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個「小人兒」,如何撐起了一台戲?

濟南市博物館藏有一件漢代陶塑珍品──西漢彩繪樂舞雜技陶俑

,於1969年在山東省濟南市北郊無影山南坡的一座西漢墓中出土。

這是一組在一個長67 釐米、寬47.5 釐米的陶盤上,成功地塑造了21個各具特點的陶俑,其中樂工、演技人和觀賞者各七人,它展現了貴族觀賞樂舞雜技表演的完整場面。

21個“小人兒”,如何撐起了一臺戲?

01

你能看出這些人都在做什麼嗎?

兩側的觀者,寬衣深服,冠履整齊,他們顯然屬於社會上層人物。右側三人面前置有兩隻陶樽,樽以貯酒,象徵著宴飲。

陶盤後側一排樂工則反映了當時樂隊組合及演奏的情景。右首樹立的大鼓,是漢代百戲演出的主導樂器。擊大鼓者左側一人在擊磬。樂架上懸掛著鍾,樂工雙手各持一槌,作敲擊狀。

鍾架旁一人擊小鼓。擊小鼓者左側的樂面前置有一瑟,彈瑟者旁邊的兩個女子身穿繞襟花衣,長跪吹笙。伴隨著音樂的節拍,身著花衣的兩名青年女子揮動長袖,跳起了輕快的長袖舞。據說,漢高祖劉邦所寵愛的戚夫人,最擅長跳長袖舞。

21個“小人兒”,如何撐起了一臺戲?

影視劇中戚夫人的扮演者跳長袖舞

而頭戴尖頂小帽的四名青年男子,著緊身短衣,腰束白帶,正在做著精彩的雜技表演。居前還有一人,身穿紅袍,雙臂張開,身子可以自由轉動,手中別無所持,似乎是一個歌唱者或是一位主持人。

整個樂舞雜技俑造型非常逼真,形象地再現了當時風行市井的“百戲”在演出時的熱鬧歡快場景。

“百戲”是我國古代歌舞雜技的總稱,在漢代極為盛行。

02

先秦時期的樂舞存在著“雅”與“雜”之分。諸侯國上層欣賞自己所謂的雅樂、雅舞,並對世俗之樂嗤之以鼻。

而廣大勞動人民則在勞動實踐過程中不斷地創造出新的樂舞形式,並憑藉自己新鮮的特點不斷向僵化的廟堂歌舞發動衝擊,結果創新戰勝了保守,鮮活戰勝了呆板,下里巴人戰勝了陽春白雪,“雜舞”終於登上了大雅之堂。

到了漢代,“雜舞”臻於大盛,王公貴族也都爭相欣賞“雜舞”,更不要說大街小巷的“雜舞”一片了。這時候的“雜舞”也就是指“百戲”,它包括了雜技、魔術、武術、競技、樂舞角力等諸多形式,體現了極大的藝術包容性。

21個“小人兒”,如何撐起了一臺戲?

古代魔術

在這組陶俑中,作者著力表現的是他們各自特有的剪影式的基本特徵的捕捉與造型,在稚拙簡樸中,透露出一種豪放的格調,色彩濃豔,人物繁多,很好地渲染出了市井意趣。

21個“小人兒”,如何撐起了一臺戲?

這種年代久遠,內容豐富,場面完整的樂舞雜技藝術立體形象,是迄今我國漢墓出土文物中所僅有,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

21個“小人兒”,如何撐起了一臺戲?

作者 | 劉芳瀅

主編 |周立文

副主編 | 殷燕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