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宴:李煜对宋朝既不肯备战又不肯投降,是他悲剧的根源

在宋朝紧锣密鼓的图谋南唐的过程中,李后主一面拒绝宋朝的招降,一面又不认真备战,反而一再的伏低做小,指望宋朝看在这一点上放过他。那当然是不可能的,宋朝水军整装待发,吴越决定联宋灭唐,南唐内部则名将冤死,谋臣无用,南唐的灭亡已经不能避免。

文史宴:李煜对宋朝既不肯备战又不肯投降,是他悲剧的根源

宋朝君臣玩弄李煜

1

开宝六年(973年)四月,卢多逊即将北归的小船停靠在宣化口。此行,他以翰林学士(其时赵普尚未倒台,卢多逊也尚未晋升参知政事)身份,代表大宋天子出使江南,李煜对他极尽款待,盼望他能在赵匡胤面前代为美言。

然而,好揣度圣意的卢多逊却在打江南的主意。赵匡胤吞并江南的雄心经昭然若揭,绝不想听什么有关江南的美言,他想听的定是平灭江南的策略。

卢多逊又猜对了。虽然翰林学士出使属国是朝廷惯例,但赵匡胤命卢多逊出使江南,确有特别考虑。一来江南向以文化繁荣著称,那些文学之士不免要刁难宋使,以争国格。所以,大宋一定要派出博学多才、能言善辩者,不能丢了大宋颜面。

但这些还是面子工程。过去陶穀、窦仪都出使过江南,陶穀人品欠佳,被韩熙载抓住把柄玩弄于股掌,不值一提;窦仪却是堂堂学士,大朝风范。然而,即便是窦仪,他的使命也仅止于此。如今大宋吞灭江南在即,急需刺探江南虚实。卢多逊机敏聪慧,心有城府,又一心求上进,保不齐会有出其不意的惊喜。

赵匡胤选对了人,急于证明自己才干的卢多逊想到了图经。两年前皇帝让他组织人手编撰新图经,江南资料欠缺。没有图经,日后如何对江南用兵?当年张晖画了后蜀的形势图,曹翰画了幽蓟的形势图。我卢多逊要是搞到一份完整的江南形势图,则平灭之功,不仅不在张晖、曹翰之下,更会令天子对我刮目相看!

主意既定,卢多逊命人返回金陵告诉李煜:“朝廷重修天下图经,史馆独阙江东诸州,愿各求一本以归。”

李煜正愁没有表忠的渠道,听闻卢多逊有求,他竟然兴高采烈地派人去抄写全国十九州的资料,还令中书舍人徐锴等通宵校对,保证万无一失后,才将这抄写本恭恭敬敬地送给了卢多逊。

天底下可能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比李煜更天真的人了!

卢多逊还朝,赵匡胤开怀大笑。卢多逊啊卢多逊,可真有你的!对江南用兵,朕最愁的就是没有图经,现在好了,江南十九州地势,屯戍远近,户口多寡,这些涉及国家安全的机密,一夕之间全部为我掌握。朕果然没用错人!

卢多逊见龙颜大悦,赶紧趁热打铁,进言江南倾颓,应发兵取之。赵匡胤点点头,吾不喜得江南图经,吾喜见多逊之识也!

五个月后,参知政事吕余庆因病请求解职,得到批准。卢多逊入职政事堂,正式成为大宋的副相。

文史宴:李煜对宋朝既不肯备战又不肯投降,是他悲剧的根源

挤掉赵普的卢多逊

就在赵匡胤重用机巧的卢多逊时,李煜却在金陵城里大开杀戒。被杀者,正是当年主持土地改革的内史舍人潘佑与户部侍郎李平。

当初李煜娶小周后,命徐铉与潘佑制定婚礼仪制。徐铉援引古制,提倡节俭;潘佑则主张铺张。两人相持不下,最后请出徐温之孙、元老徐游裁定。那时潘佑受宠,徐游以为铺张之意必出自李煜,于是力挺潘佑。最终,李煜的婚礼极尽奢华,徐铉与韩熙载作诗讥讽,徐铉从此与潘佑划清了界限。

徐铉不搭理潘佑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个人过于孤芳自赏。只要是他认为对的,那就一定是对的;万一“不对”了,那是因为别人错了。比如那根本推行不下去的土地改革,规划本身就有缺陷,李平在执行时又操之过急。结果,这个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的改革,反而搞得老百姓鸡犬不宁。李煜得知此事后急忙将土改叫停,可是潘佑却认为改革没问题,真正有问题的是说他改革有问题的人。

土改失败后,潘佑没有反思,反而越发自命清高,说要想免于亡国,非令自己为宰相不可,还推荐了一批人给李煜,李煜未曾任用。这一下潘佑可恼了,上书请诛宰相汤悦等数十人。李煜亲自写信劝诫他,他竟然就此不再上朝,还说什么“陛下既不能强,又不能弱,不如以兵十万助大朝收复河东,然后率领百官入朝,这也是保国之良策”,气得李煜牙根直疼。

后来潘佑请求致仕,入山避难。李煜觉得他一定是疯了,也没有追究他。然而,开宝六年(973年)十月,面对江南的摇摇欲坠,面对李煜的昏招尽出,潘佑再度上书。这次言辞异常激烈,甚至说李煜比夏桀、商纣和吴国孙皓这些残暴的亡国之君还不如。李煜终于忍无可忍,先把潘佑的“同党”李平下狱。潘佑听说后,随即自杀;其家属被李煜流放;李平也被缢死狱中。

不作死就不会死。潘佑之死,有作死的成分;但他上书言事,罪不当死。特别是说李煜“既不能强,又不能弱”,可谓一语中的。李煜号称仁慈,自言思考了十多天也没下决心杀死潘佑,谁料那时潘佑已死;次年,他又赦免了潘佑的家属。然而,观潘佑家属流徙之刑,就算当时潘佑不自杀,势必难逃厄运。

因为说话而随意杀人,甚至不说话也会被以所谓“腹诽”的罪名杀掉,这是帝制时代最野蛮的传统之一。仁慈如李煜,嗜佛如李煜,一旦掌握了生杀大权,也没能摆脱这传统的强大惯性。

江南笼罩在一片血雨腥风中,这为岌岌可危的国家更增添一份阴霾。李煜心神不宁,他开始无心享受那梦里贪欢的锦绣世界了。

赵匡胤的心情倒是不错,他刚刚在讲武殿中操墨,写下“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几个大字。赵匡胤自视,他的字算不得好字,但气势上绝不输李煜的“金错刀”。给大臣们一个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鼓励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自己则开张圣听,察纳雅言,这是历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而大宋将它推向了极致。

文史宴:李煜对宋朝既不肯备战又不肯投降,是他悲剧的根源

人格高贵的赵匡胤

说起李煜,他最近又接连两次派来使者。一次是前来谢救济之恩。当年江南饥荒,赵匡胤听闻后立即下诏,让李煜借船到湖南去运粮食赈济灾民。为江南地区的老百姓赈灾,赵匡胤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这其实是在效仿郭威,不过当时考虑到周唐对峙,郭威曾对赈灾大米的运输工具、运输数量做过限制,防止粮食落入南唐军队的手里。

赵匡胤却不同,他不但不对这些做限制,反而直接让李煜自己到大宋来运米。毕竟,如今的江南已不是当年的南唐,赵匡胤有足够的信心,不怕这些粮食喂了江南的兵。人命至重,这在赵匡胤心里是一道永远的道德底线。

更何况,江南名义上是大宋的属国,江南的臣民其实也是大宋的臣民,哪有一国之君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百姓饿死却不救济的道理?

老百姓拿到这批粮食后的情绪,史书中并未记载。但后来大宋进击江南,终于不见了当年的民兵组织“白甲兵”。

至于另一次派使者入朝,则是李煜来要弟弟李从善的。李从善当年也不是省油的灯,李景病逝时,他跑到宰相徐游那里去要遗诏,颇有抢班夺权之意。幸好徐游有操守,正色相对,才没让李从善得逞。李煜对于弟弟的所作所为一概不问,而且待他越来越好。这次李从善被扣在开封,李煜整日悲伤不已,生怕从善有个闪失。由于悲伤与思念,他甚至罢废了各种宴会,留下千古名作《却登高文》,更留下那首至今尤为传唱的《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护从善,犹如赵匡胤护光义。权力场里,没有明主昏君之别,秦二世杀过亲兄弟,唐太宗也照杀不误。难得皇家深院,还能留住那丝宝贵的人伦之情。

宋朝的水军与吴越的背刺

2

开宝七年(974年)七月初六,大宋东京开封府城东南,陈州门外西侧,赵匡胤坐镇讲武池,检阅水军。这支中原水军成军十七年,屡立奇功,让南方凭借水势的割据政权闻风丧胆。谁说北人不能水战!如今江南李煜,所恃者不过长江天堑。我大宋有“水虎捷”,所谓长江天堑,何足道哉!

文史宴:李煜对宋朝既不肯备战又不肯投降,是他悲剧的根源

金明池争标图

宋初的水军战法成了日后的竞技体育

但是,赵匡胤仍然不想放弃让李煜入朝,不想放弃和平收复江南的希望。检阅水军不久,再度派出门使梁迥出使江南。

之前,李煜曾遣使表示,愿意接受大宋的册封。他没想到,自己这样卑躬屈膝,等到的却是梁迥的问话:“朝廷今年冬天要举行祭天大典,国主何不来助祭?”助祭?那不过是入朝的另一种说法。

李煜唯唯诺诺,他既不肯答应,又不敢撕破脸当面说自己不去。但是梁迥已经知道了答案,没有多话,回朝去了。

李煜,你真的逼朕发重兵讨伐不臣吗?你我对天下大势心知肚明,你又何必抗拒王师,不识天命,徒让百姓受苦?

看来必须做最坏的打算,赵匡胤拿起卢多逊带回的图经,沉默不语。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