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夏天有多熱?

白宮裡的黑色少女


我國經歷了漫長的5000年曆史,在這麼多年中,經歷過

不少極端天氣,出現酷熱的情況很多,許多酷熱天氣的溫度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先說著名的火焰山的熱度。火焰山在唐代是出了名的酷熱難耐,方圓幾百裡常常熱浪滾滾,大地如同焦土,寸草不生。行人要想穿過火焰山必須繞道而行,否則,只有被熱死。

火焰山究竟熱得有多麼可怕,我們看看中唐著名詩人岑參作於750年的《經火山》,就能明白它的恐怖。

公元749年夏天,岑參受唐玄宗委派,準備離開京城長安一路向西,去幾千裡之外的安西赴任。到第二年冬天到達了今天的新疆鄯善,看到前方天空紅彤彤一片,好像什麼在燃燒一樣。一陣陣強大的熱浪把他壓迫得氣喘吁吁,馬兒更是累得半臥在地上大口呼氣。

岑參被驚呆了,在冬天這地方已經如此炎熱,若是在夏天,豈不是能熱死人。於是,岑參感嘆不已,寫了一首五言長律《經火山》,記錄了他第一次踏上火焰山附近,見到的景象,以及心中感慨。詩曰:

火山今始見,突兀蒲昌東。

赤焰燒虜雲,炎氛蒸塞空。

不知陰陽炭,何獨然此中。

我來嚴冬時,山下多炎風。

人馬盡汗流,孰知造化功。

火焰山的酷熱不是空穴來風,在唐代很長時間內,這裡都是不毛之地,成為人們無法逾越的天險。在後來許多文學藝術中,作者把這個題材納入小說創作,如在《西遊記》裡,對這裡的情況有比較詳細的描述,以此來表達人們戰勝艱難困苦的決心。

火焰山究竟有多熱?經過後來吐魯番氣象局查閱大量歷史文獻,以及根據當時當地的動植物的生長情況進行推測、分析,最後得出,在唐代中期,火焰山的極端高溫達到了49.7攝氏度,這遠遠高出了20°的室溫氣候,可以說,它是我國最惡劣的氣候區之一。到現在,吐魯番的氣溫有時也會出現極端高溫。

在唐代一些年間,京城長安附近氣溫也很高,經常發生旱災,田地被大太陽曬得龜裂,莊家連年顆粒無收。比如,杜甫作於759年的五言長律《夏日嘆》中,有這樣的句子: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黃埃。飛鳥苦熱死,池魚涸其泥。萬人尚流冗,舉目唯蒿萊。

從詩中可以看出,田地常年乾旱,塵土飛揚,即使下雨也起不了多少作用。鳥兒和魚兒早已因為酷熱和乾旱被熱死了。人們飢餓難耐,只能吃荒野中的蒿草。

據專家推測,從唐代中後期開始,陝西周邊經常乾旱,尤其在夏季,氣溫常常高於40度,在古代沒有空調、電扇,甚至冷飲的情況下,老百姓經常被酷熱和乾旱奪去生命。歷史學家也給出了一個結論:

唐代的滅亡跟陝西周邊的乾旱和酷熱有緊密聯繫。


鴻鵠迎罡


答題之前先讀一篇

李晟的《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從這首詩裡能感覺到熱嗎?其實古代的夏天也很熱,跟現在差不多,甚至比現在還熱,這樣說主要是因為古代沒有電風扇、空調,他們真的是每年靠硬扛過來的。現在因為人口變多,工業汙染嚴重,全球氣候變暖,夏天這這幾年也是一年比一年熱,好在我們有可以解暑的設備設施。



要說古代的天氣到底有多熱?

《三國志》裡記載劉備在夷陵之戰時因為天氣太過炎熱,大多士兵都駐紮在山高林密之中,他們幾乎都身穿下衣,每天都有很多人中暑。結果被東吳一把火給乾沒了。

《水經注》裡也曾記載,建安十五年,曹操熱的不行,於是在鄴城大興土木,除了建了銅雀臺、金虎臺之外還有個“冰井臺”,這是用來幹嘛的?就是在住的房間裡挖一口深井,上面用蓋子蓋好,蓋子鑽孔,夏天裡面的冷氣會往上升,用來控制房間的溫度,到了冬天裡面又會冒暖氣,一舉兩得。


還有就是大家都說到的清朝乾隆年間,是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天,現在都還沒破了那時候的記錄,整個夏天就有一萬多人被熱死,什麼概念,這還是知道的,還有沒統計到的。清朝末期皇帝都喜歡到承德避暑山莊,說明古代夏天也很熱。

不過熱的都是民間的,有錢有勢的達官顯貴照樣逍遙自在,有錢人會使用冰塊來降低房間的溫度,沒錢的連飯都吃不上。

【羽評歷史,歡迎右上角關注評論點贊】


羽評郡主


古代沒有現在熱,古代都是泥地和水塘,古代炭排放只是現在的零頭可以忽略不計,古代森林多有助於降溫,古代沒有大氣汙染 紫外線,以及包含熱量巨大的紅外線能輕而易舉到達地球,肯定很熱 。

小時候感覺沒有現在熱,晚上都是帶個涼蓆和幾個夥伴到平房頂上睡覺,看星星,聊天,唱歌,開心的一逼,就是蚊子多了些,於是呼買個凍好的冰塊,把床單蒙著裡面吃著睡覺,半夜有時候還冷那,有時候不知道半夜下雨了,一個個往家跑,回不去的童年。

日子雖說苦了些,但每晚在村口的大樹下,場院裡,人們農忙歸來拿蒲團席地而坐,拉拉家長裡短,孩子們嘻戲歡鬧。在炎熱的夏夜聆聽蟲鳴蛙啼蟬歡叫,好一個自在了得。

很多人說70.80年代夏天沒現在熱其實要一個關鍵因素,70年代甚至一直到90年代這三十年副熱帶高壓活動週期偏弱,夏天給我們帶來高溫天氣的元兇就是副熱帶高壓,進入21世紀後副熱帶高壓佑開始變強了,所以這些年高溫那麼猛,其實再早一些時候50.60年代左右的副熱帶高壓也很強,50到60年代夏天極端高溫事件也不少的,比如1967年夏天福建福安出現43.2度極端高溫,這個記錄到現在都沒打破,還有那年8月安徽省會合肥31天全部高溫滿貫,就是說那個月合肥最高氣溫都在35度以上,氣象臺把35度劃為高溫標準,那年浙江淳安還有安徽石臺連續50天以上高溫沒間斷。

現在城市遍地水泥,空調,尾氣,熱起集中一下子排不了那麼多,所以夏天非常熱,而鄉下還是比較正常的。但是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市區,所以人們會覺得溫度高了。其實你去山村,鄉下地方,溫度跟以前差不多的。


笑搞


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是史上最熱的一個夏天。

《續天津縣誌》中記載“五月苦熱,土石皆焦,桅頂流金,人多熱死”。據不完全統計,當年北京共有11400人死於炎熱。

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古氣候專家研究換算,1743年7月20至25日,華北地區下午的氣溫均高於40℃。

其中7月25日最熱,氣溫高達44.4℃!

宋至道二年,有記載“六月,大熱,民有渴死者”至景德元年四月“隆暑”“人多渴死”



當然,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不僅宋朝、清朝有夏天。宇宙是公平的,對各朝代都雨露均霑,比如喝朝代的發言人都用詩句表達了其避暑心得。

豪放些如李大爺

懶搖白羽扇,裸袒清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想象一下外面流火,一位大爺在茂密的松林中赤裸裸,紅果果的躺在涼石上,清風徐來,龍吟細細,除了涼快,那愜意的感覺快與神仙肩並肩了?

同是唐朝的高駢可能比李大爺生活好點,畢竟,人家有樓: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看到沒,湖邊的樓房,還有私人花園,多好的避暑體驗。什麼袈裟作雨田啊,不存在的。



而到了南宋,有人還很前衛的學會吃冰棒消暑。

似膩還成爽,如凝又似飄。

玉來盤底碎,雪向日冰消。

當然,這應該是有錢人的玩意了。

像白居易這種連房奴都做不起的,最好的消暑方式當然是靠意志力了: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更難與人同。


微影悼紅


現在有多熱,古代就有多熱!甚至比現在更熱!
古代的夏天,雖然沒有什麼熱島效應,但是有一個任性的老天爺,加之古人沒有風扇空調,若是遇到酷暑天氣,熱死人是很常見的事。我們在古人留下的詩詞、書籍當中,可以很清晰地瞭解到古時候噩夢一般的夏天。
唐朝人凡事都愛作詩表達情感,遇到酷暑天氣,當然也要寫詩紀念一下。有首詩將唐朝的酷暑天氣描繪的特別形象:“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日輪當午凝不去,萬國如在洪爐中。”天氣熱的都讓人想起火神祝融了,這日子,不好過啊。
大詩人白居易也寫過詩來“歌頌”酷暑:“頭痛汗盈巾,連宵復達晨。不堪逢苦熱,猶賴是閒人。”只能說沒有空調的夏天夜晚不好過啊!此外,白居易還寫過酷暑時節的自然景象:“驕陽連毒暑,動植皆枯槁。旱日乾密雲,炎煙焦茂草。”看來沒有噴灌的日子,花花草草的夏天也不好過啊!
宋朝的夏天比唐朝更誇張,《宋史》中記載,因為天氣太過炎熱,飲用水都成了稀有資源,一斛水買到百錢,江淮地區一杯水都能買到數十錢,尋常百姓哪裡喝得起,於是“渴死者其眾”。甚至到了立秋的時候,太陽還是很不饒人,有詩記載這一天的酷熱:“酷暑如酷吏,頃刻不可對。萬口噤不息,束溼底多罪。”宋朝人也是很機智,竟然想到用酷吏來比喻酷暑。
當然,古代最炎熱的夏天還是著名的乾隆八年之夏,這一年,天津“土石皆焦,桅頂流金,人多熱死”;山西更是“道路行人多有斃者”,走著走著就被熱死了!而帝都北京更是熱死了一萬多人。連享受著最先進製冷技術的乾隆皇帝都作詩感慨:“展轉苦煩熱,心在黔黎旁。”這種天氣,真真不是人過的啊!

歷史研習社


1997年參加高考,閱讀往年的的語文作文的時候,經常看到‘’七月流火的,酷暑難耐‘’,一直不理解,特意請教了語文老師,答曰:詩經.國風第一句就是‘七月流火’,可想而知,古代也是相當熱。‘’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水滸傳.智取生辰綱裡面也寫了。

所以,古代也涼快不到哪裡。



感受生活的人


古代多熱我不知道,但是想想我們小時候32度就是史上高溫了。如今在這遍地35度以上的夏天,你說是現在熱還是過去熱。還有我是成都的,老婆雅安的。同樣是夏天雖然在太陽下都熱,但是雅安的樹蔭下就是涼涼的,成都即使是樹下風也是熱的。而古代綠化率很高,也沒有鋼筋混凝土的高樓。我小時候住在瓦房裡,房屋四周是竹林,睡覺的地方几乎都是被竹林遮住的,即使夏天睡午覺都是要蓋厚棉被的。現在搬出來了,沒空調真心睡不著啊。同樣的說或許古代並沒有那麼熱。


TomorrowSun


關於古代夏天到底有多熱,沒有留下詳細的記載,我們只能從一些文學作品和留下的成語中猜測,如:《水滸傳》二十七回寫到:“炎炎火日當天,爍石流金之際,只得趕早涼而行。”,即天氣炎熱的感覺把金石都能融化了,出門只能是早上;《太平御覽》記載:“吳牛望見月則喘,使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就是說吳地天氣炎熱,水牛怕熱,見月亮以為是太陽,就害怕的不斷喘氣。因而,古代的夏天,應該和現代的夏天差不了多少,氣候差別不是太大。

面對炎炎夏日,古人是如何避暑納涼的呢?

一、建築上的巧妙設計。即用通風的木質建築住房,而且屋頂較高,便於通風,屋簷的角度和高度也是對應太陽的角度。

二、紙扇、竹簾、涼棚等納涼。

三、儲藏冰塊納涼。古代專門有儲藏冰的冰窖,到了夏天就把冰塊取出放進“冰箱”納涼。

四、吃冰制食品,吃西瓜、綠豆、涼茶等。

五、到山中避暑納涼。


雲端賞籟438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

這是施耐庵在《水滸傳》裡描寫的酷熱的景象。

雖說是小說,但從中也可以窺見,古時候,酷熱也是經常來襲,讓人不得安生啊。

生活在現在社會的我們應該慶幸,在酷熱難耐的夏天,有空調、風扇和各種降溫措施。

慶幸之餘,我們也有些好奇:古代的夏天到底有多熱呢?

其實,對於氣溫的問題,從來是老天爺說了算。有書君認為,它不會是恆常不變的,正如起伏的波浪,有高峰也有低谷。

老天要是發起脾氣來,那真是很可怕的。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古代的夏天,熱起來的時候是什麼樣的狀況。

從各朝各代文人們的詩詞及書籍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酷暑的淫威。

“赤日滿天地,火雲成山嶽。草木盡焦卷,川澤皆竭涸。”

這是唐朝詩人王維對於酷暑的描寫。

赤日炎炎,只覺烈焰充塞於天地間。天上的雲彩都變成了紅色,彷彿就是那翻騰的火焰山。花草樹木早已被曬得枯焦,湖泊、河流中不見一滴水。

這乾涸何時才能結束呢?寥寥數語,彷彿讓我們身臨其境,感到陣陣逼人的熱浪正在襲來。

白居易則說“頭痛汗盈巾,連宵復達晨”。

高溫天氣讓人頭痛欲裂,寢食難安。

汗水不停歇的流,拿毛巾擦拭吧,毛巾一擰全是水,一整夜都是如此。真是輾轉反側,長夜難眠呀,比蒸桑拿更甚數倍。

宋朝的夏天也有相當難捱的時候。據《宋史》記載,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

“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河南、安徽、江蘇、湖南等省份均遭受熱災。

因天氣太熱致大旱,飲用水成了最稀缺的資源。江淮地區甚至賣到一杯水數十錢,真是水貴如油呀,尋常百姓可不是都能買得起的。於是,許多人紛紛渴死了。

然而,高溫的肆虐,沒有最熱,只有更熱。這些炎熱,與乾隆八年的夏天相比,恐怕也只是小兒科了。

乾隆八年,也就是1874年。

那一年的夏天,幾乎大半個中國都處於高溫狀態,華北地區更是開啟了“燒烤模式”。從農曆五月開始,高溫就持續不退。

在天津,土石都被烤焦,屋頂上的瓦片被炙烤成碎片,不少老弱病殘死於暑熱病。

在山西浮山,太陽毒辣辣的,不少人在路上走著走著突然中暑,就一命嗚呼了。

山東高青縣誌則記載:這一年,大旱綿延千里,樹木都乾死了。

屋裡的溫度也是相當的高,器具那是炙手可熱。

河北高邑在極端高溫的天氣中,連鉛、錫等金屬都自動融化了,那得有多厲害。高溫帶來的大旱,讓許多人被活活的渴死。

而這些都還不是最嚴重的,京城才是重災區。

當時在北京有一個來自法國的傳教士,他建有一個測候所,也就是我們今天的氣象觀測站。

他使用一種老式的酒精溶液溫度表對氣溫進行了觀察、記錄。

現在的專家將他當時記錄的數據進行了換算,在7月13號到25號之間,氣溫一直居高不下,平均溫度在40°C以上。

25日更是達到頂點,最高為44.4℃,這應該也是我國曆史上的最高溫度。

從該傳教士給國外朋友的信件上看到,他說北京上了年紀的人也認為:從來沒有遇到過這麼炎熱的夏天。

許多窮人和胖人紛紛死去,甚至街道上也隨處可見屍體,由此引發了民眾極大的恐慌。據官方數字統計,短短的十餘天,京城因熱至死的人就多達11400多人,估計實際死亡人數還遠遠不止這個數。

由於迷信思想作祟,許多人紛紛求神拜佛,向老天祈禱,願災難早點平息,願厄運不要降臨到身上。

為此,乾隆大帝也是“展轉苦煩熱,心在黔黎旁”,憂國憂民呀。

心急火燎的他一次次地和大臣們商討對策,要百姓們注意休息,並在主要街道和城門處發放降暑藥品等,力爭把災害降到最低。

炎炎夏日,當我們躲在空調房裡,喝著冰鎮飲料時,想象著古人酷暑天裡所遭的罪,也真是替他們揪心啊。當然,古人也有自己的一套應對方式:比如減少戶外勞作,尋覓一方清涼之地,芭蕉扇、竹夫人齊上陣等等。

雖說古代不乏酷熱的極端天氣,但相比較來說,隨著全球變暖及熱島效應,現在的夏天應該更熱。

所以,身為現代人,我們更應該重視環境保護,減少碳排放量,多植樹,努力給後人留下一片蔭涼。


有書共讀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白,歷史時期的氣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現在正在處於明清小冰期的末端,相對於歷史上的溫暖期來說,我們現在的氣候是比較寒冷乾燥的,而相對於歷史上的寒冷期來說,我們現在的氣候則比較的溫暖溼潤。

地球的歷史已經有45億年之久了,而人類的歷史只不過才有300多萬年的時間,300多萬年相對於45億年來說,如同白駒過隙。

而人類的歷史又可分為史前時期和歷史時期,文字出現以前的人類歷史屬於史前時期,文字出現以後的人類歷史屬於歷史時期,因為歷史都是用文字記載的,文字出現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歷史時期的歷史大約為5000年至6000年左右,但是在文字出現之前的一些神話傳說,在人類發明文字以後也被記錄了下來,所以歷史地理學所考察的氣候,主要是近1萬年以來地球上的氣候。

我們現在所處的歷史時期(近1萬年以來的歷史),是第四紀冰期的冰後期,相對於地質時期的冰期來說,則比較的溫暖,相對於地質時期的溫暖期來說,則比較的寒冷,而在這1萬年以來的歷史時期中,氣候也是有所波動的,也有溫暖期和寒冷期。

(明清小冰期之時荷蘭的冬天,那個時候比現在要寒冷得多。)

近1萬年以來,對於中國來說,最溫暖的時期是在距今8000至5000年前,這一時期,平均氣溫要比現在普遍高2至3攝氏度,平均降水量要比現在高150至200毫米,是一個非常溫暖溼潤的時期,這個時期,中國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非常的燦爛,繁榮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為中國歷史進入文明社會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科學技術基礎。

黃帝、炎帝、堯、舜、禹生活的那個年代要比新石器時代稍微寒冷、乾燥一些,但是也要比現在溫暖得多,這一溫暖期持續到了商朝的晚期。

大約在西周之時,中國的氣候進入到了一個寒冷期,在寒冷的冬季,甚至長江、漢江會出現結冰的現象。

而到了春秋年間至西漢末年的時候,中國的氣候進入到了一個溫暖期,也就是說孔子、孟子生活的那個年代,平均氣溫要比現在高1.5攝氏度,當時的黃河流域有梅樹生長,而今天在自然狀態下,我國的黃河流域已經很難找到梅樹了。

東漢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氣候又進入到了一個寒冷期,這一寒冷期,也促成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南下。那個時候,淮河有冰封期,而現在的淮河在一般情況下是沒有封凍期的。

隋唐至北宋年間,中國的氣候重新進入到了一個溫暖期,唐代,在我國的四川盆地有荔枝生長,楊貴妃吃的荔枝,其實不是來自於嶺南地區,而是來自於四川盆地,而今天的四川盆地僅有古荔枝樹存活,受溫度所限,無法種植有經濟價值的荔枝樹,唐代婦女穿著也比較的開放,說明在唐朝的夏天要比現在的夏天要熱。

(唐代婦女的穿著,《搗練圖》局部。)

南宋時期,中國的氣候又進入到了一個寒冷期,到了元代的時候,又迎來了一個比較短的溫暖期,蒙古帝國的興起,可能與這段時間的溫暖期有關,因為氣候一旦溫暖,北方的草原就會比較茂盛,能夠養殖更多的牛羊,有了更多的財富以後,有利於遊牧民族進行軍事擴張。

公元15世紀至19世紀,在歷史上被稱為明清小冰期,在明清時期,我國的氣候比現在要寒冷得多。

後來的溫度之所以會上升,可能與工業社會的來臨有關,大量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氣層中,形成了溫室效應。

綜上所述,古代最熱的夏天,其實是堯、舜、禹生活的那個年代、然後是孔子、孟子、項羽、漢高祖、漢武帝生活的那個年代,最後是楊貴妃、忽必烈生活的那個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