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政策或將讓數字貨幣一文不值!逐字解讀央行新方案

這條政策或將讓數字貨幣一文不值!逐字解讀央行新方案

編者按:這種級別的消息居然被大多數區塊鏈從業者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作者 | Hagan、老墨

2018年7月9日晚上18:59分,第一財經登載了一篇新聞《互金風險專項整治下一階段方案出爐》,顯然,這是對於當天16時許央行官網所發佈通訊《乘勢而為 堅定不移 堅決打贏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攻堅戰》做出的獨家稿件。

這是一份針對於近期P2P、現金貸爆雷不斷的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專項政策,其中也提到了大量與牽動“幣圈”神經的數字貨幣有關的信息。由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親自進行解讀。

這條政策或將讓數字貨幣一文不值!逐字解讀央行新方案

潘功勝先後在人大、劍橋和哈佛訪學,一直在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工作,是一位對金融管理理解極深的央行高官

表面看來,這似乎不過是去年“九四公告”的延續,但是仔細分析其行文,驚蟄焦點發現,“七九方案”意義極大,或許預示著針數字貨幣領域新政的出爐,更可能導致現有的數字貨幣在中國大陸一錢不值,同時又徐徐揭開中國數字貨幣發展路徑的面紗一角。

七九方案再次明晰了央行一貫以來對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態度,更為關鍵者,七九方案預示著近期國家將對數字貨幣相關市場進行實際的管控。

01

敲黑板 !七九方案逐字解讀

1

明確不得針對中國人搞數字貨幣交易

“ICO(首次代幣發行)以及各類變相的ICO,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交易活動,涉及非法集資和非法發行證券,’是不讓乾的’。目前部分機構在中國國內受到打擊之後,跑到國外,未經中國政府許可,仍然對中國的居民開展業務,這也是明確為非法並禁止的。”

這段內容,屬於潘功勝強調的“明確政策界限”,繼九四公告之後,央行再次發聲,表示一切ICO和比特幣均屬非法,尤其不少交易所、項目方出海的行為,也明確非法並禁止。簡而言之,七九方案明確之後,央行對加密貨幣的態度進一步收緊,一切針對於中國公民的比特幣、ICO代幣交易的行為,均屬非法。

目前國家各部委、高校已成立了許多細分的區塊鏈研究所,大力嘗試服務實體經濟,研究官方數字貨幣,甚至有不少媒體消息稱海南、重慶、雄安等改革熱土嘗試成立官方數字交易所,綜合考慮,未來國家一定會再次對比特幣、ICO代幣重拳出擊,不給一切“讓貨幣去實現某一種技術方案的應用”(周小川語)以割中國人韭菜的機會,不給一切讓數字貨幣和人民幣能實現兌換的平臺以交易和發展的機會。

這條政策或將讓數字貨幣一文不值!逐字解讀央行新方案

2

嚴管相關業務和媒體宣傳

“加強風險監測的預警,嚴控增量風險,要建立預警監測的機制,特別是對新從事金融類活動機構,要及早的盯防,繼續管控金融等相關字樣在工商登記註冊名稱中的使用,規範金融營銷宣傳行為,加大執法力度。”

既然比特幣、ICO融資等已經屬於互聯網金融的範疇,其風險管理一定是本質脫虛向實的基調,嚴控嚴管。接下來,我們可能能看到各省市成立對於互聯網金融的專管辦公室,裡面一定有專門從事比特幣、ICO監管的部門。數字貨幣相關公司,無論既有、還是新設,只要有這方面業務,就一定是被嚴厲管制的範疇。

此外,金融營銷宣傳行為的規範,或許預示著央行會會同相關媒體和網站的主管部門,一同對“幣圈媒體”進行打擊,尤其是一直為項目方搖旗吶喊甚至募資的媒體,可能在未來收到嚴格的管控,乃至取締。

這條政策或將讓數字貨幣一文不值!逐字解讀央行新方案

3

明確比特幣和ICO融資的金融屬性

“主要是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一些新業態、新產品。比如,去年的比特幣、ICO融資、現金貸等,都是在幾個月內變得熱度很高,這一塊我們要保持高度警惕。”

注意,央行首次明確了比特幣、ICO融資的屬性——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新業態、新產品,和現金貸屬於平行的被監管單位。由於這些新產品的暴利,的確引起了大量的社會問題,形成了金融風險。

這一部分,由於其“新”,屬於要遏制的“增量風險”。針對這種行為,持牌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不得為其提供金融服務。如果網聯、微信、支付寶等都禁止了一切數字貨幣的交易接口——想象一下,不能兌換成法幣的比特幣,“幣圈”大佬們未來只能用數字錢包在日本秋葉原買電器了嗎?

這條政策或將讓數字貨幣一文不值!逐字解讀央行新方案

4

露頭就打

“對一些新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業態的出現,在現有法律和政策框架中,如果不符合,那麼“露頭”就打。”

露頭就打有兩層含義,一是絕對不讓露頭,通過上面分析的對公司、機構、媒體、海外募資行為的嚴格管理,不讓社會上有看得到的比特幣、ICO募資的相關消息;二是一旦出現相關的行為,就一定會全力管控,將之按下去不讓露頭。

畢竟,數字貨幣屬於“存量風險”,也就是說在下一階段,央行會把數字貨幣的監管作為重點,並且嚴格杜絕它的增長。

這條政策或將讓數字貨幣一文不值!逐字解讀央行新方案

5

牌照要來了?

“同步開展互聯網金融監管的長效機制的研究和建設。”

這分兩大板塊:一方面,再次明確金融業務活動必須持牌經營——無論是傳統金融業務,還是“新業態、新產品”,可想而知,未來相關部門有極高可能發放基於央行數字貨幣的交易、管理等牌照,並對資本金、股東的資質、從業人員的資質、高管資質、公司治理方面有明確的要求;

這條政策或將讓數字貨幣一文不值!逐字解讀央行新方案

另一方面,地方金融辦和中央金融監管部門派駐機構會和地方市場監管部門、網絡技術管理部門、司法部門等相關部門一起參與互聯網金融的相關監管,毫無疑問,比特幣、ICO必然是其重要一環。——不要忘記,九四公告就是由央行、網信辦、工信部、工商總局、銀證保三會,幾乎與上面所說的各部門完美對應。

6

時間表

“再用一到兩年時間完成專項整治。”

時間表已經明確,最晚2021年4月,早的話可能在2019年7月之前,比特幣、ICO融資的管理一定會塵埃落定。

02

記重點!九四公告以來央行表態梳理

最後,我們還是需要分析一下央行政策的連貫性,九四公告之前的相關政策分析網上已有很多,我們簡要評述一下九四以來的央行相關動態,來釐清“七九方案”的緣起和重大意義。

2017年9月4日

央行、網信辦、工信部、工商總局、銀證保三會聯合發佈代幣發行融資禁令,明確ICO、交易所的非法性。2018年4月23日,央行宣佈已經全面清退中國大陸的比特幣和ICO交易,本質上是九四公告的迴響。

2018年3月9日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央行行長周小川透露了央行的態度:

首先,三年多前央行就已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機構,明確數字貨幣不是讓貨幣去實現某一種技術方案的應用,而是本質上是要追求零售支付系統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低成本。同時也必須考慮安全性和保護隱私。

其次,數字貨幣的發展既是有技術發展上的必然性,可能未來取代紙幣硬幣。再次,依託相關技術的虛擬資產交易不太符合中國的金融產品、金融服務要服務於實體經濟的方向。最後,央行已經在和業界組織研發,與市場共同合作,官方數字貨幣的測試也在時間表上。

2018年4月11日

博鰲亞洲論壇,央行行長易綱表示,虛擬貨幣對實體經濟的服務比較少,並且有投機甚至洗錢行為。中國在數字貨幣研究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未來央行對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研究核心在於使之服務實體經濟。

2018年7月9日

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下一階段工作方案出爐。

從九四公告之後的時間線我們可以看出,央行對數字貨幣一直有著明確的施政思路和有效的治理技術,在對數字貨幣的思考上,比大多數從業者看得更深更廣,從全社會發展的維度來說,有關部門的思路可能是最接近現實,能真正推動區塊鏈技術發展的思路。

我們甚至可以設想,正如90年代開始的股市催動了經濟發展,股份化改造成為90年代的主題之一,在監管之下的“幣改”,誰說不能成為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動力呢?

不要忘記,最高層已經把區塊鏈列為與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動通信、物聯網同一檔次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核心在於要加速突破應用,從而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背景下,為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貢獻屬於中國區塊鏈從業者的中國力量。

這個時候,重新關心區塊鏈的技術本質,思考實際應用落地,脫虛向實,擁抱監管,是最好的選擇。

這條政策或將讓數字貨幣一文不值!逐字解讀央行新方案

鏈英傳媒旗下新媒體品牌

我們力求給你看到

你想在區塊鏈看到的一切

揭示宏觀研究、技術革新、尖端人物的起承轉合

在這裡,我們將告訴你

區塊鏈如何悄然改變世界

如果你——

厭倦了炒作、膩味了自high、看多了撕逼

想看看——

一些擲地有聲的文字

一些蕩氣迴腸的故事

一些理性真誠的思考

請來這裡

找到區塊鏈新世界的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為新世界一起分享我們的共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