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红军渡——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红军故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泰和县沿溪镇江畔村花 石潭 边上有个赣江古渡口,称为浮潭渡,也叫“红军渡”。

江西红军渡——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村长很有兴致地为我们讲述了一段红军渡河的故事,我把这个故事叫做“一场有枪声没硝烟的红军渡河战争”。

话说1930年下半年,正值国民党对 江西 革命根据地红军第一次围剿时期,红军主力越过赣江聚集在东面的青原区东固和 泰和 县万合一带,12月底,一支红军分队需要穿插到西面游击,必须渡过赣江,渡江地点选择在江畔花 石潭 渡口。

江西红军渡——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防守渡口的是江畔村的一名团长,为 泰和 县地方武装团长,部队驻扎在江畔“仁家山”山顶,占领了制高点,建有机枪碉堡,居高临下扼守赣江。

江西红军渡——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当时天寒地冻,红军为了顺利渡江,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战斗减员。打听到团长是穷苦出身,平时乐于帮助乡民,也同情红军。

红军先派人过来探路,与团长的武装进行接触,意欲借路。团长告诉红军和自己部下:大家都是贫苦出身,是一家人,穷人不打穷人,自家人不打自家人,同意借路!

江西红军渡——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于是,夜晚天黑后,红军渡过赣江, 从江 畔村庄通过。团长命令部队打出信号灯光,给红军引路,直到红军过了河,往西南而去,他才命令部队朝天上放枪,表示“曾经战斗过”。

江西红军渡——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江畔村后东面赣江边上有一座大石山,俗称“礁背”,“礁背”山 临江 一面成90度的悬崖峭壁,山下是著名的花 石潭 ,左侧建有惜字文塔。

江西红军渡——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花 石潭 来历,村长介绍,据记载:在 泰和 东北 30里处,有一深潭,日出时,深潭旁边大小石头,在阳光照耀和水光映射下,光彩炫目像五色之花,所以潭名为“花 石潭 ”。

江西红军渡——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明代永乐年间,在花 石潭 处设有花 石潭 巡检司,在花 石潭 巡司内设有“便民粮仓”,后来江畔人在上面设有江畔书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