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幹掉內行?賈躍亭:我不懂汽車,我造的車一定最具創新性!

從創辦樂視網,建立樂視生態圈,並帶領其走向巔峰,至最後跌入低谷,敗走樂視。在人生巔峰時刻急轉直下,被列入失信執行人名單,三令五申下拒絕回國,卻在大洋彼岸成立FF公司,賈躍亭的人生經歷了此起彼伏,成為時代標籤,法拉第未來是成為下一個樂視還是下一個驚天駭地的傳說?

樂視生態圈中的賈躍亭

外行幹掉內行?賈躍亭:我不懂汽車,我造的車一定最具創新性!

2004年創辦樂視,2010年上市,樂視像賈躍亭的孩子,在自己懷中長大。從核心領域拓展到電視、手機,到汽車,賈躍亭以“攤大餅”的方式繪製著自己的藍圖,樂視一度成為一種模式,在光環與公關的掩蓋下帶病成長,直到樂視危機爆發。

有人講樂視的失利在於鋪的攤子太大,專注領域過多,其實這並不是關鍵;俗話說“火車跑的快,還要靠車頭帶”,這驗證了一位前樂視高管的觀點:“老賈明明是呂布的命,非想幹曹操的事兒。”

似乎在眾人看來老賈更善於謀事,而不善於謀人;樂視擁有豪華的管理團隊,很多高管都是行業精英,但內部管理盤根錯節,管權交叉不明確。而且更有人爆料:老賈嚴重依賴“舊臣”,老賈對安插於不同部門的“舊臣”,時有越級指揮及越級彙報的現象,也令眾多光環普照的高管心生怨氣。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標籤,我們常言緊跟時代;打江山時代的舊臣未必適合做江山。對於跟不上時代步伐的舊臣,選擇性厚祿安置即可。馬雲對創業團隊“十八羅漢”的安置及劉強東對高管“杯酒釋兵權”的處理就是很好的教材,而賈躍亭似乎沒有跟上管理的節奏。

謀事上賈躍亭眼光獨到,謀人上似乎成為短板。

失信的賈躍亭,何以空頭套白狼?

外行幹掉內行?賈躍亭:我不懂汽車,我造的車一定最具創新性!

2017年7月,賈躍亭信誓旦旦的承諾:要對所有債務負責到底。而後辭去樂視所有職務,隻身美國,一去不返,專注造車。

其實此前賈躍亭早已開始操作樂視汽車及FF汽車,並將樂視資金通過財務手段轉至新業務領域,而且網傳賈躍亭在國外進行了大量房產、別墅、土地、股權投資,但至樂視申請財產保全之時,賈名下已無有形財產可凍結。

而在2017年10月,FF公司財務緊張之際,賈躍亭轉款救急。期間不斷有FF公司融資傳聞,但均無實際證明,在樂視爆發危機之即,賈躍亭負債逃離,其FF公司資金情況不明朗,但依舊運營。

不顧失信之名專注造車,到底是無奈之舉,還是背水一戰?是通過財務運作了自有資金還是另有資金支持?一直是一個謎團。但無論如何,信用是一個人的立足之本,失信者不足信!

外行幹掉內行?賈躍亭:我不懂汽車,我造的車一定最具創新性!

在一次發佈會上,賈躍亭曾經說過: “我不懂汽車,所以我造出的車一定是最具創新性的。” 而就FF91的技術與造型而言,已經得到了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的認可。

投資人對FF更看好它的前景,它近乎顛覆性的未來,而非賈躍亭本人。

恆大與FF,誰是誰的玩物?

外行幹掉內行?賈躍亭:我不懂汽車,我造的車一定最具創新性!

恆大健康以67億港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以此獲得Smart King公司45%的股份。

FF原股東賈躍亭等以FF公司作價入股,持有Smart King公司33%的股份。

剩餘22%的股份預留,做為激勵計劃配發後繼員工。

外行幹掉內行?賈躍亭:我不懂汽車,我造的車一定最具創新性!

恆大集團主營房地產業務,在業界風生水起,涉足其他業務不為奇,但卻選擇了被跳槽、欠薪、PPT造車等負面新聞纏身的FF,而且其創始人還是飽受爭議的“老賴”,這似乎不符合投資界規則,因為傳統思路但凡投資先看人。

其實恆大沒有錯,恆大看好的是項目本身的潛力和價值,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而且新能源被國家列入重點支持戰略性變革產業,特別是電動汽車、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核心領域。目前全球知名車企無不為之動容,而FF在理念上與其吻合,恆大也有該領域佈局的規劃,FF需要的是錢,恆大需要的是項目,兩者融合,各得其所。

股權分離,誰是最後的贏家?

外行幹掉內行?賈躍亭:我不懂汽車,我造的車一定最具創新性!

恆大健康公告描述:年度股東大會上,目標公司(時穎公司)持有每股1票投票權,在Smart King正常經營下,FF原股東(賈躍亭等)持有每股10票投票權,預留增持股份(22%)不具備任何投票權。

根據恆大公告可知,恆大雖是最大股東,但投票權上只佔據1成,其餘近9成投票權掌握在在原股東手中,為此賈躍亭在Smart King股東會上具有一票權。

不過,恆大老道在於文中“Smart King公司正常經營下”,言外之意有破例空間,並不能讓身敗名裂的賈躍亭不受任何約束,成為一言堂的盲區。除此之外還約定“當管理層(主要指賈躍亭等)在根據合資公司股東協議條款下不能履行職責情況出現時該原股東投票權將被迴轉到時穎公司,即轉入恆大健康名下。”也就是恆大出錢不能打水漂,最大力度保障自有利益。

此項約定如:賈躍亭承諾2018年底之前兌現首批電動車量產交付之承諾。若不然,則將賈躍亭投票權收回至自己麾下。

從目前情況來分析,賈躍亭是否可在年底前實現量產車交付尚不能斷定。賈躍亭是東山再起 ?還是為他人作嫁衣裳?誰是最後的贏家?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