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譚晶海外名校公開課 唱述中國文化


10月3日,訪問學者譚晶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赫茲音樂廳亮相,一襲清新幹練的裝扮,給海外師生、音樂愛好者開講了一堂“樂以道和—唱述中國故事”公開課。



譚晶不僅展現了東方歌者的獨特魅力,更是完成了從歌唱“大魔王”到人氣學者的華麗轉身:這樣一位美麗睿智的東方女性,通過娓娓道來的講述和華麗的演唱將中國音樂故事和文化故事分享給世界,在融匯中西、傳承文明的探索之路上堅持研究和摸索。



學者譚晶海外名校公開課 唱述中國文化



大魔王創新“唱述”震撼海外 中國民族音樂備受歡迎

當天,眾多教授學者、傑出學生前往現場一睹重量級嘉賓譚晶的風采,赫茲音樂廳內座無虛席,廳外亦擠滿了慕名前往的觀眾。


學者譚晶海外名校公開課 唱述中國文化


本次公開課主題是“樂以道和”,意為“音樂重在表現中和之氣韻”。譚晶從近千首演唱歌曲中反覆斟酌選出了五首各具意義的代表作品,打破傳統,以歌唱和講述並重的形式,從民族、符號、古典、音樂融合的角度,多元表達了文化與音樂的故事。

開篇的《龍文》,在曲調上運用“宮、商、角、徵、羽”中國傳統五聲調式的典型中國風,表達的是對五千年無斷代的中國文化無盡的嚮往與熱愛。譚晶曾帶著這首歌登上春晚舞臺。這一次,她特邀UC Berkeley古琴教師、古琴演奏家王菲到場合作。


學者譚晶海外名校公開課 唱述中國文化


“一彈戲牡丹,一揮萬重山, 一橫長城長,一豎字鏗鏘……”,當譚晶清婉的歌聲與古琴相逢、與中國文化畫卷相遇,靈動而美好的意象躍然而出。

曲畢,譚晶介紹稱,古琴乃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亦為琴棋書畫之首,更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現場觀眾表示,這番精彩演出和介紹讓大家對中國傳統音樂產生了興致。

第二首《在那東山頂上》可謂譚晶成名之作,這首展現中國西藏傳奇色彩的雪域情歌是跨界代表歌曲之一,歌詞改編於倉央嘉措的藏語詩歌,當年著名作曲家張千一根據聲線、音色、演唱風格為譚晶量身定製了這首歌。現場聽者似是被譚晶的空靈音色帶上了西藏高原,進入了神秘絢麗的雪域情歌世界。

《賽里木湖的月光》隨後在明快的民族旋律與世界音樂節奏的交疊中被演繹,對嚮往愛情給予了生動讚美。譚晶不但全程參與了這首歌的策劃創作,還運用世界音樂表現手法,將中國民族音樂元素融匯到世界音樂潮流的曲式中。這是她以跨界音樂先鋒的身份又一次成功的嘗試。


學者譚晶海外名校公開課 唱述中國文化


譚晶還邀請到好友、中國首席弗拉門戈吉他演奏家克爾曼彈起新疆都塔爾與伯克利數學系和化學系的學生們的中非鼓互動融合,現場氣氛歡快活躍,很多觀眾更是跟隨節奏與臺上的表演者互動。

第四首歌詠中國中秋的歌曲《但願人長久》,是譚晶2009年《長城獨唱音樂會》演唱的一首經典歌曲。文學宋詞屬中國宋朝留給世界的珍貴遺存,詞句之中,不但飽含著對親情的眷戀,更充滿了人生曠達的生命態度。

青年演奏家張健現場演奏三個中國傳統樂器:壎、笛、簫,讓大洋彼岸的觀眾最近距離感受中國音樂的魅力所在。


學者譚晶海外名校公開課 唱述中國文化


近尾聲,譚晶帶來了網絡點擊量過億的作品《九兒》,這是改編自莫言小說《紅高粱家族》的電視劇《紅高粱》的片尾曲,譚晶在《歌手》上翻唱後一炮而紅,這首歌也是近兩年來她在中國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女主人公九兒身上的善良、智慧、隱忍與包容,可被看作是傳統東方女性的縮影。


學者譚晶海外名校公開課 唱述中國文化


來自青年演奏演員向笛吹奏的嗩吶第一次在伯克利響起,讓人倍感新奇有趣,更是與譚晶形成絕佳互動。


學者譚晶海外名校公開課 唱述中國文化


這首歌的歌詞雖僅短短四句,但譚晶用華彩而高亢的演唱,刻畫出了九兒這個生命不屈、性格鮮活的中國女性形象,把分享會推向高潮:譚老師講課時溫婉帶笑,一開嗓,不管在哪,她還是那個歌唱“大魔王”。

分享會結束前,譚晶用流利英文說明了這次活動的初衷:從近千首演唱作品中選出五首歌作代表,就是想把這一年來在伯克利交流學習中從西方音樂站位與東方音樂思考的理解與認知,用唱述方式在舞臺上表現出來,並作為一堂公開課呈現給大家。


學者譚晶海外名校公開課 唱述中國文化


到底是怎麼樣的一位優秀的歌者,能讓現場掌聲如雷動,曲罷仍意猶未盡?

成就羨煞旁人 不忘進取轉入學界傳播中國民族音樂

譚晶作為中國家喻戶曉的歌唱家,是中國第一個通俗唱法碩士。


學者譚晶海外名校公開課 唱述中國文化


2000年她憑CCTV青年歌手大賽通俗唱法冠軍正式步入歌壇,曾12次登上收視超過10億人次的春節聯歡晚會,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上的演唱,更是讓人印象深刻。


學者譚晶海外名校公開課 唱述中國文化


這些年來,譚晶一直堅持著公益事業:援建學校,前往貧困山區為孩子們上課,創作呼籲關愛留守兒童的歌曲......


學者譚晶海外名校公開課 唱述中國文化


2016年兩會期間譚晶提出《城市公共場所建設和普及標準化母嬰室的建議》,兩會後也一直在為其奔波,同年國內首間“愛心無霾母嬰室”終於亮相。


學者譚晶海外名校公開課 唱述中國文化


當時很多人都誇讚譚晶“太成功了”,既是歌唱領域“大魔王”,又是公益方面的先驅榜樣。

但她本人並不滿足於現狀,渴望更多進步:2017年10月,譚晶應邀以訪問學者的身份,走進UC Berkeley校園,從歌唱家角色轉型成為了接地氣的東方學者。


學者譚晶海外名校公開課 唱述中國文化


從歌者轉為學者 學院派扛大旗潛心音樂研究

說起來,轉型這件事需要非凡的勇氣。如今全社會都在討論三四十歲女星的尷尬:姚晨、馬伊琍、楊蓉都曾在採訪中聊到過這個讓人迷茫而兩難的問題。

演藝圈形勢這般嚴峻,歌壇亦是如此,一檔接著一檔的唱歌綜藝進入聽眾視野,好聲音源源不斷,悅耳音色和新奇唱法層出不窮,形式也不再侷限,此番景象對“前輩”們而言其實挺尷尬的。


學者譚晶海外名校公開課 唱述中國文化


在這一點上,譚晶就處理得從容果敢且十分成功:毅然選擇從翻紅的舞臺上退出,轉型學者。如今她從舞臺中央去到了海外名校,投身藝術探索和教學交流中,在學術界也取得成就,收穫了認可。


學者譚晶海外名校公開課 唱述中國文化


看上去譚晶是放棄了舞臺上光鮮璀璨的表現機會,實際上卻是選擇了收心進行更深層次的修煉,在另一個領域融會貫通,這波針對年齡和潮流的迂迴之策明智又大膽。

藉著樹蔭在草坪上席地而坐,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子一同探索進步,師生和樂之景讓人看得好生羨慕:她活出了自己的逆青春。


學者譚晶海外名校公開課 唱述中國文化


從頂級歌者到人氣學者的漂亮轉身,其實也是譚晶作為公眾人物傳遞的一種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類似的例子像崔永元選擇回學校教書,董卿轉型製片人,徐靜蕾退居幕後當導演,都是有理可循的:臺前綻放並不一定是長久之計,轉型看似“退”一步,實則“進”百步,以退為進,是另一種

歷煉和進步。


學者譚晶海外名校公開課 唱述中國文化


還有很多明星選擇了轉型做“明星商人”,可惜的是這條路不好走,走偏了反被稱“圈錢”商人,前功盡棄。對此,譚晶轉型音樂學者的選擇是明智的,也是有其必然性的:首先她本就出身學院派,其次她多年來接受體制內教育,加上潛移默化形成的個人藝術修養,轉型也毅然選擇了“迴歸”學術界,踏進名校,繼續深耕音樂領域。


學者譚晶海外名校公開課 唱述中國文化


時隔一年的潛心學習和研究,她在名校“開課”,頗為轟動,熱情的“學生”們一度把鏡頭都糊住了,久久不能離去的譚晶即興清唱一段《祝酒歌》,順便讓國外友人感受了一下中國的“酒文化” 。

網友感嘆:功成名就的大歌手迴歸校園搞研究,果然還是學院派扛大旗!

相比之下,譚晶自己倒十分謙虛:,她在公開課最後現場致謝“很榮幸能夠作為訪問學者來到伯克利,感謝各位老師和同學來聽這堂公開課,希望這堂課帶給大家的是歡樂與收穫。伯克利的傳播理念是,一個人又一個人可以影響世界。期待在我們共同努力創造的更好的世界中再次與你們相遇。”


學者譚晶海外名校公開課 唱述中國文化


前幾日接受中美峰會採訪時她表示,這次公開課稱為分享會或交流會倒更合適。此外她還補充道:“其實我覺得創新是一個永久的詞,我們在繼承前輩留下來的中古傳統的東西時,也希望能也加入自己的一些理解;我希望自己能在音樂上,在自己的作品上,融入更多不一樣的元素。中美峰會,講求創新的不僅僅是科技,還有音樂,都要吸納更多的東西。”

譚晶作為堅持探索與思考的音樂學者及開創融合跨界風潮的歌者,用靈變的高水準演唱與真誠的分享,為伯克利的師生嘉賓帶來了一次來自中國的音樂表達,讓身處大洋彼岸的音樂愛好者領略了一場華美、真情與心動的演出,體會了一份過耳不忘的情感交互。


學者譚晶海外名校公開課 唱述中國文化


這堂“公開課”贏得了各界觀眾的由衷好評,讓大家對來自中國的音樂與故事有了全新的認知,也讓彼此的瞭解接觸擁有了新的方式。在這個浮躁而高調的時代,譚晶的學者精神和謙卑的態度顯得很珍貴,或許這才是一位社會公眾人物應該有的修養:值得高調的是遠見和執著,懂得低調的是果敢與智慧。

學者譚晶海外名校公開課 唱述中國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