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爲何被譽爲民國第一偉人?

YXL獨立風中


第一位將黎元洪稱作“民國第一偉人”的人,正是國父孫中山。可見,在革命黨眼中,黎元洪受到了非一般的尊敬和好評。

“我雖然三度因緣時會,有兩戴總統桂冠的風光,但更多的是交瘁的身心和夢魘般的回憶”。這話,出自黎元洪之口。實際上,這句話,恰是對黎元洪在民國時際遇的最好總結。

黎元洪出生在民間傳說的觀音出家之日,也因此他一直被人寄予厚望,尤其民國時期,他還數度成為了承載人民希望的存在。但一次次地,他卻又在混局中自身難保,以至於最終,他還得了一個“泥菩薩”的雅號。黎元洪與孫中山

黎元洪的一生充滿了戲劇性,他是清朝官員,後來又是北洋軍閥的統治者,同時,他又是一名革命者,並最終幾度擔任了中華民國的大總統。

縱觀黎元洪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與同時期很多軍閥不同的是,他決不是一個投機分子,也不是一個柔弱的任人宰割者。透過黎元洪的一生, 我們可以確定:他是一個情感豐富、有人格尊嚴、有人倫善意的中國人。在歷史的洪流中,他一直在為把中國轉向他所認為的最好的道路:共和,而努力!

1911年,黎元洪被推選為新成立的中華民國的副總統。1913 年 10 月,他再次當選副總統。

1916年6月7日,袁世凱死後,黎元洪宣誓就職大總統。正是在這期間,一直篤信“教育興國”的黎元洪任命蔡元培為北京大學校長。把當時最好的大學交到蔡元培手裡的這個決定,無疑是開明的。隨後,1917年1月4日,蔡元培正式到校就職。隨即,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周作人、梁漱溟等民族精英時雲集北京大學。黎元洪

自此,我們現代中國的頭腦終於誕生,遲於辛亥革命的新文化運動至此蔚為大觀,為一個民族的涅架和新生提供強健的思想資源和知識產品,併為後來的“五四”運動做準備。一時間,中國人才濟濟,如百花怒放,群星璀璨。

不久後,徐樹錚聯合北洋督軍建立臨時政府,推翻黎元洪為首的北洋政府,擁段祺瑞上臺。沒有武裝實力的黎元洪病急亂投醫,邀請張勳入京調停,不料張勳來了個倒戈相向,進京後擁立溥儀復辟。

對於張勳復辟,黎元洪堅決採取了抵制態度,這種抵制態度,一如當初袁世凱稱帝時他的態度。

1917年7月1日凌晨3時,溥儀在乾清官升座,宣佈大清復辟。 大清還派代表勸黎元洪辭去民國總統之職以“歸政”大清。黎元洪大為憤怒, 斥責前來勸退的代表,他罵王士珍“毫無心肝,背叛民國”,又對梁鼎芬說:

“民國 系國民共有之物,餘受國民付託之重,退位一舉,當以全國公民之意為從違,與個人毫無關係。 君欲盡忠清室,當為清室計萬全,復辟以後,餘對於清室即不負治安責任。”

在這種嚴峻形勢下,為了挽救民國,阻止歷史的車輪倒退,黎元洪不計前嫌,致電身在南京的副總統馮國璋,讓他在南京代行總統職權,又起用段祺瑞為國務總理,討伐張勳。

平定張勳之後,段祺瑞親自到日本使館迎接黎元洪回總統府,但黎元洪拒絕了,他通電全國引咎辭職。馮國璋也登門勸解,但黎元洪堅請辭總統之職,並通電檢討自己的五大失誤:不能疏通國會;爾後又解散國會;援引張勳;不能反抗復辟;託庇於外國醫院等等。

這其中,尤其解散國會一跳,令黎元洪痛心不已,他自責“寡草隨風, 卒驟操持”。表示既鑄大錯, 無顏再居大位。 隨後,他閉門思過,掃地楚香......

黎元洪全家福(第三)

不得不說,常人認錯尚且難以啟口,黎元洪身為當時最高領導人,在做了錯誤決策後而能引咎辭職並且真心思過,這實在難能可貴。

很多年後的1922年6月,直係軍閥曹錕請黎元洪再任總統。但黎元洪面對再一次當總統的機會卻提出“曹錕裁軍”的要求。曹錕大罵黎元洪不識抬舉:

“還要提條件,這是什麼話! 捧他做現成總統,他卻要整垮我們,真是豈有此理!”

隨即,曹錕動了撂倒黎元洪自己當總統的心思,1923年,民國大總統選舉中,曹錕以鉅款賄賂國會議員在選舉作弊,黎元洪總統被迫下臺。6月11日他被逼出北京,在去天津的火車上,他被直隸省省長王承斌攔下,要他交出總統大印。黎元洪悲憤之極, 舉槍自殺未遂。

這以後,黎元洪退出政壇,一心鋪在實業上。這大概是他救國的另一種方式吧!

在這期間,黎元洪曾任中興煤礦董事長、黃陂商業銀行總董事和南洋兄弟菸草公司等企業的董事。投資企業45個,其中銀行17家,工廠12個、煤礦6家,總投資額達200萬元。

他又於武昌油坊嶺等地購置大量田產。後來他又為華僑首次創辦的中國遠洋輪船公司投資萬餘元的美金,以鼓勵該公司在遠洋運輸方面能夠得到發展,為國家挽回一部分利益。該公司當時購買了一條近萬噸的遠洋輪,命名為“中國號”。

在政壇時,在動盪的局勢面前,他雖一度被逼辭職、下臺,但他始終能有所小成。不管形勢怎麼變,從未屈服的他一直未忘記“救國”的初衷!可以說,在當時的情況下,黎元洪已經盡力了。如此,便是偉大。而在退出政壇後,有所悟的他將精力集中在實業上,並通過實業的方式繼續為國效力,如此,便也是偉大!說來,黎元洪是當之無愧的“民國第一偉人”!


奇扒公式


黎元洪(1864年~1928年),湖北黃陂人,故稱“黎黃陂”。



Δ黎元洪

黎元洪、一不是手握軍權擁兵自重的軍閥,二不是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黨魁。他得意時各派爭相推戴,失意時又被棄如敝履。

論條件他不是最好的,論仕途他又是最風光和順暢的。不想當官,用槍頂著腦門也得幹!

在風起雲湧的北洋時代,黎元洪三任副總統,兩為大總統,因而被譽為民國第一偉人。他是如何做到這些的呢?

講真黎元洪走向革命是被逼的,換言之,他之所以後來能被稱為偉人也是逼出來的。

黎元洪最初是清朝的統領,1911年,武昌起義後,當時需要一個領導人,由於黎元洪為人厚道,有黎菩薩之稱,加之幫助過革命黨人,和雙方都有關聯,起義成功後,被革命黨人用槍頂著腦門推舉他為湖北都督兼任副總統,黎一副趕鴨子上架十分不情願的樣子。

一、趕鴨子上架,黎元洪任湖北都督兼副總統

據傳黎上任的頭三天,不吃不喝,總想尋短見,起義的發展逐漸利於革命黨時,在湖北立憲派領袖湯化龍的勸說下,黎元洪才剪去了辮子,從“黎菩薩”變成了“黎都督”。這才去都督府議事。



黎元洪成了湖北都督,他出身北洋海軍,利用威望勸導他的老師,海軍提督薩鎮冰倒戈了革命黨。一些清朝遺老看到黎元洪也是個革命黨,也紛紛投身了革命。

他在湖北都督這個任上,為了立威,一反以往的菩薩面孔,露出猙獰面目,殺死了武昌首義大功臣張振武。

因為張桀驁不馴,脾氣火爆,黎元洪害怕控住不住他,找了個張振武貪汙的藉口,未經審訊,就處決了張。

黎元洪覺得,張樹大招風,為了湖北政局的穩定,只有除掉張,才能完全控制湖北局勢。設計殺了張振武,黎元洪在湖北紮了根。

二、黎元洪二任副總統

1913年,黎元洪再次成為副總統,大總統是袁世凱,袁把黎調到北京,讓陸軍總長段祺瑞接替了湖北都督。黎元洪從此沒有再回到過湖北。

黎元洪進京後,被安置在中南海瀛臺,此時袁世凱欲稱帝,拉攏黎元洪,和黎結成了兒女親家,袁的九子袁克久(11歲)和黎元洪的次女黎少芳(8歲)訂婚。大總統和副總統聯姻,這在當時傳為笑話。顯然這是門政治婚姻。

黎是反對袁稱帝,黎試圖從帝制活動中抽身而退,提出辭去副總統之職,並提出回湖北原籍的請求,袁擔心放虎歸山。一律不予批准。後來黎元洪遷居東廠衚衕,閉門謝客,悶悶不樂,軟磨硬抗對付袁世凱,黎元洪大事不糊塗,堅持共和底線,堅決反對袁稱帝,實屬難能可貴。



三、黎元洪臨危受命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病亡,按順序副總統代替大總統。黎打開袁世凱的遺命書,上面依次寫著: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三人的名字。黎元洪成了袁世凱排名第一的大總統候選人。當時黎元洪沒有實權,沒兵沒將,只是一個空架子。

四、黎元洪和段祺瑞的府院之爭

袁死後,黎元洪出任大總統,而國務院總理是段棋瑞,老段是個武夫,獨斷專行,運用各種手段排擠黎元洪,演成“府院之爭”。

段祺瑞和他的手下、國務院秘書長徐樹錚架空了黎元洪。有一次,徐樹錚拿著一份委任狀請黎元洪蓋總統印,黎問起其人的履歷,徐竟然回答道:“現在實行內閣制,總統您何必多問!我很忙,您還是快點蓋印吧!”

黎十分憤怒,對左右說:“我本來不要做什麼總統,你看他們眼中哪裡有我!”以後人們都稱黎元洪為“圖章”總統。

黎元洪不甘心做段祺瑞得橡皮圖章,他要反擊。

後來黎、段二人又為對德參戰問題爭執不休,段讓黎在和德國斷交書上蓋章,黎元洪斷然拒絕,段一氣之下回了天津老家。



Δ段祺瑞

過了幾天,經人調解,段才回到了北京。然後段祺瑞和馮國璋,向黎元洪講述了對德國斷交有利於中國的理由,黎元洪這才蓋了章。這一回合段祺瑞贏得很漂亮。

只是和德國斷交了,如何脅迫總統下令和德國開戰呢?

為了達到主戰的目的,段祺瑞將其手下的十幾個督軍叫到北京,組成“督軍團”,對黎元洪施加壓力。

督軍團想法很簡單,議會擋路,就解散議會;總統不簽字,就逼總統下野。結果事情搞砸了。

五、張勳復辟

段祺瑞內閣第二天就解體了,外交、司法、海軍、農商等五總長辭職,但段祺瑞倔強到底,一個光桿總理也要撐下去。段祺瑞再次逼到了天津,在天津組織了臨時政府。

這時遠在徐州的張勳看到了機會,這傢伙是個效忠大清的辮帥,他想乘機復辟帝制。他藉口調停府院之爭,率辮子軍10個營4000餘人,由江蘇徐州開赴北京。

張勳率辮子軍抵京後,不但沒有積極調停“府院之爭”,反而立即要求解散國會,驅逐黎元洪,邀集保皇派康有為等策劃清帝復辟,史稱"張勳復辟"。

7月1日,張勳果然讓溥儀穿上了久違的龍袍,準備臨朝聽政,收回大權。

黎元洪堅守民國最後的尊嚴,堅決不交權,總統府仍是五色旗飄揚。他暗地簽發總統令,恢復段祺瑞國務總理職務,令其出師討伐張勳。

段祺瑞馬上點兵,軍隊一到北京,張勳等復辟勢力立馬散去。



Δ張勳

這又一次證明槍桿子出政權的正確性。

黎元洪之所以浮浮沉沉,吃虧就是沒有軍權。段祺瑞讓黎元洪覆職,黎堅辭不授。

1917年8月28日,黎元洪離京到了天津,黎閉關修煉5年之久,段祺瑞害怕別人利用二人之間有矛盾,怕黎元洪被人利用,想讓他到北京居住,他向段琪瑞表態:

一定履行四不主義,即一不活動,二不見客,三不回京,四不離津。

六、黎元洪再任大總統

1922年6月2日,大總統徐世昌辭職,曹錕呼籲黎元洪覆職。9月19日,黎元洪為大總統,任命王寵惠為內閣總理。

1923年初,黎元洪任期快滿了,曹錕迫不及待想奪權,想擠走黎元洪。

在直係軍閥曹琨策劃下,導演了鬧餉、逼宮、奪印等鬧劇,但黎元洪就是不下臺,不交權。

面對這個“釘子戶”,曹錕竟使出了無賴手段,給黎家斷了水電。黎元洪大怒,決定離開北京。

13日下午,黎元洪乘專車離開北京。

兩次出任大總統,兩次無奈出京。你認為黎元洪是民國第一偉人嗎?至少他的後半生不是。這也難怪,黎元洪不是那些擁有槍桿子軍閥得對手。



Δ黎元洪

一個沒有實權的空頭總統,保護不了人民,也保護不了自己。黎元洪的專車到達天津。等待他的是直隸省長王承斌率領的大批軍警,他們二話沒說,包圍了專車,並卸下車頭。


黎元洪插翅難逃,在專車上被禁錮十一個小時,被逼交出印信。曹錕找到總統印璽,這才放走了黎元洪,以後黎一蹶不振,無心仕途,轉而實業。

1928年6月3日,黎元洪因患腦溢血,在天津去世,享年六十四歲。


秉燭讀春秋


黎元洪哪裡能成為民國第一偉人?辛亥革命的時候是個床下都督,之後又做過傀儡總統。

1911年10月10日,湖北的革命黨人倉促起事,居然意外之中取得了空前勝利。由於武昌起義事發突然,本地的革命領導人或者阻隔在漢口(比如劉公),或者受傷(比如孫武),或者犧牲(比如劉復基)。當時革命軍總司令部原有的二十一名幹部,起義的時候僅有蔡濟民,吳醒漢二人。像孫中山、黃興那樣的全國性革命領袖則遠在國外,或在香港。

起義已經初步成功,最為要緊的事情就是不能群龍無首,光武昌起義是不行的,一定要通電全國,呼籲響應。所以,一定要找一個德高望重、為全國所知的人才能夠號召天下,以免別人覺得起義新軍是兵變鬧事。


當時的黎元洪是前朝軍官,最初是抗拒革命的,甚至令護兵手刃起事的士兵,並試圖派炮營去攻打革命軍。後來,他見形勢不好,於是就躲了起來。據說革命軍找到他的時候,他正躲在床底下,因此便有了床下都督的名號。

革命黨人想讓他做都督,黎元洪大呼“莫害我!莫害我!”。當時革命黨還是讓他做了都督,並強行剪去黎元洪的辮子。為此,黎元洪還流過淚。不過隨著湖北軍政府成立,革命形勢還算不錯,黎元洪便開始當起這個都督。

客觀上來說,黎元洪做總督還是有優勢的。畢竟他在當地有名望,而且名聲還不錯。他支持革命使得當時的三鎮商人和老百姓熱烈支持革命,一大批舊官僚歸附革命,減輕了革命阻力。

不過黎元洪做總督,壞處其實更大。正如很多人所認為的,找黎元洪做都督可以說是革命中的最大錯誤。黎元洪分化了革命黨,進而藉助袁世凱的勢力來格殺張振武和方維,對革命黨人進行血洗和鎮壓,排斥革命派。影響更壞的是全國各地的革命很多都效仿武昌首義,推舉舊官員來擔任總督,使得新政權又被舊勢力所控制,這為以後軍閥混戰埋下了禍根。

之後,在北洋的軍閥爭鬥,黎元洪也有勝有負。最終,他死在了天津。


黎元洪在北洋時期成為了辛亥首義及共和政體的象徵性人物,三次擔任副總統,兩次擔任大總統,晚年致力於實業。在中國歷史大轉折的關頭,黎元洪其實是猶猶豫豫的,可以說是退二進三,但是還是守住了共和底線。

1935年11月24日,國民政府為黎元洪舉行了國葬。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黎元洪就是民國政壇的一個混混,最後混到總統的位置上,居然被人捧成了“民國第一偉人”,真是可笑。

對黎元洪,我說四件事,你自己琢磨這是個什麼樣的人。

1,被迫革命當督軍。

武昌起義時,武昌城內兵力空虛,幾個基層士兵就開始造反。張振武,孫武,這些人沒什麼威信,就拉旅長黎元洪出來當老大。黎元洪死活不肯,被槍頂著從桌子底下拉出來,摁在地上剪了辮子才願意一同起義。

湖北對面的湖南也有個被迫革命的官僚——譚延闓。譚延闓一聽武昌起義了,很害怕。可是一群大兵直接把他押到巡撫衙門。譚延闓以為要砍頭,一路哭的他媽都不認識了!沒想到革命軍讓他當都督,宣佈湖南獨立。譚延闓依舊害怕,威逼利誘福建廣西等湖南籍巡撫一起獨立。後來譚延闓官至國民黨政府主席,是晚清民國最成功的人之一。別人問他成功秘訣,他就說一個字“混!”

黎元洪是民國第一偉人,譚延闓是民國第一完人,這哥倆,都是見風使舵的官場混子而已。

2,鳥盡弓藏殺部下。

歷朝歷代都有成功後殺功臣的習慣,只許太平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黎元洪也不例外。

把黎元洪扶上湖北督軍寶座的,正是當初那位拿槍頂著他的張振武。張振武仗著自己有功飛揚跋扈,很不給黎元洪面子。黎元洪要學朱元璋殺功臣,卻沒有這個膽,因為張振武是全國聞名的革命元勳。

黎元洪想到了借刀殺人,黎元洪多次向袁世凱要求調離張振武,殺掉張振武。袁世凱假裝中計以陸軍部名義秘密處決張振武,還故意捅給報社。全國一片譴責聲中,袁世凱公開黎元洪的密電,黎元洪身敗名裂。

黎元洪要借刀殺人,卻被袁世凱利用,偷雞不成蝕把米,丟了湖北軍權,成了無權無勢的副總統。

3,府院之爭犯糊塗。

袁世凱一死,毫無軍權的副總統黎元洪接班,總理段祺瑞繼承袁世凱大部分勢力。總理和總統打架,黎元洪總統處處吃癟,腦子一熱,張勳那哥們,你來評評理。

也許是黎元洪人氣高,也許是都盼著張勳跳火坑,各省軍閥擁戴張勳主持局面。張勳一進京就組織溥儀復辟,黎元洪只好逃跑,段祺瑞黃雀在後,再造共和。

黎元洪和段祺瑞的鬥法,吃了沒軍權的虧,也吃了沒腦子的虧。

4,厚顏無恥依小杜。

黎元洪後來住在上海,上海大佬杜月笙對他多有照顧。於是黎元洪,這位昔日的大總統,拍起大流氓大毒販杜月笙的馬屁,寫了對聯——

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黎元洪用拙劣的演技,開啟了尷尬的人生,民國那幾年,真是丟死人了!

黎元洪1928年去世,如果活到37年,會不會想民國首任總理唐紹儀那樣當漢奸被打死?多半會吧!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丹水秋風!


歷史知事


哈哈大笑

偉人是是什麼概念,是具有無與倫比的開創性,先進性思想的人,是功績可以影響歷史進程延綿千年的人,是在歷史進程中捨我其誰無法替代的人。比如馬克思、毛主席是偉人,比如牛頓、愛因斯坦是偉人。黎元洪只能說是有一定功績的名人,怎麼能稱偉人。

不知何時起,颳起了一股洗白之風。現在黎元洪也有人要說他偉人了,充分說明了平臺的重要性:一個普通人坐到了最重要位子上,只要他不死,總可以做出點成績。

記得以前歷史老師上課最喜歡講這段,說到武昌起義時黎元洪被士兵揪出來被迫當湖北軍政府都督,因為強迫剪辮子而大哭,惹得我們哈哈大笑。這樣的人怎麼可以算是偉人呢。

其實看一下黎元洪的生平,也可以看出他的為人。雖然他前期在清政府當官,但卻不是科舉考上的,而是考上了李鴻章督辦的天津水師學堂,這是培養現代海軍人才的地方,所以黎元洪學了不少現代知識,思想上是可以接受新事物的。後來他受到張之洞賞識,很快平步青雲,不得不說,黎元洪做官還是很有一套的,他監管訓練的湖北新軍廣受好評,而且他個性溫和,訓練得法,頗受士兵敬重。

後來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要知道,這次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端,但是本身規模特別小,起義人員也少,這就迫切需要一個有威望的人來穩定局勢,起義內部人員顯然沒有這樣的人,大家看黎元洪平時為人不錯,也不是特別古板守舊,就強迫推舉他做了都督。那時候清政府早已不得人心,在隨後不到兩個月內,先後十五個省宣佈獨立,辛亥革命全面爆發,作為武昌起義的發源地湖北,最早的革命軍都督,黎元洪又被各省聯合推舉為大都督。可以看出來,黎元洪這一路走來都是被人推著走的,不知為什麼,我想到了金庸筆下的韋小寶,也是一路被人推著擔當了各派重要職務。

從此,黎元洪從一個省的新軍領袖,成了全國革命軍的名義首腦,威望那是大大提高,而且他還發表了就職演說,贊同共和治國。但是他有一個問題,就是沒有實權,憑藉他一統全國是不可能的。所以當實權派人物袁世凱出現的時候,他並無一爭之力,而實際上,那時候整個民國革命軍都沒有跟袁世凱有一爭之力,所謂的就是資產階級軟弱性。直到袁世凱死後,黎元洪順勢當了大總統,但是實權派段祺瑞對他並不服,後來又遇到張勳復辟這些亂七八糟的事,五千辮子軍就把他嚇跑了。他的總統生涯告一段落。之後馮國璋、徐世昌相繼登場,各路軍閥也是風起雲湧,徐世昌被推下臺後,各路軍閥對總統之位虎視眈眈互相不服,這時候又想到了黎元洪大人,於是他又被推上總統之位。

可以看出來,黎元洪的都督總統之位都是被歷史潮流推著走的,當然,在他當權期間,支持共和,發展新軍,發展工商業和教育,這些做的都是不錯的。但是他既沒有一統全國的決心魄力,也沒有管制各路軍閥的能力,這樣的人,離偉人的距離還是很遙遠的。

如果把黎元洪稱作偉人,是對歷史的不尊重,這種無限拔高也是對黎元洪自己的不尊重。他的自評倒是蠻中肯的:“沉機默運,智勇深沉,洪不如袁項城;明測事機,襟懷恬曠,洪不如孫中山;堅苦卓絕,一意孤行,洪不如黃善化。”


一覽眾河小


稱讚黎元洪為“民國第一偉人”的人是孫中山,章太炎對黎元洪也讚譽有加,稱其為:“繼(明)太祖而興”。在我們的印象裡,一貫以被迫起義、有職無權,堪稱“窩囊廢”的民國總統黎元洪,為何獲得了孫中山等人如此高的讚譽呢?他是否又配得上如此高的讚譽呢?

黎元洪的經歷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有時候天上是真的會掉餡餅的,也真的有運氣無敵“躺贏”的人。眾所周知,黎元洪並非革命黨,而且他還是反對革命的,甚至在武昌起義前,還親手槍斃了兩個革命黨人。



然而,也許真的是“運氣來了,擋也擋不住”,倉促發生的武昌起義成功後,光復武漢三鎮的革命黨人認為革命不能群龍無首,急需一位“德高望重,為國人所熟知”的領袖。然而不巧的是,計劃中武昌起義的三個領導人,孫武受傷,蔣翊武遠走避難,而劉公則滯留漢口。其他重要的革命黨人,如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都離湖北十分遙遠。


迫於無奈之下,在士兵中擁有較高聲譽,名聲也不錯的黎元洪被革命黨人從床下拉出,被強迫成為了湖北軍政府都督。不過,這位被迫成為起義軍領袖的“床下都督”,其實也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麼窩囊無用,黎元洪在辛亥革命過程中,也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首先,黎元洪擔任都督後,贏得了許多中立士兵和群眾的支持,穩定了軍心、民心。黎元洪是武漢新軍中的三號人物,在士兵中也擁有較高的威望,當時在武漢的近兩萬名軍人,並非人人都傾向於革命,相反,大多數的士兵和群眾並沒有什麼革命思想,他們完全受有威望的人左右。此時,具有較高威望的黎元洪站出來,受到了這些人的支持,穩定了軍心民心。

其次,雖然黎元洪是被迫成為都督,但他很快轉變了思想,並積極參與革命活動。這也使得首義的湖北軍政府迅速成為辛亥革命中其他省份的表率,也一度發揮了中央政府的作用。

最後,黎元洪成為湖北軍政府都督後,也為起義的成功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針對海軍的支持,更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武昌起義後,擔任清朝海軍統制的薩鎮冰被清政府命令率艦隊鎮壓起義。而與薩鎮冰有師生之誼的黎元洪則致信薩鎮冰和艦隊各管帶,為最終爭取海軍起義,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因緣際會,最終成為中華民國的副總統、總統,雖然也有運氣的因素在內,但黎元洪也有相應的功績在內。但是顯然,黎元洪的功績並不足以匹配“民國第一偉人”的讚譽。

而孫中山等人之所以對黎元洪有如此高的評價,根本原因還在於,在北洋軍閥的壓迫之下,黎元洪成為了民國法統的代表。尤其在軍閥專權的時代,飽受軍閥戰亂之苦的眾人急需擺脫武人政治,真正的進入憲政體制,而顯然,黎元洪成為了大家希望的代表。


鳶飛九天2018


黎元洪,字宋卿,湖北黃陂人。因此人稱黎黃陂。生於1864年,死於1928年夏天。死後埋葬於武漢武昌卓刀泉土公山上,今華中師範大學校園內,其子女又花費12萬元給武漢大學捐獻了一座宋卿體育館,古樸典雅。只是形狀有些……如今已成了全國重點文物。
黎元洪的一生充滿著傳奇,出身普通的他早年在天津水師學堂學習。畢業後經晚清重臣李鴻章推薦供職於北洋海軍,又多次獲得李鴻章的提拔,後參加中日甲午戰爭,擱淺後為躲避日軍搜捕跳海,大難不死逃生。後前往南京投奔了晚清另一位重臣張之洞。張之洞十分看好黎元洪的志氣和能力,委以重任。督造南京城長江沿線炮臺等防禦工事。



第二年,張之洞被調往湖北武昌任湖廣總督一職,黎元洪也跟隨張之洞回到了家鄉湖北,訓練湖北新軍,更是在張之洞的栽培下,三次前往日本學習日本的軍事訓練技術和日本的軍隊管理經驗。頗有成效,這一切都為黎元洪後期成為北洋政府的重要人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李彥宏在自身的努力下和貴人張之洞的提攜之下,官銜不斷提升,累遷至三品官,成了湖北新軍的最高領袖,把持了湖北新型陸軍和湖北水軍兩支重要的軍事力量。李彥宏雖為清政府的官員,但對於進步的革命人士也沒有直接拒絕,而是儘量取得一個平衡。這也為後期的武昌起義的成功創造了條件。


隨後武昌起義爆發,黎元洪原本想要明哲保身,但看到革命形式不容小覷,尤其是革命軍在取得了初步的勝利之後,面對群龍無首的局面,革命軍領袖們經過討論一致決定,必須選取一位德高望重、在全國有影響力的軍事名人來指導革命軍的下一步計劃。李彥宏成為他們認為最適合的人。得知自己被革命軍推薦為湖北革命軍總督一職這個消息的黎元洪開始是拒絕的。黎元洪經過跟革命軍領袖談條件之後才被迫答應做總督一職。


黎元洪提到,今日之革命,實為推倒清朝之統治,恢復漢族之正統地位。廢除封建專制,走向民主共和。由此可見身為清政府高官的黎元洪思想進步,認識超前。這與他曾經留學日本是分不開的。

黎元洪之所以被稱為民國第一偉人,離不開以下幾個方面。

政治上,平衡革命黨和北洋軍閥的矛盾,維護民主成果!

黎元洪既不屬於革命軍,也不屬於北洋軍閥,但擁有巨大影響力的黎元洪卻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平衡雙方的矛盾,儘量維持共和之果實不受破壞。在袁世凱稱帝鬧劇面前,表現出了堅決反對的立場,不惜辭退所有職務退隱。同時面對南京臨時政府在革命期間為了擴大革命成果而不惜用本國賦稅做抵押向日本借款出賣國家利益時,大義凜然批評革命黨人是在飲鴆止渴。

外交上,積極廢除一系列清政府與列強不平等條約。

革命軍為了獲得西方列強的支持,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之初,居然宣佈承認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直至合同失效。而袁世凱為了達到稱帝的目的,也像西方列強進行了妥協。而黎元洪就職大總統之後,積極改善中國與西方列強之間的關係,謀求正常的國家外交關係,1917年,趁著一戰勝利,中奧簽訂廢除中奧一切不平等條約。1918年,民國政府修改進口稅法,保障了民國政府在徵收進口稅時的主動權。1919年,蘇俄宣佈廢除與中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1921年,德國宣佈廢除中德不平等條約。這一切的背後都離不開黎元洪的努力。

經濟上,積極發展實業經濟,振興民族資本企業。晚年的黎元洪在政治上不得志,轉向發展經濟,投資鋼鐵。煤礦,鹽鹼,紡織,銀行,製藥,林業,食品,菸酒,保險,證券,郵電等70多家企業。為中國民族資本的發展和積累,以及中國工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除此以外,黎元洪在軍事方面,文化方面也頗有成績:訓練新軍,興辦教育,保護文人等等。因此被孫中山先生稱其為民國第一偉人!當然,孫中山說這句話也許有一定的奉承之意。但黎元洪的一生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


珞珈山的貓


黎元洪與孫中山、袁世凱、黃興並稱為民初四巨頭,但是相較於其他三位,我們對於黎元洪的瞭解真可謂是冰山一角。

黎元洪為何被譽為民國第一偉人?黎元洪源出北洋系,一生戎馬倥傯,能夠在民初波譎雲詭的政局中三任副總統兩任大總統,先後與無位總統同臺共事,絕非僅僅機遇垂青,運氣使然。

更絕非我們所認為的傀儡、花瓶,必有其獨有的政治技巧,其實他代表的是那個時候特定的中間力量,他的思想還具有半封建半民主的性質。 黎元洪對民初政局的發展產生過一些積極作用,黎元洪雖然在辛亥革命中被迫做都督,但他很快就認清了歷史發展的大勢,順應歷史潮流,主張廢除帝制,贊襄共和。

以黎元洪為首的軍政府穩定了民心、軍心,為武昌起義的發展起到其他人難以替代的作用,在隨後的袁世凱稱帝的過程中消極抵制,拒絕被封,加速了袁世凱統治的崩潰,在兩任大總統時,能與段祺瑞、吳佩孚等軍閥做了一定程度的鬥爭。在府院之爭中與段祺瑞角力,以大總統之令恢復了辛亥革命的主要成果《臨時約法》和國會,主張在國際上維護中國主權,和保障人們權益,重視法治和地方制度建設,都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的期盼和要求。

總體來說,在封建時代,黎元洪是一個開明的將領,體恤下屬,與人為善。作為大總統後,雖然權力不大,但職位頗高,在政壇上有重要的話語權,因此一直是各種勢力拉攏的對象。

雖然黎元洪在武昌起義後也做過這樣那樣的壞事,但我們不能將其等同於袁世凱、段祺瑞等封建軍閥,應該肯定他在歷史中的功績。

歷史傳訊社,基於共享理念下的歷史學人社區。我們團隊立足於原創,書寫歷史,資鑑現實,努力建設為一個有情懷和質量的新傳播媒體,歡迎大家點贊、評論與交流!

秦右史


問題本身有問題,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黎元洪都絕對稱不上“民國第一偉人”。不要說廣大網友不答應,袁世凱、孫中山、黃興三個人的棺材板都會摁不住吧。論實力,他遠不如袁世凱,論名望不如孫中山,論實幹,不如黃克強,論眼光,不如宋教仁。



黎元洪發跡純屬走狗屎運,這個大家都知道。他本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新軍軍官,當過教官,培養出不少人才,當過協統(旅長),領過兵,算得上是能文能武的典範。 對於辛亥革命,黎元洪是一個很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同情革命,他當教官的時候,發現學生有革命傾向,一般都是選擇替他們遮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種作風保護了很多人,也贏得了口碑。另一方面,對於去勸說他本人革命,鼓動他造反的,他當場開槍擊斃,毫不留情。總而言之,黎氏哲學就是,你們革命,我不反對不拆臺,但不要惹到我身上來。

武漢首義,其實是幾個下等軍官和士兵自發組織起來的。起義軍的首領金兆林,熊秉坤等,都是新軍的排級幹部,而革命黨的中高層,要麼被殺,要麼逃跑,可以說是群龍無首。金,熊兩個小軍官,起來打幾槍還行,要維持武漢這個大局面,怎麼可能。這個時候,大家才想到一個貌似對革命還有點好感的大人物——協統黎元洪。於是,革命軍到了他家,從床底下把他揪出來,用手槍逼著他革命,出任軍政府都督。說和其他革命領袖矢志革命不同,黎元洪的革命是被手槍逼出來的。

從老黎整個民國生涯來看,袁世凱活著的時候,他基本唯唯諾諾,惟袁大頭馬首是瞻。唯一一次,他想借袁世凱之手殺張振武,不料老袁殺人後,把黎元洪的信一公佈,韓得黎元洪聲名狼藉,一貫維持的黎菩薩和好名聲幾乎毀掉。 老袁死後,黎元洪接任總統,本以為可以威震天下,結果又遇到更強勢的段祺瑞。府院之爭的結果,以辮子軍趕走黎元洪,段祺瑞再造共和而告終,段總理完勝黎總統。

總體來說,黎元洪其人,偉人是談不上,我個人以為,他也只是民國的一個過客,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更多的時候,他是一個沒有實力的政客。如果不趕上好時候,以他的性格和能力,在歷史上恐怕留不下什麼痕跡。


腦洞大開的歷史


民國時期,黎元洪影響頗巨。早在民國初年,《黎元洪起義師》的有聲電影就曾搬上屏幕,還公演過新編歷史話劇《黎元洪》,均引起轟動。

黎元洪堅持共和政體,主張軍民分治反對軍人專權。他講求共和、法治、民主和實業的精神代表了時代的進步潮流,特別是他二度當國時提出的“廢督裁兵”等依法治國主張,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他旗幟鮮明地反對袁世凱的帝制,斷然起用自己的政敵段祺瑞鎮壓張勳復辟,將永載史冊;作為軍事家他在治軍方面,打造了近代中國與北洋軍齊名的“南洋軍”的品牌(在彰德和太湖兩次秋操對壘賽中,“南軍”總指揮黎元洪每次都大敗“北軍”總指揮段祺瑞,黎元洪也因此在朝廷聲譽鵲起。);作為與實業家,他是發展中國近代工業與對外開放的實踐者,他先後投資的企業計有45家,其中銀行17家,煤礦6家,工廠12家。凡此種種,故被孫中山贊為“民國第一偉人”。

黎元洪在民國初年的政壇可謂顯赫一時,在武昌首義之後被革命黨人推舉為中華民國中央第一大都督,管理外交事宜。而在民國大總統未選出以前,他又作為陸、海軍大元帥代行大總統職權。接著他風雲際會,躍居國家權力頂峰,是我國曆史上惟一兩任大總統、三任副總統的人,並先後與民初的其他五位總統同時活躍於民國政壇。

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字宋卿,是湖北黃陂人,故稱“黎黃陂”,中華民國第一任副總統、第二任大總統。世居湖北黃陂西鄉、縣城、東鄉與北鄉。1883年入天津北洋水師學堂學習,1906年擢升暫編陸二十一軍統領。1911年,武昌起義後被革命黨人強迫推舉為湖北都督。1912年元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黎元洪被選為副總統兼領鄂督。1913年支持袁世凱鎮壓二次革命。同年10月,袁世凱、黎元洪分別當上正副大總統。黎元洪又支持袁世凱解散國會,破壞《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兼任御用的參政院院長。後袁世迫黎元洪赴京,被安置在瀛臺,與之結為兒女姻親以控制之。1915年,袁世凱復闢帝制,冊封黎元洪為“武義親王”,黎元洪堅辭不就。1916年6月,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大總統,宣佈恢復約法,召集國會。但實際權力則為國務總理、皖系軍閥段祺瑞所掌握。黎元洪不甘於受段擺佈,形成“府院之爭”。段祺瑞利用張勳將黎驅走,由副總統馮國璋代行大總統。1922年6月,直係軍閥曹錕、吳佩孚趕走皖系總統徐世昌,請黎元洪覆職。黎元洪覆任總統後,無實權。1923年6月,黎元洪再度辭職,退出政壇,移居天津投資實業。

光緒十四年,黎元洪以優異成績從天津水師學堂畢業,北洋大臣李鴻章賞給他六品頂戴,並給予其把總的位置。此後,他被派至北洋水師來遠號快船見習海軍技藝,有海道、駕駛、帆纜、槍炮、列陣等訓練項目。光緒十七年秋,北洋水師開始對歷年辦理海軍有功人員進行獎賞。黎元洪經北洋大臣李鴻章保奏、清廷批准先後從把總晉升為千總。又自廣甲三管輪拔充為二管輪。繼因“頻年操巡,久歷風浪,著有勞績”,由六品頂戴賞換五品頂戴,只領功牌。 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黎元洪所在的廣甲艦被抽調編入了由海軍提督丁汝昌率領的北洋艦隊來參戰。在9月17日的黃海戰役中,廣甲艦觸礁擱淺以致未能行駛。為躲避日軍的追捕,黎元洪跳海得以逃生。及此,黎元洪結束了為期十二年的海軍生涯,告別了曾盡心效力的北洋水師。甲午戰後,清政府認識到採用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和軍事制度己是當務之急。為防患於未然,大舉修築軍事戰備和招攬海軍人才。兩江總督張之洞在南京編練自強軍,設延才館,發佈檄文聘請水師學生。張之洞對黎元洪有知遇之恩,是黎元洪進入權力集團的引路人,他給黎元洪提供了充分發揮才能的政治舞臺。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張之洞回任湖廣總督。黎元洪應張之洞之召隨同回到湖北家鄉,在湖北槍炮廠負責監製快炮,從此結束二十餘年的北漂生活。張之洞到湖北後繼續編練新軍,加強軍事建設。湖北新軍的營制仿德國軍制,張之洞任黎元洪為護軍後營幫帶,五品頂戴儘先補用千總,後又以黎擅騎術,任為馬隊管帶。在湖北護軍編練取法上,隨著形勢的變化,張之洞從學習德國轉而師法日本,光緒二十四年、二十五年、二十七年,在湖北當差的黎元洪受張之洞委派,先後三次到日本留學考察軍事教育和觀摩仙台大操,內容涉及軍制、軍校、會操、兵法、兵營建設等各個方面,逐步充當了清末軍事現代化風潮的地方軍制改革的先鋒。黎元洪每次考察回國後都寫下日本軍事考察報告送呈張之洞檢閱,引起了張之洞的極大興趣。張之洞還曾一度令自己的長孫張厚琨赴日學習,行前請黎元洪向其介紹了赴日的一切常識。學習考察後歸來的黎元洪頗得張之洞賞識和倚重,被提拔為各營教練官,又兼訓新兵,成為編練湖北新軍的高級將官。光緒二十五年,黎元洪得張之洞保舉侯補千總,以守備儘先補用。

二十世紀初年,清政府為挽救統治危機又開始推行“清末新政”,湖北開各省風氣之先,加緊施行。黎元洪奉命協助辦理將綠營、防營結束後,又增招新兵,擴充武備學堂設備。在日本所學的西式教育的洗禮下,黎元洪的軍事思想開始進入了湖北最高軍事決策層的視野,並付諸實踐。張之洞先後多次採納他的軍事改革建議:一是規定水陸各營所轄兵勇凡遇有重大過犯者,均交執法官審訊,不得擅殺。二是將武備學堂及防營將棄學堂合併改為武高等學堂,另設武普通中學堂。前者為張之洞軍事學堂體系中的高等軍事教育機構,後者為中等軍事教育機構。武高等學堂“程度與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相等,為武普通中學堂畢業學生升學之地”,為湖北乃至全國培養了大量軍事近代化所需的人才。三是湖北省會開辦警察,從各營選拔優秀士兵進行訓練後充任。因在軍事實踐中表現突出,黎元洪的仕途平步青雲。

緊接著,黎元洪又三赴日本學習考察,回國後,制訂了中國陸軍改革的第一個法規《湖北練兵要義(十條)》。1904年秋,任湖北新軍第二鎮協統兼護統領,並提調漢陽兵工、鋼鐵兩廠,兼任絲、麻、紗、布四局會辦。次年12月升任湖北新軍第二鎮第三協協統(旅長)兼護該鎮統制,還兼轄“六楚”(楚材、楚同、楚豫、楚有、楚觀、楚謙)艦隊和“四湖”(艇名湖鵬、湖鵲、湖鷹、湖隼)雷艇。直至第二十一混成協統領、中軍副將等職。武昌首義一舉成功,黎元洪成為中華民國的開國元勳,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時,他是副總統,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後,他依然是副總統。袁世凱死後,他終於登上了大總統的寶座。

黎元洪雖是行武出身,但他嗜好讀書,常常手不釋卷,而且十分愛惜人才。早在留日期間,黎元洪就深深認識到日本軍事科技之發達,從而產生了強烈的人才意識。歸國後,他就極力建議張之洞派員到日本學習先進技術與軍事,張之洞採納了他的建議,到1906年,湖北地區派出留學生達1360人,佔全國派日留學生總數的1/4。也正是這一批留學生經過洗腦回到湖北後,把日本先進的技術與西方的先進思想帶到湖北新軍中來,成為日後辛亥革命的中堅力量。當時,在軍中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湖北新軍如此人才輩出,多虧了黎元洪當初在總督張之洞面前的極力鼓動。1906年4月,黎元洪出任湖北新軍第21混成協統領,兼管馬、炮、工、輜各隊事務,在新軍的位置僅次於第八鎮統制張彪。陸軍小學堂會辦後,黎元洪以整頓部隊為名,通過黃陂籍新軍32標標統(團長)藍天蔚,招募大批富有新思想的知識青年入伍,其中在黎元洪的家鄉黃陂招募的96人中就有12個貢生,24個秀才。隨後,將他們中的優秀者或送到陸軍小學堂深造,或選派到日本留學。後來,僅從黎元洪的家鄉黃陂,就走出了諸如軍事家、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醫藥專家等50多名辛亥革命風雲人物。

黎元洪首次擔任大總統後,狠抓精英人才的培養,尤其是他大膽起用一代教育家蔡元培,譜寫了北大之教育傳奇。

民國五年(1916年)6月7日,即袁世凱死後的第二天,黎元洪在東廠衚衕宅邸就職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就職大總統後,各方來電請求恢復民元約法和民二年國會制定之大總統選舉法,召集國會,速定憲法,組織責任內閣,廢除民國二年十一月四日後袁氏偽制,懲辦禍首。所有措施須依臨時約法,以解時局紛擾之禍,慰人民望治之心,固民國根基之本。

民國六年(1917年)6月7日,張勳率五千辮子軍北上,7月1日張勳進京,擁戴清廢帝溥儀即位。出於對張勳勢力的威脅,黎元洪不得己逃到日本公使館進行躲避。此時,廣東省長朱慶潤、廣西省議會、江蘇督軍李純等紛紛電請黎元洪勿思引退,以武力斬除張勳。7月3日,段祺瑞以討逆軍總司令名義誓師討伐,劍指張勳一人,餘者不咎。不出十日功夫,張勳等復辟勢力即遭到段祺瑞的鎮壓。張勳復辟使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功臣身份回到北京,黎元洪也因段祺瑞討逆成功而成功解禁。

辛亥革命之前,黎元洪雖然不是革命黨,但對革命黨人非常同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總是盡力保全他們。對於軍中出現的新思想,他從來不反對,甚至還鼓勵士兵接受新思想。1904年,日知會總幹事劉靜庵與革命黨領袖黃興來往的聯絡書被截獲,報與黎元洪。他便示意劉靜庵託病離開,從而保護了劉靜庵。1907年,日知會的季雨霖秘密響應萍瀏澧起義而身陷囹圄,又是黎元洪出面將其保釋。就在武昌起義爆發的前夜,孫武試製炸彈時,炸彈不慎爆炸,官兵聞風而至,把革命黨的名單搜去,湖廣總督等人要按照名單抓捕黨人,黎元洪兩次激烈反對,認為名單牽涉面太廣,不能操之過激,以免生變。這兩次建議雖然被拒絕,但也可以看出,黎元洪對革命黨人的感情。他始終以惜才為由,以中庸之道的態度處理;對已發現的革命黨能瞞則瞞,實在瞞不過僅以撤職、開除了結,而不願將之上交或殺害。從而在客觀上為革命保護了人才,積蓄了力量。

民國十三年(1924年),黎元洪回到天津,從此不問政治。在告別政壇的這段時期,由於帝國主義的壓力暫時減輕,國內愛國運動興起,市場需求大大增加,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了極為有利的發展條件。政治上失意的黎元洪,受到企業盈利的巨大鼓舞,熱心發展實業。他自己也曾表示:“對於政治業已心灰意冷,以後將在實業界力求活動”, 從而拿出自己的官傣收入、土地租金或利用個人的政治影響借債銀行,先後選擇在北京、天津、上海、湖北等13個省和香港等地,投資煤礦、鹽鹼、鋼鐵、紡織、菸酒、食品、製藥、林場、銀行、證券、信託、保險、郵電等各種企業70多個,有的還親自出任董事長,或以子女的名義擔任要職,施展實業救國的抱負。民國十六年(1927年),蔣介石的北伐軍打到山東,要沒收黎投資最多的中興煤礦。他急忙找人向蔣疏通。蔣說:“別人的我沒收,黎黃陂的我不能沒收。”但他先是向中興攤派了100萬元的短期債券,之後又是100萬元的軍餉。為了湊錢,黎元洪身心俱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