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陽懷古——太傅墓

聽說過“宋末三傑”嗎?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末三傑”裡面,文天祥是其中一傑,也是最為百姓熟知的歷史人物。

“國事至此,陛下當為國死。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

三傑之一陸秀夫為避免皇帝被元軍俘虜而辱國,負帝投海,南宋滅亡。重大歷史事件讓他亦廣為人知。

那麼,還有一傑是誰呢?

他就是今天我要說的主人公——張世傑。宋末抗元名將,民族英雄。

漠陽懷古——太傅墓

宋太傅張世傑畫像

張世傑與張柔、張弘範的故事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張世傑,涿州范陽(當時屬金國,今屬河北范陽)人。《宋史》記載他“少從張柔戍杞,有罪,遂奔宋,隸淮兵中,無所知名。”新會地區民間野史說他是張柔的堂侄,二人的年紀相差十來年左右。《元史》記載張柔是河北地方上的漢人豪強,後被金國任命為官。公元1218年,張柔受命率兵與蒙古軍隊戰於狼牙嶺。民間野史傳聞,年方20不到的張世傑不贊同張柔的戰術。最後,張柔決意按照他的計劃守衛狼牙嶺,並給張世傑安排了關鍵戰鬥。張世傑見張柔固執如此,於是拒絕參戰,叔侄間因此反目。拒戰意味著違抗軍紀,與《宋史》記載“少從張柔戍杞,有罪”相符,按律該斬的,張柔考慮到親屬關係,只將張世傑關在了軍營裡。最後,張柔果然兵敗狼牙嶺,並且被蒙古軍隊俘虜納降。張世傑沒料到張柔慘敗至此,軍隊既沒,自己又違反了軍紀,只好南下投宋。

投降蒙古後的張柔依舊以同等官職留任地方,其家族日益壯大顯赫,張弘範是張柔的第九個兒子。公元1260年忽必烈繼承汗位後,時年二十多歲的張弘範已在收降叛軍的戰鬥中屢建奇功,成為忽必烈器重的一名青年將領。公元1269年,宋元間的襄陽之戰正如火如荼。當時,圍困襄陽的大部分軍隊正是當年被張弘範降服整編到元軍裡的叛軍舊部,忽必烈正發愁沒有合適的人選來統率這支隊伍。當聽人提起張弘範這名字時,忽必烈馬上意識到,張弘範正是他要找的人!於是,在襄陽戰役中,張弘範以萬戶長的身份擔任起軍隊統領,1271年,元將伯顏又聽取了張弘範的建議,攻下了樊城和襄陽。在臨安陷落之前,有一場張弘範與張世傑的正面交戰,那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焦山之戰”。

漠陽懷古——太傅墓

火燒連船

火燒赤壁的歷史重演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公元1274年(南宋德祐元年),元軍於丁家洲之戰後乘勝攻佔建康(今南京)、鎮江、常州等地。宋廷為保衛都城臨安,命主戰將領張世傑為保康軍承宣使、總都督府諸軍,率軍北上,以期挽回危局。張世傑遣將三路北進,收復常州、廣德(今安徽廣德),繼續出擊,連連失利,遂率舟師至金山(今江蘇鎮江北),並約定殿前都指揮使張彥自常州率兵趨京口(今江蘇鎮江丹徒鎮),約揚州李庭芝領兵出瓜洲(今江蘇揚州東南),三路合擊,與元軍決戰。至期,張彥、李庭芝未到,張世傑與平江都統劉師勇、知泰州孫虎臣率舟師孤軍迎戰元軍。集水軍戰艦號萬餘艘,以十船為一舫,連以鐵索,沉碇於江,橫列焦山南北江面,規定非有號令不得起碇,決意孤注一擲,與元軍死戰。元荊湖行省平章政事阿術集戰艦屯於瓜洲江岸,右丞相阿塔海、參知政事董文炳集戰艦泊於南岸西津渡;遣萬戶張弘範率兵1000人乘舟西攻殊金沙(今江蘇鎮江西北),控制上游江路。是日,阿術率諸將登南岸石公山(今江蘇鎮江東北)觀察,見宋水師戰艦雲集,旌旗蔽江,但其艦以鐵索相連,不便機動。乃決定實施火攻,以兩翼夾攻、水陸並進戰法突破宋軍防禦。

七月初二,阿術居中,選強健善射者幹人,乘鉅艦分兩翼夾射。命萬戶懷都率步騎佈陣江岸,防宋軍登岸襲擊;萬戶劉琛軍循江南岸東取夾灘(焦山東北),繞宋軍之後,切斷宋軍退路;董文炳率水師自焦山南麓,攻宋軍右翼;萬戶劉國傑攻左翼;萬戶忽剌出攻其中;令張弘範自上游順風急進,循焦山北麓向宋軍猛攻。元軍小型戰船機動靈活,橫衝直撞,宋軍殊死奮戰,但艦大連舟難以行動,兩翼元軍交射火箭,頓時宋船帆蓬俱焚,煙焰蔽江。激戰半日,宋軍大亂,前軍多墜水中溺死,後軍見勢爭相逃遁,潰不成軍。元軍乘勝追至焦山,獲黃鵠、白鷂等船700餘艘。

焦山之戰,以宋軍全面潰退告終。公元1276年,臨安陷落。張弘範的弟弟張弘正為前鋒,繼續追擊南逃的宋軍。

漠陽懷古——太傅墓

崖門古戰場

兵敗崖山,覆舟殉國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時勢造英雄,時窮節乃現。

南下途中,元軍多次派人招降,張世傑堅決拒絕。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正月,元軍攻打雷州,數次皆未獲勝。張世傑因功升任少傅、樞密副使。同年四月,宋端宗駕崩,張世傑主持立衛王為帝。並將朝廷轉移到崖山。祥興二年(1279年)二月,元將張弘範領兵襲擊崖山,雙方共投入兵力30餘萬,在正月的南方寒風中苦戰了整整一個月,最後以宋軍全軍覆沒告終,陸秀夫背皇帝趙昺投海自殺,南宋滅亡。張世傑還想侍奉楊太后尋求趙氏的後代而立位,再圖後舉;但楊太后在聽聞宋帝趙昺的死訊後亦赴海自殺,張世傑將其葬在海邊,準備去安南(今越南),舟行至南恩州(陽江)之平章港(海陵島),颶風大作,船員取出救生艇邀他登岸,世傑說:“不必了!為我取瓣香來。”香至仰天祝曰:“吾為趙氏亦已至矣!一君亡,復立一君。今又亡矣!我未死者,庶幾虜退,別求趙氏後立之,以存宗祀耳。今若此,天意果何如耶?若天不欲我復趙氏,則大風覆我舟。”結果,天不遂人願,船沉於海,世傑殉國。諸將求得屍,焚之於島上,世傑的膽大如斗,幾次焚而不化,眾人感動不已,函骨葬在陽江縣潮居里赤坎村。

漠陽懷古——太傅墓

宋太傅張世傑墓

宋太傅張世傑墓祠

瓣香露祝天難換,

忠骨函埋地有靈。

尚有貞魂留赤坎,

直隨寒日到虞淵。

宋張太傅墓,初時草草安葬,只是土墳。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陽江知縣柯昌始封其墓,並於墓前築祠。嘉靖二年(1523年)同治羅僑重修。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知縣吳煥章重修。清康熙(1662~1722年)初年,知縣孫廷鐸又重修。乾隆七年(1742年)知縣王之正表以碣(今墓碑)。以後,還重修過5次。

今宋太傅張世傑墓,在陽江市海陵島赤坎村(現名力岸村)北側的平章山腳,坐西向東,東南兩面瀕臨大海,北面旁臨一個竹木掩映下的約有十來戶人家的力岸村,墓後青山聳峙,綠翠蒼松茂盛,墓地面積共有458平方米。該墓為一座石灰沙結構的土墳,封土直徑3.2米、高1.15米,墓堂內豎有一塊青色陶磚嵌立的青石碑,高1.45米、寬0.8米、碑石直行陰鐫楷書,右上為“清乾隆壬戌年修”,中為“宋太傅樞密副使越國公張世傑之墓”,左下為“北平王之正立石”。兩旁立石柱,刻有墓聯雲:“瓣香露祝天難換,忠骨函埋地有靈。”其上有短小石雕屋簷,墓前原建有太傅祠堂,佔地面積5畝,已於“文革”期間拆毀,現地面僅存殘痕遺蹟。殘存有一石碑,碑頂“□□太傅廟碑”,碑文記述了元軍將領張弘範數次強迫被囚的文天祥寫信招降張世傑,文天祥慷慨陳詞道:“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同時也記述了張世傑焚香禱告,舟覆殉國一事。

漠陽懷古——太傅墓

圖為宋張太傅廟碑

原張太傅墓祠是一座兩進深院落,佔地面積450平方米。祠背對墓開栱門相通,中為大殿,栱門高聳。祠大門口橫額“宋太傅祠”,對聯:“海上君臣留正氣,人間俎豆有千秋。”祠二門橫額“忠貞亙古”,對聯:“家國系扁舟滄海無情傾宋祚,乾坤留勝地陵山有幸脫忠魂。”祠紅牆灰瓦,朱梁漆棟。祠正中為大殿。祠門外是一座龍門牌樓,牌樓兩邊對聯為:“崖山三大忠乾坤鼎立,赤坎一抔土滄海巍存。正額“捧日虞淵”,左“表忠”,右“懷古”。祠殿內有壁聯:其一:有挽回造化雄心,氣數已窮,南宋竟無餘地立;歷多少滄桑幻局,英靈不沒,北風常作怒濤鳴。其二:人傑地靈赤坎有村傳歷史,國亡君死文山餘外此孤忠。其三:殘曰奮戈揮,無奈社稷播遷,一君又死;大風吹海立,猶憶柁樓露祝,前載如生。其四:破舟非失計,奪港非求生,公有苦心,獨惜宋元遺史略;函骨不首丘,歷代不追諡,我來馮吊,即無風雨令人悲。其五:尚有貞魂留赤坎,直隨寒日到虞淵。

除了海陵島上的張太傅墓祠,在陽江江城區龍津坊(今太傅路),還有一座宋太傅張公祠,盛傳因墓祠在海陵島,每遇風雨不能祭弔而建。明嘉靖元年(1522年)知縣熊茂復於城西門外立太傅祠廟,該祠因熊茂離任而未建成。翌年才由知縣羅僑兼葺落成,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知縣鄧壽鼎重修擴大於祠前立小牌坊匾曰:“宋太傅張公祠”。爾後,康熙、乾隆、嘉慶期間都有重修。民國時期縣城十二街開為馬路,因該處是太傅祠,故命名此路為太傅路,足見人民對張太傅之景仰。民國期間,太傅祠曾作為陽江商會會址和鎮公所,建國後毀祠建紡織品花紗布公司,現改建為該公司批發部倉庫。

漠陽懷古——太傅墓

陽江市江城區太傅路

文天祥評價張世傑“其人無遠志,擁重兵厚資,惟務遠遁。厓山之戰,不守山門而作一字陣,於是船皆幫縛不可動,不能攻人而專受攻,惜乎其不知變而徒守法。”可見張世傑指揮的崖山之戰與焦山之戰如出一轍,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張世傑在戰爭中的表現缺乏變通,重要戰役的失利把宋廷推向滅亡。儘管如此,宋太傅張世傑堅貞不屈,拒降主戰,堅持抗元鬥爭的民族正氣,仍為後人所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