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滑一生两大功绩:存燕、灭越,一个被严重忽略了的战国后期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大爆发、思想大爆炸的年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甚至出现了很多影响后世的流派,如儒家、道家、阴阳家、墨家、法家等等。特别是在长达两百多年的战国时代,这些流派大家涌现出了诸如商鞅、吴起、李俚、白起、李牧、廉颇等等一大批著名人物,他们的故事不仅仅在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就是在世界范围内都影响深远。

召滑一生两大功绩:存燕、灭越,一个被严重忽略了的战国后期人物

作为从小就听这些战国名人故事、成语长大的我们来说,一说起当时的名人目录,估计每个人都能蹦出几个名字来,但是如果我们稍作留意的话,就会发现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名字都是一些站在前台的人,比如商鞅、屈原、张仪等,而那些站在幕后,却又实实在在的干出了很多影响历史走向的人,我们大多都不怎熟悉,比如笔者今天就要介绍的这个一个人,战国后期楚国大臣召滑。

召滑一生两大功绩:存燕、灭越,一个被严重忽略了的战国后期人物

楚国在战国时期人才济济,英雄辈出,要不然也不会在竞争激烈,生存环境日益变坏的战国后期成为当时一时翘楚,特别是在楚怀王灭越之后,其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

而说道楚国灭越之战,我们就不得不说一下其中的一个被我们严重忽略了的关键人物:昭滑。

召滑一生两大功绩:存燕、灭越,一个被严重忽略了的战国后期人物

昭滑

此人被我们忽略到了什么程度呢,笔者特意在百度上查了一下,反了好几页,硬是找不到关于此人的详细介绍,找到最后发现最详细的介绍也就几句话,还是不知道被什么人摘自《国语》、《史记》里面的原句贴上去的。

不好意思的是,笔者翻了翻几本史书,也没找到关于此人的详细介绍,可见不管是今人,还是古人,对召滑都是不怎么待见的,要不然也不会享受这样的待遇。

先说说关于此人的有限几句介绍吧。

昭滑,战国后期楚国人,之前一直没有弄清楚昭滑直系亲属,直到2009年严仓墓群的发掘才有了眉目。据墓中出土的竹简内容和后期武汉大学的研究表明,昭滑出自楚国宗室,官至楚国大司马,其先祖为楚昭王,家族是与楚国屈氏、景氏齐名的昭氏家族。

召滑一生两大功绩:存燕、灭越,一个被严重忽略了的战国后期人物

严仓古墓

历史文献里,其名也有多种写法,《战国策》作 “卓滑”、“淖滑”,《韩非子》作“邵滑”,《史记》作 “昭滑”、“召滑”,不过严仓墓群发掘之后,史学界大多公认为“昭滑”的记法。

根据现有的资料,昭滑一生最重大的两大功绩:存燕、灭越。

《赵策二》:齐破燕,赵欲存之。乐毅谓赵王曰:「今无约而攻齐,齐必雠赵。不如请以河东易燕地于齐。赵有河北,齐有河东,燕、赵必不争矣。是二国亲也。以河东之地犟齐,以燕以赵辅之,天下憎之,必皆事王以伐齐。是因天下以破齐也。」王曰:「善。」乃以河东易齐,楚、魏憎之,令昭滑、惠施之赵,请伐齐而存燕。

召滑一生两大功绩:存燕、灭越,一个被严重忽略了的战国后期人物

以此可见,当时诸侯反对齐国吞并燕国,并要求齐尽快撤出的串联活动,其中楚国是由昭滑全权代理的。

而关于昭滑在灭越之战当中的作用,史书也有记载。《楚策二》到了前306年,范环谓楚王:“且王尝用昭滑于越而纳句章,昧之难,越乱,故楚南塞濑胡而郡江东。也就是说,楚怀王把昭滑派去了越国,得到了越国的句章这个地方,几年之后,越国大乱,不久就被楚国所灭,在这其中,昭滑很明显起到的就是间谍和内应的作用。

召滑一生两大功绩:存燕、灭越,一个被严重忽略了的战国后期人物

楚灭越时期地图

在前312年楚国遭秦国重创后,昭滑灭越对楚国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成就,也是对当时颓废的楚国来说起到了一剂强心剂,得到越国故地,楚国才有了势力东移的可能,生生将楚国又延续了好多年。

从以上可以看出,不管是组织诸侯进行存燕活动,让战国重新走到了七雄的平衡轨道,还是助楚国灭越,生生让楚国在没落时期陡然间恢复些许生机,都不是一件小事,因此对于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的昭滑来说,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其功绩比之苏秦、张仪也不见得小,所以笔者才说,昭滑是被我们严重忽略了的战国大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