。

我們恐怕必須得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權勢和財富的頂端,愛情本來就是奢侈品。那個世界,更是我們普通人無法想象的黑暗與複雜。

為什麼有錢有權的人,他們的私生活被爆料出來,你會覺得三觀盡毀?

因為能夠約束他們的東西太少了,他們本就是遊離在世俗規則之外的生物,大多數的規則被創造出來,是用來約束你我這樣的普通人的。

財富和權力,會激發人性中很多惡的東西,換作你我,也未必能掌控得更好。

寫到這裡,又想起王菲《開到荼蘼》那兩句:

最後剩下自己捨不得挑剔,

最後對著自己也不大看得起

我竟幡然領悟,如果一個人能夠為所欲為,恐怕也是很難幸福的。

人需要一定的約束,才能感受到自由的珍貴。

人性也必須建立在一定的規則之上,才會被激發出善意與美好的一面。

沒有奇蹟。

願你理解,並且釋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