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特辑:中秋赏月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明天是9月24日,我国传统的中秋节。

目前历史学界的观点是,中秋节的形成期是在唐宋时期,属于一般性节日;中秋节的鼎盛期则完成于明清时期,其在节日民俗中的地位得以显著上升,成为民众普遍的大节庆之日。正所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从古到今,月亮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有着太多太多的意义。

在八月十五月圆到来之际,大锤与列位读者听友一同探讨,咱们现在中秋节的赏月习俗,是怎么来的。

中秋节特辑:中秋赏月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有学者认为,中秋节的赏月传统,实际是古代先秦时期“夕月”传统的延续。所谓的夕月,实际就是古代君王组织的祭月仪式。按照《国语》的说法,古代的先王获得天下之后,就会尊崇上天和日月。这种祭祀实际是用祭祀上天和日月的形式,来要求百姓尊崇君王自己,相当于君王借着祭祀太阳和月亮的方式,向百姓们宣告,朕代表太阳代表月亮统治你们。

按照《周礼》的说法,这个夕月要在秋分举行,而且方向是“祭日于东,祭月于西”。由于这个夕月传统能够某种程度上增加封建王朝的统治合法性,因此夕月仪式,作为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官方传统,一直延续到清代。现在咱们北京,阜成门外的月坛公园,其内就有明清时期月坛的遗迹。

而古代封建王朝这么一个高大上的夕月仪式,而且夕月的日子还选在了跟中秋节比较接近的秋分之日,这些都会导致民俗中有意无意的效仿,因此可以说,古代统治阶级举行的夕月活动,对民间形成中秋节赏月习俗,有较大的影响。

中秋节特辑:中秋赏月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当然,这只是中秋节赏月习俗的来源说法之一。实际上在我国古代很早的时候,文人雅士就有了“玩月”的传统,这个传统的起源是这样的:东晋时期,当时的名士谢尚,官拜镇西将军镇守牛渚,他一日偶然在月夜泛舟于江上,结果意外听到有人在临近的船上咏诗讽刺自己,虽然对方歌咏的是讽刺自己的诗歌,但是诗歌本身质量却很高,谢尚听了之后,不但不生气反而大为赞赏对方的才气,于是邀请那个讽刺者过船一叙,那个讽刺者是个穷书生,叫做袁宏,谢袁二人一见如故,在船上一边赏月一边叙谈,这投缘一直投到天明。这一桩故事由于两人地位悬殊却能互相唱和相得,充满正能量,因而得以在文人雅士中迅速流传,最终成为一段佳话。

中秋节特辑:中秋赏月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这里大锤要补充一句:这个玩月习俗从东晋出现,历经南北朝,到了隋唐时期已经成为文人普遍的月下游乐方式之一。但是这个时候的玩月,还没有确定在八月十五,但是它已经逐步靠拢到农历每个月的十五前后了,原因只有一个:每月十五那一天的月亮最大最亮,在这一天进行玩月会最舒服。

进入唐代,赏月活动开始正式与中秋节合并了。武则天时期的宰相李峤曾写过《中秋月》一诗,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把中秋与月亮勾连在一起。之后又有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二首》。这两首诗歌之后,月亮终于与中秋联手了。

中秋节特辑:中秋赏月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此发轫,到了中晚唐时期,八月十五夜玩月成为了文人雅士争相参与的娱乐活动。当时的诗人欧阳詹曾经写作《玩月》诗并作序,他在序言里第一次详细解释了中秋玩月的传统流传等掌故:玩月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谢赋、鲍诗,眺之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

欧阳詹还特别解释了赏月与中秋的关系,他是这么说的:玩月这个事情,如果选择在冬天晚上,就会遇到繁霜,赏月会赏得自己非常寒冷;如果选择在夏天晚上,就会遇到云彩,而且晚上也会很热。云彩会遮蔽月亮,寒霜则侵人肌骨,因此冬夏两季进行玩月都会有所妨碍,体感不够舒服,难免扫了文人们的玩月雅兴。因此,从可操作性角度来说,秋天赏月比较好。而在秋天的月亮,最大最美最圆的夜晚,非中秋莫属。

欧阳詹对中秋赏月的解释,可以说是当时唐朝文人墨客对中秋赏月活动追捧的最详细解释。欧阳詹之后,白居易、刘禹锡、元稹[zhěn]、徐凝、皮日休等人都纷纷加入了中秋夜赏月歌咏大军,中秋赏月的风俗得以在唐代的文人骚客间彻底流传开来。

中秋节特辑:中秋赏月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这个时候的中秋赏月虽然得以在文人阶层流传,但是文人墨客所倡导的中秋赏月始终是一件受众面比较窄的活动,不过由于他们历来也是古代流行风尚的带动者,因此很快这个风俗就从文人波及了民间。

当然,如果只是赏月赋诗饮酒作乐,那么中秋赏月的习俗只能是局限于曲高和寡,是不会发展到今天这样举国中秋共月圆的普及程度的。

在宋代,中秋赏月活动迎来了一次重要的民间内容扩展,这就是把民间的饮食、风俗、游戏等活动大量植入中秋赏月之中,从而一举奠定了中秋节和中秋赏月的历史地位。

中秋节特辑:中秋赏月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pèi]。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梨、枣、栗、葡萄、弄色枨[chéng]桔,皆新上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huáng]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去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pián]阗[tián] ,至于通晓。

中秋节特辑:中秋赏月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到了北宋末年的中秋赏月,已经是上至耄耋下至孩童的全民性通宵狂欢了,点缀期间的是新酒、时令蔬果和新鲜食材。从一轮清辉冷月下的诗文唱和,到一夜繁华嬉闹中的合家团圆,有了大众广泛参与的玩月活动,终于将中秋赏月发扬光大,直到今天。

大锤也在这里,提前预祝咱们大锤说史系列节目的读者听友们,中秋节合家团圆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