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相,一生追逐名利,被腰斩于市前大彻大悟

今天小编图图给大家讲一讲有关于秦朝名相李斯的故事,为什么说他说是千古名相呢?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给予秦始皇千古一帝的高度评价。当然了,这个评价呢是站在这样的角度给出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权专制社会中央集权体制国家的创立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他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王朝的建立对2000年的中国帝制历史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所以秦始皇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改革家,铁腕政治人物。至于他的过失在这我们就不评述了,谈到李斯对他的帮助呢,可以说始皇帝的千古功绩可以说有一半得归功于丞相李斯。可惜的是在秦二世时期,李斯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前朝重臣,开国元勋,又位极人臣的他为何竟落得如此下场?一生追逐名利,高高在上的他临死前又为何发出”东门牵犬,岂可复得”的感慨呢?

千古名相,一生追逐名利,被腰斩于市前大彻大悟

秦始皇

我们从李斯的早年经历说起,据史书记载,战国末年,李斯出生于蔡县,出生算不上是名门望族,年轻的时候做过看管粮仓的小吏,基本就是负责每天存粮的登记,日子过的也算安逸。但李斯却不满于现状,满腹报复,想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于是他比别人更加发奋读书,博览群书,几年下来自己也有所沉淀,但是想要出人头地,距离还很遥远。于是他决定辞去公职,拦车拜荀子为师,与当时已经学有所成的韩非一起学习帝王之术。学习完之后,李斯拜别师傅,信心满满地开始踏上他的逐梦之旅。

千古名相,一生追逐名利,被腰斩于市前大彻大悟

李斯

研究过当时各国的情况后,决定去实力最为强盛秦国谋求发展。到了秦国后,他成了权倾朝野的秦相吕不韦的三千门客之一,凭借着自己能力,很快得到了吕不韦的器重,做上了小官,获得了接近秦王嬴政的机会,在秦王政十年的时候,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秦王不要逐客,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谏逐客书》,被嬴政采纳,脱颖而出,不久就升官至廷尉。在受到秦王的重用后,凭借其卓越的政治才能,辅助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六国的霸业,秦朝建立以后,秦始皇命他为丞相,对他委以大任。秦始皇在巩固朝政,维护国家统一上听从了李斯的建议,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巨大发展。

出身平凡,不甘在蔡县偏安一隅,立志出人头地,一步步凭借着自己的真才实学走到了人生巅峰,不得不说李斯是个很厉害的成功人物。步入仕途的他,一直都在名利中追逐,或许是在官场中被迷雾遮住了双眼,太看重自己的名利,因为嫉妒毒害了同门师兄弟韩非子,为了维护自己的立场,焚书坑儒。在后来同样因为自己顾忌的名利,协助赵高伪造秦始皇遗诏,改立胡亥为二世皇帝。

千古名相,一生追逐名利,被腰斩于市前大彻大悟

焚书坑儒

二世胡亥是秦朝亡国之君,可以说是十足的昏君,在历史上还闹出为了指鹿为马的笑话,在二世继位没多久,就开始过上穷奢极欲的生活,赵高拍马屁的本领极强,善于观言察色、逢迎献媚,胡亥越发的信任赵高,赵高手中权力越来越大,已经到了权倾朝野的地步,开始不断陷害忠良,铲除异己。当朝丞相李斯更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早就想要取而代之。开始不断的从中挑拨胡亥和李斯的关系,经过一系列的谋划,给李斯编织了一大堆的罪名,陷害了李斯。李斯最终被赵高陷害落得腰斩于市,族灭三代的悲惨结局。

千古名相,一生追逐名利,被腰斩于市前大彻大悟

赵高

纵观其大起大落的一生。在临死前发出了”东门牵犬,岂可复得”的感慨,小编认为可以说是他人生的大彻大悟,一生混迹官场,回过头来自己发现迷失了自己,原来以前的生活才是我真正想要的。如果说给他一个机会,想必他一定会回到辞官乡里,像以前过着隐匿于市的生活吧。官场的生活就像围城,围墙外的人想进去,围墙内的人想出来,其实功名利禄到头来都是一场空。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样的生活或许是内心真正所向往的吧!小伙伴你们怎呢看呢?有喜欢小编的记得点赞评论收藏哦。

千古名相,一生追逐名利,被腰斩于市前大彻大悟

古代酷刑—腰斩

千古名相,一生追逐名利,被腰斩于市前大彻大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