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鴉片戰爭”爆發之賠款2000萬割讓香港島始末!

鴉片 俗稱大煙,由罌粟果實提煉而成,其所含的主要生物鹼是嗎啡,鴉片因產地不同,顏色也有差異,大體呈黑色或褐色,七世紀末八世紀初,罌粟由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傳入中國,主要用來做安神止痛的藥物,直到十七世紀六十年代,在閩粵地區,人們為了尋求享受,才學會了吸食鴉片!此時,不分貧富貴賤,吸食鴉片逐漸成為一種時尚!這直接導致了中國對鴉片的大量需求,同時也帶動了罌粟在中國南部省份的種植。

最初,清朝出於傷風敗俗考慮,而禁止進口和吸食鴉片,但隨著鴉片的大量進口,中國白銀迅速外流,這已不再是一個道德倫理問題,而轉化成嚴重的經濟問題,從1729年中國第一次禁菸開始,鴉片的輸入量反而日益增加!

“鴉片戰爭”爆發之賠款2000萬割讓香港島始末!

到1838至1839年間達到了最高峰,吸食鴉片於人體無益,為何輸入量會如此之多呢?鴉片貿易與正規貿易的區別在於,它是非法的,因此,只能在暗中進行,而且必須用現金交易,豐厚的利潤,幾乎吸引了所有的外國商人,貿易商在外國商管中,付清購買鴉片的貨款,然後駕駛小型走私船,到伶仃島的外國躉船提貨!

在禁菸運動之前,大約有一二百艘走私船,活躍於廣州周圍水域,另外,鴉片販子還經常與秘密會社和土匪交易,他們也經常利用山西的錢莊商人來轉拆資金。

鴉片貿易的急速增長,與中國國內的消費需求是分不開的,最初的菸民,主要是一些仕宦子弟,後來這種陋習,逐漸蔓延到社會各階層,從政府官吏、商人、文人到僕役,士兵甚至於僧尼道士。鴉片戰爭之前,在廣東福建煙館遍地可見,為享受一時之快,菸民往往不惜任何代價,而一旦吸食這種毒品,就會上癮,精神隨之呈現率靡疲憊之狀,但卻不能入睡!

“鴉片戰爭”爆發之賠款2000萬割讓香港島始末!

鴉片的吸食限制了對其他商品的需求,從而導致了市場的萎縮,更為嚴重的是,白銀開始大量外流,到19世紀30年代中後期,每年約有400萬到500萬兩的白銀外流,致使國內的白銀急劇減少,白銀的緊縮,嚴重擾亂了國內經濟,從而影響了市面上白銀與銅錢之間的兌換率,為應付這一經濟危機,政府不得不降低銅錢的成色,並增加每年鑄造銅錢的數量!致使中國貨幣市場,充斥著大量的銅錢。

儘管鴉片貿易產生很壞的經濟影響,但是清政府仍然缺乏有效的制度規範,再加上海關行政人員的腐敗,鴉片貿易根本無法禁絕!

1834年,英國政府取消了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的壟斷權,這項措施導致了中英關係的一個根本性變化,英國政府的官方貿易,取代了東印度公司的非官方貿易,英國政府先後派出三位商務監督,到中國負責中英之間的貿易,但都不能令兩國政府滿意。虎門銷煙後,林則徐的禁菸運動取得了節節勝利,但是,有一件事一直未能解決,就是讓英國商人出具不再走私鴉片的保證書!英國駐華商務總監義律不僅沒有給林則徐遞交保證書,而且積極敦促英國政府對中國採取迅速而有力的措施!

“鴉片戰爭”爆發之賠款2000萬割讓香港島始末!

1840年6月28日,英國代表和英軍總司令懿律抵達中國廣東海面,當天,英艦奉命封鎖廣東海口,宣佈所有內地船隻不準出入省城各口,中英兩國隨之進入戰爭狀態,鴉片戰爭正式爆發!

但是英國人並沒有進攻廣州,他們僅僅在封鎖口岸後便沿海北犯,7月2日,懿律試圖在廈門登岸,遭到中國軍隊的反擊,7月5日,英軍佔領了位於舟山群島上的定海,7月10日又封鎖了寧波城,然後繼續北犯,8月9日抵達大沽口,直逼天津 威脅北京。

面對來勢洶洶的英軍,原本主戰的道光帝動搖了,他妄圖以允許通商和懲辦林則徐為條件,來換取英軍的撤兵,於是,任命直隸總督琦善與英軍議和,琦善告訴懿律,只要英軍撤回廣州,朝廷就會查辦林則徐等人,懿律以為琦善答應了他們的要求,於9月15日離開白河返回廣東,準備進一步和談,這樣琦善兵不血刃地就將英國人打發走了,琦善也獲得了道光皇帝的賞識,並被任命為欽差大臣,林則徐則被撤職!併發配到新疆伊犁!

“鴉片戰爭”爆發之賠款2000萬割讓香港島始末!

琦善抵達廣州後,義律馬上向他提出了14點要求,消息傳至京城,道光帝大怒,他命令琦善立即停止談判,痛擊英軍,1841年1月20日,在英軍的炮擊下,琦善擅自與義律擬定了一份包含有割讓香港島和賠款等內容的《穿鼻草約》,不過礙於形式的琦善並沒有在這份草約上加蓋自己的官印,當清廷得知消息後,馬上把琦善革職查辦。而英國政府也認為草約要求不夠大膽!不能彌補自己的損失!1841年4月30日,英國內閣決定將義律撤職!並拒絕接受草約,另派璞鼎查爵士為新的駐華代表。

1841年2月初6,英軍對虎門要塞發動總攻,這時虎門要塞的沙角 大角炮臺均被英軍佔領,關天培坐鎮虎門,他多次向兩廣總督請求援助,但是都無法得到有力的援助!關天培知道憑一己之力無力挽回戰局,遂決心以死報國!當英軍大舉進攻虎門時,關天培親臨炮臺指揮,雖然身體負傷十餘處,仍然親自開炮向敵人還擊,這場戰鬥一直進行到深夜,堅守炮臺不撤走的關天培不幸中彈犧牲。守衛炮臺的400多名將士,也全部壯烈殉國!

“鴉片戰爭”爆發之賠款2000萬割讓香港島始末!

1841年5月27日,奕山派人出城,在廣州城下,完全按照義律提出的條件,在中英《廣州停戰協定》上簽字,這就是所謂的廣州城下之盟,至此,清政府調集各省兵丁近兩萬人,耗銀數百萬兩組織的“剿英”部隊,就這樣以無條件向英軍投降而宣告結束!

英軍侵入廣州地區後,四處放火,大火徹夜不息,大量房屋被燒燬,十三行也被洗劫一空,5月29日,10多名英軍竄至廣州城北的三元里 橫行霸道,憤怒的鄉民手持鋤頭 木棍從四面八方趕來,將英軍團團圍住,當場擊斃幾名英軍,其餘的人狼狽逃走,三元里人民認定英軍一定會前來報復,於是在三元古廟集會,決定齊心協力 共同禦敵,並且向附近各村發出消息,請求援助。

“鴉片戰爭”爆發之賠款2000萬割讓香港島始末!

果然 5月30日,英軍陸軍司令郭富率英軍1000多人,從四方炮臺分左右兩路撲來,三元里人民且戰且退,將英軍誘致牛欄岡,下午時分,陰雲四起 雷電交加 大雨傾盆,數尺之外 不辨事物 英軍彈藥盡溼,在泥濘的牛欄岡寸步難行,而漫山遍野的鄉民抓住暴雨的大好時機,與英軍搏鬥,英軍見勢不妙 下令撤退,直至晚上9時許,英軍在付出慘重代價後,才突圍逃到了四方炮臺,當天夜裡,追擊英軍的群眾,把四方炮臺包圍起來,守在炮臺上的英軍豎起白旗 乞求停戰,義律送信給廣州當局,要求他們立即驅散人群,奕山 隆文等人當即派員前往炮臺,為英軍解圍,在威逼利誘之下,各縣鄉民也隨之漸漸散去。

“鴉片戰爭”爆發之賠款2000萬割讓香港島始末!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鬥爭,給英國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英軍經此重創,頓成驚弓之鳥,再也不敢在廣州逗留,6月1日英軍開始從廣州撤退。

1842年8月29日,在“皋華麗”號軍艦上雙方簽訂《南京條約》,條約共有五口通商 割讓香港島 賠款2100萬元 協定關稅等十三款,10月8日,耆英與璞鼎查又在虎門簽訂中英《虎門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屬條約的簽訂,使英國完成了其既定的侵華戰爭的目的,這些條約嚴重損害了中國的領土完整與主權獨立,把中國拖向了半殖民地的深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