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江西人,政治經濟文化人口曾經數項第一,你知道多少?

了不起的江西人,政治經濟文化人口曾經數項第一,你知道多少?

江西不僅人傑地靈、物華天寶,有一度時間,江西在政治、經濟、商業、文化、藝術、冶煉、農業等各個領域都非常了不起,一度排名第一。

不信,請看以下數據:

江西鄱陽湖

文化。江右人撐起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半壁江山

江西曆史悠久、文化燦爛,素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雄州霧列、俊採星馳”之美譽。自古以來人才輩出,群星璀璨。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為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物質和精神財富。唐、宋、元、明、清五朝,江西共有進士10495名,佔全國的10.99%;有狀元48名。二十四史立傳者500餘人,有90人任宰輔。《明史.儒林傳》共著錄115人,其中江西35人,居第一。從秦漢至清末的兩千餘年間,相當一部分江西人在政治、軍事、文化、教育、科技、思想等領域中,有著崇高的地位和重大的影響。東晉陶淵明為中國第一位田園詩大師。唐宋八大家,江西就佔有三家:歐陽修、王安石、曾鞏;黃庭堅、文天祥、朱熹、湯顯祖、宋應星、八大山人等,以上為古代江西十大名人;楊萬里、陸象山、解縉、譚綸、鄧子龍、況鍾等也為江西古代人傑的卓越代表。

江西曆史上,文學、藝術、史學、科技大師輩出,有如夏夜星空燦爛、光耀奪目。陶淵明、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晏殊、黃庭堅、周必大、楊萬里、姜夔、文天祥、洪邁、劉過、湯顯祖、蔣士銓、周行清、朱耷、宋應星、裘日修、雷發達、宋祁、劉恕、馬端臨、陳寅恪、傅抱石……數不勝數,一位又一位的文化巨擘,撐起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半壁江山。

江西廬山

經濟。宋明時期,江西經濟全國第一

唐代以後,隨著全國經濟重心的南移,江西成為全國經濟重要區域。尤其是五代十國割據時期,危全諷入主撫州數十年,採取了保境安民,勸課農桑,招徠商旅的政策,使農業和手工業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呈現出“既完且富”的繁榮景象。

兩宋以後,經過進一步開發,江西已經成為全國經濟文化發展的先進地區,其人口之眾,物產之富,江南西路(江西)在宋朝經濟居全國各路之首。曆元至明,江西繼續保持這一經濟文化優勢。由於地產豐富,盛產糧食、茶葉、陶瓷、紙張、布匹、木材……繳納稅糧在明孝宗弘治年代直至明神宗萬曆年代居全國第一。

江西地處長江中下游以南,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物產豐富,有瓷器、茶葉、紙張、夏布、大米,藥材、木竹、菸草、藍靛、煤炭、鎢砂等等,為江右商幫對外輸出經營的產品。據統計:江西每年外輸糧食達500萬石、茶葉500萬斤、夏布230萬匹、售紙50萬令,均居全國之首。

宋末元初,景德鎮瓷業迅猛發展,青花瓷燒造的成功使江西在全國瓷業輸出獨佔鰲頭。而進賢毛筆、煙花,廣昌白蓮,南豐蜜橘,臨川西瓜,鉛山造紙,宜黃夏布等特產均馳名海內外,併為江右商幫帶來鉅額利潤。

江西人走州過府,隨收隨賣,操業很廣。撫州人艾英南不無自豪地說:“隨陽之雁猶不能至,而吾鄉之人都成聚於其所。”

江西三清山

江西人口,鼎盛時期佔全國五分之一

北宋時期,全國在冊戶口數為2026萬餘戶、4532萬餘人,其中江西地區達201萬餘戶、446萬餘人,均佔1/10,位居全國首位。曆元至明,江西的這一經濟優勢仍繼續保持,元初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江西人口達1400萬,江西地區在冊戶、人口數分別佔全國的20.2%和23.3%。

江西龍虎山

中國古代實力最強商幫:江右商幫(贛商)

贛商,在歷史上被稱為“江右商幫”,以講究賈德著稱。江右商幫是中國古代商幫中最早成形的商幫,稱雄於明清兩朝,江右商幫縱橫中華工業、金融、鹽業、農業產品,稱雄中華工商業900多年。

江右商幫以其人數之眾、操業之廣、實力和滲透力之強稱雄中華工商業,對當時社會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1500多座江西會館和萬壽宮遍佈全國。在湖廣,有“無江西商人不成市”;在雲貴川“非江右商賈僑居之,則不成其地”。

江右商幫的興起,推動全國和江西經濟的繁榮,貿易的繁榮造就了江右商幫的輝煌:“瓷都”景德鎮名揚萬里;樟樹無藥,卻成為“藥都”有“藥不過樟樹不靈”之說;九江雄踞長江之濱成為當時極具影響的商埠,在當時江蘇一帶,市傳“三日不見贛糧船,市上就要鬧糧荒。”以至於後來九江引起外國列強垂涎;商業繁榮,促進了江西各業的迅速發展,素有“江南糧倉”美名的江西,百業興旺。

江西武功山

全球民間航海第一人:汪大淵

汪大淵,字煥章,江西南昌人,元代著名航海家,至順元年(1330),年僅20歲的汪大淵首次從泉州搭乘商船出海遠航,歷經海南島、占城、馬六甲、爪哇、蘇門答臘、緬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橫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紅海到索馬里、莫桑比克,橫渡印度洋回到斯里蘭卡、蘇門答臘、爪哇,經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賓返回泉州,前後歷時5年。至元三年(1337),汪大淵再次從泉州出航,歷經南洋群島、阿拉伯海、波斯灣、紅海、地中海、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峽及澳大利亞各地,至元五年(1339)返回泉州。

第二次出海回來後,應泉州地方官之請,開始整理手記,寫出《島夷志略》。《島夷志略》分為100條,其中99條為其親歷,涉及國家和地區達220餘個,對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道諸國曆史、地理有重要參考價值,引起世界重視。1867年以後,西方許多學者研究該書,並將其譯成多種文字流傳,公認其對世界歷史、地理的偉大貢獻。

江西井岡山

中華民國初期的中國首富:周扶九

周扶九 (1831--1920)名鵑鵬,字澤鵬,號凌雲,江西吉安廬陵縣(吉安縣)高塘鄉人,近代中國揚州最大鹽商、近代中國金融家、上海灘地皮大王、上海灘黃金鉅子、近代中國實業家,其資產達5000萬兩白銀,富可敵國,是中華民國初期的中國首富。

鼎盛時期,長沙、常德、武漢、揚州、上海、南昌、九江、贛州、吉安等江南、江淮各城市都有周扶九的錢莊,遍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蘇、上海各城市。在漢口有一條街都是他的財產,稱為“漢口一條街。”後來他坐鎮上海,時已年過花甲,但他仍然在生意場上拼搏,地產、黃金生意之外,他還與清朝狀元張騫合資創辦了當時中國最大的南通紗廠。周扶九與張勳合作創辦了江西首家“九江華豐紗廠”,後改為“久興紗廠”。到了暮年,他還雄心勃勃,與民國初的江西省省長陶家瑤合股投資興建南昌至九江的南潯鐵路。周扶九在上海後,已是富可敵國,資產達5000萬兩白銀,周扶九的生意保持終生不敗。

江西滕王閣

中華近代紡織工業開拓者:朱仙舫

朱仙舫(1887—1968),江西撫州臨川人。早年創辦紡織技術養成所,編著中國第一部紡織科技書《理論實用紡織學》,開辦江西第一家九江久興紗廠,主管上海申新二、五、七廠,接辦漢口第一紗廠、重慶紡織廠,創辦滬東、滬西業餘紡織學校,發起組織中國紡織學會並當選理事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紡織工業部計劃司司長。

江西八大山人紀念館

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天工開物》

宋應星(1587年—約1666年),字長庚,漢族,江西奉新人,中國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學家。

宋應星一生致力於對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科學考察和研究,收集了豐富的科學資料;同時思想上的超前意識使他成為對封建主義和中世紀學術傳統持批判態度的思想家。宋應星的著作和研究領域涉及自然科學及人文科學的不同學科,而其中最傑出的作品《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國科技史料中保留最為豐富的一部,它更多地著眼於手工業,反映了中國明代末年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生產力狀況。

《天工開物》共三卷十八篇,全書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製鹽、採煤、榨油等生產技術。尤其是《機械》篇詳細記述了包括立軸式風車、糖車、牛轉繩輪汲滷等農業機械工具,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江西婺源

自古以來,不管在商業上,還是在科舉應試上,江西都是人才輩出,很多精髓文化也繼續延綿在這塊神州大地上。贛文化的精髓在於“文、章、節、義”。文章與節義並重,不僅是對贛文化主體精神的評判之一,也是江西人和江西商人遵循的人生信條。特別是到了宋、元、明、清時期的江西,不僅經濟發達,而且人文鼎盛,出了很多了不起的江西人。當時的江西人對本土人文精神高度認同,對本土文化高度自信。這是今天江西人和贛商所缺乏的。

要發展江西經濟、重振贛商雄風,地方政府應搭好公平舞臺,響應中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引導並扶持當地企業可持續發展;贛商應解放思想,抱團發展,堅定不移地打造贛商發展平臺;政府和贛商應組織力量,對贛商及贛商文化進行發掘和整理,重塑贛商精神、建立文化認同。

附錄:江西名人代表

秦漢之交:吳芮、梅鋗;漢朝:徐稚、唐檀、程曾、陳重、雷義;三國吳:聶友、徐整等

晉朝:陶侃、陶淵明、許遜、吳猛、慧遠、周訪、雷煥、周續之、熊遠等

南朝:雷次宗、胡藩、鄧琬、吳邁遠、胡諧之、黃法氍;隋朝:林士弘、操師乞等

唐朝:鄭谷、鍾紹京、綦毋潛、劉昚虛、盧肇、王貞白、行思、吉中孚、王季友、許和子、吳武陵、熊孺登、陳陶、來鵬、來鵠、任濤、陶玉等

五代十國:董源、巨然、徐熙、李頗、王定保、沈彬、孫魴、宋齊丘、元德昭、鍾傳、盧光稠、危全諷、譚全播、劉江東、曾文辿等

宋朝: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晏殊、晏幾道、黃庭堅、朱熹、陸九淵、楊萬里、姜夔、文天祥、樂史、李覯、劉敞、劉攽、劉恕、洪皓、洪邁、洪适、洪遵、曾幾、劉過、劉辰翁、謝枋得、王欽若、王安國、王雱、曾布、胡銓、周必大、趙汝愚、江萬里、王韶、張叔夜、楊再興、曾安止、陳自明、孔平仲、謝逸、惠洪、洪炎、徐俯、王庭珪、汪藻、裘萬頃、鄧剡、王炎午、向子湮、趙長卿、趙善括、袁去華、石孝友、張輯、俞國寶、朱弁、吳曾、羅大經、羅燁、姚勉、陸九齡、傅子云、李燔、徐元傑、歐陽守道、徐夢莘、徐天麟、羅泌、彭大雅、周應合、趙希鵠、楊無咎、陳彭年、陳恕、夏竦、陳執中、劉沆、歐陽澈、楊邦乂、汪應辰、京鏜、崔與之、馬廷鸞、侯叔獻、張潛、舒翁、曾民瞻、嚴用和、賴文俊、佛印禪師、慧南、方會、陳景元、王文卿等

元朝:馬端臨、吳澄、虞集、揭傒斯、範梈、周德清、危素、朱思本、汪大淵、程鉅夫、劉將孫、趙文、姚雲文、曾允元、劉壎、陳苑、陳澔、劉時中、汪元亨、饒介、顏輝、方從義、陳汝言、熊朋來、陰時夫、熊夢祥、杜本、張留孫、劉玉、陳致虛、釋惟則、趙友欽、危亦林、杜可用、彭瑩玉等

明朝:解縉、湯顯祖、宋應星、黃子澄、楊士奇、況鍾、嚴嵩、夏言、譚綸、鄧子龍、朱權、魏良輔、艾南英、吳與弼、胡居仁、婁諒、羅倫、羅欽順、鄒守益、聶豹、羅洪先、顏鈞、何心隱、羅汝芳、王時槐、劉元卿、鄒元標、練子寧、胡儼、陳誠、夏原吉、金幼孜、胡廣、李時勉、陳循、周忱、彭時、費宏、桂萼、舒芬、毛伯溫、劉一燝、姜曰廣、袁繼鹹、楊廷麟、朱宸濠、劉綎、梁寅、劉崧、張羽、李昌祺、鄧志謨、陳際泰、郭子章、陳邦瞻、張自烈、魏良弼、歐陽德、胡直、章潢、鄧元錫、鄧以贊、郭詡、何震、廖均卿、龔廷賢、徐貞明、周顛、張宇初、邵元節、伍守陽、鄧茂七、婁妃等

清朝:八大山人、魏禧、李紱、江永、蔣士銓、黃爵滋、陳寶箴、陳三立、文廷式、喻昌、王猷定、周亮工、吳宏、羅牧、牛石慧、閔貞、揭暄、雷發達、彭士望、謝文洊、朱軾、曹秀先、裘曰修、彭元瑞、蔡上翔、王謨、王聘珍、羅有高、謝啟昆、戴衢亨、紀大奎、舒夢蘭、劉鳳誥、曾燠、樂鈞、吳嵩梁、陳用光、陳孚恩、齊彥槐、楊希閔、高心夔、龍文彬、李有棠、尚鎔、柳華陽、黃元吉、傅金銓、陳熾、朱益藩等

注:江西曆代宰相114位,宋代50位,明朝31位。

中華民國:陳寅恪、陳師曾、傅抱石、詹天佑、鄒韜奮、方誌敏、胡漢民、李烈鈞、張勳、張國燾、蔡公時、黃維、桂永清、劉峙、熊式輝、熊雄、古柏、劉和珍、段錫朋、羅隆基、王造時、彭文應、許德珩、楊杏佛、黃遠生、徐寶璜、梅汝璈、歐陽竟無、蕭公權、姚名達、夏敬觀、汪闢疆、龍榆生、遊國恩、蕭滌非、白採、饒孟侃、熊佛西、胡先驌、吳有訓、饒毓泰、吳學周、楊惟義、陳楨、盛彤笙、蔡方蔭、梅暘春、曾炯、程懋筠、蕭長華、查阜西、汪野亭、李瑞清、黃秋園、陶博吾、王夢白、柳子谷、蔡若虹、蔣彝等

當代:

科學家:袁隆平、黃家駟、陳述彭、謝光選、王梓坤、楊叔子、歐陽自遠、何大一、饒毅、吳徵鎰、熊思東、俞鴻儒、陳楨、楊惟義、石屏、丁渝、鄧叢豪等

文人學者:古龍、高行健、程抱一、杜宣、公劉、夏徵農、彭荊風、凌力、陳世旭、方方、顧誠、劉述先、蔡仁厚、龔鵬程、黎鳴、何懷宏、蔡定劍、熊培雲、劉瑜、阿乙、今何在等

軍政界:汪東興、饒漱石、舒同、曾山、餘秋裡、梁興初、丁盛、李井泉、肖華、賴傳珠、陳奇涵、曾思玉、溫玉成、杜平、王恩茂、甘祖昌、李作鵬、吳法憲、邱會作、陳正人、邵式平、曾慶紅、吳官正、熊光楷、梁保華、郭聲琨、危朝安等

工商界:段永平、王文京、張果喜(商聯中心股東)、王翔(商聯中心股東)、溫顯來(商聯中心股東)、熊賢忠(商聯中心股東)、李義海(商聯中心股東)、林印孫(商聯中心股東)、徐桂芬(商聯中心股東)、王再興(商聯中心股東)、陳年代(商聯中心股東)、於果(商聯中心股東)、張華榮(商聯中心股東)、張文木(商聯中心股東)、黃澤蘭(商聯中心股東)、黃代放(商聯中心股東)、彭小峰、陳淑寧、傅光明、徐良喜、程維等新時代贛商

影視音樂:楊鈺瑩、鄧超、劉濤、陳紅、黃磊、羅晉、高希希、許還山、祝希娟、畢必成、喻宜萱、辛滬光、黃海懷、盛中國、喻恩泰、傅程鵬、石蘭、張哲瀚、楊洋、孫藝菲、朱婷、閔春曉、李泰、程前、方安娜、陳創、王羽臣、蔡婷玉、羅琦、程愫、藍雨、符濤、鄭璐、米粒、嚴少辰、談芳兵、周洲、李安、劉謙、謝東娜、呂燕、李冰等

體育:許豔梅、童非、熊國寶、彭勃、楊文軍、吳靜鈺、高玉蘭、何漢斌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