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强大的秦国侵略,六国用了这个方法,让秦王十五年不敢进攻

面对强大的秦国侵略,六国用了这个方法,让秦王十五年不敢进攻

秦朝因为商鞅的变法改革成为了一个超级强国,而其他的六国实力都远不如秦国,这时若不及时的出应对方案,很可能让秦国击溃六国统一天下。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人才苏秦,他给六国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使六国十五年间暂时避免了秦国的侵略,苏秦提出的是怎样的计策呢?

面对强大的秦国侵略,六国用了这个方法,让秦王十五年不敢进攻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苏秦这个人,苏秦早年间在外求学求官,但四处碰壁,过得十分不顺,最后一无所成回到家中,家里的人不仅没有安慰他,反而嘲笑他,他的妻子对他也不理睬,苏秦很不甘心,他关起房门认真研读兵书,在一年之后他激动的说终于找到了一种方法能够说服天下的国君,这是在他还没能闻名于天下时发生的一件事。

面对强大的秦国侵略,六国用了这个方法,让秦王十五年不敢进攻

他学成后的第一个找的是周显王也就是周天子,而这个时候的周天子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了,周天子身边的人都瞧不起苏秦,所以第一次失败了。他第二个去见秦惠文王,他对秦惠文王说秦国是天府之国,实力可以称帝,不用在称王了,但这时的秦惠文王是刚刚杀了商鞅不久,他很厌烦这样的说客,所以就没有采纳,在秦惠文王这苏秦也失败了。

面对强大的秦国侵略,六国用了这个方法,让秦王十五年不敢进攻

但是从苏秦见周天子和秦惠文王来看,可以知道苏秦他读书是专门为君王效力的,他并不计较是天子还是诸侯,只希望自己能得到重用,他对名利与地位非常渴望,这与那个时代有关,给了纵横家施展才华的一个平台,平台对于人才是很重要的,没有平台即使你满腹经纶也无法发挥出来。苏秦对名利的追求还和他的家人也有关,年轻时候四处碰壁,面对家人冷言冷语的态度苏秦是不服的,下定决心闯一闯。第三次求见的是赵王,没能成功。

面对强大的秦国侵略,六国用了这个方法,让秦王十五年不敢进攻

最后他去见了燕王,在见燕王的时候出现了转机,他先夸奖了燕国的富有与军队的强大,实际上的燕国其实就是一个小国,但他重点给燕王讲了一件事情,他对燕王说燕国之所以没有受到秦国的猛烈攻击是因为在你的南面有个赵国,赵国像一个天然的屏障妨碍了秦军对你的攻击,所以你要和赵国保持友好关系,你与赵国关系不好,赵国想要攻击你的都城也是很简单的,但如果你和赵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就不一样了,秦国最为强大,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你们应该联合对抗秦国。燕王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但燕王对苏秦说你要保证我不被赵国和齐国侵略我的领土便同意,苏秦对燕王说放心我来办。

面对强大的秦国侵略,六国用了这个方法,让秦王十五年不敢进攻

然后燕王资助苏秦去说服赵国,来到赵国后,苏秦对赵王说君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安民无事,但想保证你的国家没有战争,你就要选择一些国家重点交往,选择对的朋友来一起对抗敌人。你最重要的是和魏国、韩国交往,这两个国家阻挡了你和秦国,但他们却经常受到秦国的侵略,你要和这两个国家搞好关系,若他们投降,成为秦国的附属国,秦军在想攻打你就轻而易举,所以你必须要支援韩、魏。另外你们六国要是联合起来,不管是土地还是军队都比秦国多,所以你们也没有必要一定折服于秦。

面对强大的秦国侵略,六国用了这个方法,让秦王十五年不敢进攻

如果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不管那国受到秦国的侵略,另外的五国都要出兵援助,有一国不肯出兵,违反了盟约,另外五国就联合起来打这个不肯出兵的国家。如此六国就形成了一个同盟。秦国就会对六国产生忌惮,不敢轻易出兵对付你们,面对独霸一方的秦国,这便是苏秦的解决办法。主要就是"合纵"六国联合对付强秦,赵国国君听完很满意,又给了苏秦一笔资助基金,让他继续游说其他四国。苏秦到魏、韩、楚、齐仔细说完"合纵"之后,六国的国君全部同意了,直到后来苏秦一个人身上佩带了六国相印,成为了六国的国相。苏秦将这个盟约送了一份给秦王,导致秦王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这十五年秦国都没有出兵,但秦王不出兵也是有他的道理,他不了解六国现在是一个什么状况,还没有应对之策,另外六国开始结盟时声势浩大,谨慎的秦王不敢随便出兵。

面对强大的秦国侵略,六国用了这个方法,让秦王十五年不敢进攻

不可否认苏秦的计策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阻止了秦国对六国的猛烈攻击,给六国缓口气的机会。但也有一定的缺陷,六国之间不仅对秦国有矛盾,其实六国之间也是有一定矛盾的,在面对强大的敌人秦国时,他们可以统一战线。

面对强大的秦国侵略,六国用了这个方法,让秦王十五年不敢进攻

但时间一长苏秦的计策漏洞就会暴露出来,如果苏秦没有在提出新发案来完善他的计策,等到秦国找到解决方法,战争便又会发起。大家又是怎样看待苏秦的计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