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故乡是一片云

【作者简介】杨全富,又名阿都登巴,藏族,现年43岁,康巴作家群作家,四川省教育报刊社特约作者。

书评:故乡是一片云

读雍措《凹村》有感

说到故乡,早已没有了过去那样的痴恋,因为在这四十年来,大多数的时候我都为了生计而漂泊在外,在繁重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下,思念故乡的那一段情愫早已被挤压到了边缘上。它就像时光的河流飘荡而去,渐行渐远,除了一个隐藏在灵魂深处的一弯浅滩还维系着对故乡的思念之外,一切都已被无情的篡改,仿佛被清洗得了无踪影。有时村寨中有事必须回去的时候,走在那条熟悉的小径上,满眼间的景色还是与过去一样的苍翠,然而那一点点残存的记忆与情感却断断续续,犹如一阵清风,悠然见,消失在莽莽山林间,已找不到可以落脚的地方。此时,除了迷茫以外,一切都是那样的缥缈。忽然间心灵深处竟然不由自主的战栗起来,为迷失了方向而后怕不已。

曾几何时,当我读了雍措的散文集《凹村》时,才使我突然间有了强烈的归乡之感。在这本散文集里,她写故乡山脚下的大河,写樱桃、大板子山、老宅、小狗果果、闪电、核桃树、开花的苹果和开阔的土地等,也写父母、姐姐、亲人以及那些犹如生长在田野里野草一般顽强、质朴的乡亲们。文字舒缓犹如行云流水,像是凹村上空飘飞的云朵,在记忆深处的天空里时聚时散、飘飘渺渺,毫不修饰,却在不急不缓的叙述中,彰显出动静结合的力量和温柔多情的光芒。刹那间,一颗早已波澜不惊的思乡之心,已随着她的引导走向灵魂深处,直到那弯歇脚的浅滩处,仿佛自己已经成功地穿越了时间设置的魔障,又回到了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过去。

雍措的散文很有生活感,将自己完全的吸引到字里行间中,这大约就是人们所言的“情牵”效果吧,特别是读她那些叙述往事的文字,让人欲罢不能。其实我也清楚这些字句都是别人对生活的记忆,然而却却摆脱不了它对自己情感的牵扯,直至魂不守舍。当她写自己与父亲一起在年三十晚打着竹子火把、背着水背去“抢头水”的情景,“我自然也安静了许多”,好像安静的并不是她,而是我自己;当他写杨二的离去时,“杨二他躺在里面,不跟我说话,这点我很伤心”时,我也跟随笔者的笔调,心底深处充满了悲伤,泪水在眼眶中打着转;当她感慨于父亲的正直、善良、勇敢和黯然离世,我也与雍措一道,陷入对老人由生到死的无奈和凄凉。泪水,悄悄的涌出眼角……

后来,他又在《高原的天空》那一节里写到“……高原拥有生长着的马匹、帐篷,天空拥有纯洁的高远,他们还在继续生长,长成雪莲,长成秃鹫,长成草原……”我的眼前,也浮现出故乡山顶的那一溜草坪,无边风景在我眼前延伸,也像她一样成为一名忠实的信徒,一边看着眼前变幻莫测的美景,一面想起遥远的故乡。然而,如今我在翻看自己所写的文字时,竟然没有这方面的记录。没写过,是因为一直到现在我都还没有想明白我和故乡之间,到底有着一种什么样的串联,是怎么样的一回事儿。直到看了雍措的文字,我才发现,那高远的天空不正是与自己失散多年的故乡么。故乡并不是彻底消失了,而是像我自己的情感一样飘在空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一片“云”,就把思念故乡的情怀送到了我的眼前。这片“云”不是随便的袅袅,而是雍措散文世界里的一段段文字幻化的,它潜藏着无穷的魅力,将我及许多读者都融入到文字里。我想,这也许就是散文的魅力之所在吧。

书评:故乡是一片云

与雍措相识已有几年,在我的印象里,她是最谦虚的一名作家,每一次与她交谈,她的脸上总是挂着真诚的微笑,虽然话语不多,不过每一句话都是那么贴心,有一种亲人之间的真诚。她的每一篇的散文也与她的为人处事一样,看着舒服,读着更舒服。每一次阅读完她的文字后,感觉自己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而这本《凹村》更是一本纯正而又有独特韵味的散文,让人如沐春风。很多时候,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我都会捧起雍措的这本散文集,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大声的朗诵,从这些如清风一般的文字中,寻觅那些深藏在记忆深处里的回忆,这时候,我总会找到一个情感的出口和一份关于故乡的怀想。

去年,在内江市举办的散文培训会上,几位国内知名的散文家为我们讲解了散文的写作知识,使我受益匪浅。原本以为,散文是一个特定的文体,它具有严格的框架,通过散文家的讲解之后,才逐渐明白,其实,散文是一种在结构和操作上并无严格框架的文体,一篇小学生的作文、一份调查研究、一篇报告、日记、演讲、言论、说明、小品文等一切无法归类的文字似乎都可以划入散文的范畴,它们毫无例外都具有散文的影子。看到这里,很多人都误以为它的门槛极低,谁都可以随便去写,如果是这样去想,可以说你又犯了一种低级错误。

其实要真正的把散文写好,却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散文写作时,就要求写作者将自己的情感、情怀都体现在字里行间里,写出具有深度的文章。诚然,一个写作者如果没有深厚的功底是很难写出像样的散文的,即使东拼西凑的写出来,质量上也难以过关,数量也就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只有放弃。在很多时候,我们在欣赏一个人的散文时,你就能大概猜测出写作者在那个时候的所思所想,以及他的情感,这些你想藏也藏不住的。就算你沉下心来想把散文写好,如果“功底”不够,怕是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很难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意境了。

雍措的散文,就像是来自遥远天际里的天籁之音,细细品来,有着一番沁人心脾的韵味。很多时候,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叙述之后,会忽然来一段咚咚锵锵的打击乐,或者来一段低沉的和鸣,那种直达心底的音色,摄人魂魄,这样,很自然的引起了阅读者们的共鸣。就如她在《雪夜》里写:“……天亮了,梦里的雪花停止了。那座小山坡上有一座面朝东方的小土堆,静静的,静静的熟睡着……”他又在《从凹村寄出的信》中写了鹅、张瓜子的女人、像马一样死去、鹿血、阳光里的阿妈等,其中《捞不起的月亮》的结尾处写:“……大沟的泉水,静静的,落着一轮捞不起来的月亮……”,读了这样的内容,你肯定会为之振奋,为之叫好不已。

在这约30万字的《凹村》里,到处都有这样的浅吟低唱。于是,我从凹村的风中,看到了凹村人渗进骨子里的东西,感受到了雍措童年的时光;我也从中回想起我自己的童年时光;也因此而唤醒了心底深处那一丝对故乡的念想。

扯下那片云彩,明日就回故乡吧,我想。

书评:故乡是一片云

(图片来自于网络)

顾问:朱鹰、邹开歧

主编:姚小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