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哲学是什么?——读《世界哲学史》札记

文|三生石

哲者,智也。哲学从最开始就是智慧的代名词。它的诞生就像是火焰来到世间,为人类在精神的荒野上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使得我们能够不断前行,而不至于迷失方向。一代代的探索者从前人手中接过火炬,不断向前,不断向前,直到自己也成为了后人的道路。

当苏格拉底反思起智慧与美德,当孔子在竹简上刻下仁,爱,当婆罗门在森林里写下奥义书,世界第一次多了什么。那是我们向精神的荒原上踏出的第一步,是我们在这世界上刻下的最深刻的痕迹之一。

书评|哲学是什么?——读《世界哲学史》札记

通观世界哲学史,大致可以分为三条主线,以“逻各斯‘’和“努斯”为代表的西方哲学,追求天人合一,经世致用的中国哲学,求解脱真空的印度哲学。每一条都代表着人类对思维荒原的一次探索。西方哲学可讲为由希腊哲学始,从最早的自然哲学家到智者学派,再到伟大的苏格拉底。希腊哲学完成了由研究自然到研究人的跳跃,在进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之后,更是发展出来了系统化的哲学。从这里开始,我们几乎可以发现后世的所有思想的源头。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更是影响了西方哲学近千年之久。

当罗马的光辉缓缓消退时,整个西方都陷入了黑暗的中世纪。这一阶段中,哲学逐渐沦为了神学的婢女。在早期的教会里,以博爱修为代表人物的新柏拉图主义者还能占据上风,但是到了经院哲学期,托马斯等人彻底将哲学变成了论证神存在的思维工具。这种情况直到文艺复兴时,才得到了改善。哲学,科学彻底拉开了一场盛世的序幕,其涌现出了一大堆我们耳熟能详的的名字。笛卡尔,洛克,斯兵诺莎,洛克…无数的星星争相交映在人类思想的天空里,为人类的发展吹响了前进的号角。

书评|哲学是什么?——读《世界哲学史》札记

时间就这么到了康德的时代,对于他来说前辈们虽然打破了神权,却依然面对着命运必然性的困境,人依旧不是主人。于是康德便站出来了,他和谢林等等一大批哲学家,建立了理性至上的道德律令,从而使人真正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但是绝对的理性会导致绝对的虚无。这便是现代和后现代哲学的起源了。消解,异化,结构,上帝已死,人已死。欧美哲学发展到现在,转向成了语言哲学。

而在东方,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则与西方截然不同,其经历了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实)学、近代新学和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发展阶段。

其从一开始就和追求逻各斯的西方哲学不同,他更注重于实用,注重生命本体的发展与完善,而这种完善在儒家语境里往往是和社会完善有关的。当然,中国哲学中也有出世的成分,道家和佛家就代表着这种出世倾向。道讲忘情,佛讲色空。本质上都是先辈们对生命中虚无的内在审美化和对世界的探索。

至于印度哲学,其起源于宗教,而讲究寻梵,梵是我,梵也不是我。梵是外在的一切的主宰,但是作为个体,我们身体里也具有着梵,向内探寻,便最终能梵我合一,回到最初的状态中去。

书评|哲学是什么?——读《世界哲学史》札记

无论人们怎么探索,哲学的本质是不变的,其不仅仅是智慧,更是一种对待智慧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对智慧本身真挚,热烈,忘我之爱,即爱智之忱。简而言之,哲学智慧就是爱智慧。他不是解决某一问题的小聪明,小智慧而是关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大智慧,大聪明。按照我们中国传统的说法,这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换句话说,哲学就是研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智慧。他不仅仅是研究未知事物的学说,更多的是对我们已知事物的反思。就像黑格尔所言,哲学就是黄昏时刻飞过的猫头鹰。这意味着我们不仅仅要去做某事,而更要去思考某事。当我们对那些看似熟悉的事物开始反思,我们便会发现我们一无所知。这便是所谓的熟知非真知。

哲学的智慧,就是追问和反思种种人们人们自以为熟知的问题,并在这种追问中寻求真知。正因为如此,哲学是变革的智慧,他通过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从而变革人的存在方式和世界的交互方式。这就是哲学,万智之冠冕。

参考书目:世界哲学史

作者:(德)汉斯•约阿西姆•施杜里希 著,吕叔君 译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11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