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私家车出行,不可忽略的六大安全隐患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节假日期间驾车外出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休闲娱乐的人群越来越多。从近几年节假日交通事故情况来看,私家车的事故比重持续增多。一些惨痛的事故,给欢乐的假日氛围投下了沉重的阴影。

节假日私家车出行时,常见的安全隐患有以下六项:

第一,驾驶员酒后驾驶车辆。饮酒后驾车,因酒精麻痹作用,驾驶员大多反应迟钝,对油门、刹车及方向盘的控制能力降低,路况的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降低,会产生视觉障碍和心态不稳的现象,是最严重的安全隐患。目前,酒驾已经入刑,无需赘述。

节假日私家车出行,不可忽略的六大安全隐患

第二,驾驶员穿高跟、高筒鞋驾车。开车的时候,一些女司机穿高跟或高筒靴,会束缚司机脚和腿的活动空间,还会影响对踏板的控制,可能误踩油门,危害他人行车安全。节假日出行,驾驶员可以备一双便鞋放在车里。驾驶时尽可能穿舒服的平底鞋,不开车时随时换穿高跟或高筒靴就行了。

第三,驾驶员服用感冒药后开车。“药驾”是容易被忽视的隐患。感冒药中大多含有易引起嗜睡成分,能够对大脑中枢神经产生抑制作用,使人出现乏力、嗜睡、镇静、反应迟钝等症状。如果司机服用了感冒药,至少要六个小时左右,药性明显减退,才能够开车。

节假日私家车出行,不可忽略的六大安全隐患

第四,小孩坐在副驾驶位置。小孩子总是乱动,容易干扰司机的视线,影响开车进而造成危险。安全带完全按照成人身材设计的,儿童使用起不到保护作用。发生事故时,安全带会紧紧勒住孩子的脖子,会造成致命伤害。紧急情况下,家长不能保护好孩子。目前在我国,只有河南省出台的 《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有规定,不得安排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机动车副驾驶位置乘坐。私家车出行时,最好不要安排小孩坐在副驾驶上。

第五,驾驶员增加坐垫。有些私家车,冬天时喜欢铺上毛茸茸、温暖的坐垫,夏天时喜欢铺上凉爽的坐垫。行车时虽然舒服度有很大提高,但实质上是一种安全隐患。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司机紧急制动,司乘人员就会很容易滑离座椅,如同“坐滑梯”的感觉,安全带的保护作用也会大大降低。

节假日私家车出行,不可忽略的六大安全隐患

第六,乘客把头手伸出窗外。出行时,我们经常看到有乘客特别是小孩子从车窗探出头张望,或伸出手仍垃圾,这种行为很危险的。很可能被路边的树枝或者其他物品挂伤,或者司机关窗时夹住伸出的头或者手。外出时,乘客务必互相提醒,不要将头或手伸出窗外。

以上六项是私家车出行最常见的安全隐患。驾车出行,时刻要牢记,安全第一。如果精神状态不好,或者天气很恶劣,最好可以少开车或者不开车,以免发生意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