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1923:湖南的「鴉片戰爭」

洪江1923:湖南的“鸦片战争”

洪江1923:湖南的“鸦片战争”

洪江墨莊。本版照片均為資料照片

洪江1923:湖南的“鸦片战争”

菸民

洪江1923:湖南的“鸦片战争”

譚延闓

洪江1923:湖南的“鸦片战争”

趙恆惕

洪江1923:湖南的“鸦片战争”

蔡鉅猷

洪江1923:湖南的“鴉片戰爭”

李傳新 文熱心

在洪江古商城,人們對煙館這一“古董”常常好奇。其實,當年洪江淌金流銀,“煙”就是其中重要元素之一。

不過,煙館只是“煙”元素的表層,內核卻是鴉片流通的“黃金碼頭”。雲貴煙土,大部分要經過洪江轉口外銷。解放前,舊政府採取“寓禁於征”的政策,“禁”流於形式,“徵”卻真槍真刀。據史載,洪江一處的煙稅(特稅)佔了全省的45%以上。誰控制了洪江,誰就能夠發達。所以,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軍閥們常為爭奪洪江而打仗。這裡講述的是1923年趙(恆惕)、蔡(鉅猷)的戰爭故事,那場戰爭距今整整90年。

1、古商城的墨莊

在洪江古商城湘商廣場東面,有一處保存完好的窨子屋——墨莊。據說這是當年洪江最大的窨子屋,而且很有特色——屋前大坪開闊、屋子四四方方。這個窨子屋的主人叫劉敘彝,是那場戰爭的要角之一。

說起來,劉敘彝在民國初期的湖南軍政界也是有名的,參加過護國、護法兩場戰爭,在張敬堯統治湖南時期東聯西討,做上了第五區右翼聯隊司令,與偏居湘南的湘軍有聯繫。1920年6月張敬堯被逐,馮玉祥部也於7月由常德撤出,劉敘彝進駐常德,成為一方諸侯。劉敘彝率部在黔陽、洪江、常德一帶,利用軍隊販運煙土,大發橫財,積資鉅萬。發了財的劉敘彝求田問舍,僅在湖北漢口就有好幾條里弄的房產,在洪江蓋上了這幢窨子屋,並請人署名“墨莊”。

其實,“墨莊”大有來歷。它源於這樣一個故事:江西人劉式,本為南唐時期進士,宋初官任刑部員外郎,為人酷好讀書,藏書豐富。劉式死後,夫人陳氏對兒子們說,你們的父親為官清廉,死後沒留下什麼田莊產業,只有遺書數千卷傳給你們。這可稱之為墨莊,希望你們在其中辛勤耕耘,繼承這份珍貴的祖業。此後,劉式的兒子們都學有所成,成了名人。此事在社會傳為美談,陳氏也被尊稱為“墨莊夫人”,朱熹專作《墨莊記》以記其美。劉式的後代因此以“墨莊”為堂號。據考證,墨莊堂劉氏源出於彭城,是漢高祖劉邦的弟弟楚元王劉交的後裔。

這劉敘彝雖然也讀過書,大概也就是幾年,後來因無錢考學校也就當兵了,肚子裡的墨水自然也就“半桶”。題名者向他解釋“墨莊”的由來,說是一為取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而為之之義;二麼你姓劉,你也是從江西遷過來的,很可能是墨莊堂的子孫。這一鬨,也就哄得劉敘彝心花怒放,高興地接受了這一“雅號”。

劉敘彝哪裡知道其中寓有諷刺之意?“墨”字由“黑”、“土”拼成,“黑土”也就是鴉片,“墨莊”也就是“鴉片煙莊”也。

2、那場戰爭的背景

史載:民國十二年(1923)7月12日,沅陵鎮守使蔡鉅猷宣佈獨立,反對省長趙恆惕,出兵進攻常德的趙軍。

原來,在辛亥革命後,湘軍形成了譚、程兩派。蔡鉅猷不管湘軍派系如何演變,卻是個堅定的“擁譚派”。

1920年6月張敬堯被逐出湘後,譚延闓第三次做上了湖南督軍兼省長。譚延闓派兵進取辰州,原來的地方部隊首領張學濟堅決反對。蔡鉅猷、劉敘彝出兵趕走了張學濟,佔領沅陵。從此,湖南名義上“譚氏一統”。正如湖南軍界耆宿方鼎英日後所言:“譚延闓三次督湘,一手扶植了趙恆惕,使其羽毛得到豐滿。但譚搬起石頭,而竟打了自己的足,終於被趙恆惕逼走滬濱……”就是說,湘軍在上個世紀20年代初,從“譚派”中又分離出“趙派”。

譚延闓在當年9月將湖南劃為12個區,地方武裝劃歸區司令部管轄,劉敘彝為第五區司令(駐洪江),下轄兩個團。蔡巨猷做上了辰、沅、靖清鄉督辦兼第八區司令,並節制第五、九兩區。

1920年11月24日,譚延闓下臺,趙出任湘軍總司令。湘軍多數將領發電對趙表示“擁護”,蔡巨猷則在電報中表示民政方面仍請“譚公負完全責任”。次年1月,剛剛上臺的趙恆惕為了鞏固自己地位,對湘軍進行改編,將湘軍主力擴編為二個師,又將原來的12個區司令所轄部隊改編為10個獨立旅。他將第五、八、九3個區的守備隊合編為兩個混成旅,以劉敘彝、田鎮藩分任第九、十旅旅長,蔡巨猷任沅陵鎮守使兼辰、沅、靖剿匪總指揮。其實,這是趙“挖牆腳”,將蔡的實力掏空。還好,田、劉有點哥們義氣,為顧全老長官的面子,在趙面前力爭,為蔡討得一個“節制第九、十兩旅的頭銜”。

1921年2月,趙恆惕頒佈“湖南憲法草案”,舉行省長選舉。蔡巨猷所屬區域的縣議員都投了譚延闓的票,讓趙“吃了一隻蒼蠅”。

到了1923年2月,譚延闓由上海到達廣州,追隨孫中山進行國民革命。堅定的“擁譚派”、曾任湘軍混成旅長和第七區司令陳嘉祐同時潛赴湘西籌劃軍事,做擁譚倒趙的準備。陳嘉祐2月到達湘西后收編部隊,獲得了蔡鉅猷的堅決支持,4月中旬即在辰州公開宣佈討趙。

7月2日,趙恆惕在省召開軍事會議,以蔡鉅猷未奉命令擅自收編陳嘉祐“叛部”為理由,建議裁撤沅陵鎮守使,將蔡鉅猷調任湖南講武堂總辦,所轄劉敘彝、田鎮藩兩旅,改歸第一、第二師節制。

這一“逼”,蔡與趙公開撕破了臉皮,宣佈獨立,通電就任孫中山任命的湘西第一軍軍長職,任命劉敘彝為第一縱隊司令,田鎮藩為第二縱隊司令,周朝武為第三縱隊司令,兵分三路討趙。

3、“也可以名之為‘鴉片之戰’”

這場戰爭40多年後,當事人進行了“反思”。

戰時的一師參謀長、解放後任省政協副主席的方鼎英說:“辛亥革命後……湖南許多次的混戰,表面上雙方都說得振振有詞,實際上是因鴉片引起的,也可以名之為‘鴉片之戰’。湘西是烏金之地,不僅雲貴等省的鴉片煙土多由湘西轉至漢口,而湘西各縣自種鴉片亦復不少。反動統治階級睹此禁臠,莫不垂涎欲滴。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由湘西問題引起的湖南戰爭,大都是為鴉片戰爭。而湘西之土匪如毛,其原因也在於此。1923年7月發生的趙(恆惕)、蔡(鉅猷)之戰,蔡鉅猷指斥趙恆惕‘甘心附北,背叛西南’,自己投靠廣東,予譚延闓以由粵入湘討趙的藉口。究其實質,又何嘗不是變相的鴉片戰爭呢?蔡部旅長劉敘彝,本是學生出身,因考不起學校才入湖南當兵的,故雖出自行伍,姿態卻很斯文。他率部久駐黔陽、洪江一帶,利用軍隊販運煙土,大發橫財,積資鉅萬。”

當時的譚派軍人戴嶽認為:“蔡當時也是擁譚反趙最力的。蔡部久據湘西一帶,防地遼闊,有特稅收入,軍費充裕。趙恆惕在政治上恨蔡擁譚,不利於己,在經濟上則對蔡之把持特稅,垂涎欲滴……趙恆惕與蔡鉅猷之戰,不管雙方有什麼藉口,實質上是一場爭奪鴉片煙稅的戰爭,也為譚趙戰爭揭開了序幕。”

方、戴的“反思”揭穿的一個秘密是:平常我老趙看著你蔡、劉富得流油乾瞪眼,現在你們造反讓我找到了收拾的由頭,趁機奪了你們的“聚寶盆”!

4、這個劉敘彝啊

且說劉敘彝率部從常德出發,在益陽打敗了趙軍賀耀組旅,乘勝進抵寧鄉、望城靖港一線,與趙軍隔江相持。

到了這年8月初,譚趙戰爭爆發,趙蔡戰爭成為後者的前奏。譚趙雙方主力在衡陽、湘潭一帶相持之時,心向廣州革命政府的一師參謀長方鼎英和譚派軍人張輝瓚說動趙軍葉開鑫旅的朱耀華團長反戈一擊,從湘潭易家灣前線連夜回師,乘虛襲取了長沙,嚇得趙恆惕逃到了醴陵。

方鼎英要求湘江西岸的劉敘彝部開進長沙守城。因為,一旦守住長沙城,趙和他的軍隊就無“家”可歸,那些徘徊觀望的軍官如果乘機反趙,戰事的發展就難以預料了。

可劉敘彝惦記著湘西鴉片出口的總卡子常德,生怕金銀流失,也就不理睬方鼎英,從寧鄉折回常德。多年後,方鼎英回憶此事時,揭了劉敘彝的“老底”:“劉性貪且吝,如漢口寶慶碼頭,是新化煤店船民挑夫聚集之地,茅棚最多,常因火燭失慎成災。街道既窄,又無水救災。劉亦有大廈立其旁,街鄰倡修正街,安裝水道,向劉籌集捐款,而他一毛不拔。”

方鼎英和張輝瓚做的一個好局,就這樣廢了。在衡陽指揮戰事的譚延闓聞訊,嘆息劉敘彝“唯利是趨,不顧大局”。

就在譚趙兩軍相持之時,陳炯明叛變,譚延闓退兵,率部回廣東平叛。蔡鉅猷獨木難支,只得率部離開湘西,轉赴南粵。劉敘彝只得放棄常德,率部由沅陵溯江而上,可無法掌握部隊。8月23日,劉敘彝、田鎮藩在趙軍夾擊之下,倒向趙恆惕。趙下令對湘西發起總攻擊,蔡鉅猷宣佈下野。

這場戰爭,並沒有動搖劉敘彝在這塊土地的根基,因為9月16日,趙恆惕任命他為新設的芷晃鎮守使。立住腳的劉敘彝乘機擴大地盤,再佔辰溪、洪江、新化、漵浦一帶,獨霸貴州省鴉片出口過境稅。這就引起了趙軍駐湘西賀耀祖、宋鶴庚部的不滿。1924年2月,又爆發了爭奪鴉片過境稅的“驅劉戰爭”。

5、鴉片是養兵的“黑色金子”

有財政史專家如是說:“自太平天國以來,湖南就戰亂不斷,湘省軍隊防剿本省,援剿鄰省,窮兵黷武,迄無虛日,財力大多耗于軍隊。一直缺乏發展經濟的安定環境,使得原來就不富裕的湘省經濟遭遇重創。加之清末以來長江中游洞庭湖沿岸一帶自然災患的頻繁襲擊,早已民不聊生。正常環境下,若僅寄託傳統的封建土地稅和貨物稅,全省經濟收益,不過300萬兩,再加之厘金收入,亦不過500萬兩。民國的前10年間,歲出已增至600萬兩,嚴重的財務赤字,達到了無可轉變的水平。如何才能拯救頹局,填補赤字呢?民國初期的湖南軍閥們認為鴉片貿易一本萬利,是迅速聚積財富,開脫經濟厄境的最好手段。”

由於湖南地處軍事要位,當時境內南北軍旅,交集一隅,軍隊人數一度達到16.5萬人,超過了兩廣和雲貴四省軍力之總和,可謂“傾全國之師,集於湘境”。龐大的軍隊和頻繁的戰役,所需軍餉是歷任的湖南軍閥頭目們最頭痛、最惱火的事情。他們一旦處於這個厄境時,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設法奪取稅收寶地。解決的辦法通常是訴諸戰爭。

鴉片,也就成為軍閥們養兵的“黑色金子”。

洪江有幸,淌金流銀,稅源充足;

洪江不幸,軍閥眼紅,戰事頻頻。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