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敢攻打整個東南亞,爲何不敢攻擊印度?

孫華藝


這個問題真是問得好尷尬,因為問題本身就有錯誤。建議悟空問題最好對問題進行人工審核,不然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的問題”。

話說,大家為什麼會有日本沒有進攻印度的錯覺?

筆者仔細想了想,估計是因為1942年發生在緬甸的那場戰爭。

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被捲入戰團,這場戰爭戰爭擴大了。美國為了幫助中國共同對付日本,開始加大對中國的援助。但是,由於中國幾乎喪失了所有的對外海港,無法從海上接收來自美國的援助。無奈之下,美國只能把援華物資用船運到緬甸,然後通過滇緬公路運到中國雲南。這條路幾乎成了中國接受外援的唯一通道,被稱為中國的生命線。

日本為了斷絕滇緬公路這條中國唯一的生命線,發起了緬甸戰役,以4個師團的兵力攻擊緬甸。4個日軍師團已經遠遠超過駐緬甸的英軍,所以英國向中國求援,催生了著名的中國遠征軍。蔣介石派出3個軍(第5軍、6軍、66軍),以羅卓英為總司令,杜聿明為前敵總指揮,開赴緬甸作戰,配合英軍,抵抗來犯日軍,保障中國生命線的暢通。

可是,緬甸雖然對中國至關重要,但在英國眼裡沒那麼重要,他們更在乎女皇王冠上的明珠——印度。所以,英國軍隊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真要守住緬甸,他們請求中國軍隊加入緬甸戰場真正的用意,不過是利用中國軍隊暫時擋住日軍,這樣英國人就能把更多的軍隊和物資撤到印度,去保衛其女皇王冠上的明珠。

在這種狀況下,無論中國軍隊有多英勇,都不可能取得最後勝利,於是有了遠征軍的慘敗。除了孫立人師撤到印度,其他幾萬大軍被逼走上野人山,傷亡慘重。正因為中國軍隊的頑強,使得部分英軍得以安全撤到印度。

1942年5月底,倖存的英軍大部撤至印度境內的英帕爾城區。日本儘管佔盡優勢,但也因為兵力不足,加上需要消化已經獲得的戰果,所以停了下來,並未繼續進攻印度,這給英國人一個喘息之機。這可能就是提問者想問的——為什麼緬甸戰役以後,日本沒有趁虛而入,繼續進攻印度。

日本自始至終沒有攻擊印度嗎?

非也,當時攻下緬甸之後未繼續進攻印度只是暫時而已。兩年後,日本進攻印度了。

1944年1月7日,日本以“大陸指第1776號”的指令,下達了代號為“烏”號的英帕爾作戰計劃,企圖佔領印度的英帕爾和科希馬等要地,進而控制整個東印度地區。負責進攻的為日本第15軍,指揮官是牟田口廉也,所部下轄第15、31、33師團。英軍駐守英帕爾和科希馬等地區的是斯利姆將軍,所部為第14集團軍,下轄第4、15、33軍。

這場戰役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日軍失敗的結局

為什麼這麼說?

日軍的後勤保障太糟糕了。

第15軍擔任進攻任務,結果直到向部隊下達展開命令,原定的後勤保障計劃才完成了18%。部隊出擊時,只攜帶了1-2周口糧、1.5-2個基數的彈藥,2萬餘匹馬、牛和象,數千只山羊。日軍計劃用這些牲畜馱運物資併兼作食用,估計可支持一個月。

一個月之後咋整?

日軍很自信,而且之後的後勤保障好辦——只要儘快打下英帕爾就行了,因為可以搶英國人倉庫裡的物資,不用自己攜帶。

可惜,日軍的算盤完全打錯。1944年的英軍已經不是兩年前那支見到日軍就逃的英軍。日軍在英帕爾遇到了頑強的抵抗,雙方陷入僵持,物資不足的問題就開始嚴重困擾日軍。英帕爾會戰,被西方和日本的軍史學家評價為日本歷史上在陸戰中遭到最慘重失敗的一次戰役。日軍發動進攻時,約有10萬人,戰役結束時,5.3萬多人在戰鬥中死亡或失蹤,卻沒有達到目的,而是敗退回進攻的出發地。日本這次進攻最大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忽略了後勤保障,二是對英軍的頑強估計不足。這次會戰失敗,使日本企圖進攻印度的計劃,全面破產。

很顯然,日本並不是沒有攻擊印度,只是在緬甸戰役後暫時沒有繼續進攻印度而已。1944年,日軍進攻了印度,結果卻慘敗。

1. 鄧賢:《大國之魂》

2. 胡燁:《浴血雨林:英帕爾戰役》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有網友問:日本敢攻打整個東南亞,為何不敢攻擊印度?日軍其實是進攻了印度的。但是,1944年日本的海上運輸線已經完全被美軍切斷,這次被稱為英帕爾戰役的結果,也就成為了日軍的一個噩夢。

英國國立軍人博物館展開過一項民眾調查,在英倫三島人們的心中,到底哪一場戰役才是他們“最偉大的戰役”? 這項殊榮既不屬於擊敗拿破崙的滑鐵盧戰役,也不屬於二戰轉折點諾曼底戰役,摘冠的是默默無聞的“英帕爾-科希馬戰役”。

在1944年3月,日軍第15,31,33師團聯手向印度發動了進攻戰役。但是,日本卻無法提供足夠的後勤部隊和汽車部隊,因為汽車部隊大部分都在我國,還有日本本土。而現在海上運輸已經不再安全。

因此,日軍就只能自己揹著2個星期的彈藥和口糧向在印度的英軍發動進攻。希望可以通過繳獲從英國人那裡得到急需的武器彈藥和糧食。

在美國2萬架次的戰機和運輸機支援下,英軍士兵供應十分充足,甚至有熱咖啡喝、有乾淨的襯衣換。不僅空運走了5萬非戰鬥人員和傷員,還空運來了新的戰鬥部隊。15萬英印軍佔據了決定的優勢地位。

日軍拿著2個星期的彈藥和糧食打了3個月以後,發現已經完全打不動了。口糧從出發時的6兩降到4兩、3兩、1.5兩,甚至0.3兩,戰鬥力大為下降。有3萬多名士兵染上了傷寒、瘧疾、痢疾、霍亂、流感等叢林病。

可是又不想撤退,就死守在哪裡,到了1944年7月,日軍開始撤退了,一直到1944年9月整個英帕爾戰役結束,日軍死亡5.5萬人,其中戰鬥死亡32000人,其他都是病餓死。英印軍損失24000人。


深度軍事


命題有誤。日本攻擊了印度,不過因為“鬼畜牟田口”的狂妄無能,在英帕爾戰役被英軍反擊慘敗。

印度是“日不落帝國”在亞洲乃至全球最大的殖民地,它屬於南亞次大陸,不屬於東南亞。

從長遠戰略來看,日本要稱霸亞洲,勢必要進攻印度,但由於已經同時和中國、美國兩個大國開戰,日軍根本沒有軍力去攻打印度,再開闢一個大戰場。

但到了二戰後期,形勢發生變化。

一方面,納粹德國在歐洲和北非戰場形勢不利,搞笑盟友意大利不堪大用,希特勒只好讓好基友日本向印度進攻,吸引英國和美國兵力(印度是英國最重要的殖民地),緩解自身壓力。

另一方面,日軍也需要進攻印度,切斷中印公路,改善其在緬甸的防禦態勢。

既是一舉兩得,日軍決定進攻印度,目標英帕爾。

參戰日軍是南方面軍第15軍,下轄第15、第31、第33師團,共8.5萬人,司令為牟田口廉也中將。

牟田口廉也,1937年“七七事變”時,擔任侵華日軍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第一聯隊聯隊長,7月7日當天,正是他親自下令向盧溝橋中國守軍開火,並炮轟宛平城,成為“七七事變”罪魁禍首。

1944年3月,牟田指揮3個主力師團先後越過欽敦江,投入進攻。

這是一場從開始就註定的慘敗,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日軍準備嚴重不足。

日軍高層並沒有充分評估駐印英軍的實力,因此發動此次印度作戰的決策過程十分倉促。日本大本營、南方軍都是隻下了進攻命令,卻沒有對前線給予任何實質性的戰役指導,任憑牟田率領1個軍盲目作戰,似乎大家都對這場戰役不看好,能躲多遠就多遠。

第15軍第31師團師團長佐藤抱怨說:“如此大規模的作戰至少應當由大本營立案,在南方軍的指導下,由緬甸方面軍來具體實行,而僅讓一個軍司令官來擔當如此重任……更何況在最後的緊要關頭,方面軍也罷,南方軍也罷,沒有派出一名參謀前來助戰,反倒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躲得遠遠的。”

二是後勤保障嚴重缺乏。

在東南亞作戰的日軍,後勤保障主要依靠海軍,但日本海軍早被美國海軍吃死,根本沒辦法從海上運輸物資;進攻印度的日軍只能靠自己保障後勤,於是在開戰之初,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奇葩場景:日軍趕著作為肉食給養品的大批活牛、活羊,行走在崇山峻嶺和熱帶叢林中。

但即便是這些補給,也被美國空軍一路轟炸,給打的七零八落。

三是指揮官狂妄無能。

這個牟田口缺乏指揮才能,偏偏又狂妄自負。在討論作戰計時,牟田口說道:

“關於此次作戰,我們已經詳細地討論過各個細節,並全部解決了。因此,成功應該是顯而易見的。”

牟田口的參謀長以後勤為理由,反對發動此次作戰,牟田口不為所動,回答道:

“沒有補給,就不能打仗?那怎麼能行!日本軍隊能夠忍受任何艱難困苦。糧食可以從敵人那裡奪取。”

剛一踏上印度的土地,牟田口又得意忘形地狂妄宣稱:

“陸軍現已達到天下無敵的地步,太陽旗將宣告我們在印度肯定勝利的日子為期不遠了。”

但戰事發展與其美好願望背道而馳。

日軍缺乏給養,加上長途行軍,盡顯疲態,只是趕到英帕爾前沿,無力發動猛攻,駐印英軍則深知英帕爾重要性,與日軍浴血奮戰。

隨著雨季到來,缺衣少食的日軍感染了瘧疾、痢疾、霍亂、傷寒等疾病,由於沒有醫療器械和藥物,只能眼睜睜看著士兵不斷死亡,戰鬥力大幅削減,英軍趁機反擊,日軍傷亡慘重。

疲憊的日軍第31師團沒有吃的,沒有槍彈,只好撤退。

牟田口得知此事,大為惱火,慷慨激昂地發表了堪稱“瘋狗精神”的一番言論:

“諸位,佐藤師團長違背軍令,擅自拋棄了科希馬戰線。因為沒有食物無法戰鬥,就擅自撤退。這樣的人還能稱之為“皇軍”麼?“皇軍”即便沒有了食物,也必須繼續戰鬥的。沒有武器彈藥和食物就不能打仗?這決不能成為正當的理由!……沒有子彈的話,不是還有刺刀麼?沒有刺刀的話,還有拳頭呢。沒有拳頭的話,可以用腳踢的。就算這些都沒了,不是還可以用牙齒咬麼?……不要忘記日本男子應該有的大和魂!日本是神州,神靈必定會保佑我們的……”

不管牟田口如何“使用精神勝利法”,日軍也不是鐵打的,美英印聯軍和中國遠征軍發動大反擊,打得日軍落花流水,損兵折將,幾個月的雨季大潰敗中,牟田口的15軍損失殆盡。

日軍大本營對此十分惱火,但又無可奈何,只得在7月10日下令停止英帕爾戰役。

此役,英印軍傷亡1.6萬人,日軍傷亡6.5萬人,堪稱日本陸軍史上最慘痛的失利。日本軍方對此次戰役的總結是“緬甸戰局以悲劇性的英帕爾戰役為轉折,走向全盤崩潰的命運。”

從此以後,日軍在亞洲太平洋戰場全面轉入防禦態勢,節節敗退,更不可能再對印度發動進攻。


帕爾戰役的慘敗,固然有日軍大本營倉促出兵,準備和指導不足的問題,但牟田口的狂妄無知難辭其咎,日軍上下一致認為,他對自己人的傷害比敵軍更可怕,而盟軍則因他受惠良多,於是給他取了一個外號叫“鬼畜牟田口”,而他指揮的英帕爾戰役在日本則成為“有勇無謀”的代名詞。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二戰期間,囂張的小日本幾乎侵略了整個東南亞,甚至還將爪子伸到了美國,可是為什麼卻獨獨沒有攻打印度呢?難道印度當時的軍事實力強大到能夠讓日本都感到敬畏嗎?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日本就一舉拿下了菲律賓、新加坡、緬甸等多個地方,但是卻獨獨漏掉了印度,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並不是印度本身有多厲害,而是因為印度背後的靠山讓日本不敢招惹。


當時印度和緬甸都是英國的殖民地,日本已經佔領了緬甸了,但是他並不敢把英國所有的殖民地都佔領。而且日本佔領了緬甸之後,剛好美國已經從珍珠港襲擊中回過神來了。日本這個時候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美國身上,就無力佔領印度了。而且當時日本其實是想過佔領印度的,只不過最後的結果並不好,進入印度的幾次試探性進攻均告失敗,尤以因帕爾戰役失敗最為慘痛於是日本就放棄了這個念頭。


還有大多數部隊都深深地捲入了中國戰場無法抽身。在太平洋,日本也需要保護現有的殖民地。當時,印度集中了英國在亞洲的主力軍,疆域相當於整個南亞大陸的廣大領土,在戰略上非常廣泛。如果日本出兵,必然會騎虎難下,啊三的感謝我大中華給他擋槍啊!


史林外傳


瞭解歷史的都知道,二戰的時候牽扯到了六十多個國家,日本更是幾乎將東南亞全部佔領,可是印度在當時並沒有受到傷害,日本不敢攻擊印度?這完全是無稽之談,日本在戰爭的時候見人就咬,就沒有他們不敢幹的事情,既然不去幹,那肯定就是有原因的。

首先可以肯定的說,日本曾經制定過關於印度的計劃。回顧那段歷史,東南亞很多地方都是殖民地的狀態,有趣的是當時日本人可是號召這些地方的人一起反抗殖民,很多國家一開始還真的把日本當成了救世主。印度在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日本人在攻佔緬甸之後,想著一鼓作氣去攻佔印度,可是並沒有嚐到甜頭。

幾次試探性的進攻都以失敗告終,有幾次打的還非常慘烈,同時敗的非常徹底,於是日本人打消了這個念頭,實際上在日本佔領緬甸的時候,已經是非常吃力,戰線拉的太長,而且在當時日本人沒有實力去迅速佔領印度,如果要打,那肯定又是一場持久戰,這個時候日本已經自顧不暇,不可能傻到再去跳進一個泥潭之中。

各國的宣戰已經讓其無力在去開闢一個新的戰場,假如說日本真的開始進攻印度,那麼恐怕他們會敗的更快,所以說,日本不打印度是因為沒有那個實力。不過根本原因卻不是這個,打印度日本能夠得到什麼?這個地方啥也沒有,要資源沒有,要錢沒有,日本人耗費大力氣打下來一點好處都沒有。

根本原因就是沒有利益,如果有足夠的好處,日本恐怕就會不惜一切去佔領,畢竟佔領之後得到的資源能夠讓他們在這場戰爭中堅持的更久,所以說,日本人不去打印度不是因為不敢,最根本的原因是沒有利益。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這問題問得好像在二戰之中印度有能力獨善其身一樣,印度在二戰之中也並沒有多麼體面,作為英國的殖民地,二戰期間英國印度軍和日本印度軍同室操戈。敢問當時的亞洲還有哪塊地皮是日本不敢碰的,他們連美國的屁股毛都敢拔了,還有什麼事情是這幫軍國主義瘋子做不出來的。

印度日軍是打過的,肯定也想過順便將它給佔領了。日本原來的計劃就是打下印度,從而可以和德國在中東會師慶祝。只是幾次試探性地攻擊都失敗了,特別是英帕爾戰役,後勤工作差到前所未有,在叢林之中餓死過萬日軍,趕上雨季又是瘟疫爆發,風寒橫行……日軍輸得要多慘有多慘,這得多虧了他們的鬼畜指揮官牟田口廉也。

日軍最終放棄了印度原因也是比較簡單的,因為日本最終想要的是石油,沒有了石油,他們開闢的所有戰場都將以失敗告終。印度是個石油貧國,所以在日本急缺兵源的前提之下,他們還是選擇了暫時不去開闢印度戰場。除了石油之外,日本急需的資源比如橡膠、大米、有色金屬……這些都是他們攻打其他東南亞國家的目的所在。

對於英國的殖民地,日本已經搶了緬甸在先,英國無論如何都不會將印度給丟棄,畢竟印度是英國“帝國王冠的寶石”呢,沒有了印度,英國如何能再自稱日不落帝國,女皇也不存在,只能稱為“女王”。

所以日軍如果入侵印度,得到的肯定是英軍的激烈反抗。因為當時的英軍已經集結了大部分的精銳部隊駐紮印度,還有印度當地武裝的支援,美軍也插上一手,提供了運輸機幫助。日軍要面對的軍隊總和差不多是200萬人左右,在這種情況之下,日本要打地處南亞次大陸的印度,這樣遠的補給線,要多少人多少軍艦才能保障後勤補給啊。英帕爾戰爭已經是一個夠徹底的教訓了,日本傷疤還沒好自然不敢忘了疼。

還有一點就是日本當時的精力有限,在中國戰場已經出現了兵力不足的問題,現在又要抽出精銳對付美國,根本無力旁顧。總而言之,日本不打印度,第一是因為印度的誘惑力不大,沒有他們想要的東西;第二就是因為自身的條件不足,前期試探性攻擊慘敗教訓太過深刻,不想再貿然行動了。


木劍溫不勝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不是不想進攻印度,實在是沒有這個實力。

日本不是什麼超級大國,僅僅是準一流的列強,國軍軍事、工業、農業都比較落後。

日本當時手伸的很長,已經超過它的能力。

日軍不但入侵了東南亞,攻打中國大陸,還在太平洋上和美軍拉鋸,還要同時和蘇聯對峙。

1941年12月時,日本陸軍的總人數達到了210萬人,其中120萬在中國,剩下不到100萬分別部署在地域極為遼闊的東南亞和太平洋,捉襟見肘。

其中,僅僅入侵東南亞的南方軍就拼湊了45萬規模。但兵力完全不夠用,只得最終增肌到75萬。

即便如此,想要控制這麼大的領土是近2億老百姓,也是不夠的。

所以,在進攻東南亞最西端的緬甸時,開始日軍僅僅使用了2個師團不過5萬人的兵力。

被中國遠征軍打的滿地找牙後,日軍才又增加了3個主力師團,將兵力增加到10萬,將中英聯軍打敗。

但也就僅此而已了。

當時緬甸面積就有70萬平方公里,人口高達三千萬。這區區10萬日軍,想要控制緬甸也很困難,根本就無力繼續向西攻打印度。

當時印度面積高達4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有好幾億。日本人估算,拋去印度的英軍不提,即便控制整個印度就至少需要三十萬部隊。

在當時,日本是絕對拿不出來這些部隊的。即便部隊能夠拿的出,也無法保證後勤供應,還是得完蛋。

況且,印度國內情況複雜,種族、宗教、民族、種姓問題都極為嚴重,是個奇爛無比的爛攤子。日本人去,就首先要收拾這些殘局。那麼,佔領印度恐怕對於日本沒什麼幫助,反而會背上一個大包袱。

這種情況下,日本去打印度,豈不是頭被門夾了!


薩沙


二戰時期,日本好像沒有不敢做的事,和蘇聯打過,和美國打過,英國法國的殖民地都佔了,說日本不敢打印度其實是不對的,日本不打印度的原因不是不敢,而是不想,也沒有能力了,而且打印度也沒有實際的意義。當時的印度主要還是英國的殖民地,而且緬甸也是英國的,日本既然已經佔了緬甸了,就不怕得罪英國了,所以不能說不敢打印度,而且在二戰後期,日本也嘗試性的發動了一次攻打印度的戰爭,日軍於1944年1月7日以“大陸指第1776號”的指令,下達了代號為“烏”號的英帕爾作戰計劃,企圖佔領英帕爾和科希馬等要地,進而控制整個東印度地區。但是最後失敗了,所以說日本不是不敢。

至於為什麼沒有打印度呢?

首先就是沒有實際的意義,當時的日本基本上已經佔領了整個東南亞,其實日軍一開始佔領東南亞的目的就是奪取戰爭資源,奪取印尼大油田、馬來的橡膠和泰國的大米,還有來自東南亞的奎寧和有色金屬等等資源,在發動東南亞戰爭之前,日本遭到了美國的經濟制裁,石油,鋼鐵,以及在美資金全部被凍結,日本不得已只能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後佔領東南亞,如果日本佔領東南亞之會死的更快。那麼當時日本已經佔了這些國家,得到了日本想要的資源,再去印度就沒有實際意義了,而且印度本來就是一個貧油國家。

其次就是已經沒有實力去打了當時日本佔了緬甸的時候已經是在1942年的時候了,這個時候,日本的大部分兵力被調往了太平洋戰線上,而且中國戰場也牽制了大量的日本軍隊,已經沒有多餘的兵力來攻打印度,而且要知道此時的印度真的不是那麼好對付的,當時印度駐紮有英軍、英印軍、西非軍、美國航空兵和印度軍近200萬人,雖然戰鬥力沒有那麼強,但是要想征服印度的話,那麼至少也要達到30個師團左右,一個日本師團大概就是1.8萬人,大概也需要五十萬人才可以。這個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已經完全是不可能的了。


小伍講歷史


我是兵說,我來回答!

第一,日軍打過印度,但是被打疼了。在南下派與北上派的爭奪中,南下派佔據了主導地位。儘管如此,日本依然希望與德國會師,進攻印度,從而與德軍在中東慶祝勝利。1944年3月,日軍集結了8萬大軍進攻印度。因為後勤未到位,加之疾病肆虐,結果日軍傷亡6.5萬人。對於日軍來說,兵力本來就不夠,一次損失幾萬大軍,三個主力師團元氣大傷,確實是被打疼了。在後期只能轉入防禦狀態,到處修防禦工事。

第二,中英印軍的殊死抵抗。在緬甸戰場上,英國軍隊一再潰退,它們的撤退目標就是到印度。對於英國來說,緬甸可以放棄,但是印度一定不能丟棄。如果日本敢進攻印度,就讓它頭破血流的出去。英軍集結了當時在印度的大部分精銳部隊,還有印度當地武裝和中國軍隊的支援。另外美軍也提供了運輸機的幫助,得以快速調遣部隊。經過幾個月的慘烈廝殺,英國“紳士們”最終還是守住了印度。

第三,日軍指揮官的無能。對印作戰的日軍將領為牟田口廉也,這個人也是發動盧溝橋事變的罪魁禍首。不過他的才能也只能製造一點陰謀事件,指揮千軍萬馬作戰能力顯然不夠。在進攻印度的時候,過度輕視英軍,認為他們依然會一觸即潰。作戰中不考慮後勤的問題,先打再說的風格。結果開戰沒過多久,前線部隊就面臨缺少糧食的局面,居然對前線軍隊說:沒有糧食可以吃草啊。這樣無能的人,敗仗必定無疑了!


兵說


誰說不敢攻擊印度了?

日本的整個亞洲戰略,或者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整個國家的總體戰略就是把印度包含在內的。我們之前已經說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的國際關係,其實就是新興的工業化強國(主要是蘇聯、德國、日本、美國)互相叫價、互相試探、合縱連橫的過程,這一過程伴隨著對於老牌殖民帝國(尤其是大英帝國)全球體系的重新瓜分。按照德國地緣政治學家豪斯浩弗的想定,作為大英帝國王冠上的明珠,印度王國是務必要被瓜分掉的。唯一的問題是交給蘇聯人還是交給日本人去佔有。當然,隨著德、蘇的關係破裂與蘇聯衛國戰爭的爆發,豪斯浩弗為希特勒設計的聯手俄國去搶奪亞歐大陸南部“溫暖地帶”的戰略成為泡影,鬥爭的軸線迅速沿著阿爾漢格爾斯克-阿斯特拉罕這條A-A線展開,反而給了亞洲大陸東部的日本以天賜良機去奪佔印度這塊大英帝國的地盤。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初,日本陸軍在東南亞戰場幾乎打的所向披靡,對於新加坡的攻略更是打得帝國首相丘吉爾驚掉下巴。但是,隨後的日本不得不將全部的力量投入到同美國爭奪太平洋制海權的戰爭中去,自然也就無暇顧及“打到印度”這個問題了。一直到1944年3月日本發覺英軍試圖從印度向印度支那地區發起反攻,且中國的蔣介石政權一直通過阿薩姆邦向西南地區運輸抗日物資,才不得不發起了以攻略印度阿薩姆地區為主要目標的英帕爾戰役(也就是“烏”號作戰計劃)。但此時已經是強弩之末的日本陸軍完全無法適應緬甸叢林的作戰環境,漫長的補給線對於本來就不重視兵站工作的日本陸軍來說基本上還沒開打就先給參戰部隊判了死刑,再加上“鬼畜牟田口”這麼一個四六不靠的軍事主官,愣是把英帕爾戰役打成了“日本陸軍史上最大的愚戰亂鬥”,參戰的日本陸軍部隊傷亡高達7萬人以上,光是被餓死的就有三四萬人,把進攻路線打成了“白骨街道”。進攻印度的鬧劇就這樣收場了。

以上,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探討。如果贊同我的回答,也歡迎點擊關注我的頭條號,及時收到更多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